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或病因】
钩介幼虫是淡水双壳类的幼虫,较为常见的有背角无齿蚌(Anodonawoodiana)、杜氏珠蚌(Uniodouglasiae)的钩介幼虫。体背两片几丁质壳,闭壳肌中有一根细长的足丝。
【临床症状】
钩介幼虫可以寄生在鱼体的吻部、鳃丝、体表等处,造成寄生部位组织增生,微血管阻塞;如寄生在嘴角或口腔内,可使鱼夹失摄食能力,最终消瘦死亡。
钩介幼虫模式图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外表病症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镜检可确诊。
寄生于草鱼鳍条的钩介幼虫
【防治措施】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或每亩用40~50千克茶饼清塘,清除池塘内的河蚌。
(2)鱼苗、鱼种培育池内不混养蚌类。
(3)发病初期,将病鱼转到没有蚌类的鱼池饲养,可以使病情好转。
(4)敌百虫0.7PPM全塘泼洒,连用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