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猪的夏季热应激及控制方法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如霜 点击 : 加入收藏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环境温度中的机体对热环境对机体提出的任何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南方地区越来越迫切要求缓解夏季高温对养猪业带来的环境压力,北方的气候也有增高的趋势,这几年北京的最高气温也到达了40多度。因热应激导致猪的生产力的下降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家畜环境、饲料营养研究者的关注。日、美、英等国学者在二十世纪50~70年代已开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我国学者起步晚,自80年代初涉足该领域,寻求热应激给动物带来的规律性变化,揭示热环境对猪生产力的影响,研制缓解热应激影响的调控手段。

猪的夏季热应激及控制方法 | 家畜养殖

一、发生原因

(一)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29度,断奶仔猪为21--24度,生长育肥猪为15--25度,产仔和哺乳母猪为16--18度。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

(二)环境温度超过最适温度范围,猪的产热大于散热,猪就要通过增加呼吸蒸发和辐射散热,或通过减少采食量进而减少体热产生来调节体温平衡。通过增加散热和减少产热仍不能维持机体的体温平衡时,就会引起猪体温升高。国外学者报道,18--28公斤的小猪在35度时体温由正常体温升高1.4度,体重60公斤左右的巴克夏小公猪在环境温度近30度时不能保持正常体温。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猪,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猪的耐热性与品种和体型大小、体重和经济类型等因素有关。体型越小越耐热,但是现在中国的品种大部分向外三元发展,生长速度比较快,更容易发生热应激。

(三)随着养猪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猪群的密度进一步提高,保胎架的使用和高床产房的推广更使猪场对高温季节更敏感。

(四)许多牧场老板对猪场的冬季防寒保暖比较重视,也舍得投入;但是对夏季高温的重视和设备改造投入不够。

二、临床表现及变化

(一)表现。发生热应激反应的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发生热性喘息。采食减少,喜欢饮水,活动量减少,伸张躯体,喜睡湿地或滚卧粪尿。躲避阳光直射或趋向阴凉地方,皮肤血管扩张,皮温升高。生长缓慢或停滞,日渐消瘦。

(二)机体变化。公猪性欲减弱,射精量减少,精子活力降低,活精子占精子总数的比率下降。青年母猪初情期和性成熟延迟,母猪发情推迟,隐性发情甚至不发情。卵巢机能和性机能减退,受胎率显著下降。当气温达到32度以上时母猪进行配种,大约20%的猪不孕或重复发情,流产率增加。高温使配种后8天内的胚胎存活数显著减少,其次在胚胎附植几天内(受胎后11--20天)对热特别敏感,20天后则有较强的抗热能力。母猪妊娠后期受热可发生严重的繁殖问题,夏季母猪窝产仔数和活仔数减少1--2头,母猪泌乳量降低,乳猪生长不良,成活率低,断奶仔猪体重小。

(三)、热应激对猪生长的影响

生长肥育猪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8~21℃,一般认为32~38℃是热应激范围。试验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最适温度的5~10℃时,猪的采食量则要降低6%~21%。。热应激使猪的采食量下降,日增重减少。其原因可解释为:(1)由于热应激改变了生长肥育猪机体内分泌的正常活动,导致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调节物质代谢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引起了机体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活动降低,继而降低猪的日增重速度。(2)高温引起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采食量下降。高温引起采食量下降,使养分摄入量减少是猪增重降低的直接原因。

(四)、热应激对猪繁殖机能的影响

1、母猪:在热应激条件下,母猪表现为卵巢机能减退,受胎率下降、妊娠末期死胎数增加、窝重减少,甚至流产;公猪交配欲减弱,精液品质降低。对于公猪,高温使无交配欲的猪所占比例高于常温季节,且公猪射精量减少,活精子和精子总数之间的比例下降,睾丸的造精机能障碍,精液中的多核巨型细胞随温度上升而增多,受精率在20℃时为85%~90%,在33℃下曝晒72小时后为50%~60%。

热应激对猪繁殖机能的影响机理解释为,热应激改变了内分泌机能的正常状态,使甲状腺功能异常,促甲状腺素分泌量改变,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增加,另有一种解释:热应激使甲状腺素利用受阻,使机体对甲状腺素的产生造成反馈抑制作用所致。尽管影响繁殖机能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至少可以认为,猪受到持续性热应激后,会间接地影响卵巢机能,严重时会诱发卵巢囊肿。

