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泥鳅苗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介绍

时间 : 2023-09-07 13:41:59 投稿人 : 映雁 点击 : 加入收藏

在泥鳅养殖中,泥苗管理对泥鳅产量影响很大。稍有不慎会导致成活率降低,经济效益不好。现总结一下泥鳅苗成活率低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泥鳅苗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介绍 | 淡水养殖

一、培育池条件差

1、池塘的面积太大,风浪大,嫩弱的水花鳅苗在近岸风浪的拍击下会有部分损失。

2、池水过深、淤泥又厚的池塘,水温回升很慢,泥鳅苗易沉底死亡或形成僵苗。

应对措施:泥鳅培育池选择面积3亩以下、底泥厚度小于20厘米的池作,放鳅苗时水深控制在30-50厘米左右。

二、泥苗池中残留毒性大

由于清塘时药物用量大、水温低,药力尚未完全消失,或施用过量的没有腐熟或腐熟不彻底的有机肥作基肥,导致底层水中缺氧或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偏高,造成刚放入池的鳅苗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应对措施:根据情况施药、施肥,放苗前在池中架小网箱放入少数泥鳅苗先试水,若这些试水泥鳅苗在4-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可放入鳅池。

三、泥鳅苗质量差

有四个原因造成泥鳅苗质量差:

1、亲鱼培育差或近亲繁殖使得培育的苗成活率低,且个体大小不均、畸形苗占的比例大;

2、泥鳅苗繁殖场的孵化条件差、孵化用具不洁净,产出的泥鳅苗带有较多病原体或受到重金属污染,泥鳅苗下池后成活率低;

3、高温季节繁殖的苗因孵化出膜时间很短、泥鳅苗的生命力比较脆弱,培育时的成活率也较低;

4、运输来的鳅苗经过包装、发运、放池后,因体弱下池后沉底,其成活率也不高。

应对措施:

1、选用培育良好的泥鳅作亲鱼,坚决不用近亲繁殖的泥鳅作亲鱼;

2、按照标准建设泥鳅苗种繁殖场,孵化用具消毒处理后使用;

3、尽量不在高温季节繁殖苗种或繁殖时使用物理方法降低水温;

4、泥鳅苗尽量自己繁殖或选择运输距离少、时间短、质量好的苗种场。

四、缺乏适口饵料

有些养殖户不重视施肥培水,或施肥时间与泥鳅苗下塘的时间衔接不当,泥鳅苗下塘后因缺食被饿死或生长不好。

应对措施:

1、泥鳅苗池在冬闲时彻底干塘,这样有利于培肥池水,有利于杀灭黄鳝、蛙类、昆虫等敌害生物,有利于池底有机物的分解;

2、根据泥鳅苗池的底泥厚度、肥料种类、水温等情况确定合适的基肥施用量,施肥时间最好是在泥鳅苗下塘前5-7天;

3、泥鳅苗下塘后每天每亩泼洒1-1.5千克黄豆浆;并根据情况每隔3-5天酌施粪水作追肥,使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

五、池中敌害生物多

由于有相当多的泥鳅池没有清塘,或清塘不彻底,或用的是已经失效的药物,或在注水混进了野杂鱼的卵、苗、蛙卵等敌害生物,它们与泥鳅苗争饵料、争氧甚至残食泥鳅苗。

应对措施:

1、严格用刚出窑的块状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在进水口加双层网布拦截敌害生物;

3、长途运输的鳅苗入塘时处理要恰当。先将装苗袋放在泥鳅苗池的荫凉处漂浮1-2小时以平衡水温,直到袋内外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时才开袋。之后舀少量池水逐渐加到袋内与之混和,随后把鳅苗倒入大塑料盆内,逐渐向盆中加入池水,仔细观察鳅苗直到它们活动完全正常后才放入鳅池。

相关文章

  • 史氏鲟人工繁殖技术之亲鱼的采捕与暂养
    史氏鲟人工繁殖技术之亲鱼的采捕与暂养

    (一)亲鱼的选择1.雌、雄亲鱼的鉴别在非繁殖季节,雌、雄亲鱼无明显差异。在繁殖季节,雌、雄亲鱼体征有所不同,但无婚姻色或追星之类的副性征。所不同的是,性成熟欲产的雌亲鱼,体瘦、吻尖、骨板尖、体表黏液多、腹壁薄、腹部大且柔软富有弹性。成熟的雄亲鱼较易选择,可将鱼体背、尾部弯曲成“弓”状,用手轻压生殖孔,有少许精液流出。雌...

