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高温河蟹塘死蟹严重?就看梅雨季节的防病工作了

时间 : 2024-10-13 23:05:55 投稿人 : 笑寒 点击 : 加入收藏

梅雨季节:每年6月中旬左右至7月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迎来一段高温、多雨、低压的天气环境。对于该地区的水产养殖而言是不小的考验,高温会加速“水呼吸”,多雨的环境不利于水体的稳定和水生植物的生长,长期的低压天气也会使得水体当中的溶氧饱和度降低。水质环境的变差会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吃料及生长,造成螃蟹体质下降。另外一方面,水环境较差又会使有机质发酵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滋生更多的致病菌,使得河蟹感染发病,待到高温天来临就会出现更大的伤亡!

河蟹一旦伤亡,往往都难以治疗,这是因为河蟹疾病潜伏期较长,而伤亡比较明显的往往都在蜕壳期和高温缺氧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死蟹,多数都经历过15天至1个月的发病阶段,比如肝胰腺萎缩、糜烂、退化,肠炎、黑鳃、烂肢等,这些症状都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塘口出现伤亡后立即给药或者治疗,但是在一个阶段内螃蟹的伤亡数量仍然会上升,就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握到底有多少螃蟹发病!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比较着急,急于去寻求“特效药”、“烈性药”期望一下子就止住损伤,反而刺激了螃蟹,加重了伤亡数量,延长了伤亡时间。

河蟹病害“防重于治”,如果您只是期待在这篇文章中找到某一种“神药”,那么您也不必往下看了。病害防治从来也不是某种药品就能彻底解决的,这一点我们不否认。生物的生长、繁衍过程就是不断与环境抗争的过程。适者生存,达尔文早在100多年前就阐述的非常明白了!如果有人拍着胸脯向你保证:“用了我的这款产品,一定包你治好死蟹!”如果您需要听到这样的话才会有安全感的话,那么对不起,我们说不出口!想要养好螃蟹,必要的知识还是要有的,凭借经验或者习惯,只不过是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去管理池塘,遇到养殖状况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好了,接下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河蟹的疾病。河蟹的疾病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种是细菌性疾病,另外一种是就是营养和环境疾病。什么是细菌性疾病?简单的来说水质变差会滋生大量的致病菌感染河蟹,比如肠炎、黑鳃、烂肢、甲壳溃疡等,伤亡及传染性较大的“抓脚病”、“抖抖病”的病原是一种叫做“螺原体”的细菌。什么是营养和环境疾病?这类疾病没有具体的名称,大都是通过病蟹的症状来判断,比如河蟹缺乏维生素C容易造成抗应激能力下降(夹草、掉脚增多)、缺乏钙的河蟹蜕壳后硬壳困难、损伤加重等。而肝胰腺发白、萎缩糜烂,多数是由于水体“毒素”增多引起。因为肝脏是水产动物的代谢中心,具有解毒的功能,水体“毒素”过多(比如“蓝藻毒素”-单环七肽肝毒素、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羟胺、硫化氢等),直接造成肝脏的受损,直至组织坏死。另外,池塘长期缺氧、频繁用药的刺激等都会造成河蟹体质的下降和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一头雾水?是否觉得病害防不胜防?

其实,从疾病的分类就可以知道,防治的关键在改善水体环境和增强河蟹体质。看似高度总结,其实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如果池塘经常缺氧,首先就会导致有机质分解不彻底,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都是有害物质,比如刚才提到的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致病菌的繁殖也会相应的加快,这样水体“毒素”和“致病菌”都会增多。另外一方面,由于缺氧和“毒素”的增多,河蟹吃料和体质都会下降,再感染致病菌的话,就会开始发病,最终导致伤亡。

高温河蟹塘死蟹严重?就看梅雨季节的防病工作了

河蟹发病简图

通过上图,我们就可以简单的梳理出来防治疾病的重点工作在哪里,就是从水环境和体质着手:

改善水体环境

水环境好不好?不是我们看上去漂亮就行,当然要看它的硬性指标。

一、确保池塘的溶解氧:溶氧好是前提,底层溶解氧大于3mg/L(这个标准已经很低了,再低容易造成大缺氧“泛塘”了)。增氧的方式有定期的改底(5-7天)、使用化学增氧剂(氧速保2kg)、增氧机、打水等;(溶氧问题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以后会详细分享溶解氧的知识点)

二、消毒:水环境差的池塘滋生致病菌的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在缺氧天气和污染重的水体当中,由于梅雨季节的异常天气,使得比其他任何阶段都容易滋生致病菌。所以,在梅雨阶段前中后期,使用生物消毒产品(建议10天左右使用1次“优肽II”2—3次)来减少水体当中致病菌的含量,这对于防病是至关重要的!