对母猪还有个危害就是因为食欲下降,造成采食量下降,导致哺乳母猪奶水的量下降和品质下降,最终引起产房仔猪拉稀和生长缓慢,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重。

2、公猪:炎热同样可使公猪血液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从而使睾丸中的类固醇的产生受到抑制,致使公猪的交配欲减退,高温使精细胞发生变性,精液中会不断出现受害的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巨型细胞,致使精液品质下降。高温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甚至可以延续到3个月后。每年下半年的母猪返情和产仔数下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高温。

三、防制措施:

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怎样降低热应激带来的损失。

(一)、创造好的环境条件,做好猪舍的防暑降温:

1、隔热。猪场要建在通风的开阔地带,选择坐北朝南方向,南方地区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猪舍为宜,传统敞圈搭建凉棚或搭建遮阳网,可有效地遮挡阳光照射,减轻热应激对猪的危害。北方地区修建封闭式猪舍,屋顶涂白色涂料或覆盖隔热层,天棚内填充锯末等隔热材料,增加猪舍的跨度。

2、通风。也可建成可调节的屋顶通风窗和地面通风窗,夏秋季将猪舍门改装成通风门,加强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在猪场和猪舍周围种植高大乔木,可减少阳光照射,降低环境及猪舍内气温。如果单靠开门窗自然通风不能降低舍温,可采取机械通风,安装风扇或送风机,促进空气流动,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带走舍内热量。纵向通风比横向通风效果好

3、喷(洒)水。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方法,舍温过高时可用胶管或喷雾器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洒水降温。对于单体限位栏和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间隔1小时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降温效果显著。但滴水降温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栋猪舍温度。对空腹和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夏秋季天气炎热时采用喷雾或喷淋降温的办法,降温速度快,5--10分钟即可将舍内温度降低5—8度,且能净化空气,对公猪必要时需定时冲洗睾丸。但是喷(洒)水降温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增大舍内的湿度。一方面高温高湿会加重热应激的发生;另一方面高湿还会造成在舍内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特别在产房使用喷洒水降温要慎重并注意方法。

4、湿帘风机降温。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降温方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出现,最早用于种鸡舍的夏季降温。其原理为在舍壁安装水帘,用风扇对水帘吹风,因为水蒸发需要热量、所以吹出的空气温度比舍温低,冷空气进入舍内降低舍温。当湿帘厚度为12厘米,过帘风速为1.0--1.2米/秒时,可使舍温降低5--7℃。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经过湿帘的空气降温幅度越大,效果越显著。湿帘降温目前比较适用于公母猪舍,成本也比较低廉,市场上有现成的产品在销售。

5、空调降温。空调降温是在猪舍内安装空调,不仅可以降低温度,还可以控制湿度,是目前最好的一种降温措施,就是成本太高。不过笔者认为对于种猪场和使用人工授精技术的生产场,对公猪实行集中管理、安装空调的方法还是值得的。可以明显提高夏季公猪的精液质量。

(二)、调整饲料营养、加强饲养管理:

1、调节饲料配方:(1)高温条件下,猪为了减少体增热,减少散热负担,势必会减少采食量,造成猪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对饲料配方做必要的调整,已成为克服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营养物质的体增热越多,越加重猪的散热负担,热应激也越严重,因此选择适口性好、新鲜质优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猪的主要能量来源,但是碳水化合物的体增热大于脂肪,因此,应适当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油脂容积小,净能值高,体增热少,是高温条件下猪理想的能量来源,可在饲料中添加5%以内的油脂。热应激状态下猪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因此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也有报道认为平衡氨基酸,降低粗蛋白摄入量是缓解猪热应激的重要措施)。(2)饲料中添加200--500毫克/公斤维生素C和200毫克/公斤维生素E,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抗热应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和日增重。(3)适量添加碳酸氢钠(250毫克/公斤)和微量元素钾的含量,也可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4)在夏季对公母猪每天投放一定量的青饲料,可以提高猪群的食欲和抗应激能力。

2、加强管理:减少猪舍饲养密度,可降低猪舍内温度。定期检查自动化饮水器的出水量,保证供给猪充足的饮水,促进体热散失。把干喂改为湿喂或采用颗粒饲料,可增加猪采食量。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早上提前喂料、下午推后喂料,尽量避开天气炎热时投料,夜间加喂1次。搞好饲料保管,防止霉变。为了提高母猪繁殖力,应避开高温季节配种,可采用同期发情的办法,使大多数母猪集中在气温较适宜的季节配种。

