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时间 : 2023-05-05 10:07:16 投稿人 : 寄柔 点击 : 加入收藏

据生鱼通日前报道,近两个月高温期以来,广东产区生鱼发病比较多,新鱼以诺卡氏菌病、出血病多见,加不上料,一喂得多就出现肝胆问题,而且病情反复,只好减料或停料,加强保肝护肝,长速偏慢。老鱼诺卡氏菌病发病率也较高,还有出现烂肉问题,无法食用。江苏连云港因水位太浅,近期高温死鱼出鱼量增大,但整体发病面不大。浙江湖州当地存塘的老口鱼已经不多,近期高温鱼病多发,死鱼比较厉害,死亡率高达20%-30%。

生鱼和加州鲈作为珠三角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在夏天水温高,光照好的情况下,处于摄食和生长的旺盛时期,具体表现为摄食量加大,长速快。然而水质波动大,水温过高,病害多等因素,使得夏季死鱼开始增多,损耗一两千斤鱼的鱼塘比比皆是,严重降低养殖效益。

夏季加州鲈和生鱼容易患上什么常见的疾病呢?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夏季常见病害以及特点。希望能对生鱼和加州鲈养殖起到一定的帮助,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加州鲈和生鱼夏季常见疾病分析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是一种肉食性的淡水鱼类,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生鱼又称黑鱼、乌鳢,具有营养价值高,生长迅速,生命力强等优点,两者均为淡水鱼中较高档的水产品。随着我国饲料厂饲料的研发成功,使得生鱼和加州鲈养殖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高密度养殖使得病害增多,水体污染、气候突变、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也导致加州鲈和生鱼的病害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夏季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疾病:

诺卡氏菌病

今年的诺卡氏菌病相比往年,发病率稍高,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和南海区沙头的加州鲈有约30%的发病率,顺德区杏坛的生鱼有30%-45%的发病率,而且发病鱼规格开始偏向小鱼。主要原因可能是今年夏季异常炎热,且持续时间长,水质波动大,鱼体质下降;此外受鱼价影响,普遍养殖密度都比较高,特别是生鱼,所以生鱼发病率稍高于加州鲈;由于诺卡氏菌普遍存在于鱼体,一到夏季鱼塘水质恶化快,养户换水非常频繁,导致水源严重受病菌污染,加上小鱼抵抗力弱,所以换水后易感染疾病,结果是发病小鱼化。

不过对于诺卡氏菌病治疗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方案,养户按方案用药,并搭配护肝产品进行调理,并积极调水换水,特别是新鱼,压制得很快,通常3天的治疗就基本没事,病死率较少。不过诺卡氏菌无法完全消灭,所以鱼如果体质不迅速增强,容易再次暴发。

鱼类感染诺卡氏菌病一般表现为体表、内脏出现结节状肉芽肿。生鱼和加州鲈刚开始仅出现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离群独游,在池塘表面游荡。随着病情的加重部分鱼体表开始出现创伤,并溃烂出血,病灶在背鳍起始位置后侧的区域和体侧受力面、肾脏对应的位置多见,鳍条有充血现象。大部分鱼还伴有肛门红肿,腹部膨大,有的病鱼眼球突出。解剖观察发现,膨大的腹腔内有少量透明或淡黄色液体,在肝、脾、肾等内脏组织中会出现乳白色或淡黄色结节,直径1-5mm。由于该病菌主要对造血系统(如肝、脾、肾等)进行破坏,所以在加州鲈上还常见病重鱼的心脏有血块,肌肉中血液少[1-2]。

诺卡氏菌生长慢,在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病情不剧烈,通常发现鱼烂身和肝有白色、黄色结节的基本可以判断为诺卡氏菌病了。对于诺卡氏菌的传播途径,一般认为在自然情况下发病可能是由于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过大,致使水质恶化非常快,鱼体体质下降,体表容易受损等,给病原菌提供了致病机会[3]。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虹彩病毒病

该病通常在夏季发病,加州鲈上比较多见,今年的虹彩病毒病比往年的发病率要高,达到30%左右,而且来势较往年的猛,一旦发病,轻则每天50条死鱼,重则上百条。在佛山市南海区沙头镇的发病情况最为严重,可能与水源受病菌污染,养户经常换水,加上今年6月开始天气异常炎热,持续时间长,水温高,所以疾病传播范围广且快。此外该病爆发周期长,从6月开始,可能到9月刮秋风才能稍微降低发病率。目前较为可行的治疗方案是以抗病毒药物加金银花,再通过护肠护肝产品进行调理,就可较好地压制该病。

