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夏季猪 “高热病 ”的综合预防措施

时间 : 12-27 投稿人 : 弘亮 点击 : 加入收藏

猪高热病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该病表现为病猪群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以上,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喜伏卧、嗜睡,呕吐、腹泻、便秘、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呈腹式呼吸,眼分泌物增多,患猪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稍等身体多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母猪断奶后发情天数延长,假怀孕的母猪增多(个别猪场返情率高达5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出现流产,产死胎、弱子和木乃伊胎,部分病猪有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肌肉震颤,转圈,逐渐消瘦,也有全身黄染或苍白现象,病程后期,两肢麻痹或步态不稳出现食欲废绝或仅喝水表现。该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达30%,特别是仔猪有时可以造成全群死亡。

夏季猪 “高热病 ”的综合预防措施 | 家畜养殖

猪"高热病"的病因还没有完全确定,根据发病省份、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国家兽医诊断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本病发生主要是由病毒(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细菌(猪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和寄生虫(弓形体、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的2种或多种混合感染造成的。

1强化环境卫生消毒

猪场要设多道消毒防线,避免外人进入场内,尤其是收猪车要在距场500米外彻底消毒后方可接近猪场,减少或杜绝猪群的外源性继发感染;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每个星期对猪场环境及圈舍进行2~3次彻底消毒,以降低并消除猪场内污染的病原微生物;在高温季节应增加消毒次数,发病猪舍每天要消毒1~2次,将卫生消毒工作落实到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地控制病原的传入和传播。猪舍及环境均需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由于病毒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特别是猪圆环病毒,一般消毒剂对其不起作用,消毒时应选择新型的消毒剂,对病毒效果较好且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消毒剂,对猪舍内外环境进行严格消毒,此外灭蝇、灭蚊、灭鼠工作要常抓不懈,一般每3个月全场驱虫1次。

2开展免疫预防

根据当地的疫情情况,饲养户应主动联系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请教专家制定适合本场的合理免疫程序,保证疫(菌)苗确实有效,并免疫到位,重点做好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猪肺疫、猪丹毒、猪伪狂犬、链球菌Ⅱ型、大肠杆菌苗、仔猪副伤寒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具体根据本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农业部推荐的免疫程序,结合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

3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管理

坚决制止猪患病就卖掉的做法,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正确处理病死尸体,病死尸体一定要进行焚烧深埋,禁止食用或出售,防止疫病的传播。

4药物预防

要做好猪群的药物保健,无传染病时不要用抗生素,倡导用益生素、中药保健;有传染病时,在隔离病猪的同时,结合消毒对同群及全场猪进行药物保健(包括使用抗生素),但不可长时间用抗生素进行保健。对有病的猪只给予退烧、消炎的同时,选用清热解毒和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制剂,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在当地畜禽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采集病猪内脏(肺、脾、肾)无菌制成自家苗,以2毫升/头的剂量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病情较重的猪,应使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使用黄芪多糖与长效磺胺类药物,1天1~2次,连用3天,也可使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病情特别严重和治疗效果不佳的病猪,如病猪混合感染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则治疗效果不佳,应对发病猪只进行隔离,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处理,及时、果断淘汰,防止疫病传播。

5加强饲养管理

养猪生产应做到全进全出,自繁自养的,种猪、育肥猪分开饲养,相对隔离,从分娩、保育,到生长育成均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避免把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混群饲养,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做到同1栋猪舍的猪群同时全部转出,在每批猪出栏后猪舍必须严格冲洗消毒,空置几天后再转入新猪。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通风和防暑降温工作,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尽量降低猪舍温度,营造凉爽、洁净、安静的小气候环境。育成舍安装大功率电风扇,加大猪舍通风量和用凉水喷雾等降温措施,通过对流促进蒸发和散热;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在生长和育成猪舍的露天运动场上搭建凉棚,铺设遮阳网,气温较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4~6次;有条件的可安装水帘降温系统,一般舍温可降低5℃左右。应做好猪舍周围环境的绿化工作,植树绿化能有效调节小气候环境,有效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减少猪群转群和混群次数,生长猪应有0.8平方米以上的生活空间,育成舍最好为1.2平方米/头,每栏猪的数量最好在10~12头左右。饲喂合理配比的预混料或全价饲料,不使用霉变和劣质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积极推进规范化、标准化饲养方式,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在炎热高温的天气或猪群转栏、注射疫苗时,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饲料中可考虑添加0.2%~0.3%小苏打,提高维生素等抗应激药物的添加量,尽量降低因应激导致猪群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的机会。