(三)添加抗热应激药物。

1、高温环境中,在饮水中添加蔗糖、电解质(口服补液盐等)成分,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报酬。

2、当温度超过34度时,可酌情试用维生素C、维生素E、生物素和胆碱等抗热应激药物。

3、饲料中添加10毫克/公斤大豆黄酮素或400毫克/公斤牛磺酸,也可减轻热应激对肥育猪的影响。给饲养在炎热环境中的猪饲料中补充300微克/公斤铬(吡啶羧酸铬),可以缓解高温应激作用,提高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重比。铬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2周以后)。

4、中草药能够全面协调猪在高温下的生理代谢,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改善机体免疫机能。炎热环境中给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猪用助长素(中草药制剂),具有较好的促长作用,能降低料重比和耗料成本。选用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山楂、苍术、陈皮、槟榔、黄芩、大曲等配制成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将中草药、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添加剂,能协调猪体内的调节功能,增强猪的适应性和抵抗高温的能力,从而缓解猪的热应激。目前市场上也有相关的产品在销售。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相关文章

  • 冬季家兔饲养技术
    冬季家兔饲养技术

    冬季气温低、光照不足,青饲料匮乏,给家兔饲养带来不便。为此必须做好以防寒保暖为中心的饲养管理工作,其要点如下:(一)检修笼舍,防寒保暖通常兔舍建筑应座北向南,入冬对养兔舍选行一次普遍检查,窗装玻璃或钉薄膜,门挂草(棉)帘,发现破绽,及时补修,防止冷风侵袭兔体。家兔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0℃~25℃,据实验报道,在10℃舍...

    5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猪场消毒防疾病
    猪场消毒防疾病

    猪场消毒是预防猪群发病的主要措施,可分为预防消毒和治疗消毒两类。预防消毒即定期消毒,对畜舍、养殖场环境、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常规消毒,目的是为了预防疫病的发生;治疗消毒是指猪场发生疫病时,对已造成污染的环境、畜舍、饲料、饮水、用具、场地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一、预防性消毒1.在猪场入口处设消毒池和喷雾设施,消毒池药...

    23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养羊催肥法
    秋季养羊催肥法

    注意放牧初秋,牧草开始结籽,要抓紧放牧催肥。晚秋季节放牧要注意保暖,并且避免去喷施过农药的地块及其周围放牧。注意补料羊群白天放牧,夜间应补喂适量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精饲料。母羊怀孕中期每只每天补喂精饲料0.2~0.3公斤,后期每天补喂0.45~1公斤;哺乳母羊前期每只每天补喂精饲料0.5公斤,中期减至0.3公斤,产双羔...

    15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猪别大量喂麸皮
    养猪别大量喂麸皮

    近段时间,玉米价格一路高涨,而育肥猪的价格却总涨不上去,很多农村的散养户就减少玉米喂量增加麸皮喂量或给猪单纯饲喂麦麸以降低成本,这是极端错误的。麸皮好,但不宜长期大量或单独饲喂,因麦麸钙少磷多(1:8),当长期用大量的麸皮或单用麸皮喂猪时,日粮中的钙含量很难维持猪的营养需要,很容易引起缺钙性疾病。初患病时猪表现为喜欢舔...

    28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如何护理怀孕母猪
    夏季如何护理怀孕母猪

    怀孕母猪的管理怀孕母猪每天最好放牧1~2小时,或在大运动场地自由活动2~3小时以增强体质,使其能顺利分娩、减少死胎。要防止母猪由于挤撞、咬架等造成机械性流产。怀孕初期特别是第一周遇高温(32~39℃),很容易造成死亡,3周后抗热能力增强。夏季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不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此外,还需做好临产前的准备工作。临...

    26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草养畜问答
    种草养畜问答

    1、一种牧草可以饲喂多种畜禽吗?答: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牧草或饲料作物是一种植物,它有自己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特征,从营养价值上看,每一种草的营养特性是不一样的,其所含的营养物质也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导致了动物在利用牧草时的适口性、利用率等方面的不同,而且不同畜禽品种也有不同的生物和生理特性,也就是说适合养牛、养羊的牧...

