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虾蟹混养实战技术:河蟹肝胰腺坏死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

时间 : 2023-07-18 05:08:25 投稿人 : 熠熠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几年来,由于小龙虾市场走俏,在江苏的很多地区,养殖户在蟹塘内套养小龙虾,形成了“以蟹为主、以虾为辅”的池塘化虾蟹混养模式,虽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造成近两年来河蟹、小龙虾的大规模发病,养殖风险越来越大。就洪泽当地来说,虾蟹混养的塘口这两年河蟹发病趋势越来越明显,虾蟹发病的时间也越来越形成了季节性提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虾蟹混养实战技术:河蟹肝胰腺坏死原因及预防控制措施 | 淡水养殖

一、从时间上看——虾蟹混养

塘口发病的时间点

2018年,就洪泽区来说,笔者在5月中下旬就开始走访三河镇的各养殖塘口,特别对虾塘混养塘口、稻虾综合种养进行关注,小龙虾在5月上旬就开始陆续出现死亡,单一小龙虾养殖塘口出现了4个暴塘现象(即塘口内小龙虾在一星期内死光),而虾蟹混养塘口也在此时出现小龙虾极个别死亡现象。在5月中旬,有13户虾蟹混养塘内河蟹开始出现死亡,从发病到死亡为20天左右,每天死亡数量1~2只/亩不等,并逐渐增加,在6月中旬-7月底达到死亡高峰,每天可达5~15只/亩,8月初基本结束。据笔者和养殖户现场调查发现,前期发病的基本上都是准备脱三壳或刚脱三壳的蟹,在80~125克/只,7月达发病高峰的,都是在脱四壳前后。所有发病死蟹塘口(包括前期的13户死蟹塘口),在河蟹出现死亡现象之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死小龙虾现象。笔者和上级水产部门经过这两年实地调查,总结出所有发病的虾蟹混养塘口,都是先出现死虾然后出现死蟹情况。去年虾蟹混养塘口前期发病期是在6月中旬,高峰期在7-8月;今年5月中旬即有发病,高峰期在6月中旬-7月底,在时间上较上年出现了提前,同时河蟹的病死率较高,达50%以上,较往年趋高20%以上。

二、从发病塘口看——虾蟹混养塘口

病蟹症状及病因

病蟹行动迟缓,活力非常差,外观有少量污物附着或脐部接近排泄口处有锈斑、少食,体内无积水,肝胰腺淡黄色发白,个别病蟹肝胰腺呈糊状,经过这两年送样给区水生动物疫控中心检测,检测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从病理上看应为原发性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所致,即肝胰腺坏死。

三、从致病源头上看——

养殖现状

我们洪泽区蟹塘套养小龙虾历史已经有6年以上,前期产量低、病害少,随着小龙虾市场的火爆,当地养殖户因利益驱使,图省力省钱,从清塘时小龙虾没有清杀光到清塘时不杀塘内小龙虾,留其自行繁殖,使得河蟹养殖塘内小龙虾的密度越来越大,现在蟹塘内小龙虾亩产可达50~150千克。就今年梁成伟13亩的河蟹塘,至7月16日,小龙虾已经卖了5万多元。暴利和急功近利的心理占据了虾蟹混养者的理智,高密度不合理的养殖造成了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而造成病害的有害菌是水质越差,越易滋生,蟹肝胰腺坏死是感染副溶血性弧菌所致,弧菌是需氧兼性厌氧菌,耐低温和碱,水质越恶化,弧菌越易暴发,导致虾蟹病害发生的时间和规模提前化、扩大化,病害的致死率达到异常化。

四、从养殖过程看——

病害如何发生

1.虾蟹混养的养殖户每年对塘内小龙虾不清杀光,留着打洞翌年自繁虾苗,造成清塘杀菌不彻底,残留有害病菌。

2.近几年小龙虾市场走俏,因利益驱使,河蟹养殖户在蟹塘内套养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形成“顾前不管后”的现象,导致河蟹塘内小龙虾的密度过高,再加上1000只/亩的扣蟹及搭配鱼类,形成密度过饱和,投喂的残渣、大量的排泄物等造成水体环境自身净化及承载力负荷,导致塘内水质长期不达标、不断恶化,滋生弧菌及其他有害病菌。

3.因蟹塘内的养殖密度较高,小龙虾、河蟹摄食活动频繁,造成水草断草、漂草,池塘底部有机质、有害物质大量存在与滋生,形成水草烂根、腐败等现象,引发塘内水质不断恶化,滋生弧菌及其他有害病菌。

综上所述,经过这两年的调研摸索,笔者认为虾蟹混养现状危在旦夕,小龙虾、河蟹较正常发病季节提早发病与养殖现状息息相关。

五、如何做好虾蟹混养中的疾病预防,

总结如下几条措施

1.彻底清塘消毒。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兑水全塘泼洒进行彻底清塘,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水体消毒,用碘制剂如聚维硐碘300~500毫升/亩或氯制剂如二氧化氯500克/亩兑水全池泼洒消毒。