6小结

笔者通过多年和饲养户的接触发现,当猪场暴发"高热病"时,现场控制的重点是尽量避免健康的猪只少发病,尽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不是集中精力治疗病猪。猪"高热病"往往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症状、病变复杂。饲养户对"高热病"缺乏深入了解,基层兽医普遍存在大剂量和超疗程使用兽药的现象,且不注意配伍禁忌,易造成药物中毒,引起猪实质性器官受损衰竭,加快生猪死亡,发病猪只痊愈难度较大,因此综合防制至关重要。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特别是规模化应建立稳定健康的种猪群,尽可能实现自繁自养,实施切实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从封闭猪场、加强饲养管理,强化消毒,提前保健预防,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确保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等的免疫工作不松懈,并加强免疫抗体监测等方面从源头上杜绝猪"高热病"的发生。

(来源:中国畜牧网)

相关文章

  • 防治仔兔疾病的有效方法
    防治仔兔疾病的有效方法

    仔兔因疾病原因造成死亡率偏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养兔业户。近年,山东省章丘市推广“母源疗法”和“仔兔超前免疫”防治幼、仔兔疾病,取得明显成效。经对上百家养兔场户调查,采用该方法防治幼、仔兔疾病,幼、仔兔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个别达到100%。方法是:母兔怀孕后17天,每只皮下注射大肠杆菌疫苗2毫升,预防母、仔兔大肠杆菌病...

    29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季节更替猪场保温通风管理
    季节更替猪场保温通风管理

    到了春季,环境气温逐渐回升,猪舍内温度快速升高,猪只活动增加,造成舍内扬尘明显增多,空气质量显著下降。要想保持空气质量,增大通风量是必然措施。根据以往经验,一到季节转换时就是猪病多发时。如果保温通风管理不善,会导致猪舍内环境急剧变化,猪体遭受强烈应激,故猪舍在季节急剧变化时的通风应逐步进行。可采用如下措施:1.在晴朗天...

    29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应用长效痢剑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应用长效痢剑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在农村散养和集约化猪场均有发生。是由冠状病毒科的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症状,传播迅速,初期体温高达39℃—41.5℃;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仔猪死亡率低,成猪几乎无死亡。病毒对日光和热敏感,一般常用的消毒液就可将其杀死。...

    26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促奶山羊乳房发育提高奶产量
    促奶山羊乳房发育提高奶产量

    乳房是奶山羊泌乳的重要器官,奶山羊产奶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乳房的发育状况,因此,对奶山羊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促使乳房发育,对提高产奶量至关重要。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是养羊获得高效益的重中之重。应选养体质健壮、繁殖率高、乳房发育好且乳头孔垂直匀称、产奶量高的良种羊。抓好青年母羊的培育4-10月龄的羊为青年羊,这一阶段是羊...

    12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注意!种猪引种莫入误区
    注意!种猪引种莫入误区

    选择价格低廉的种猪,忽略种猪质量。有些猪场由于创业初期缺少资金,在引进种猪时压低购买价格,不考虑种猪的生产性能,结果引进的种猪产仔率低下。大多数猪场引进的种猪体重太重。他们认为,体重大的种猪抗病力强、疾病少。其实不然,种猪场在培育种猪时,故意用蛋白质高的饲料饲喂小种猪,使猪场在引进种猪时选择看似体质好的种猪。种猪在饲喂...

    8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典型兔病防治:异食癖
    典型兔病防治:异食癖

    一些家兔除了正常的采食以外,还出现咬食其他物体,如食仔、食毛、食土等,这些现象多为营养代谢病,称之为异食癖。(1)主要类型及病因食仔癖:母兔产仔后,将其仔兔部分或全部吃掉。以初产母兔最多,多发生在产后3天以内。其主要原因:①营养缺乏,尤其是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足,产后容易出现食仔;②母兔在产前和产后没有得到足够的饮水,舔食...

    18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季猪场防疫要点
    秋季季猪场防疫要点

    秋季天气变化多端,往往是猪疫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在猪疫病防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保暖工作,提高生猪机体的抵抗力。秋冬季节,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发各类疾病,因此要做好生猪防寒保暖工作,保持圈舍干燥、清洁、暖和,使生猪生长发育健康。要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防止饲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和脏水,从而提高机...

