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水花鱼苗“闷塘”的处理方法

时间 : 2023-01-23 17:24:56 投稿人 : Ibrahim 点击 : 加入收藏

鱼苗(本文特指水花)下塘后全部死亡或成活率很低,称之为“闷塘”。这种情况在鱼苗生产过程中时有发生,往往使养殖户错过生产时机,造成苗种短缺,影响鱼种生产。

水花鱼苗“闷塘”的处理方法 | 淡水养殖

引起鱼种闷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四种情况:

水质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一是水体过瘦,饵料生物严重不足,鱼苗自身卵黄已消耗贻尽,得不到及时的营养供应;二是水体过肥,有机溶解物和饵料生物耗氧较多,同时,透明度小,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造成水体溶氧不足,导致鱼苗窒息死亡;三是清塘药物药效尚未消失而引起中毒死亡;四是池水水温与装鱼苗容器水温存在较大温差,引起应激死亡。

鱼苗体质原因:体质较差,不能适应新的池塘环境,对外界水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较为敏感,同时,索饵能力较弱,易发病死亡。

气候原因:突发性恶劣天气导致水质、水温、水流、饵料生物等发生剧烈变化,造成鱼苗应激死亡。

生物原因:鱼苗池中野杂鱼、蛙卵、水生昆虫等较多,吞食鱼苗。

水花鱼苗“闷塘”的防控措施:严格鱼苗池的选择与整修:培育池面积以2苗~5亩较为适宜,长方形,池深为1.5米~2.0米,池底淤泥厚10厘米~15厘米,水萆很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冬季渔闲将池水排干,挖出过多淤泥,清塘消毒,填补塘埂,利用一个冬季的冰冻和日晒,减少病虫害发生,并使土质疏松,加速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达到改良底质和提高池塘肥力的目的。

严格控制敌害生物:加水过滤防止池外有害生物进塘,或者在放养前一天,用密眼网拉空网1次~2次,清除塘中重新滋生的有害昆虫、蛙卵、野杂鱼等,减少鱼苗的敌害生物。

严格检查清塘药物的药效:当前清塘主要采用生石灰,一般有干法清塘和湿法清塘两种,即池塘中有水或没水,清塘时将生石灰化水泼洒。清塘后5天左右,浮游生物大量出现,使pH值降低,7天后才能稳定在8.5左右,因此,用生石灰清塘至少应在7天后再放鱼苗。

漂白粉等含氯制剂的清塘效果也较好,药性消失较快,对于急于使用的鱼塘较为适宜,但清塘后也要在3天~5天后才能放苗。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清塘消毒,最好的办法是“试水”,将数十尾鱼苗放入池塘中的特制小网箱中观察半天或一天,如无异常,说明药效确已消失,可以放养鱼苗了。

严格检查鱼苗体质,正确下塘:鱼苗孵化后4天~5天,腰点出现,说明膘已充气,鱼苗可以正常平游和摄食,应立即下塘。

下塘过早,鱼苗活动能力弱,摄食能力差,会沉入水底而死亡。

下塘过迟,卵黄囊已吸收完,鱼苗身体会因缺乏营养而消瘦,加之鱼苗在孵化池中逆水游泳,体质消耗很大,成活率低。

除通过检查腰点来判断外,还应通过看体色、游泳活动情况进行鉴别。

严格控制温差,“缓苗”下塘:用塑料袋、塑料桶充氧运输鱼苗,下塘时要经过“缓苗”综合水温处理,即鱼苗到塘时,把装鱼袋或桶放到塘中,待袋或桶中水温和池水温一致后,再放鱼。

外购鱼苗下塘时,装苗容器内的水温和池水温差不得超过5℃。如果温差过大,可采用向装鱼容器内慢慢加入池水的办法,使装鱼苗容器内水温缓慢降低或升高,使其接近池水水温后再下塘。

适时肥水下塘:鱼苗池清塘后,鱼苗下塘前1周左右,加水0.5米~0.6米,新塘或瘦质池塘可以施足底肥(老塘或肥水池塘则勿需投肥),培养鱼苗的天然饵料,使鱼苗下塘后即可吃到可口的食物,称之为“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成活率高,生长快,饲料周期短,节省精饲料。

鱼苗池池水施肥后,各类浮游生物的繁殖速度和出现高峰的先后顺序是:浮游植物—原生动物—轮虫类和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桡足类。