    15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喂兔料三要三不要
    喂兔料三要三不要

    要喂配合料兔日粮中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粗纤维各10%,脂肪5%,每千克日粮含消化能2800大卡,氨基酸10%。如无条件饲喂配合饲料,应适当添加黄豆、豆饼、麸皮、玉米等精饲料和胡萝卜等多汁饲料。要重喂夜料兔有较强的夜食性,夜间采食量可占全天采食量的75%以上。因此,夜间要给兔供足饲料和饮水。要逐渐换料常喂一种饲料,兔已...

    5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兔把三关
    养兔把三关

    第一关,养。①产后12天内的仔兔,采取“一早”,即早吃上初乳;“二代”,即是让产仔少的母兔代养。方法是:产后3天内,先把“代奶保姆兔”拿走,再把代养的仔兔与原窝仔兔放在一起,使其互相接触,气味混合。“三辅助”,即人工辅助哺乳,让体弱的先吃奶,体强的后吃奶。“四定时”,母子分养,定时喂,每天吃奶1~2次。②产后12天到断...

    6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醛液可使牛羊催膘
    甲醛液可使牛羊催膘

    近年来,国内外畜牧实践表明,用适当浓度的甲醛液饮牛羊,具有明显催膘增重的效果。据内蒙对绵羊饮甲醛液177天试验,结果增重提高46.3%,同时剪毛量增加一倍。据测算投资5分钱,可获得4.68元的效益。其作用是:甲醛可与饲料中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络合物,可防止瘤胃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分解,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了养分损失。...

    24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利用非粮饲料来喂养肥猪
    利用非粮饲料来喂养肥猪

    养殖业开发和利用非粮饲料是减少粮食消耗的一项有效途径,并可提高养殖效益。花生藤、壳花生藤、叶、壳均含较多的蛋白质,粉碎后可与其它原料混合配制饲料喂猪。萝卜、甘薯根皮叶藤、白菜疙瘩、大青菜及果皮等均可喂猪。养殖业开发和利用非粮饲料是减少粮食消耗的一项有效途径,并可提高养殖效益。牧草籽粒苋、串松香草、三叶草、剑蚕草等。籽粒...

    3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给猪打针出现肿块咋办?
    给猪打针出现肿块咋办?

    治疗猪病,不免会给猪打几针,但注射部位经常出现有肿块的现象。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严重时发生脓肿使局部组织坏死,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遇此可用下法处理。一、敷土豆片将肿块部位被毛剪掉,清洗干净,取新鲜土豆洗净切成薄片,其大小应比肿块面积稍大,贴在肿块上,用胶布固定,一天一片,2~3天即可消除肿痛。二、局部涂药将肿块部...

    5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羔羊佝偻病这样防治
    羔羊佝偻病这样防治

    羔羊佝偻病是由钙、磷代谢障碍引起骨组织发育不良的一种非炎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在本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症状病情较轻的羊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异嗜;喜卧,卧地后起立缓慢,行走步态摇摆,四肢负重困难,表现跛行。触诊关节有疼痛反应。病程稍长则关节肿大,以腕关节、膝关节较为明显;长骨弯曲,四肢可以展开,形如青蛙。患病后期,病羔...

    17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治方法
    圈养猪异常行为的矫治方法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猪的异常行为在不断上升,主要表现为咬尾、咬耳、猪和猪之间的打斗等。该病是许多猪场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又称恶癖。被咬伤的猪,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伤口感染,这种感染可引发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严重影响猪的健康与生长性能,降低胴体品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大量试验分析认为,圈养猪能诱发或促进咬尾、...

    21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仔猪如何补铁
    仔猪如何补铁

    铁是仔猪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缺少铁,就会引起营养性贫血。仔猪体内原有大量的铁质,但随着仔猪的生长而被很快地消耗掉了(特别是夏末秋初出生的仔猪,生后10天如不及时补充铁质,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而母猪奶中铁的含量仅仅为0.003%,远远满足不了仔猪的生长需要。因此,应及早给仔猪补充铁质(一般在仔猪出生...

    30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饲养哺乳仔猪
    如何饲养哺乳仔猪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间段内的仔猪。养猪的朋友都知道,80%以上的仔猪死亡都发生在该阶段。那么,该如何进行哺乳仔猪的饲养呢?要养好哺乳仔猪一定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每头初生仔猪吃好足够量的初乳,对于出生体重较小的仔猪主动淘汰。2、注意防寒保温。仔猪出生1-3天应保持30℃-32℃;4-7天保持28℃-30...

    14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