虹彩病毒病又名淋巴囊肿病,病原为鱼淋巴囊肿病毒,属虹彩病毒,为DNA病毒。本病毒的生长温度为20~30℃,适温为23~25℃。感染病毒的加州鲈主要症状是鱼体趴边或在水面下暗游,反应缓慢,体色变黑,病鱼的头部、皮肤、鳍、尾部及鳃上有单个或成群的珠状肿物,使表皮呈砂纸状,肿物的大小随分布的部位而异,大多数分布在血管附近,颜色由白色、淡灰色至桃红色,成熟的肿物可轻微出血,部分鱼出现鳃盖张开及鳃部出血的现象。此外在佛山南海沙头的基层技术员通过剖检可见病鱼的心脏旁有充血,病重鱼的鱼鳃上有血泡,有的还会出现“下巴红”,所以也有人俗称“血窦病”。解剖还发现病鱼肝脏肿大、颜色发白或发黄,也有的塘口鱼体表完好的脾脏肿大。

由于在自然环境下,加州鲈隐性带虹彩病毒的情况比较普遍,据报道,水体环境的剧烈变化、饲养密度过大都会导致感染虹彩病毒的加州鲈病死率上升[4].单靠该病毒导致在自然条件下发生鱼灾的可能性并不高,所以大部分研究人员认

为水温突然上升,水质波动大,水质恶化,水溶氧降低,鱼体质下降等因素会导致该病的暴发。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肠炎与出血病

该病也是夏季常见疾病,通常水温在23-30℃,水质过肥,过度投喂等情况下容易爆发。今年的生鱼容易出现肠炎,特别是7月底到8月。其原因可能是气温高,养户见生鱼的摄食情况不错,就继续增料,结果出现了肠炎。原本8月初开始天气异常炎热的情况下应该控制投喂,等过了炎热气候才能慢慢增料,这样才可有效避免肠炎的发生。

发病时生鱼腹部有红斑,肝门红肿,解剖发现部分鱼有黄色腹水,肠道充血,肠道内有黄色黏状物(加州鲈肠炎也有类似症状)。部分鱼肝脏有病灶和土黄色花肝[5-6]。鱼肠炎严重影响鱼的肠道消化活动,降低消化率,此外还会并发其他疾病,如出血症。生鱼出血病也为夏季较为常见的疾病,患此病的鱼会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鱼体腹部、鳍条基部充血发炎,胸鳍基部至鳃盖后缘两侧有与侧线相垂直的出血条纹。部分病鱼的眼球、眼框与肌肉都有充血现象。病重鱼体出血,鳃丝发白,腹部肿胀,肛门红肿,体腔有无色腹水,肝脏有淤血,肠内无食物,肠壁充血。

防治通常以水体消毒灭菌,增强体质为主,另外有出血症状时还需配合使用防出血药物。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以上几种都是夏季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治疗方案主要围绕消毒、内服抗菌抗病毒药物、增强免疫三方面进行,具体措施可以咨询旺海服务站,这里不再详述。反观这些疾病,用归纳法可以得出较为统一的发病原因:夏季生鱼和加州鲈养殖密度过大,天气变化多,水质恶化快,鱼体质下降,导致疾病多发。所以夏季除了要适时调水改底,消毒灭菌外,还要定期使用护肠护肝的内服产品,增强体质。

定期使用护肠护肝的内服产品可增强鱼的体质

生鱼和加州鲈作为珠三角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在夏天水温高,光照好的情况下,正处于摄食和生长的旺盛时期,然而珠三角地区夏天异常炎热,雨水多,水质波动大,对鱼体造成很大的应激,这会直接对肝脏和肠道造成损伤,导致体质下降,疾病多发。

通过机理研究和多年的养殖经验可知,肠道是鱼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也是免疫器官之一。在夏季生鱼和加州鲈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大量营养,肠道的消化吸收负荷很大,加上体外应激的“攻击”,使得肠壁的修复跟不上(双重因素造成的)损伤的速度,肠壁的完整性易被破坏,导致消化性能下降,消化率降低,投喂效率随之下降,加上肠道屏障被打破,增加肠炎或肠出血等肠胃疾病的发病率。