    382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池塘养殖甲鱼疖疮病的预防与治疗
    池塘养殖甲鱼疖疮病的预防与治疗

    2001年8月份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些池塘生态养鳖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疖疮病,该病死亡率高、传染快,同时,因池塘养殖水体体积大,治疗成本高,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依据成本与效果两者的综合考虑,采用中西药相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此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发病原因主要因气温突变,水质迅速...

    216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虹鳟鱼疾病防治技术
    虹鳟鱼疾病防治技术

    一、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nfectiouspancreaticnecrosis,IPN)1、病原体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IPNV),Dodos等建议IPNV为双RNA病毒属(Birnavirus)。病毒颗粒呈正20面体,无囊膜,有92个壳粒,直径约50~75nm,衣壳内包有1由2个片段组成的双股RNA基因;是已知鱼类病...

    2275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指环虫病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之一。指环虫病病原:鳃片指环虫。患有指环虫病的泥鳅主要症状:由于指环虫用锚钩和小钩钩住泥鳅的鳃组织,并不断在鳃上活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妨害泥鳅的呼吸,从而影响泥鳅的正常代谢作用。大量寄生时,泥鳅鳃部浮肿,鳃丝紫红色,离群独游,不摄食,逐渐瘦弱而死亡。指环虫病...

    240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水霉菌、绵霉菌等真菌。通常有损伤的鱼易被感染。2.症状:病鱼初期表现焦躁不安,游动缓慢,在鱼体和鳍条的受伤处或病灶四周出现混浊的小白斑,而后菌丝迅速生长,长出许多向外伸展可见的呈白色或灰白色、柔软的棉絮状菌丝。菌丝黏附在鱼体伤口部分致使组织坏死。病鱼食欲锐减,身体消瘦。水温在20℃以下的受伤鱼容易感染水霉病。...

    155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黄鳝病害防治
    黄鳝病害防治

    导致鳝苗发生疾病的因素引起鳝鱼生病的原因较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鳝池引起的原因:刚建的新鳝池,没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马上就放水养鳝,使鳝鱼不适应而患病。或者老鳝池长期不清整,腐殖质过多,怕水质变坏,给病原体繁殖浸染创造了良好条件。(2)水温引起的原因:黄鳝适宜在15-30℃水温中生长。由于鳝池面积小,昼夜...

    971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之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介绍
    甲鱼养殖之养殖池的建造技术介绍

    中华鳖又名甲鱼、水鱼、团鱼、王八、元鱼。建造鳖池要选择光照良好、温暖宁静且供排水方便的地方。鳖池的大小依饲养规模及场院大小而定。池深约1.5米,池底土质为保水性能较好的粘土,用砖平铺成漫坡状。在深水区铺约20厘米厚的软泥,以利于鳖潜伏过冬;浅水区铺约15厘米厚的细砂。池水以清洁的河塘水为好,不用泉水和被污染的水。池水深...

    184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鲤鱼疱疹病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鲤鱼疱疹病毒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近几年来在四川及周边地区,发生鲤鱼暴发性死亡,经过对多口池塘走访,确诊为鲤鱼急性鳃坏死,由于不少技术员和渔民从未见过该病,按照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烂鳃来治疗,造成更大的损失,笔者现将4年来的经历和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病原锦鲤疱疹病毒(疱疹病毒Ⅲ型)。二、流行病学该病最早发现在北方地区,目前多省都见报道,最适水温2...

