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天府肉鸭

时间 : 11-18 投稿人 : 猫猫 点击 : 加入收藏

天府肉鸭是四川农业大学家禽育种专家王林全教授利用引进种和地方良种的优良基因,应用现代家禽商业育种强化选择的原理,采用适度回交和基因引入技术,育成的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和抗病力强的大型肉鸭商用配套品系。天府肉鸭已广泛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十多个省市,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天府肉鸭 | 家禽养殖

天府肉鸭白羽系:父母代种鸭26周龄开产(产蛋率达5%),年产合格种蛋240-250枚,蛋重85-88克,受精率90%以上。商品代肉鸭4周龄活重1.8-1.9公斤,料肉比1.6-1.8:1;6周龄活重2.9-3公斤,料肉比2.2-2.4:1;7周龄活重3.2-3.3公斤,料肉比2.5-2.6:1。

天府肉鸭麻羽系:父母代种鸭26周龄开产,年产合格种蛋230-240枚,蛋重83-85克,受精率90%以上。商品代在放牧补饲饲养条件下,45日龄活重达1.7-2公斤,补饲料肉比1.7-1.8:1。(四川王渝杉)

(来源:《农村百事通》2006.21期)

相关文章

  • 当前禽病控制的三条原则
    当前禽病控制的三条原则

    一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卫生防疫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某些普遍发生、危害性大的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使养禽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强调防重于治,预防为主的方针,这一方针虽然早就提出了,但到目前为止,不少养禽人员,特别是农村的专业户,对此认识并不那么清楚,重视程度和执行力都很不够,但对治疗却非常重...

    17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让肉鸡增重的几种饲喂有效方法
    让肉鸡增重的几种饲喂有效方法

    添加豆油法:在出售肉鸡的前7天,在鸡饲料中添加少许生豆油,可使肉鸡膘肥肉嫩。添加肥鸡粉法;按干姜粉20%、甘草粉9%、茴香粉7%、肉桂50%、熟黄豆粉6%、硫酸铁8%的剂量配制成肥鸡粉,每只鸡每次0.5~1克,加水拌入饲料中,2天喂一次。添加蛋氨酸法:在每5千克鸡饲料中加入蛋氨酸4克和少量微生素喂鸡,增重较快。喂煮熟玉...

    19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种鸭自然交配要点
    春季种鸭自然交配要点

    自然交配是让公母鸭在有水的环境中进行自行交配的配种方法。配种季节一般为每年的2月~6月,即从初春开始,到夏至结束。自然交配配种方式鸭的自然交配有大群配种和小群配种两种方式:大群配种将公母鸭按一定比例合群饲养,群的大小视种鸭群规模和配种环境的面积而定,一般利用池塘、河湖等水面让鸭嬉戏交配。这种方法能使每只公鸭都有机会与母...

    4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提高成活率注意要点
    养鸡提高成活率注意要点

    1、卫生我们鸡舍每天都要清理消毒。食桶和水桶每次喂食之前都会清洗,水也是新鲜的。像我们这样清理的几乎不存在。2、压死很多同行都遇见这样的情况,夜间温度下降的时候,很多小鸡会扎堆,如果夜间无人看管,那么第二天早上,你就会发现有小鸡被活活压死。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整晚蹲守,隔两个小时就看一次温度计,温度不够就立即升温。3、生病...

    11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鸡入舍前4天巧管理
    雏鸡入舍前4天巧管理

    饮水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先让雏鸡饮水,用20℃左右温开水,水中放育雏药或电解多维。雏鸡进舍后应控制饮水量,以防脱水严重的鸡雏一次饮水太多出现水中毒。2日龄~7日龄时,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自由饮用,目的是为了:(1)减少应激。抓雏、运输、环境变化等应激反应。(2)预防疾病。有些疾病是从种鸡垂直传播给雏鸡的,如白痢、慢呼、大...

    13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母鹅管理五措施
    冬季母鹅管理五措施

    防寒保暖成年鹅虽然抗寒力提高,但在冬季气温过低时,对母鹅的繁殖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垫厚草料,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有条件的可搭盖塑料暖棚,利用太阳能增加室温。供足营养鹅在冬季自身消耗增多,因此要提高饲料营养标准,平衡鹅体的消耗,增强其御寒能力。一般应适当增加稻谷、玉米等能量饲料,...

    21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体形发育调控要点
    蛋鸡体形发育调控要点

    蛋种鸡体形发育特点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衡量蛋种鸡的体形发育标准以骨架作为第一限制因素,体重作为第二限制因素,生产中则以胫长和体重作为具体指标。鸡的骨骼和体重的生长速度不同,骨骼在10周内生长迅速,8周龄雏鸡骨架已完成75%,12周龄已完成90%以上,而体重则到36周龄达到最高点。体形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性能的发挥,胫长达...

