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雏鸭养殖技术要点

时间 : 02-05 投稿人 : 盼烟 点击 : 加入收藏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雏鸭养殖技术要点 | 家禽养殖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2.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

要先饮水再开食。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若在饮水中加入1%。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作用。

3.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

14日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4.注意保温。

温度是培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1—3日龄32—34℃,4—6日龄28—30℃,7—10日龄24—26℃,11—13日龄20—22℃。温度逐渐降低,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的要求。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5.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网上育雏时较合理的密度是:1—7日龄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10—15只/平方米,22—28日龄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一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

合理分群:按每群200—300只进行分群饲养,同时对小鸭、弱鸭、病鸭挑出来单独精心管理。

6.保证通风换气。

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鸭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7.做好疫病防治。

搞好消毒:注重鸭棚及环境的消毒,以及料槽、饮水器的刷洗、消毒,选择2—3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细菌产生抗药性。

预防用药:重点预防雏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病,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

疫病预防:作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注射疫苗时,加饮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粉拌料。注苗前后应停用抗菌药物1—2天。

相关文章

  • 肉种鸡晚产病因与预防
    肉种鸡晚产病因与预防

    一些种鸡饲养户经常抱怨种鸡晚产,一般27~28周才见第一枚蛋,有的甚至29~30周才见第一枚蛋,见蛋后产蛋上升缓慢,特别是开放式鸡舍尤甚,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一、原因分析1.体重控制不当①育雏期体重没有达标,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及羽毛发育不好,致使鸡群对光照刺激不能产生良好的反应;②10周后将超重鸡群违背其生长发...

    22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治鸡曲霉苗瘸的偏方一则
    治鸡曲霉苗瘸的偏方一则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能够治疗鸡曲霉苗瘸的偏方。霉菌毒素的问题最近很火,人们对它的关注也日渐增加。针对家禽养殖,我们给大家找到了这个偏方,望各位参考。具体方法如下:金银花、浦公英、炒莱服籽各30克,丹皮、黄芩各15克,柴胡、知母各18克,生甘草、桑白皮、枇杷叶各12克,鱼胆草50克。将上药煎汤取汁1000毫升,拌料供100...

    21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生豆饼不宜喂鹅
    生豆饼不宜喂鹅

    大豆饼含粗蛋白质42%,除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为均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达2.38%。受利益驱动,某些个体户采用低温榨油法生产豆饼。这种生豆饼含有抗营养物质,直接用来喂鹅会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其中,抗胰蛋白酶能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使雏鹅生长缓慢,母鹅产蛋量减少;红血球凝集素可...

    6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解决养鹅青绿饲料六法
    解决养鹅青绿饲料六法

    养鹅的青绿饲料包括各种疏菜、人工栽培的牧草和野生无毒的青草、野菜、树叶和水草。野生的鲜嫩青草种类繁多,只要无异味、无毒均可。青绿饲料含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来源广,成本低。我国农村饲养的肉鹅,主要是以靠喂草。多喂青绿饲料,可节约精料,提高经济效益。各地自然条件虽然不同,但都有大...

    27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鸭填饲快增肥
    秋鸭填饲快增肥

    秋鸭填饲育肥在鸭子长至50-60日龄、体重1.5千克左右时就可开始填饲。一般秋季填喂12-14天,可使体重短期内增加到2.5千克以上。填喂饲料。前期饲料以糠麸为主,搭配少量玉米粉、面粉、高粱粉等淀粉饲料,配合适当数量的豆类、豆饼,使粗蛋白质水平保持在15%左右。以后逐渐减少糠麸类饲料,增加淀粉类饲料。到最后一个星期,以...

    17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秋季管理要点
    蛋鸡秋季管理要点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冷暖变化极不规律。应采取适当措施加强蛋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为蛋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产环境,提高蛋鸡的体质,保证蛋鸡具备较高的生产性能。蛋鸡的秋季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一、通风蛋鸡适宜的温度为13-25℃,相对湿度为50%-70%,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鸡的生产性能。早秋季节天气相对闷热,雨...

    3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绦虫病的防治
    鸡绦虫病的防治

    鸡绦虫病是鸡常患的寄生虫病。在鸡只的日常管理中,除定期清扫鸡舍,清理过期饲料和清除鸡粪并进行发酵,消灭中间宿主,定期驱虫外,一旦发现鸡只感病还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1.灭绦灵(氯硝柳胺):150-200毫克/公斤混料饲喂。2.硫双二氯酚:150毫克/公斤拌入饲料喂服。3.丙硫苯咪唑:20毫克/公斤拌入饲料喂服。4.吡喹...