    2614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白底板病防治技术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白底板病防治技术

    白底板病也叫出血性肠道坏死病。1.病原:是由细菌引发的疾病。2.流行:该病传染性强,发病高峰季节在5~8月份。3.症状:病鳖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夜晚静伏于食台或岸边,可见病鳖腹甲、口腔呈苍白色,活动迟缓,摄食量明显下降,剖检会看到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胰脏糜烂,肠道无物。胃肠失血发白,部分胃肠穿孔充血糜烂。4.防治方法...

    1735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圆澳龟(红腹短颈龟)养殖技术介绍
    圆澳龟(红腹短颈龟)养殖技术介绍

    圆澳龟Emydurasubglobosa龟鳖目;侧颈龟亚目;蛇颈龟科;澳州短颈龟属;红腹短颈龟1:形态特征背甲为无花纹的中灰色到炭灰色。腹甲、甲桥和甲缘的腹侧有着显著的亮灰色和粉红色。头部是暗灰色的,眼睛后方长有黄色条纹,下颌的底部则有明亮的珊瑚红色的图案。幼体体色艳丽,成体后体色退化。成龟的大小通常不会超过8-9英寸...

    649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来自河蟹主产区的调研——河蟹产销状况及后期销售策略
    来自河蟹主产区的调研——河蟹产销状况及后期销售策略

    2018年河蟹养殖已近尾声,成活率、规格、产量已基本定局,目前至春节前后进入河蟹销售旺季,广大养殖户一方面进行着存塘蟹的后期管理,另一方面都在密切关注市场,市场价位达到心理价位时,将随时出手入市销售。为全面了解苏北地区2018年河蟹养殖和销售情况,笔者对主养区江苏盐城市盐都区河蟹重点地区、养殖大户和零星户进行了调研,现...

    210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颡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实验报告
    黄颡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实验报告

    作者: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敏付永进黄颡鱼俗称黄丫头,黄蜡丁,由于其营养价值高,肉味鲜美,口感性好,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一直看好,价格也比较稳定。近年来随着野生资源的日益匮乏,黄颡鱼的人工养殖逐步朝标准化,产业化迈进。然而由于养殖技术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在养殖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养殖效果不稳定的现象,鉴于此,...

    2510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稚鳖强化培育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稚鳖强化培育技术

    刚孵出的稚鳖比较娇嫩,体重仅有3-5克,觅食能力和抗病力较弱。如果直接放入池塘进行养殖,生长速度慢,死亡率高,容易感染疾病和遭受敌害的侵袭。因此,稚鳖出壳后要进行强化培育,精心喂养,提高成活率。科学喂养刚出壳的稚鳖不宜马上收集培育,应在沙盘上或浅水盆中暂养2-3天,后再移入稚鳖池进行培育。放养密度为40-50只/平方米...

    113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秋冬莫忘亲鱼种培育
    秋冬莫忘亲鱼种培育

    一、科学选养亲鱼。应该选择健康无病的品种,注意鉴别雌雄并保持雌雄比例为1:1~1.5。一般家鱼雄鱼比雌鱼早成熟,雄鱼太多,会占用池塘,耗费饲料,增加成本。亲鱼的放养以促进性腺发育为主要目的,一般采用混养的方式,放养密度根据主养鱼的种类、水源水质、饲料、肥料等综合考虑。主养鲢鱼每亩可放养100~140千克;主养鳙鱼每亩可...

    17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革胡子鲶可以和其他鱼混养吗?
    革胡子鲶可以和其他鱼混养吗?

    革胡子鲶可以和其他鱼混养。革胡子鲶和其他鱼类在池中混养,必须在其他鱼类放养几个月之后进行(约每年7~8月),每0.07公顷池塘可放入3~5厘米的革胡子鲶200~300尾。混养后,可不必为革胡子鲶另外增投饲料。这样,每0.07公顷可增产革胡子鲶30~50千克,高者可达50~100千克。应当注意的是,在混养过程中,要防止革...

    292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