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巧解摄食性鱼类的肝胆综合症

时间 : 2023-05-11 20:21:31 投稿人 : 安莲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年来,在高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养殖对象特别容易发生内脏疾病,尤其是肝胆病,虽然属于营养性疾病,但往往是全面性和大规模的,且不易治愈,其危害甚至超过传染性疾病。

巧解摄食性鱼类的肝胆综合症 | 淡水养殖

草鱼、鲫鱼、鳊鱼等摄食性鱼类,在每年的4-6月份经常爆发肝胆综合症的疾病,此病由于致病因素较多,多数的养殖者只是针对单纯的肝胆疾病(如脂肪肝)来进行治疗,造成治疗效果差、成本高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养殖经验和较多的成功治疗技术方案,详细分析此类疾病的病症、诱发原因、预防方法、治疗方案,供广大养殖者借鉴。

一、主要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反应迟钝,摄食量明显下降,死亡前在水面窜游,不惧外界影响。病鱼鳃部有大量瘀血,鳃丝发白。死鱼体表有块状黏液布满全身,眼球凸出;胸鳍、臀鳍呈现出血性浮肿,眼球周围、鳃盖及腹腔充血,且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发现肝脏肿大,色泽变淡发白,亦有呈土黄色泽,少数病鱼的肝脏形成“花肝”或“绿肝”症状,与肠粘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肿大,胆汁颜色有变白及变成黑绿色现象;大部分病鱼腹腔内有腹水,肠道无食,偶有出血症状,无弹性,用手轻轻拉扯极易扯断。

二、病因分析:引发摄食性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病因很复杂,主要是高密度精养及投饵过量或饵料质量较差、水质恶劣等各种不利因素综合所致。

1、养殖水体环境条件:发病池塘多为陈年老塘,水质较为肥沃,透明度很低;鱼种投放密度较大,饵料投喂量大,水质严重富营养化,相对溶氧较低;过度施用无机肥及摄食性鱼类的残饵和粪便没有分解,造成水质恶化,使鱼类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环境条件,是诱发肝胆疾病的一大因素。

2、药物的滥用:其一,养殖者为预防、治疗鱼类疾病随意向水体中施用敌百虫、硫酸铜、漂白粉等刺激性较重的制剂,导致鱼类肝胆负荷加重,诱发肝胆疾病。其二,养殖者在治疗鱼类疾病的时候,没有真正的对症下药,盲目及反复的使用药物,增加鱼类肝胆负荷而诱发肝胆疾病。

3、摄入性失调:由于摄食性鱼类养殖主要是投喂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其一,如果配合饲料中营养搭配不平衡,导致能蛋比失衡,造成内脏和组织中脂肪过度积累,引发鱼类体型偏肥及肝脏的过度脂肪浸润,影响肝脏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导致肝胆疾病的产生。其二,部分不合格的饲料产品中添加喹乙醇等生长激素,长期投喂会造成药性残留、积累影响肝胆正常新陈代谢、解毒排毒功能,而诱发肝胆疾病的产生。其三,配合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的添加失衡,长期投喂会导致鱼类机体代谢紊乱,部分机体功能丧失,从而诱发肝胆疾病。其四,饲料变质。由于养殖户怕麻烦,一次购买饲料较多,放置时间较长不注意防潮通风,使饲料发生霉变,产生有害物质,如黄曲霉素等对鱼造成伤害,破坏肝脏功能,引发病变。

三、预防措施:针对上述诱发肝胆疾病的因素,合理的调整养殖方式,结合科学的疾病防治方法将有利于预防肝胆综合症。

1、利用冬季空闲季节及时清理池塘淤泥,保持淤泥厚度15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

2、挑选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鱼种放养,科学合理的调整主、配养品种及放养密度。

3、养殖池塘中要科学合理的施肥,施用有机肥需要提前7-10天左右充分发酵;由于无机肥的性能不稳定及溶解不充分易造成浪费、残留,建议尽量少施或不施。可选择施用专业的生物鱼肥,如“B型肽肥”、“鲢鳙壮”等培育优良的藻类供鱼类摄食。

4、合理选用预防疾病的药品,建议在预防阶段不使用化学药剂,早期经常在养殖水体中施加“益生菌”、“益池保”、“氨基酸益藻解毒剂”等生物制剂及营养调节剂,既能很好的调节水质,又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5、合理选用饲料,尽量避免投喂品质不合格的饲料,如霉变、过保质期的饲料。