    115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禽病防治“四宜四忌”
    禽病防治“四宜四忌”

    在禽病防治方面,每天应对家禽的食欲、饮水、精神状态、粪便等进行认真观察,做到及时掌握禽群的健康情况。应加强管理,注意“四宜四忌”。一宜选高敏药物,忌滥用药物。高敏药物可缩短疗程,减少药物投入量,降低死亡率。而滥用药物的结果是导致病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困难。二宜联合用药,忌药物拮抗。多数禽病并非单独发生,并发...

    16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脸肿,会发生哪些疾病
    鸡脸肿,会发生哪些疾病

    答:杨凌老科协咨询专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兽医师史瑞仁说:在鸡病鉴别诊断与防治中,脸肿的鉴别是有实践意义的。1、鸡脸肿,用手触摸不发烧,眼角流泪,有流鼻涕、打喷嚏现象,可能是鼻炎。2、鸡脸肿,眼睛有泡沫样液体,眶下窦肿胀,眼腺凸出,可能是支原体病。3、鸡脸肿,眼睛不能睁开,触摸有干酪样物质存在,可能是大肠杆菌眼型病变...

    14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虫草鸡的全新养殖模式分析
    虫草鸡的全新养殖模式分析

    虫草鸡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富元养鸡场与有关单位采用目前仅存于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红原鸡与国外引进的珍禽品种及本地优良草鸡杂交、改良而成的,是生态特禽新品种,集观赏、美食、滋补、美容、益智于一体的保健品。该品种外貌奇特,全身羽毛黑色,体形娇小玲珑,袅娜多姿,行走如舞,体态轻盈,气质高贵。鸡冠奇特,冠体为重冠,呈鲜红色...

    6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哪些珍禽宜规模饲养
    哪些珍禽宜规模饲养

    1、雉鸡:经驯化后的主要优良品种有左家雉鸡、美国七雉鸡、黑化雉鸡、白雉鸡、黄雉鸡和艺术型雉鸡等。2、乌骨鸡:主要品种有泰和鸡、黑凤鸡、山地乌骨鸡等,它们一直是中外餐桌上的佳肴,菜中上品,尤其是黑凤鸡。3、鹌鹑:目前适于我国养殖的品种主要有白羽鹌鹑、美国法拉安鹌鹑、日本蛋用型鹌鹑等。4、火鸡:是一种肉用禽类。体型大,出肉...

    9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养畜禽牢记五要点
    冬季养畜禽牢记五要点

    做好圈舍防寒保暖在无风雪的晴天,要抓紧将漏风的舍顶、墙体修缮好,可用玉米秸捆、稻草捆遮盖屋顶和西北山墙,避免贼风侵入,必要时圈舍内需设置加温设备,以保证牛舍温度不低于10℃;育肥猪舍不低于18℃;羊舍不低于5℃;蛋鸡舍不低于13℃。低温会使动物代谢功能降低,甚至诱发风湿症、关节炎等疾病。舍内空气要通畅清新在保证适宜舍温...

    19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畜禽养殖 抓好五项措施
    春季畜禽养殖 抓好五项措施

    早春保暖春季气温回升,多风少雨,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养殖户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圈舍内的取暖设备不要过早拆除,挡风草帘和塑料薄膜至少应保留到平均气温10℃以上,夜间尤其要注意防止寒冷侵袭。春季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防御寒流袭击的工作。圈舍消毒气温回升后,畜禽粪便会迅速发酵,要及时打开门窗排除舍内污浊气体。“惊蛰”...

    2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育雏给温的原则
    肉鸡育雏给温的原则

    育雏给温要前期高,后期低;弱雏高,强雏低;小群高,大群低;阴雨天高,晴天低;夜间高,白天低。温度的变化,应根据鸡日龄增长与气温情况逐步平稳进行,绝不可忽高忽低变化无常。开始育雏时温度较高,不能与孵化出雏的温度相差太大,否则雏鸡不适应,团缩挤堆不愿活动,更不会采食,无法正常生长。一般1~2日龄育雏温度(鸡背高度或网上5厘...

    23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入秋谨防鸡常见病---鸡痘
    入秋谨防鸡常见病---鸡痘

    鸡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一般秋季发病较多。它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极易传播该病。时值入秋,应引起广大农村养殖户足够的重视。(一)症状:感染了该病的鸡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该病一般分皮肤型和黏膜型两种。皮肤型潜伏期一般4-6...

    22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