肝脏是营养物质转化中心,也是免疫器官之一,通过分泌胆汁也参与机体消化吸收活动。肝脏易受应激的氧化反应攻击,加上病害、水污染物等,导致肝功能下降。由于脂肪分解出的甘油一酸酯、甘油二酸酯、短链脂肪酸等能直接被小肠黏膜吸收,所以脂肪的吸收率是很高的。在夏季生鱼和加州鲈为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摄食大量的饲料,在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同时摄入的脂肪量比其他季节的大,而过量吸收的脂肪被积聚在肝脏中,导致“脂肪肝”,出现黄肝、白肝、豆腐肝等现象。肝脏功能受损,使得鱼体代谢分解效率降低,影响消化吸收,并降低免疫力,体质下降,加大患肝胆病或其他疾病的几率。所以在不做任何预防工作下,容易出现夏季增料难,摄食活力差,肝脏情况差,疾病多发。因此定期使用护肠护肝的内服产品进行保肝护肠是生鱼和加州鲈夏季管理工作的核心之一!

下面向大家分享一下近2个月有关使用护肠护肝产品的鱼塘跟踪效果,希望可以给各大养殖客户提供理论依据。收集到有2个加州鲈鱼塘亩鱼数为8000-9000条,有1个生鱼塘亩鱼数5万条(鱼苗,2两后分塘),1个生鱼塘亩鱼数1.29万条。该4个鱼塘使用的护肠护肝产品均为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旺长素(以核苷酸、多糖为主要成份的产品)和护肝型饲料伴侣(以胆汁酸、牛磺酸为主要成份的产品)。

维护肝脏健康,增强体质

鱼类的肝脏是营养物质代谢中心,参与鱼体的消化活动,还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因此肝脏与肠道的受损会直接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其中肝功能差时,鱼肝脏会表现出暗红色或发白、发黄、“豆腐肝”、肝轮廓不清晰、长白点等病变现象。

这4个鱼塘定期使用护肠护肝的产品后,能建立肠壁屏障,减少外界刺激,并促进鱼体脂肪分解代谢,增加肝细胞胆汁分泌,排毒解毒,维持肝脏红润健康,轮廓清晰,鱼体健康有活力,摄食欲望强,降低肝胆病或肠胃病等的发病率,增强体质,在内服期间都没有暴发大规模死亡的疾病。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增强摄食欲望,促进生长

肠道是鱼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肠壁细胞会随着消化活动不断脱落更新,提高肠壁的修复速度,保持肠壁的完整性,有助于增强消化活动,提高消化率。肝脏是营养物质代谢活动中心,并通过分泌胆汁参与鱼体的消化吸收,肝脏健康对提高消化性能和摄食欲望有积极意义。

与其他内服产品有所不同的是,旺长素主要以核苷酸、多糖为主要成分,护肝型饲料伴侣主要以胆汁酸、牛磺酸为主要成分,这些成分均为生鱼和加州鲈机体所需要的物质,由于日常的消化活动强和生长发育快等原因,鱼体对这些物质的需求更加大。所以定期使用该护肠护肝产品,除了能护肠护肝增强体质,还能及时补充这些鱼体所需的促生长物质,有助于增强摄食,提高消化率,促进生长。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表1加州鲈和生鱼生长性能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看看别的养殖户如何安全度过诺卡氏菌病、虹彩病毒病、肠炎及出血病高发季

由图11-图14和表1可知,在夏季定期使用护肠护肝的产品,加州鲈和生鱼都能稳定增料,投喂量稳定增加,特别是生鱼,投喂曲线波动少,投喂量平稳上升。此外鱼的增重明显,肥满度升高,表明该类产品能提高生鱼和加州鲈的消化率,增强它们的摄食欲望,促进生长。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天气多,水质波动大,加上生鱼和加州鲈养殖密度大,疾病多发。因此定期使用优秀的护肠护肝产品增强鱼的体质是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肠道和肝脏除了是免疫器官外,还是重要的消化器官,涉及鱼体的消化活动,所以护肠护肝还能提高鱼的消化性能,增强摄食欲望,促进生长,对养户来说是有百利无一害。因此定期护肠护肝,增强体质,是生鱼和加州鲈夏季管理重要的核心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徐益军,金珊等.养殖乌鳢诺卡氏菌病及其病原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9,33,2:277-282.