优肽:主要成分为“噬菌蛭弧菌”,通过寄生在致病菌内繁殖,促使致病菌裂解死亡,来达到改善环境,减少病害的目的;特别适合高温天、阴雨缺氧、蜕壳期使用。

三、解毒:有机质的发酵变质、水生动物代谢产物及腐败、有害藻类分泌的藻毒素等对于存活的水产动物来说都会影响生长和体质,尤其是水环境不好的池塘(水草腐烂、水浓、水黑、水红、缺氧等),定期的解毒是非常必要的。常用的产品比如碧水安(有机酸)、营养快线(维生素)等都是很好的解毒产品,具体多久用一次就看要看塘口情况的好坏了,一般情况下15天使用1次,情况差的池塘需要5-7天使用1次。

解毒与消毒的区别

解毒:消除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类、硫化氢、藻毒素、药物残留等,避免侵害河蟹;

消毒:抑制、消灭水体当中致病菌,降低发病率;

解毒是用来调水,消毒是用来防病的。

确保吃料和营养

水产养殖苗、水、料,除了苗种和水质,“吃”也是非常关键的。虽然螃蟹不吃料一时半儿饿不死,但是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积累往往直接影响到蜕壳、发育、抗病等各个方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螃蟹吃的下、吃的好!刚才提到很多遍的“溶解氧”和“刺激”是影响螃蟹吃料的主要因素,缺氧(水清、泛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吃料差,所以一旦缺氧了,如何快速的恢复螃蟹活力是最关键的。我们们可以通过打水增氧、外泼抗应激产品来缓解缺氧对螃蟹的影响,恢复活力,促进吃料。

高温河蟹塘死蟹严重?就看梅雨季节的防病工作了

增氧是确保河蟹正常吃料、水质不会恶化的保障;

在“吃的好”这一方面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保肝”,另一个就是“防肠炎促消化”。我们说的水体“毒素”会损伤河蟹的肝脏,进而影响体质,所以适当的在梅雨季节拌料内服LY-生命素(15天左右)可以起到解肝毒的作用;在大量投喂冰鲜鱼的同时还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大蒜粉“冰鲜宝”来起到抑菌防肠炎、补充维生素促生长的作用。

“冰鲜宝”---特意为冰鲜鱼研制的维生素B族预混料产品,主要成分为大蒜粉、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防肠炎,促消化,促生长!弥补了河蟹因大量摄食腐败冰鲜鱼而引发的疾病和营养问题。

水产养殖动物多数是低等动物,尤其虾、蟹,更是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意味着它们没办法像脊椎动物(鱼或者畜禽)那样有高级的免疫系统!它们仅仅会躲避敌害逃跑,而水环境当中无处不在的致病菌、有毒物质它们无能为力,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也许我们没办法确保每一只虾、蟹都能健康生长,但我们努力过、尽心过,那么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相关文章

  • 花鲈淡化养殖技术
    花鲈淡化养殖技术

    花鲈,又称七星鲈、海鲈,为广温、广盐性凶猛肉食性经济鱼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在养殖中,花鲈具有生长快、病害少、适应广、价格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国内外花鲈养殖都呈上升趋势。近几年,该品种在淡水中进行养殖试验,效果十分理想。一、夏花淡化花鲈的淡化从夏花开始,一般淡化期为7天~10天。具体作法是从沿海地区购进花鲈夏花后...

    2489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饲料中添加菊粉和维生素C对罗非鱼生长,血清,先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饲料中添加菊粉和维生素C对罗非鱼生长,血清,先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FSI,饲料中添加菊粉和维生素C对罗非鱼生长,血清,先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喻大鹏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FISHSHELLFISHIMMUNOLOGY的文章:饲料中添加菊粉和维生素C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长、血清参数、先天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引用文献如下:菊粉是植物中储备性多糖,主要来源于...

    1331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成鱼塘套养鱼种“六注意”
    水产养殖贴士:成鱼塘套养鱼种“六注意”

    不少养殖户有利用成鱼塘套养鱼种的习惯。的确,在不影响成鱼生产的情况下,通过套养夏花鱼苗,可以为下年成鱼生产提供大规格优质鱼种。一方面节省部分资金,降低养殖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捕捞、运输引起鱼种伤亡,或因买不到合适的鱼种而影响生产,确实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但要真正搞好成鱼塘套养鱼种,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成鱼鱼种...

    2897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梭鱼种蟹混养关键技术
    梭鱼种蟹混养关键技术

    一、准备工作1、每亩水面用茶饼25公斤或生石灰75公斤;也可用漂白粉,每立方米用量20克,浸泡后全池泼洒。2、在进水前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发酵粪肥或混合堆肥250-500公斤,最好遍洒于池底并把肥料搅拌在池泥中。3、池埂四周内侧,用加厚薄膜、石棉瓦围起,或外用聚乙烯网,内用加厚薄膜围起,入泥10-15厘米,高出埂面...

    26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黄颡鱼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肠炎病4.1症状病鱼离群靠近岸边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疾病早期,剖开鱼的肠管,可见肠壁和食道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黏液较多;疾病后期可见全肠、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内只有淡黄色黏液,血脓充塞肠管。严重时更有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

    940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枫树叶巧治草鱼病
    枫树叶巧治草鱼病

    用枫树叶治疗草鱼肠炎病和皮肤白粉病,安全方便无副作用.笔者曾对73例草鱼肠炎病、18例草鱼皮肤白病用枫叶进行试治,有效率分别达63%、86%。1、治草鱼肠炎病当发现草鱼肛门拖着一条黄色或白色粪便,游动时不掉不散,轻压腹部有黄水或血水渗出,伴有肛门发炎时,应立即在每50公斤煮汁拌入饲料里,连喂3--4天就可见效。2、治草...