鱼苗下塘后食性转化是:轮虫类和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大型枝角类。

一般一周左右,是轮虫的高峰期,可延续3天~5天,此时是鱼苗下塘的最适宜时间,水体肥度适中。

如因生产不正常或运输途中出了事故,鱼苗不能按时下塘,枝角类开始出现,这时可施用一些晶体敌百虫,不仅可以杀灭和防止枝角类大量发生,而且还可以延长轮虫高峰期。

饱食下塘:放苗前先将鱼苗放入鱼苗网箱中,等鱼苗恢复正常后,泼洒熟蛋黄水投喂,10分钟~20分钟后再下塘。

鱼苗下塘应倾斜缓缓倒入水中,不可垂直倒入水中,以防潜入泥中,且在池塘上风头放苗种较好。

(来源:中国渔业报)

相关文章

  • 泰国笋壳鱼养殖方式介绍
    泰国笋壳鱼养殖方式介绍

    笋壳鱼市场价格高,发展前景好,很多人想养,但又不知如何养,笔者特撰写此文供养殖业者参考,各种养殖方式适宜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的养户。1、池塘养殖养殖泰国笋壳鱼的池塘面积3亩为宜,通常不大于8亩,水深1.5米,淤泥少,水源良好。亩放养苗种3000-3500尾。初次养殖泰国笋壳鱼,选一次养成方式为宜。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除...

    29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季节河蟹池塘蓝藻要谨慎处理
    高温季节河蟹池塘蓝藻要谨慎处理

    近日来江苏泰州姜堰地区持续高温,对渔业生产带来不少影响,特别是影响到螃蟹池塘的越夏管理。前天,示范户许宝勇养殖的螃蟹出现大量死亡,经诊断为藻类毒素引起。其原因:前期阴雨,池塘残饵较多,引起水质富营养化,蓝藻爆发,连续天气好后就杀了蓝藻,蓝藻杀死后引起水体缺氧,且蓝藻死后产生大量的蓝藻毒素,致使螃蟹反应迟钝,即使开启微孔...

    192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从数据上分析近期河蟹塘水浓的原因
    从数据上分析近期河蟹塘水浓的原因

    2020年河蟹养殖基本上接近尾声,但在近期蟹塘服务工作中发现大多蟹塘出现了水发浓,具体分为浓绿色,浓黄色,红色。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以前也写过很多但仍有很多老板在问今天就简单的从数据上跟大家分析一下。一、水色发红一般在水质pH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大量繁殖造成的。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

    53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细菌性烂鳃一、病源:鱼害粘球菌引起的。二、症状:鳃丝腐烂,常附着污泥和粘液,严重的鳃盖骨内表皮常常腐蚀一块,从外向里看去如同一个透明小窗,称为天窗。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发黑,头部特别黑。一般在4-10月是流行期。夏天最为严重。三预防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或放网箱水域。2、发病季节用漂白粉全池(网箱水域)泼洒...

    780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甲鱼穿孔病死亡较多有没有效果较快的治疗方法
    甲鱼穿孔病死亡较多有没有效果较快的治疗方法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甲鱼养殖户汉老板:甲鱼最近由于穿孔病死亡较多,问有无效果较快的治疗方法?答复:穿孔病的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由于养殖环境(主要为水环境)恶劣,甲鱼免疫力下降而导致细菌感染,从而诱发此病。参考治疗措施为:①适量换水,调节pH值至7.0-8.0;②停止喂料,泼洒“底改”和“粒粒氧”给养殖水体增氧;③第二天...

    1003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一例特殊情况下鱼池缺氧的急救方法
    一例特殊情况下鱼池缺氧的急救方法

    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水产养殖户为池塘缺氧,鱼浮头,寻求帮助,特别是断水断电的养殖户且是重浮头的池塘,处理起来很是麻烦,常规的解救方法是:全池加倍撒增氧粉,并用船在池水中摇晃,但效果并不明显,养殖户为此损失惨重。近来,笔者尝试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仅供参考:(一)、二...

    18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鲫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鲫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此病发生在春季出池后,鱼体由于擦伤,局部体表黏液脱落,加上春季早期水温偏低(15℃左右)而引起水霉菌寄生。开始水霉菌寄生很少,后来越来越多,由于菌丝长而密,病鱼很难潜入水底而浮于水面。2.防治方法:此病主要是预防,如已患此病,就很难治疗。因此,越冬出池时,操作要细心,出池后用4%的食盐浸洗10~15分钟...

