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鱼类生长旺季鱼病多发原因及综措施

时间 : 03-16 投稿人 : 涵阳 点击 :

作者:湖北省英山县水产局王文彬

鱼类生长旺季鱼病多发原因及综措施 | 养殖病虫害防治

夏秋季节由于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是,由于时有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物增多,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往往可导致鱼病多发,安全隐患较大,直接影响养鱼效益。

1.鱼病多发原因

(1)养殖密度较大夏秋季节由于水温偏高,水体可控程度较差,如果放养密度过大,病害发生的机率相应增大。养殖密度要根据池塘水质条件和配套设施而定,密度过大则水质无法控制,可导致鱼病多发,死亡率较高,养殖效益较差。

据生产实践,池塘水质在有机质污染和自净能力相平衡情况下,当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则水质不稳定且极易变坏,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夏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更加困难,易暴发各种鱼病。

(2)投入品管理不当饲料、肥料及鱼药等投入品质量不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夏秋季节鱼病多发的重要原因。使用低质、低价饲料极易造成鱼体营养不良、肝脏色淡、胆囊增大并变色,高温季节鱼体因抵抗力较差而极易感染多种疾病。若饲料中含有不良促生长素、违禁药物或变质原料,长期被鱼类摄食后,也容易造成机体组织病变,在环境突变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或出血性死亡。

实际生产中,如果使用低质饲料,养殖鱼类排泄量大,容易加剧水体污染,使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投喂量过多,造成鱼体肠道总处于充实状态,一方面饲料利用率降低,排泄物增多,极易污染水体;同时也易造成鱼体消化不良,引发肠道等多种疾病。

(3)水质条件较差生长旺季鱼病多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所致。

目前应用颗粒饲料养殖的最大问题就是鱼类排泄物增多,水体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鱼类病害增多,养殖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如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仍采用肥水养鱼方法调控水质,大量使用有机粪肥,极易加速养殖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增加水质调控难度。

(4)鱼病防治不力鱼病防治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在高密度精养及夏季高温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不实用,而且会造成水质变坏。

杀虫和消毒药物都会杀灭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极易造成缺氧泛塘或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摄食减少,抗病力减弱呈中毒状态,甚至暴发鱼病。

2.鱼病防控措施

(1)注意精心投喂要想防控生长旺季的鱼病暴发,投喂管理至关重要。生长旺季水温在20℃以上,鱼类生长最为旺盛,饲料利用率高,应抓紧时间强化培育。投喂中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投饵数量。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酌情少投或不投。精饲料以投喂后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准;贝类饲料则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宜。

第二,投饵次数。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时及下午2—3时各投喂一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2次。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

第三,饵料质量。精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且充足,宜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青饲料及鲜活贝类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避免投喂霉变饵料,在饲料品种上应讲究粗精搭配。

第四,投饵地点。要求采取定点投喂,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建饵料台,以方便投喂并观察鱼群吃食情况。

(2)科学合理施肥为促进鱼类喜欢采食的天然饵料生长,保证其摄食之需,应注意合理施肥。施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施肥方法。施用有机肥与生物肥为主,不提倡使用化肥。施有机肥每7~10天一次,视水体情况酌情施用,生物肥施用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使用。

第二,施肥数量。对于养殖鲢、鳙等为主的池塘,应根据池水水质情况及天气变化情况施肥,一般要求水质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水色应以茶褐色为佳。同时注意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注重少施勤施。人畜粪等有机肥,每次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施100~150千克。

第三,施肥时间。水色过浓时或天气闷热,阴雨连绵时尽量少施肥或不施肥,鱼类发病时停止施肥。

(3)注重水质调节鱼类生长旺季水温较高,水质变化较快,加之投喂施肥量较大,鱼类排泄物增多,极易污染水质,故应加强水质调节工作。

第一,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30厘米;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可较鲢、鳙鱼池塘淡些,每隔7~10天灌注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20厘米。整个夏季鱼塘应尽量保持最高水位和水质清新。

第二,定期搅动底泥。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且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气压较低天气时应停止搅动。

第三,使用增氧机。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2—3时开机增氧,有浮头危险时也可开机增氧。

第四,药物增氧。可用生石灰定期泼洒,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在鱼群发生浮头时,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4)严防浮头生长季节鱼类时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极易造成死鱼现象。鱼类浮头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晨开始浮头是轻浮头,半夜开始浮头为重浮头;在池中浮头则较轻,周边浮头则为重;稍受惊动鱼就下沉者轻,受惊后鱼无反应者重。对于浮头的防治措施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勤于预防。一般每天巡塘三次以上,分别在黎明、中午、黄昏,注意检查鱼群采食情况和有无浮头预兆。