    206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对症治疗猪异食癖
    对症治疗猪异食癖

    猪异食癖是由于猪的代谢功能紊乱而引起味觉异常的一种复杂的综合征。猪一旦发生异食癖,生长缓慢,日渐消瘦,皮粗毛乱,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未长成的小猪还可能成为僵猪而停止生长。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调整猪的饲料,对症补充微量元素或药物治疗。猪吃煤渣、泥土时,要补充铁、锰、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猪吃猪粪,应喂服或肌...

    9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畜“闲”了会得病
    家畜“闲”了会得病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这对家畜同样适用。若长期休闲、安逸,就会导致畜体各部分功能减退,引起逸伤症。种公畜发生逸伤症,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腰肢软弱,精神倦怠,全身无力,抵抗力下降,性欲减退,配种能力差,精子活力减弱,准胎率低。繁殖用母畜发生逸伤症的表现:未孕母畜身体过胖,不易怀胎;已孕母畜气血周流不畅,易患腹下浮肿、...

    27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新生羔羊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急救
    新生羔羊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急救

    一。病因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就目前所知,与早产、剖腹产、缺氧、酸中毒有关。二。临床症状多数羔羊出生时表现尚好,也有的在窒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一般于羔羊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粘膜发绀。所有病羔均在12小时以内出现症状,超过12小时者一般不是此病。病羔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发绀,呈进行性加剧,伴呼气性呻吟,鼻孔扩张,两...

    15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猪场饲养模式如何喂料
    猪场饲养模式如何喂料

    教槽料仔猪出生5天-7天开始用少量的料,用干净的温水调成糊状,放在补奶机或补料槽内,让乳猪接触品尝,料槽清洗干净消好毒,当次的料没吃完要清理出来给母猪吃,并把料槽洗干净。一般情况下,10日龄-13日龄日采食量为50克-70克,13日龄-16日龄日采食量为70克-110克,17日龄-20日龄日采食量为110克-180克,...

    6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猪饲料生喂“四注意”
    猪饲料生喂“四注意”

    第一,大多数种类饲料适宜生喂,但有少数饲料不宜生喂。如豆类及其加工副产物生豆饼,要蒸煮或炒熟,破坏所含抗胰蛋白酶等不利因子后,才能配入配合饲料。马铃薯(洋芋)也要熟喂,这样可以提高适口性,防止腹泻。特别是变绿和发芽的马铃薯,含龙葵甙量较高,会使猪只中毒,必须削去芽和绿皮,再煮熟去水,方可饲喂。另外,泔水营养丰富,最易滋...

    20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村保育猪舍的建造
    农村保育猪舍的建造

    农户养猪,由于经济原因,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建猪舍,用不了高床,采用简易的暖圈养猪,是一个既实用、又经济的好办法。暖圈的建造形式多种多样,单列一面坡式暖窝猪圈较常见。在敞开式猪圈内,砌一道挡风墙,墙下留有仔猪的出入口,装上自动关闭的小门或挂上门帘,暖窝的上面加盖;然后将其周围用草塞严,里面铺上褥草,即成暖窝。垫草可以保温...

    15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羔羊早期断奶好处多
    羔羊早期断奶好处多

    羔羊的早期断奶是将羔羊的哺乳期由原来的四个月缩短到2个月~3个月或是更短(40天~60天)。羔羊早期断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从三个方面来讲:1.羔羊方面。利用羔羊在早期(4月龄内)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这一特性,将早期断奶的羔羊进行强度育肥。羔羊在3月龄起,母乳只能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一小部分,早期断奶给羔羊早期补饲可满足...

    6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根除猪虱有巧门
    根除猪虱有巧门

    猪虱寄生于猪的体表,吮吸血液,使猪皮肤发痒,烦躁不安,严重时还会引起猪的皮肤损伤,被毛脱落,消瘦和贫血,影响猪的生长发育。这里介绍一种根除猪虱的小巧门,养猪者不妨一试。用兽用精制敌百虫4片、滑石粉100克、樟脑丸2粒,混合后研成细末,用清洁纱布包好,均匀地拍撒在猪体身上,特别注意撒于猪的腹部、四肢内侧及耳根内侧等部位,...

    24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