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 : 2023-05-19 06:06:00 投稿人 : 代云 点击 : 加入收藏

作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曹煜成李卓佳林黑着杨莺莺文国樑邹国荣

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 淡水养殖

摘要: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探讨了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其评价指标分别为成活率、水体pH、透明度、溶解氧及水中氨氮、硝酸盐浓度等。结果表明,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水体环境和养殖生产性能得到优化,提高养殖草鱼的成活率,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及水中氨氮、硝酸盐含量,使水体pH、溶解氧有利于草鱼的生长。其中施菌组较对照组的成活率、水体pH、溶解氧分别提高了3.2%、3.9%、25.5%,而水体透明度、氨氮及亚硝氮浓度则分别降低了38.5%、74.6%、69.3%。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De;草鱼养殖;水质改良

近年来,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它能分泌高活性的胞外产物,其中包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水解酶和一些分解植物性饵料中非淀粉多糖的酶类,如果胶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因此,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生物的消化机能,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碎屑,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起到优化养殖环境,促进水环境生态良性循环等功效。此研究将地衣芽孢杆菌De定期施入优质草鱼养殖池塘中,以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苗免疫鱼FBVHG、草鱼细菌性三联灭活苗免疫鱼FVBT及空白免疫鱼FFV等3种养殖草鱼为研究对象,以成活率、水体pH、透明度、溶解氧及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等作为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对比分析法探讨地衣芽孢杆菌De在优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研究芽孢杆菌制剂在优质草鱼养殖实际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时间

试验地点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优质草鱼养殖场,从2006年6月14日开始至11月30日结束,共160d。

1.2 菌种

试验所用地衣芽孢杆菌De分离自养殖池塘,研制生产成粉状菌剂,菌浓度为109CFU·g-1。

1.3 试验用鱼

试验所采用的草鱼有3种,其中一种未注射疫苗,为FFV,另2种分别注射了不同种类的疫苗,即FBVHG和FVBT。所有试验鱼均机体健康、体格均匀,体长为13.3±1.5cm。

1.4 试验设计

在养殖池塘进水消毒后3d,施菌组按1.5mg·L-1的用量施加芽孢杆菌制剂以营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放苗后每10d使用一次芽孢杆菌,用量为0.75mg·L-1,对照组则整个过程均不使用微生态制剂。放苗后每20d测定一次养殖池塘水体的氨氮NH3-N、亚硝酸氮NO-2-N、pH值、溶解氧DO、透明度和温度,试验结束时分别计算各组草鱼的存活数量及存活率。

2.结果分析

2.1 成活率

对照组中FBVHG、FVBT、FFV的成活率分别为(94.9±0.5)%、(93.4±0.6)%、(74.0±0.7)%,而相应的施菌组则分别为(97.9±0.6)%、(96.9±1.3)%、(77.2±0.3)%,其成活率分别提高了3.0%、3.5%、3.2%。试验结束时施菌组草鱼的平均增重率为(225.3±15.1)%,较对照组提高了23.5%。

2.2 养殖水体的各项水质因子

2.2.1 水温 

试验期间水温为28~33℃,适宜草鱼的健康生长。其中6月中旬至10月中旬水温均高于30℃,待10月中下旬水温有所下降,为28~29℃。

2.2.2 pH

施菌组的水体pH值较对照组总体提高了3.9%,其中在试验开始的第一月不断升高,从7.50升至8.20,随后稳定在8.20~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其间最大差值可达0.40以上,这主要跟水中浮游微藻的光合作用强弱有关,施放地衣芽孢杆菌De有降解大分子代谢产物,转化成为浮游微藻可利用的营养元素,促进浮游微藻繁殖的作用。

2.2.3 透明度和DO

水体的透明度随养殖时间推移不断降低,当对照组降低至50cm时趋于稳定,而施菌组则基本稳定于30cm,通过对水体的现场观测和试验室显微镜初检,发现施菌组浮游微藻数量要明显多于对照组,故2组间的透明度差异主要受浮游微藻数量的影响。与透明度情况相反,水体DO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其中以施菌组的升高程度尤为明显,试验期间施菌组DO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4.56和6.78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4和5.32mg·L-1。