6、在投喂的配合饲料中合理添加一些维生素及微量矿物质,如“鱼用ABC”、“保肝宁”、“鱼肝宝”等能够更加全面的满足摄食性鱼类的营养需求,提高配合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四、疾病治疗方法:因为很多的养殖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有时即使做到最好的预防措施,还是会出现肝胆疾病的发生。只要科学的诊断发病原因,结合有效的治疗措施,亦能及时治愈。发现养殖鱼类出现此类病症时首先要综合分析养殖池塘的水质条件、饲料品质、施用药物剂型及频率、摄入营养平衡等因素;笔者发现几乎所有的肝胆类疾病的发生都是上述几个因素综合所致,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步骤一、发现此症建议首先停食2天,肝胆疾病主要是脂肪分解、代谢机能受阻,适当减少营养的摄入,能够有效的稳定、缓解此症;步骤二、建议在此前施用化学药剂过多、品种较杂的池塘中先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以沉淀、絮凝、络合一些残留化学制剂;步骤三、建议在养殖池塘中适量泼洒“氨基酸益藻解毒剂”,复合氨基酸类营养调节剂能够有效调节鱼体的渗透压,分解排泄多余的脂肪;步骤四、采取上述步骤1-2天后,基本上可以稳定鱼类病情,仔细观察待病情稳定后可开始投喂少量饲料(开始为正常投喂量的50%),并且在饲料中添加“鱼肝宝”+“保肝宁”+“肝肠宝+三黄粉(煮出液)”――化成溶液均匀泼洒在饲料上,连续投喂4-5天,能够有95%几率治愈此症;步骤五、病情基本治愈后,可适当增加投饵量(采取每日递增法)。如有部分病鱼表皮有鳞片脱落导致发炎、出血症状,由于此时鱼体刚刚恢复,体质比较虚弱,建议使用温和的外用消毒剂,如“菌净”、“杀毒灵”等进行外用泼洒消毒,治疗炎症。切勿使用如氯制剂等强刺激性药品。

综上所述,在养殖过程有效合理的预防,发现病症后有的放矢的治疗,摄食性鱼类的肝胆类疾病将变的不再可怕;认真科学的对待肝胆疾病将有利于广大养殖者提高养殖效益。(武汉科洋生物技术资料)

相关文章

  • 鱼塘藻害的防除办法介绍
    鱼塘藻害的防除办法介绍

    鱼塘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现将几种主要藻害的综合防除方法介绍如下:水网藻俗称绿丝毛藻,多发生在较肥的浅水鱼塘中,藻体集结形如网带,鱼苗误入网中常因呼吸和摄食困难而死亡。防除方法:放鱼前用干生石灰清塘,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生石灰6.8公斤。若水网藻发生,可用硫酸铜泼洒,使塘水浓度为1.5ppm。...

    9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通常是缺氧,精养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饲施肥量也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量也大,因而容易造成池水缺氧而鱼出现浮头现象,稍有疏忽就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其应对措施:一,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有条件的可采用增氧机或大口径水泵加水,在抢救浮头时切勿中途停泵、停机,否则,池鱼因停止增氧而分散...

    8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类越冬管理
    鱼类越冬管理

    一、做好鱼体检查,杜绝病鱼越冬随着水温的降低,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减弱,越冬前后鱼病也明显变少,但适应于低温的部分真菌和寄生虫类的车轮虫还潜伏在水体中,随时可导致鱼体水霉病和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尤其是拉网过后的鱼塘就更加明显。但由于冬季鱼类的活动量减弱及水温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病鱼在水面上难以被发现。如果池塘结冰后发现鱼病,...

    26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盛夏高温时节河蟹养殖户要谨防蟹池缺氧
    盛夏高温时节河蟹养殖户要谨防蟹池缺氧

    作者:泗洪县陈圩乡农技中心陈军池塘养殖河蟹生长高峰季节,池中有机物含量相对偏高,底部有机物富集,底层和中下层水体水质败坏易处于缺氧和半缺氧状态,这对虾蟹的生长和发育极为不利,甚至造成缺氧死亡。防止蟹池缺氧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强化管理,合理投饵投喂的饵料品种有无公害全价颗粒饲料、小杂鱼、谷物类等,并做到交叉投喂,已补...

    37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梭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梭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在秋季或初冬从海区捕获或从海水、咸淡水养殖的成鱼中,选择完好无伤的个体作为亲鱼。雌鱼要求3龄、体重1.5公斤以上;雄鱼2龄、体重1公斤以上。亲鱼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500平方米~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米~2米,有海、淡水水源,排灌方便。每亩亲鱼池放养量不宜超过100公斤。注重春季产前强化培...

