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口腔、鳃盖及鳍条均充血,鳃丝灰白,肌肉微红,肠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胀,轻压腹部即有淡黄色积水流出。
近期天气反复,鱼塘水质管理尤为重要,鱼塘反底是冬季最常见问题之一,以下讨论反底的成因、治疗方案,以供参考。——·成因·——反底在各类池塘普遍存在,温度骤变、底质差、藻相不稳是引起反底的主要原因。1、温度骤变:步入初冬,华南地区昼夜温差大,水体上层水与下层水不能得到顺畅交换,以致水体分层,白天有氧水不能顺畅输送到底层,导...
2016年11月16日,清远市清新区宇顺农牧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举办了桂花鱼养殖技术培训班,参会人数共约120余人,笔者有幸成为其一,现将当天的内容以照片的形式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段分享给大家。今年全国桂花鱼主要养殖区集中在广东、江苏、湖北、江西、湖南和安徽,其他省份也有少量养殖,如广西、浙江、山东、四...
化肥养鱼是降低养鱼饲料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常用的化肥有尿素、碳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复合肥等。使用时应当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长期每3~5天施一次,每次亩施尿素2~3千克或碳铵5~10千克,或过磷酸钙8~10千克。投放施用化肥能迅速增加池塘浮游生物数量,对鲢、鳙鱼效果较好。(来源:农业科技报作者:李巧云)...
这几年的5月、6月以及现在的9月,我都接到不少专死鲤鱼的电话,自贡年年都有发现,今年数宜宾一家网箱养殖的死亡率比较大。为什么这个病七八月份又少见呢,其原因就在水温上,据初步查明,这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D)或是鲤浮肿病毒(CEVD)引起的,发病水温20-29度,当水温超过29,则很少发病,当水温从超过29度又回落到2...
三四月份开春以来,福建省漳州地区红罗非很多养殖池塘都出现零星死亡,病样在池塘边游动缓慢、偏离,送检病样在药敏实验室进行鱼病诊断。镜检鳃和体表粘液,无大量寄生虫;体表观察无明显病变,少数胸鳍、尾鳍、鳃盖轻微充血;解剖时肝脏发白、发黄、发黑,肠道壁变薄,轻拉易断,有部分段充气,带有黄色粘液;进行细菌分离实验时又没有分离到致...
近日笔者在苏南地区走访池塘时发现,大部分池塘最近出现亚硝酸盐偏高的迹象,并且出现螃蟹爬边上草甚至死亡等现象。以下是笔者总结亚硝酸盐偏高的几个原因:1、水质比较好的池塘:池塘中早期培养的藻类繁殖都比较好,随着近阶段时间温度升高,池塘中的虫子繁殖加快,造成水体中的藻相被破坏,大量的藻类被虫子吃掉以后排泄出大量的有机质,得不...
一、人工促产的最佳时间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上旬是河蟹产卵交配的时期。南方与北方因为气候有差异,选择产卵交配时间有所不同。在长江口区及南方区域人工促产的最佳时间以2月底至3月上旬为宜。人工促产的水温为10~13℃,时间太早,水温偏低;时间太晚,性腺将出现退化,都不利于生产上的要求。北方地区,因气温、水温偏低,人工促产的时...
作为最具潜力发展饲料的养殖品种,加州鲈饲料的研发已日趋成熟,不少养殖户已经开始使用加州鲈料替代冰鲜来投喂。然而,还是有不少养殖户担心投喂饲料后鱼的肝脏容易引发疾病。而这个技术控团队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竟在鱼塘边蹲了60天,专门来研究加州鲈的投喂策略,并得出结论:在水温17-20℃条件下,179-260g加州鲈适宜的投喂...
常选来作乌鳢催产的激素有:鲤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LRH-A)、B型混合激素和马来酸地欧酮(DOM)。根据各地所采用不同的激素,剂量也有很大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种配方:1.单种激素的催产剂量:①鲤鱼脑垂体,每千克乌鳢雌鱼用4~6粒,雄鱼为雌鱼注射剂量的50%~70%;②绒...
斑点叉尾鲴又称河鲶、沟鲶、美洲鲶,原产于北美洲,1984年引进我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优质养殖品种。斑点叉尾鲴的病害较多,从病毒感染到寄生虫的侵袭均可造成批量死亡。因此,该鱼的病害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鳍基部和皮肤充血,腹部膨胀,腹水增多,眼睛突出,鳃丝惨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内脏血管充血。该病症状与其他传染病...
2015年,安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利用“互联网+渔业”这一现代网络信息平台,采用“一茬”鱼种多次出售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两口,每口池塘面积均为5亩,池深1.8米,池形长方形,东西走向,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埂坚固,池...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长势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本年度池塘中河蟹的产量与质量。特别是在6-8月份,进入全年的高温期,同时南方及华东沿海地区出现梅雨季节,更加为保草护草增加了困难。高温期保草有哪些要点呢?一、伊乐藻是是属于低温和中性温度水体的藻类,在高温季节不易生长,会出现根部发黄腐烂的,不长白根并且腐烂的症状。...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当观赏鱼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取养料,迅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鱼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
1.症状:水霉菌丝为管形没有横隔的多核体,一端像根样附着在鳜体的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的菌丝可深入到损伤或坏死卵膜、皮肤及肌肉。另一端则游离体外,长可达3厘米,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菌落。疾病发生早期,肉眼看不出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以后鳜体负担过重,游动迟...
笔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养殖得出结论:采用蜂蜜+益生菌发酵饲料,有助于提高泥鳅育苗和养殖期间的成活率,增强泥鳅免疫能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降低饵料系数。蜂蜜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和少量多糖类。蜂蜜与葡萄糖(单糖)相比,蜂蜜含有大量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据多种文献资料记载,蜂蜜有清热、解...
不少河蟹养殖户栽伊乐藻,伊乐藻到底有哪些特点?
底质恶化缺氧腐败有毒导致大闸蟹中毒的解决办法
江苏河蟹水瘪子病呈由北向南蔓延之势,高温来临前养殖户应如何应对?
河蟹蜕“一壳”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泥鳅暂养最常见的五种模式介绍
黄鳝养殖过程中的投饵“小技巧”
亚硝酸盐对鱼虾的影响及对策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户如何防控软壳蟹?
螃蟹无公害养殖关键技术介绍
网箱养殖黄鳝第一步只苗种的选择及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