2.2.4 NH3-N和NO-2-N

对照组的NH3-N和NO-2-N浓度随养殖时间推移不断升高,其中NH3-N、NO-2-N升至最高时分别达到0.63和0.058mg·L-1,与对照组相比,施菌组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自养殖38d后其NH3-N和NO-2-N浓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其平均值分别为0.12和0.015mg·L-1,显著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有不少学者对芽孢杆菌在水产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芽孢杆菌具有良好的脱氮去磷的活性,在养殖过程中施用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NH3-N、NO-2-N、PO3-4-P的浓度,促进养殖水体中的生态良性循环。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杨艳等认为巨大芽孢杆菌可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NO-2-N含量,但对NH3-N则无降解效果,王彦波等在鲫鱼养殖过程定期施加芽孢杆菌,可使水体中的NO-2-N含量降低50%以上,而水体中的NH3-N则升高了13%。此研究表明,在草鱼养殖过程中施用地衣芽孢杆菌De可使水体中的NH3-N和NO-2-N在养殖中后期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其平均值分别为0.12和0.015mg·L-1,对照组则随养殖时间推移不断升高,其中NH3-N、NO-2-N升至最高时分别达到0.63和0.058mg·L-1,显著高于施菌组,可见芽孢杆菌有利于降低水环境中的NH3-N和NO-2-N浓度,这与郝桂玉等、刘波和刘文斌的研究结果相似,笔者认为不同的学者其研究结果有所差别可能与所选用的菌株不同有关。此研究还表明,养殖过程中定期施用芽孢杆菌还有利于稳定养殖水体的pH值,使之维持在8.2~8.4之间,从而避免因水体pH变化过大造成养殖动物应激,这与王彦波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定期施用芽孢杆菌有利于养殖水体形成良好的透明度及水色,促进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此研究中施菌组的透明度基本稳定于30cm左右,远优于对照组的约50cm,且通过对水体的现场观测和试验室显微镜初检,发现施菌组的浮游微藻数量亦明显多于对照组,该结果与李卓佳等的研究相似。从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芽孢杆菌通过降解池塘中的有机质,使之转化为可为浮游微藻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营养盐或小分子物质,促进了微藻的生长与繁殖。随着微藻生物量的大幅增长,大大提升了水体光合作用的生态产氧能力,加之芽孢杆菌对池塘有机质的高效降解和藻类对还原性无机物的吸收,减少了因此而造成的水体相对缺氧,令施菌池塘的水体DO远高于未施菌的池塘。此试验结果显示,施菌组DO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4.56和6.78mg·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4和5.32mg·L-1,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上述观点。

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生理、生态特点有所差别,在水产养殖实际生产中使用芽孢杆菌制剂时,应充分考虑池塘环境中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综合考虑现有养殖池塘的生态结构及生产流程特点,科学运用生态调控技术,建立有效的生物管理调控方案,以满足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需要。

相关文章

  • 良种鲫鱼养殖技术
    良种鲫鱼养殖技术

    随着高密度池塘养鲤的迅速发展,市场对鲤鱼的需求已趋向饱和状态,鲤鱼价格也在滑坡。为丰富淡水鱼市场,调动广大养鱼户的生产积极性,现介绍几种优良鲫鱼品种,供各位养殖户参考。良种鲫鱼是指湘云鲫、异育鲫鱼、彭泽鲫、银鲫等品种鲫鱼,这些鲫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优点,在国内有良好的市场。湘云鲫(原名工程鲫):该鲫是由中国工程...

    90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台风过后鳗鱼养殖应注意七个方面事项
    台风过后鳗鱼养殖应注意七个方面事项

    一、台风暴雨期间及刚过后应停饵消毒,采取不喂料、不排污、不换水,宁可少喂一餐,不可冒险使用洪水。二、要抓紧修复被冲毁的池塘和各种设施,重筑修补加固堤坝,清除池塘里的淤泥;对过水的养鱼设施如增氧机、水泵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对鳗鲡的防逃设备和网围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修,防止逃逸,同时要排去部分池水...

    635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夏季鱼塘管理五要点
    夏季鱼塘管理五要点

    一、合理施肥夏秋高温季节,要勤于观察水色,当水色开始变淡时,应及时追肥。以鲢、鳙为主的池塘,施肥量大点,以草鱼、青鱼为主的池塘,施肥量小些。施肥做到量少勤施,肥料要经过发酵后加水全池泼洒,一般每0.067hm2每次施肥100千克左右,当水质过浓时,就不能施肥,应及时注水。总之,池瑭水质始终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

    6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五种敌害
    甲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五种敌害

    1.鼠类危害最大的是老鼠(尤其是水老鼠)和黄鼠狼,从卵到成鳖都会受到袭击,对鳖的危害很大。2.鸟类常见的鸟如鹭鸟、翠鸟、鹰、乌鸦、红嘴鸥都对鳖有害,它们能俯冲到水中迅速捕捉稚幼鳖,有时也伤害成鳖。3.两栖类大型的青蛙、蟾蜍往往袭击稚、幼鳖。4.爬行类主要是蛇,能吞食鳖卵,也能窜入水中吞食稚鳖。5.昆虫类昆虫中蚊子和螨能...

    249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鲤鱼病毒病袭来,鱼体免疫力强才是防病王道
    鲤鱼病毒病袭来,鱼体免疫力强才是防病王道

    文|图天津海大高正勇1、鲤鱼病毒性疾病目前报道的鲤鱼病毒性疾病主要有四种:鲤鱼痘疮病、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鲤浮肿病。鲤鱼痘疮病的病原为疱疹病毒Ⅰ型,主要引起鲤鱼幼鱼的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的病原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主要引起锦鲤的发病;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的病原为疱疹病毒Ⅲ型(又称鱼间质性肾炎及鳃坏死病毒(C...