    26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鳖卵的人工孵化
    甲鱼的人工繁殖技术:鳖卵的人工孵化

    1.鳖卵收集亲鳖产卵始于5月中旬左右,收集鳖卵工作从5月上旬就应开始。每天早晨太阳未出,露水未干之前,在产卵场根据雌鳖产卵留下的足迹仔细查找卵穴的位置,一旦发现卵穴后就在旁边插上标记,同时还要检查一下产卵场之外的空地,以防亲鳖到处挖穴而被遗漏。发现卵穴后不要马上挖卵,应等待8-30小时,鳖卵两极能够明显地辨别时再行采收...

    190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稚幼鳖的加温养殖技术介绍
    稚幼鳖的加温养殖技术介绍

    稚幼鳖个体小,越冬死亡率高。为了有效提高稚、幼鳖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最好采用加温养殖。1.稚、幼鳖的混养先对稚、幼鳖池进行清塘消毒,方法同亲鳖池,待毒性消失后混养。稚、幼鳖入池前,用百万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浸泡5~10分钟,取出,待体表药液阴干后,按大小分级放入池塘养殖。混养密度视规格大小而定。2.稚幼鳖的饲养管理(1)...

    134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草鱼青鱼易发细菌性肠炎
    草鱼青鱼易发细菌性肠炎

    许多传染性的鱼病,在其发病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肠道充血、发炎等炎性症状,但细菌性肠炎病是专指肠道致病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我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60℃以上死亡,pH值在6~12时均能生长。流行草鱼、青鱼最易发病,鲤、鳙也有发病。流行时间为4月~10月,水温在18℃时开始流行...

    4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鱼病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池塘鱼病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1、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1.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类体质减弱,防御机能降低,病原体就...

    9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温室大棚养殖甲鱼中的溶解氧作用
    温室大棚养殖甲鱼中的溶解氧作用

    七月初开始,今年温室甲鱼养殖开始放苗。至今三个多月过去了,几家欢喜几家忧。今年温室甲鱼养殖呈多元化发展,高手成活率九成多,吃料快,生长迅速;也有人全池报废,重新放苗的。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大爱的差异呢?温室甲鱼养殖密度高,换水条件差,水质监控困难,病理研究缺乏实验支持。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依据往年养殖经验来判断和调整养殖...

    272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等水产养殖品的生长和发育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等水产养殖品的生长和发育

    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等水产养殖品的生长和发育。所以说养蟹先养水。1.及时调节水位。要把握“春浅、夏满、秋适当”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水位调节。3~5月份水深掌握在0.5~0.6米,6~8月份控制在1.2~1.5米(高温季节可适当加深水位),9~11月稳定在1.0~1.2米。特别要注意河蟹蜕壳期间应保持水位的稳定。换水...

    238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鲢鱼养殖常见病鲢碘泡虫病(疯狂病)防治技术
    鲢鱼养殖常见病鲢碘泡虫病(疯狂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鲢碘泡虫。2.症状:病鱼极度消瘦,体色暗淡丧失光泽,体表发黑,尾巴上翘,在水中狂游乱窜,打圈子或钻入水中后,复而又跳出水面似疯狂状态,失去正常活动能力,终至死亡。3.流行情况:此病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全年均可发现,6~9月为流行期。4.防治方法:①每公顷(水深1米)用1.5~1.875吨生石灰彻底清塘,...

    885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效益高
    水库网箱养殖黄颡鱼效益高

    黄颡鱼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深受消费者喜爱。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黄颡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3米×3米×3米的网箱,放养尾重25~50克的鱼种600~1000尾,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200...

    28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户千万别太认真去清塘,又不能不认真,怎么办?
    河蟹养殖户千万别太认真去清塘,又不能不认真,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这个阶段很多人来问: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清塘处理?对于这个问题,本来不准备公开发出来的只准备放在群里面,让群友学习就好!因为发出来肯定会跟之前的技术方案一样,很快被别人东改改,西改改,东拼西凑,加点其他杂七杂八的药品等东西,就成了新的套路,而且还成了他们自己口里实践并研究了多年想出来的科...

    214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无公害黄鳝养殖常见病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无公害黄鳝养殖常见病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疾病。2.症状主要发生在鳝体后部,腹部两侧更为严重,少数发生在体前部,这与体躯后部容易受伤有关。患病部位皮肤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坏死和糜烂,露出白色真皮,皮肤充血发炎的红斑形成明显的轮廓,好似在黄鳝体表加盖了红色印章,故称打印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灶的直径逐渐扩大,糜烂加深,严重时甚至露...

    1270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