2.合理调整放养密度,控制小龙虾的数量。

3.定期换水,调节水质,进行池塘改底、解毒,可用护底宝500克/亩全池干撒改底,效果较好,营造河蟹、小龙虾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

4.对水草进行疏密打头,控制水草数量,可用护草药物对水草进行养护,预防水草漂草、断根及高温腐败而影响水质,降低塘内水体耗氧。

5.针对河蟹肝胰腺坏死的弧菌性疾病提前预防,治弧菌的前提是:定期对水体消毒杀菌、调水改底,可有效减少弧菌数量、减少发病,在做好以上1~4项工作的基础上,定期用制弧菌素如弧菌克星200~300克/亩或弧克500克/亩兑水全池泼洒进行预防,可抑制弧菌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内服保肝护胆的药物如蟹病康等,以保证河蟹内脏器官健康,预防病害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是根据这两年针对虾蟹混养中存在问题的总结与实践措施,在今年的养殖中也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做好以上几点工作的养殖塘口至目前为止,未发生一例死虾死蟹,广大养殖户可结合自己养殖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要把握关键时期,提前做好预防,防重于治,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虾蟹混养过程中死虾死蟹的现象,防止病害提前化、规模化和扩大化的发生。

(江苏淮安市洪泽区三河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王厚红)

相关文章

  • 你和河蟹养殖高手之间,只差草草草草草草
    你和河蟹养殖高手之间,只差草草草草草草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蟹讯速递》栏目录制现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这段时间跑了很多地方,目的很明确,希望去了这么多地方能够拿到各地最真实的塘口情况,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应对塘口现阶段水草发黑发烂?正文转眼间,2017年,已经进入6月了,随着高温天气的临近,我们大闸蟹养殖塘口,因为水质,水温,底层土壤...

    48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草鱼养殖密度与草鱼养殖模式探讨
    草鱼养殖密度与草鱼养殖模式探讨

    草鱼作为全国大部分区域的淡水养殖主要品种,在很多区域都有养殖,那么大家都在使用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投放密度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将广东番禺和福建古田两地的草鱼养殖密度和草鱼养殖模式做一个简单的分享。广东番禺地区——分段式养殖模式:如果草鱼养成规格为2-3斤/尾,一般是年初放养0.1-0.3斤/尾的草鱼种800-1500尾/...

    452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草鱼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点
    草鱼养殖成功的关键技术点

    草鱼鱼病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养殖户非常头疼的问题,特别是一冬龄草鱼鱼种的疾病高发,造成的损失非常大。近三年来,鱼病暴发规律基本一致,但今年的草鱼疾病及造成的死亡可能更为严重。1、草鱼发病的特点:(1)疾病的发生时间:2012年草鱼有四个发病的高峰,分别在4月15日-25日、5月7日-15日、5月20日-5月3日、6月10日...

    26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九月份河蟹养殖管理

    9月河蟹养殖已经将近尾声,许多塘口投资已经达到最大值。在养殖即将结束的时候,许多老板已经放松了下来,也因为大家疏忽的管理,导致了中后期部分塘口螃蟹出现了伤亡,下面将九月份的管理要点总结如下。1、补钙目前公蟹还处于脱壳期预计到15—-20号结束,5壳螃蟹脱壳时间延续相对较长,翻倍率也相对较大,所以塘口要有充足的钙含量以保...

    79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春防鱼病注意水质变化
    春防鱼病注意水质变化

    春季正是鱼病流行季节,加强防病意识势在必行。以下五项技术措施至关重要。1、重视水质管理。防止春季疾病发生,培育良好的水质至关重要。①池塘彻底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或者每立方米水用20-25克漂白粉杀除病原微生物。②严格控制水源,防止污水流入池塘,必要时对水质进行氨氯、阳值的测定,以便及时调节。③注...

    3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华东鲫鱼疾病将迎来高发期
    华东鲫鱼疾病将迎来高发期

    华东地区是全国鲫鱼养殖的主要地区之一,而苏北盐城地区大面积鲫鱼养殖塘口是主要养殖区域,近年来鲫鱼鳃出血和大红鳃是影响该地区鲫鱼养殖的关键短板,苏州通威联合通威股份华东战区鲫鱼重大疫病联合攻关项目组相关人员,对该地区鳃出血疾病进行跟踪服务,借助PCR检测手段和药敏实验室为养殖户提供帮助。疫病暴发原因苏北鲫鱼养殖户大部分养...