    2405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指环虫病防治技术

    指环虫病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之一。指环虫病病原:鳃片指环虫。患有指环虫病的泥鳅主要症状:由于指环虫用锚钩和小钩钩住泥鳅的鳃组织,并不断在鳃上活动,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妨害泥鳅的呼吸,从而影响泥鳅的正常代谢作用。大量寄生时,泥鳅鳃部浮肿,鳃丝紫红色,离群独游,不摄食,逐渐瘦弱而死亡。指环虫病...

    240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冬季养鱼不可忽视施钙磷
    冬季养鱼不可忽视施钙磷

    有些人认为,冬季养鱼池塘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少,新陈代谢缓慢,摄食量小,对水质要求低,养鱼池塘不需要施入钙、磷,因而忽视了冬季养鱼对钙和磷的施入。其实这是误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提高水体钙和磷的含量,更有利于改善水质条件和鱼类生理代谢状况。既可增强鱼体抗寒能力,提高越冬存活率,又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生理指标,在开春后充分发...

    2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网箱养鱼咋投喂
    网箱养鱼咋投喂

    一般采用人工投饵,有条件的可使用专门的网箱投饵机,鱼种进箱后需休息2天,以适应网箱的新环境,如为网箱培育的鱼种,且在本水库中越冬的,隔一天即可投喂。在开始投喂时,应根据不同规格的鱼,投喂合适的饲料,以便使鱼吃食适合,提高采食量。(来源:河南科技报)...

    21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州鲈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加州鲈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冬、春季如加州鲈鱼体受伤,常在受伤处继发水霉病,并引起加州鲈大面积死亡。1、病原水霉或绵霉。2、症状病鱼体表伤口或鳞片脱落处附着一团团灰白色的棉絮状绒毛,病鱼食欲不振,虚弱无力,漂浮水面而终至死亡。3、流行情况此病主要流行于冬、春季,鱼卵及各种规格的加州鲈均可发病。鱼体外伤后易患此病,常在溃疡病灶中继发感染,引起死亡。...

    1045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养殖者要绝对防止巴西龟逃到野外
    养殖者要绝对防止巴西龟逃到野外

    中广网北京12月3日消息(记者覃勇)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有人从城市的河道中打捞出了小小的巴西龟。这样一个信息引起了有关专家的关注。专家表示,由于巴西龟特有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它一旦在野外存活或建立种群,必将对中国的本地龟以及其它物种构成严重威胁。而令人担忧的是,自7月1号国家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以往有关限制10厘米...

    82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防治技术

    1.病因是鱼的苗种吞食了过饱和氧气形成的气泡或氮气过饱和形成的气泡。2.症状病鱼鱼体上浮,逐渐失去下沉的控制力,血液中存在气泡可使鱼的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引发死亡。3.防治方法⑴预防上,必须控制和保证水中有良好环境,不产生过饱和气体。使水充分曝气,特别是温泉水更应曝气,以使水中过饱和的气体快速逸出。⑵治疗时发病后如果能...

    285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二十年蟹农李秉贵分享年河蟹养殖经验
    二十年蟹农李秉贵分享年河蟹养殖经验

    “养蟹者说”达人简介:李秉贵,小名:桂桂。安徽宣城狸桥二十年蟹农,42岁,男。蟹塘面积28亩,位于水阳江流域与江苏高淳,安徽当涂隔水阳江而望,是苏南,皖南大闸蟹养殖的主产区。养蟹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夫妻二人有着江南人能吃苦耐劳的典型精神,说起养蟹能讲出几天的养蟹经,对养蟹非常执着。2017年11月2日,这一天对于桂桂来...

    95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养殖塘口建设要点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之泥鳅养殖塘口建设要点

    泥鳅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潜逃性。由于它体型小巧,只要有小小的缝隙,它便能钻出去。如果池塘有漏洞,泥鳅甚至能在一天之内,逃得干干净净。因此在给泥鳅建池塘的时候,这一点,需要特别的注意。一是处理池塘的底部。挖掘机挖出池塘之后,要把池塘的底部夯得结结实实。二是处理池塘的边缘。沿着池塘的边缘挖出近1米深的沟,然后把结实的尼龙网...

    202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番茄苗不要多次分苗
    番茄苗不要多次分苗

    番茄苗的适宜分苗次数为1-2次,以1次最为普遍。番茄苗不宜进行多次分苗的主要原因是:⑴减少伤根。因为分苗次数越多,对根系的伤害也就越重,容易造成根系过早老化。⑵避免形成老化苗。分苗次数过多后,根群始终得不到充分地扩展,吸收能力较弱,将会导致幼苗因营养供应不足而生长受到抑制,当幼苗受抑制的时间过长后,便会形成老化苗。⑶避...

    14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