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时间 : 08-05 投稿人 : 凡柔 点击 : 加入收藏

鸡马立克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鸡马立克氏病的防治 | 家禽养殖

病原马立克氏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3种血清型,即血清1型、血清2型和血清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症状感染潜伏期为三四周至几个月不等,一般分为神经型(古典型)、急性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4种,有时可混合发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特征症状是一肢或多肢麻痹或瘫痪,形成一腿伸向前方、一腿伸向后方,翅膀麻痹下垂(俗称穿大褂)。颈部麻痹致使头颈歪斜,素囊因麻痹而扩大。剖检可见受害神经肿胀变粗,常发生于坐骨神经、颈部迷走神经、臂神经丛、腹腔神经丛和肠系膜神经丛,神经纤维横纹消失,呈灰白或黄白色。急性型: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高。剖检可见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的淋巴细胞性肿瘤。常见于性腺,其次是肾、脾、心、肝、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和肌肉等器官组织。眼型:主要侵害虹膜,单侧或双眼发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可见虹膜增生退色,呈混浊的淡灰色。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锯齿状。皮肤型:以皮肤毛囊形成小结节或肿瘤为特征。最初见于颈部及两翅皮肤,以后遍及全身皮肤。

防治根据本病感染的原因,应将孵化场或孵化室远离鸡舍,定期严格消毒,防止出壳时早期感染。育雏期间的早期感染也是暴发本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育雏室也应远离鸡舍,放入雏鸡前应彻底清扫和消毒。肉鸡群应采取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空舍7~10天,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后,再饲养下一批鸡。

相关文章

  • 无公害鸭梨生产技术
    无公害鸭梨生产技术

    一、肥水管理1.早施基肥。施基肥的时间提早到秋季果实采收后(9~10月),因为此时结果树体内的营养消耗已非常大,根系将出现全年最后一次生长高峰期。提早适量施入基肥,可达到树体营养补亏,恢复树势,充实花芽,为来年开花结果打好基础的效果。2.控制氮肥,增加磷钾肥。在施肥时,增加磷钾肥施用量可明显改善鸭梨的品质。一般每100...

    28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豆饼喂鸡有“四忌”
    豆饼喂鸡有“四忌”

    忌水豆饼被水浸湿后,极易酸败。用酸败的豆饼喂鸡,不但适口性降低,有时还会引起腹泻,甚至中毒死亡。忌生生豆饼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和红细胞凝集素等有害物质,生喂不但营养成分难以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且鸡体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鸡食入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生长减慢,产蛋量下降。因此,用豆饼喂鸡在使用前必须高温处理,等熟化后再饲喂。忌单...

    8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苗春季孵化法
    鸡苗春季孵化法

    湿度: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孵化机相对湿度55%~60%;出雏机相对湿度65%~70%。翻蛋:为使种蛋各部分均匀受热,保持胚胎的正常发育,应按时翻蛋。火炕孵化,可每4小时翻蛋1次;机器孵化,每隔2小时翻1次,翻蛋的角度以90度为宜。凉蛋:入孵12~13天后,每天应定时凉蛋2次,以使蛋内胎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

    7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加饲料 蛋鸡产量高
    冬季加饲料 蛋鸡产量高

    冬季日粮应增加代谢能含量,适当降低蛋白质能量比。为此,可多喂些玉米。又因冬季青绿蔬菜少,还应补喂胡萝卜和多种维生素添加剂,防止维生素缺乏而影响产蛋。另外,对不同日龄的蛋鸡,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有刺激性的物质,也可提高产蛋率。据报道,150-200日龄的蛋鸡,按每10千克左右的糠麸饲料添加55-60克琥珀酸;340日龄以...

    8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舍怎样消毒
    鸭舍怎样消毒

    答:生产中不能过分依赖消毒药,使用消毒剂必须与其它防疫措施相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如栏舍消毒前要清洗于净,畜禽的免疫、治疗工作要跟上,防疫要严格,对已患病的鸭鹅及鸭鹅产品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平时定期消毒要做到每周1-3次,疫情严重时每天至少1次。(车永顺)(来源:吉林农村报)...

    22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林下养鸡易发球虫病如何诊治
    林下养鸡易发球虫病如何诊治

    球虫病属于家禽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流行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预防,通常在鸡群中死亡率可达20%-50%。球虫病也是林下养鸡过程中相对常见的流行病,会给养鸡者带来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家禽正常销售。因此,笔者根据球虫病特性、症状等进行简要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一、病因与诊断球虫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艾美尔属的球虫有直接...