    15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稻田养鱼安全度夏五措施
    稻田养鱼安全度夏五措施

    夏天,由于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剧增,水质易污染并导致缺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鱼类的大批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为确保稻田养鱼安全度夏,必须抓好以下五项措施:一、经常疏通鱼沟、鱼溜。夏季,由于鱼类的摄食量增大,残饵、排泄物过多,加上鱼类的活动量大,鱼沟、鱼溜极易被堵塞,使沟、溜内的水位降低。为了不影响鱼类的生...

    15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养殖过程中三种白底板病及防治方法
    甲鱼养殖过程中三种白底板病及防治方法

    文/图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近期有较多客户谈到甲鱼白底板病问题,在此作一个简单阐述。甲鱼白底板病一直是个争议性很大的疾病,多种因素都可导致该病发生,是目前仅次于腮腺炎病对鳖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高、治疗难度最大的疑难鳖病。一般规格在100克以上的甲鱼易发此病,发病初期每天的死亡数量约为千分之二,后缓慢逐步加剧,若不及...

    215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利用湖泊网箱育出野生鱼
    利用湖泊网箱育出野生鱼

    湖泊网箱鱼类生态养殖技术是依靠湖泊的自然肥力和天然饵料进行鱼类网箱养殖。该养殖技术不投饵、不施肥,完全利用湖区天然饵料生物,对湖泊环境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和水质净化的作用。网箱设置一是敞口浮动式网箱。一般适宜在较深的水库、湖泊中使用。二是固定式网箱。适宜安装在水较浅、水位变化不大的湖泊、河道中。三是沉下式网箱。箱体要加箱盖...

    11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过量投喂后乌苏里拟鲿发生肠炎处理一例
    过量投喂后乌苏里拟鲿发生肠炎处理一例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儒溪关家村一养殖户关某,有一养殖乌苏里拟鲿的鱼塘,面积4亩,水深1.5米,3台1.5kW的叶轮增氧机(见图1)。鱼塘放养今年的“新鱼”,大规格鱼达到5两/尾,存塘量1万斤左右。2016年4月7日,天气晴朗,关老板发现鱼吃料明显减慢,经沟通发现,关老板的投饵率为存塘量的2%,已经连续投喂了一周左右...

    172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与症状由车轮虫寄生而染病。对斑点叉尾鮰危害较大的车轮虫有两种,一种个体较小的寄生于鳃部,用其附着盘的缘膜包围鳃丝的末端,严重时整个鳃丝边沿组织被破坏,引起鱼苗死亡。另一种个体较大的寄生于鱼体全身,造成鱼体不适,或因皮肤损伤引起并发症,危害对象主要是幼鱼,全年均可感染,尤以4~7月份较为严重。如虫体很多,也会造成...

    2377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贝类魁蚶的人工育苗
    贝类魁蚶的人工育苗

    1.亲贝的选择:常温育苗7-8月份进行。当水温18-24℃时,选壳长7-8厘米、外形完整的魁蚶作亲贝。2.亲贝的蓄养:采用浮动网箱、网笼或直接放在池底的方式进行蓄养,蓄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60个。管理中要加大换水和加大投喂。3.采卵和孵化:采用精卵自然排放法。为防止精子过多,发现雄蚶排精时,立即将其挑出。卵受精后,洗...

    158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河蟹颤抖病病因及预防
    河蟹颤抖病病因及预防

    河蟹颤抖病又叫抖抖病,环爪病,抖脚病等,是当前河蟹养殖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全国河蟹养殖区均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水体甚至绝产,损失惨重。2017年高温持续时间长,养殖环境的恶化增加了该病的发生概率,该病主要危害2龄幼蟹和成蟹,病蟹体重3克~120克...

    24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美洲条纹狼鲈养殖技术
    美洲条纹狼鲈养殖技术

    美洲条纹狼鲈又名条纹石鲈、海狼鲈、线鲈。体修长,线条流畅。头部较小,尾为正尾叉型。全身呈鲜明的浅白色。体背部上沿至体侧中线有窄长黑色条纹7条,此为其主要特征,并因而得名。常见捕捞个体4.5~9千克重。原产于美国东部沿岸北纬38°58’~25°00’。该鱼属广盐、广温性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中。能在水温4~3...

    1754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收集黄鳝种苗三法
    收集黄鳝种苗三法

    黄鳝人工繁殖技术尚未解决,养黄鳝须收集自然种苗,其方法是:一、采集受精卵 5~8月为黄鳝产卵期。黄鳝产卵大都在雷雨后夜晚或凌晨,产卵时亲鳝先打洞并吐泡沫堆成巢,然后把卵产在泡沫中,产卵数一百至数百粒。卵直径4mm左右,卵膜半透明,卵黄淡黄色,内有油球。产卵后周围如有水草,且无大风,泡沫能保持到鳝苗出膜;如遇大风雨,鳝卵...

    117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