    1912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鳝鱼池的管理
    高温季节鳝鱼池的管理

    夏、秋季节气温偏高,鳝鱼精养池的管理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一、水质管理及时清除池中残饵及其他污物,保持水质肥、活、嫩、爽状态,每隔1天-2天换水1次,保持水深25厘米-30厘米。成鳝池水质的pH值应严格控制在7-7.8之间,必须常用试纸测定,偏酸则施用生石灰液加以调节。二、控制水温鳝鱼养殖的最佳水温为28℃以下。夏秋...

    6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鳢黑鱼生鱼细菌病及气泡病并发治疗一例
    乌鳢黑鱼生鱼细菌病及气泡病并发治疗一例

    广东佛山镇涌一池塘养殖乌鳢(黑鱼、生鱼),面积6亩,水深1.5米,规格13厘米左右,有两台增氧机和一个水泵。 2010年6月12日,加水,死亡约200条。 13日,死亡约500条,检查有车轮虫和杯体虫。使用伊维菌素+硫酸铜+硫酸亚铁杀虫。 14日,死亡约3000条,检查病鱼眼睛微突,体表均匀充血(图1),且较新鲜,鳍条...

    1476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控制河蟹性早熟的技术要点
    控制河蟹性早熟的技术要点

    所谓河蟹性早熟就是在尚未达到商品规格时,性腺发育成熟。在盐度变化的刺激下,能够交配产卵,繁殖后代。一、引起河蟹性早熟的因素有哪些?1、营养过剩。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过多地投喂高蛋白饵料使大量的营养物质积累在肝脏内,从而转移到性腺,刺激性腺发育。营养过剩是河蟹产生性早熟的一个主要原因2、有效积温过高。由于幼蟹生长期长期水温...

    112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的人工催产与孵化技术介绍
    泥鳅的人工催产与孵化技术介绍

    催产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雄泥鳅后,就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鱼剂量为每克体重20-4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一次注射。雌雄比例一般为1:2或1:3。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8时,注射后的鱼放入挂有鱼巢(用水草制成)的孵化池或网箱中,在水温为25℃度左右时,注射后12...

    110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革胡子鲶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三代虫病和尾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革胡子鲶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三代虫病和尾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1、车轮虫病(1)症状及危害病鱼苗是由大型寄生虫主要寄生于皮肤和鳍条上面,引起体色发黑,身体消瘦,游动缓慢。小车轮虫聚集在鳃的边缘和缝隙,在鳃上不断滑动,刺激鳃组织,严重时使鳃丝边缘发白腐烂,病鱼暗黑消瘦,离群靠近池边缓慢游动。大量寄生时影响幼鱼的生长发育而死亡。(2)防治方法①生石灰彻底清塘,不要使用未经发酵的有机肥...

    2445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之疥疮病防治技术
    甲鱼养殖之疥疮病防治技术

    [病原]鳖疥疮病又称鳖穿孔病、鳖洞穴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产碱菌等。[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初期,鳖颈部、背甲、裙边、四肢基部和腹部出现点状突起,且这些突起逐渐增大、红肿、溃烂;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扩大,露出骨骼,出现穿孔。剖解病鳖,体腔积液;肺充血,呈紫红色;肝脏充血、肿大,呈紫褐色;肠管充血、肿胀,肠道内无食物;胆...

    101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乌鳢与家鱼的混养技术
    乌鳢与家鱼的混养技术

    乌鳢的成鱼养殖可以单养,也可以与其他鱼类混养。目前大多采用在成鱼池或亲鱼池中混养少量乌鳢。在家鱼的成鱼池中或亲鱼池中混养乌鳢,可以利用乌鳢吞食池塘中的小杂鱼、杂虾等,以减少饵料竞食者,有利于家鱼生长,而且可以增加乌鳢产量和收益。混养乌鳢的池塘,池堤要高出水面40~50厘米。混养的乌鳢种要经过筛选,挑取规格一致的鱼种放养...

    1474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冬春季节泥鳅养殖水霉病的防治建议
    冬春季节泥鳅养殖水霉病的防治建议

    一、流行季节及症状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一年四季均有可能感染养殖生物,晚冬及早春是病发高峰期。一般感染部位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导致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二、发病病因1、鱼体由于拉网或运输造成受伤或养殖密度过高;2、冬季养殖池塘底质不好,泥鳅浮头导致...

    206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