    1035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秋天需防鱼类发“秋瘟”
    秋天需防鱼类发“秋瘟”

    秋天鱼类极易患痿瘪病、小爪虫、烂鳃病、水霉病等死亡率特高的急性疾病,俗称“秋瘟”。防治鱼类“秋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1.改良生态环境。注意生态防治,适当投喂全价精料、嫩草等,提早开食,尽量满足鱼儿生长的营养需要,以提高其免疫力。2.及时加注新水。加注新水能带进氧气和多种营养元素,如铁、锰、硅等;还可冲淡池水中的有机物...

    13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爱德华氏菌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爱德华氏菌病防治技术

    1.病原:爱德华氏菌。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部肿大,肛门红肿,腹腔积水,肠道充血,肠道内有水样物积聚。肝、肾、脾、鳔等内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生殖腺有出血现象。鱼体表可见膨隆发炎的患部,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发病时间较长,病鱼逐渐死亡。3.防治方法⑴预防上,要特别注意养殖密度...

    2666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病鳃腺炎病防治技术
    甲鱼养殖常见病鳃腺炎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主要病原目前尚未见有关该病病原的正式报道。川崎义一(1983)、张幼敏(1993)在描述该病时、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但从该菌广泛存在于池塘水体中,并在多种病症的病鳖中能分离到此菌的情况来看,很难给以确切的定论。台湾的余廷基(1985)还认为它是由一种霉菌所引起的。从该病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来看,也有...

    157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螃蟹成蟹暂养技术
    螃蟹成蟹暂养技术

    河蟹从捕捞到上市这其中必定有一段时间,那这期间就必定需要先“安置”好这些已经出塘了的蟹,怎么“安置”呢?那下面就介绍一下河蟹出塘以后的暂养……  河蟹池塘暂养管理暂养特点池塘暂养是把捕捞的河蟹放在符合要求的池塘里暂养一段时间再捕出上市。经过暂养的河蟹软腿变成硬脚,可以增肥、增重、增价,便于批量供应市场,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08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饲喂鱼苗三法
    饲喂鱼苗三法

    一、混合喂养法在鱼苗下塘前3天,每亩水面施粪肥300公斤,培育轮虫等天然饲料。鱼苗下塘后几天,每亩水面每天投豆浆2公斤或饼粉3公斤,以补充天然饲料不足,以后每3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水面施腐熟堆肥150公斤。喂养1周后,池水中大型浮游生物数量若不能满足需要,除投喂精饲料外,还要增加些浮萍或嫩草,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浅水处,供...

    19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实用养殖技术
    草鱼实用养殖技术

    一、生态习性1、食性草鱼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各类精饲料。由鱼苗培育早期阶段幼鱼吃食轮虫等细小原生动物,到夏花阶段转吃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并向吃食浮萍、瓢莎和细嫩的水、陆草类转化。各生长阶段都喜吃人工精...

    260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笋壳鱼规模化发展:品种改良病害攻坚规范养殖是关键
    笋壳鱼规模化发展:品种改良病害攻坚规范养殖是关键

    尖塘鳢,俗名笋壳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暖水性、肉食、底栖、穴居性经济鱼类,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与塘鳢科的其它品种相比,笋壳鱼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体长50~60厘米,体重可达6.0公斤)、生长速度快(500克重的笋壳鱼,在海南养殖周期只约14个月)、肉质细...

    740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天气变化引发河蟹塘亚硝酸盐偏高要先减料
    天气变化引发河蟹塘亚硝酸盐偏高要先减料

    江苏宿迁市泗洪县陈圩林场顾凯老板有9亩河蟹精养池塘,伊乐草占池塘面积60%,水质透明度35公分左右,进入7月份以来摄食一直稳定在每天40斤料,池塘情况一直很好。记录  7月18-19日雨天;7月20日,发现螃蟹突然摄食下降,料台剩料多。7月21日上午9点左右,到塘口检测发现,池塘水轻微浑浊、pH8.2、氨氮无、亚硝酸盐...

    60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陈昌福:对“水瘪子”病蟹内分离到的病原生物无须惊讶,病因或许是这个
    陈昌福:对“水瘪子”病蟹内分离到的病原生物无须惊讶,病因或许是这个

    文/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笔者在对江苏省部分地区中华绒螯蟹“水瘪子”病发生状况进行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参考迄今为止多位研究者的报告内容,关于中华绒螯蟹“水瘪子”病的致病原因的探索及防控途径,提出几点浅见螃蟹水瘪子症状近几年,在江苏、浙江、安徽、湖北省等地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的主养地区先后发生了被...

    288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养殖过程中的七点经验分享
    泥鳅养殖过程中的七点经验分享

    作者:睢宁县梁集镇农技中心 郭程序1、池塘环境池塘要挨近水源,方便对池塘定期加水,一般池塘的面积在1-3亩即可,池塘的水深最好为50-60厘米,池底平坦无淤泥,做好防逃措施,每亩用50公斤的生石灰混合15公斤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消毒。2、基肥给足在池塘中放养泥鳅苗种之前需要给足底肥,培植生物饵料,可以选择家禽家畜的粪便,...

    1380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