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汉华扬广西办事处 王明闯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养殖鱼类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生长季,但是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水温20度”就是其中一道坎。如果“带病开口”就又会赶上“清明”前后的虫害和其他病症。
常规养殖鱼类进入越冬状态当水温由高降到20度时,其肠道问题的发病情况会大大降低,随着温度进一步的下降鱼体温度和代谢水平也都在降低。这一过程鱼类的肠道问题虽然不够致命,但是会不断的积累,等到水温由低到高升至20度这一阶段时,积累了一个冬天的问题会集中的爆发。
整个冬天鱼类的肠道都经受了哪些摧残?首先是“便秘”,无论是无鳞还是有鳞鱼随着肠道蠕动能力的降低,“便秘”多有出现;其次是肠道粘膜的损伤,机械刺激、代谢降低、修复功能减退都会导致;然后随之出现的必然是肠道菌群的紊乱;同时,菌群代谢的毒素积累,肠道内容物发酵等会让鱼类原本孱弱的肠道更加的污浊不堪;此外,鱼体脏器虚弱,肠道最基本的供血都会是问题。
当温度回升时,鱼类的食欲也在被慢慢的唤醒,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优质的饵料,鱼群就会吞食部分杂物,而如果直接足量投料(在气温水温不够稳定的情况下)又很容易引发急性肠道问题,比如“套肠”、“出血”等。
我们建议在早春开口时最好能在水温由18度上升至20度的过程中:1.内服“制菌灵”和“达克菌”对肠道失衡的菌群进行强力的清理;2.使用“应激宁”和“三黄散”进行肠道的解毒和组织修复;3.配合使用“乐水素”和“活嫩爽”重新构建肠道健康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