    7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饲料配制一般原则
    鸭饲料配制一般原则

    1、鸭经常吃食新鲜的鱼虾和小螺等软体动物,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一种叫硫胺酶的物质,能破坏维生素B1,故鸭很容易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本病多发生于雏鸭,常在2周龄内突然发病。因此,在鸭子能够吃到水生动物的情况下,要增加日粮中维生素B1的含量,尤其在雏鸭料中。2、产蛋鸭中经常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这是日粮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家...

    18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不产蛋母鸡的识别
    不产蛋母鸡的识别

    在养鸡生产中,将不产蛋的母鸡隔离或淘汰,不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还可减少鸡病传染、降低养鸡成本。清理中应注意以下情况:抱窝不产蛋。一些不产蛋的母鸡,因常有腹压的感觉,所以会经常进产蛋箱空伏特,特别是下午四、五点钟以后,仍伏在产箱内,不想采食,不想上架,用手指顶触泄殖腔产道口,感觉不出有蛋,对于这类鸡,应及时捡出或淘汰。鸡...

    22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区分健康雏鸡和病残雏鸡
    如何区分健康雏鸡和病残雏鸡

    雏鸡的强弱,不但会影响育雏的成活率、鸡群生长发育速度不一致,而且影响今后产肉或产蛋性能。所以在雏鸡出壳之后,要严格挑选分出健雏和弱雏,淘汰劣雏和病雏。一、健康雏鸡适时出壳孵化正常的情况下,健雏出壳时间比较一致,比较集中,通常在孵化第20天到20天6小时开始出雏,20天12小时达到高峰,满21天出雏结束;体重符合该品种标...

    12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夏天的饲养
    蛋鸡夏天的饲养

    在夏天蛋鸡管理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防疫控制疾病的发生夏天蚊蝇滋生、细菌繁殖快,鸡容易生病,所以要加强鸡舍消毒工作,防止疫病的发生。舍内勤清扫、勤垫沙土。饲料中加入蝇蛆净,连用4周,可有效减少蚊蝇的滋生,明显降低因蚊蝇传播的疾病的发生率。定期在饲料中加入黄芪多糖、植物血凝素、金丝桃素或乳酸环丙沙星、溶菌酶等,可预防细...

    7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育成鸡饲喂配制四要求
    育成鸡饲喂配制四要求

    育成鸡指7~20周龄的大、中雏鸡。鸡群育成期是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的阶段,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从而保证今后鸡的成活率和产蛋率高。一、粗蛋白质水平要求7~12周龄时,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15~17%,14~17周龄时,由于骨骼系统已接近发育完全,故可按每周降低1%的蛋白质比例,直至粗蛋白质水平为1...

    2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米易鸡
    米易鸡

    产地(或分布):主要分布于四川米易县安宁河谷地区的莲华、丙谷、新河、撒莲和宁华等乡,以及该县半山区的萍山、柳贤、普威、南坝等乡。主要特性:体型较大,似砖块形,体型可分为正常型和矮脚型。多为单冠,少数豆冠,虹彩栗色,肉垂红色或紫色。喙、胫黑色,多数有胫羽,趾羽发达,皮肤白色、灰色或黑色。母鸡羽色以深鹧鸪色居多,黑红色较少...

    17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莱芜吉山黑鸡
    莱芜吉山黑鸡

    吉山黑鸡是莱芜市“三黑一花”特色畜禽研发中心以培育高档特色品牌肉鸡、满足高端市场需求为目的,利用国内多个著名的地方品种,以肉质风味特性为主选目标,经过杂交建系、品系选育、定向培育而成的优质风味肉鸡专门化品种。该鸡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颈部羽毛为金黄色。单冠红色,头颈挺举,尾羽高耸,胸部发达,抗逆性强,具有广泛的觅食能力。...

    8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导致产蛋率下降的蛋鸡肠道型感冒
    导致产蛋率下降的蛋鸡肠道型感冒

    当前,大部分地区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蛋鸡都出现产蛋率下降,造成这个时期产蛋率下降的原因较多,比如天气炎热或降温设施处理不当引发的中暑,饮水量过大以及饮水中细菌滋生引发的腹泻、肠炎,饲料霉变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等。最主要原因是肠道型感冒造成的。1.禽肠道型感冒肠道型感冒是指家禽表现为消化道症状(食欲低下,嗉囊积气或积水,...

    24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