第二,常清池塘。养殖人员要及时清除池塘及饲料台中的残饵、污物,定期清除池周杂草,严防污染水体。

第三,施肥投饵管理。发现浮头预兆,应停止施肥并控制投饵量,高温季节要求下午4时前吃光饲料,尽量不投夜食。

第四,定期加注新水,改良水质。炎夏季节,每隔5~7天应灌注新水一次,鱼塘应尽量保持其最高水位。

第五,浮头后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不可贻误时机,造成损失。

(5)坚持综合防控鱼类生长旺季是最易感染病害的时期,一旦鱼病发生,传染极快,损失极大,故应抓好鱼病预防工作。

第一,坚持清塘消毒。鱼类投放时期可用生石灰清塘,干法清塘亩用生石灰60~75千克,带水清塘则按每米水深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

第二,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可用2%~3%食盐水溶液浸浴或采用高锰酸钾消毒,以杀灭体表寄生虫。

第三,定期防病。每月可用生石灰消毒池水一次,水深1米亩用生石灰10~20千克化水泼洒,或亩用硫酸铜300克和硫酸亚铁125克兑水全池泼洒。

第四,食物及环境消毒。可每半月按每亩用强氯精100~200克兑水泼洒消毒一次。6—9月,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白头白嘴病及锚头鳋病等发病率较高,所以一旦发现鱼病,应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用药,不可讳疾忌医,终酿苦果。

(6)强化养殖管理鱼类生长季节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除了上述五方面要严加管理外,还需注意搞好轮捕轮放,做好养殖记录,以提高产量和效益。

第一,要控制好水体的载鱼量,因为一到夏季时鱼类生长较快,随着鱼体的增长,超过水体的载鱼量时,就会发生缺氧死鱼危险,所以应做好轮捕轮放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若水体允许,还可及时补放适当数量的鱼种,为下年的养殖打好基础。

第二,要坚持巡塘。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观察塘内水质肥瘦、池鱼活动摄食等情况,防止敌害生物对养殖品种的危害。并要做好防汛、防旱、防逃、防偷等工作,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

第三,要对水体的养殖情况勤作记录,积累养殖经验,提高养殖技术,以图来年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关文章

  • 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水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此病病原为水霉。因拉网和运输中操作不慎,造成肌肉损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灶使水霉菌侵入感染,冬春两季发病严重,越冬池在高密度放养的情况下更易发生。本病最明显的症状是肉眼可见鱼体表有或小或大丛的灰白色棉絮状的菌丝,黏液分泌增多,食欲减退,鱼体瘦弱,最后衰弱死亡。防治方法(1)在拉网和运输过程中,操作要细致,尽可能避免鱼体受...

    219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夏季养殖鱼类易浮头,这三个浮头案例需防范
    夏季养殖鱼类易浮头,这三个浮头案例需防范

    2017年5月份,接触三例鱼类浮头案例,深入分析气温变化特点,比较符合《病害诊断不可忽视的气候因素》(2010年3月1日《水产养殖》总第163期)的结论:当气温突然上升或下降3℃以上时,水生动物易发病。引用案例,期许对天气变化的关注,积极做好病害预防工作。现将案例介绍分析如下:案例一2017年5月2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

    256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牛百叶干病用什么药?能治好吗?
    牛百叶干病用什么药?能治好吗?

    牛百叶干病一般多在多天发生,主要与牛饲料过干水分不足有关,得这种病的牛是要及时进行用药治疗的。牛百叶干病只要及时对症下药,是能治好的。而且,平时若能加强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该问题发生的。牛百叶干病用什么药?早期治疗以投服泄剂排出瓣胃内容物为主,配合应用促进消化的微生态制剂和运用兴奋前胃运动机能的药物进行治疗。后期严重病...

    206 养殖教学 养殖常识 养殖常见疾病
  • 锚头鳋病防治参考处方
    锚头鳋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锚头鳋病病原锚头鳋症状寄生在鱼鳃、皮肤、鳍、眼、口腔等处,病鱼骄躁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缓、身体瘦弱。由于锚头鳋身体大部分露在体外,肉眼可见犹如插在鱼体小针,大量寄生时,鱼犹如披着“蓑衣”。寄生处周围组织充血发炎,寄生口腔引起口不能关闭,不能很好摄食,生长受阻,甚至引起畸形弯曲等现象。危害对象寄生多种鱼类,对鱼种受...

    281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有多种,该病主要危害肉鸡的胸腔、心、肺、肝部,虽然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很高。对于已经发病的鸡,及时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死亡率。得了腹水综合征的肉鸡,一般情况养鸡场内多以淘汰和死亡告终。一、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引起本病的原因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主要与鸡的品种和龄期有关...

