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牙鲆苗种培育方法及培育密度

时间 : 05-06 投稿人 : Ryland 点击 : 加入收藏

牙鲆苗种的初期,都是在室内培育池中进行,待鱼苗长到伏底前后就可分为直接培育和网箱培育两种。直接培育是将鱼苗在池中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网箱培育是将伏底前后的稚鱼转移到专用网箱内培育。该网箱可设置在室内的育苗池内、池塘或海上。

牙鲆苗种培育方法及培育密度 | 海水养殖

放养密度与水质、水温、换水量、饲料营养、培育池的形状、培育技术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的培育密度可参照如下:

初孵仔鱼,放养2万~3万尾/立方米;全长8~10毫米,放养1万尾/立方米;全长13~15毫米,放养5000~6000尾/立方米;全长20~25毫米,放养2000~4000尾/平方米;全长25~30毫米,放养1500~3000尾/平方米;全长35~40毫米,放养1000~2000尾/平方米;全长45~50毫米,放养600~1000尾/平方米;全长70~80毫米,放养300~600尾/平方米;全长100毫米,放养150~300尾/平方米;全长120~130毫米,放养120~200尾/平方米;全长150~160毫米,放养80~120尾/平方米。

以上数据的前提是要及时分苗。分苗的方法一般是:鱼苗伏底以前,采用瓢或桶舀取集群鱼;稚鱼全部伏底后(短期内不宜分苗),可用捞网捞取。分苗时操作要仔细,避免鱼苗受伤,要剔除白化苗、畸形苗、伤病苗和黑化的弱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