    12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苗性别的鉴别方法
    鸭苗性别的鉴别方法

    一、根据鼻孔等观察。鼻孔狭窄而小,沿嘴甲呈线状的为雄雏鸭,而鼻孔较大,稍呈圆形的为雌雏鸭。鼻基柔软,平面无起伏的为雌鸭,而鼻基粗硬,平面线明显有起伏的为雄雏鸭。二、动作鉴别法。雌雄雏鸭对环境条件的反应不同,若把雏鸭放在竹筐里,能从筐里向外跳出的是雌雏鸭;伏在里面不动,或互相靠拢在一起的是雄雏鸭。三、根据体型来区别。头大...

    11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引起肉鸡啄毛的原因
    引起肉鸡啄毛的原因

    1、饲养密度大。有一养鸡户,地面平养30日龄左右的肉鸡1400多羽,仅占用鸡舍面积7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超过20只鸡;密度过大,鸡只活动受到限制,空气污浊,温度增加,致使40%的鸡出现啄毛。2、饲料营养失衡。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许多养鸡户为了节省饲养成本,在全价饲料中加入玉米后养鸡,而且掺进的比例又不小,甚至超过50%...

    14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饲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夏季饲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降低密度。蛋鸡特别怕热,因此,入夏后,应该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饲养密度。圈养的蛋鸡入夏时,每平方米饲养以5只为好;入伏以后,可以减少到4只。二是开窗搭棚。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时,要及时打开窗户,安装通气纱窗;高于30℃时,在离鸡较近的活动场地上搭一个凉棚遮阳,凉棚大小与鸡舍相仿,但是应该高出鸡舍50厘...

    2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鸭梨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间发生的生理病害,鸭梨放入0℃冷风库贮藏30~50天后即可发病。病变初期在果心外可发现褐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到整个果心,严重时果肉部分出现界限不明的褐变,风味变劣,极大地影响了鸭梨贮藏保鲜的时间和品质。一、发生原因1.贮藏前期温度过低(0℃~5℃)会引起冷害,发生冷害型果心褐变。2.果实采后在不适宜...

    16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肉鸡安全饲养要“三降三保三防”
    夏季肉鸡安全饲养要“三降三保三防”

    一提到夏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热,夏季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这其中既有内陆地区的干燥酷热,又有沿海地区的潮湿闷热。但夏季的天气绝不是用一个热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夏季是一年中天气变化最剧烈、最复杂的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在这段时间里。特别是7月下旬和8月上旬,常常是大雨和暴雨的集中期。根据夏季的气候特点,...

    9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补钙 大有讲究
    蛋鸡补钙 大有讲究

    饲料中钙质不足,将直接影响蛋鸡的产蛋量、蛋壳厚度、蛋的受精率、雏鸡出壳率以及血清含钙量。但是,给鸡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日粮中含钙量过高会降低饲料适口性,影响采食量。如果饲喂时机不对,或者方式不对,不仅不会起到提高产蛋量和鸡蛋质量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给缺钙的蛋鸡补钙不仅极为重要,而且大有讲究。母鸡产蛋量的高低...

    6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调整蛋鸡日粮结构
    秋季调整蛋鸡日粮结构

    要求饲料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丰富齐全,适口性好,质量优良。蛋鸡产蛋率在70%-90%时,日粮中应含蛋白质17%-19%,每千克饲料含2700-2750千卡热量,含钙3%-4%。当每100只鸡每天产蛋5-10枚时即可开始催产,每100千克饲料中应加15-20千克豆饼,鱼粉和血粉共5-7千克,麸皮5-10千克,槐叶粉3...

    15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饮茶水能够多产蛋
    鸡饮茶水能够多产蛋

    母鸡进入盛产期,易发生贫血性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据对圈养蛋鸡饲喂试验,在饲料配方、喂养方式和程序相同的条件下,喂饮茶水的鸡可增加5%-8%的产蛋量。其方法是:用开水泡茶,并盖好茶盖沏泡半至1小时,然后对水给母鸡饮用。另外,在100克饲料中拌入3-5克碎茶末,同样可增加母鸡的产蛋量。冬天给鸡群喂饮茶水或在饲料中拌喂茶末...

    19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鹅消化不良症的防治
    雏鹅消化不良症的防治

    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饲喂不当,极易引起消化不良。症状:雏鹅低头闭目,精神不振,羽毛无光泽,两翅下垂,食欲降低。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多,呈白色或淡绿色,有时带有泡沫或黏液,有酸臭味。肛门周围有污秽、黏结,鹅只生长发育不良。预防:雏鹅饲料要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无腐败变质现象,最好是现配现喂,不...

    27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