    1734 养殖教学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
  •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症状及治疗方案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在温度、湿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该病死亡率低,但病程长,尤其在夏季发病率高。该病多发生于生长猪、育肥猪,病猪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出现斑点状丘疹,为红色或紫色,严重危害猪的生长发育。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只有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以减轻症状,促使患猪早日康复。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779 养殖教学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大全
  • 九月份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九月份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广东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庆雄/文9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洪水过后,要防止水质恶化和病害传播。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易造成水质恶化,及时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要注意做好亲鱼的饲养管理...

    195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猪为什么会猝死?猪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猪为什么会猝死?猪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在很多的养猪场,不管是母猪还是仔猪,都有可能发生猝死的现象,特别是重量中上的猪以及临产前后的母猪发生的频率也会多一些,猪为什么会猝死?猪猝死的原因是什么?一、猪患上脑部疾病猪链球菌容易导致脑炎,引发脑炎后,猪就可能高热,神经错乱,继而死亡。二、免疫系统缺陷病这里的免疫系统缺陷病主要是指蓝耳病,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病...

    1188 养殖技术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疾病防治
  • 养羊疫苗怎么打 什么时候打
    养羊疫苗怎么打 什么时候打

    养羊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分布十分广泛,目前秋季各地也进入到了防疫的关键时候,这时候若能合理安排防疫工作,可以大大减小羊生病的几率,对于养殖效益的提升还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就一起具体来了解下各类疫苗的使用方法吧。1、羊三联四防疫苗 羊三联四防疫苗主要预防羊梭菌性疾病,包括羊快疫、羊猝疽、羔羊痢疾等。这类疾病的特征就是发病急、...

    2974 养殖教程 养殖常见疾病 养殖疾病
  • 暖冬+回南天 养殖户当心诺卡氏菌导致的海水鱼体表溃烂!
    暖冬+回南天 养殖户当心诺卡氏菌导致的海水鱼体表溃烂!

    诺卡氏菌病是以鱼类形成全身肉芽肿和体表溃烂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疾病,近些年在养殖的海水鱼和部分淡水鲈形目鱼类中发病率很高,若处理不当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广东地区今年春季诺卡氏菌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方法,以期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广东珠海斗门区是池塘养殖海水鱼的集中地区,面积大、品种多,诺卡氏菌病的危害也很突出。诺卡氏菌...

    1236 水产病害 海水鱼病 水海养殖病害 海水鱼养殖病害
  • 高温期间水产养殖用药治病常见问题
    高温期间水产养殖用药治病常见问题

    (1)常见寄生虫病(如指环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治不好的原因。原因之一:水质太浓,没有使用强氯精清水。原因之二:选用药物不当,特别是没有混用,如杀指环虫,单用渔经水环;杀车轮虫单用纤车净或健水乐或重复使用水稳克,而产生耐药性。原因之三:池塘环境原因,主要有深沟;池中存在较多隐蔽物,如池边水草,搭建的障碍物等,造成药...

    2895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药敏试验
    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药敏试验

    作者:广州市兴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谭健民 陈信廉摘要:从广东省肇庆、广州、番禺三个地区发病罗非鱼肝、肾、脑中分离出3株海豚链球菌。中草药药敏试验显示,茵陈蒿散、黄连解毒散、黄连解毒散改方、三黄散、黄连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链球菌病,无...

    186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一例常见鱼类多发病-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一例常见鱼类多发病-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方法

    细菌性肠炎病是危害养殖鱼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遍布范围较广,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发病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头部尤其乌黑;利群独游,反应迟钝,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成为明显的“蛀鳍”;肛门红肿突出,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或将病鱼的头部提起,有黄色粘液和血脓从肛门流出。剖开腹部,可见...

    251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闻味道可以鉴别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别被忽悠了
    闻味道可以鉴别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别被忽悠了

    市场上我们俗称的“单过钾”是指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是以“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KMPS或PMPS)”为主要原料的复配产品。2008年,上海安而信化学将复合单过硫酸氢钾产品推向国内水产养殖领域,使之成为消毒领域里新一代绿色环保的明星产品。2013年,上海泰缘生物作为安而信化学唯一关联的企业,基于安而信化学多年的研究成果,...

    1630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怎样给鸡群用药
    怎样给鸡群用药

    1.针对发病规律用药。有些疾病具有特定的易感日龄、发病季节或环境条件,应根据这种规律有针对性地用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提倡早期用药。疾病在感染初期用药通常效果较好,若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或形成流行后再用药效果不理想。3.做好药敏试验。现在市场上药品种类多,同类疾病的可选药物有多种。因此,对鸡群患病后要做好药敏试验再...

    22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