[2]叶桂阳,张华王,玉群.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现场诊治[J].科学养鱼.2015,10,054:88.

[3]常藕琴,石存斌,潘厚军等.乌鳢诺卡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学[J].水产学报.2008,32,2:209-215.

[4]王庆,李凯彬,曾伟伟等.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1,32(2):73-76.

[5]吴仕根,彭科来,张拱名等.乌鳢疾病防治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7,2:44-47.

[6]刘堂水.加州鲈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控措施[J].渔业致富指南.2009,6:47-48.

作者: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胡炜恒王霖黄南建潘德权陈伟川

相关文章

  • 水产养殖贴士:养好花鲢需要了解注意以下几点
    水产养殖贴士:养好花鲢需要了解注意以下几点

    鳙鱼(花鲢、胖头)由于其头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人们喜食又实惠的一种食用鱼类。近年市场价格一直比较坚挺。鳙鱼生长快,病害少,容易起捕。当年苗种能长到500~1000克,2冬龄能长到2500克以上。怎样养好鳙鱼,需要了解注意以下几点:1.鳙鱼的食性问题。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

    1777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奥尼罗非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奥尼罗非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症状与危害病鱼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象旧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肉眼可见。严重时,遍体都是。病鱼焦躁不安,独游水面,皮肤粘液增多,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导致死亡。鱼卵感染后4周长满菌丝。2、病因鱼体冻伤或因拉网、运输操作不慎,使鱼体鳞片脱落,皮肤损伤、溃疡。水霉菌从伤口侵入而引起。3、防治方法①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1151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鳙鱼养殖常见病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鳙鱼养殖常见病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技术

    1、病原体主要由鲁克氏耶尔森氏菌、气单胞菌及河弧菌等三类细菌引起。2、流行情况细菌性败血症是近年来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鱼类最多的一种流行病。从1988年开始,此病从南到北,先后在全国10余个省市,各淡水鱼养殖地区的不同养殖水域中广泛流行,是养鱼历史上罕见的疾病之一。此病流行季节,从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温...

    980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NCG在高玉米蛋白粉饲料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鲟鱼生长速度
    NCG在高玉米蛋白粉饲料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鲟鱼生长速度

    说明:本文摘自发明专利“一种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鲟鱼高玉米蛋白粉饲料”(专利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前言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瓶颈。鱼粉蛋白质含量提高且氨基酸平衡,是水产动物饲料中营养最丰富的蛋白质原料,近年来鱼粉产量相对稳定,但...

    2518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河蟹网围生态养殖技术
    河蟹网围生态养殖技术

    河蟹(Eriocheirsinensis)学名中华绒螯蟹,头胸甲呈圆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额宽,分4齿,齿间缺刻,居中的最深;前侧缘具4锐齿,最后者最小;螯足,雄比雌大,掌节与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腕节内末角具1锐齿,长节背缘近末端处与步足的长节同样具1锐齿;步足以最后3对较为扁平,腕节与前节的背缘各具刚毛,第4...

    246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鳃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甲鱼养殖-鳃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甲鱼鳃腺炎病是一类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效治疗难的灾害性疾病。此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极易误诊。该病一旦发生,损失严重。即使得到及时控制,对甲鱼以后的生长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就本人对该病的一些防治体会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一...

    217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秋季复壮弱质鱼种
    秋季复壮弱质鱼种

    对夏季炎热、水质老化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体质较弱的鱼种,应抓住气候较为适宜的秋季及时进行复壮。这样有利于鱼种越冬,提高来年产量。转池清塘入秋后,应及时将鱼种转入新池培育复壮。若水源不足,鱼池周转困难,可将老池中的鱼全部转出暂养,原池换掉一半以上老水,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公斤~30公斤化水,取清液全池泼洒消毒,过5...

    12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治鱼池青苔技巧
    防治鱼池青苔技巧

    施生石灰一、对于清塘后的鱼池,可在池中留7~10厘米深的水,并在池底各处挖若干个坑。每亩水面用50~75公斤生石灰,分撒于坑中用水化开,不等其冷却,立即向四周泼洒。二、带水清塘的鱼池,可按每亩水深1米的鱼池用生石灰125~150公斤计算用量,将生石灰放入箩筐里,用小船使箩筐在池水中移动,将生石灰均匀地撒于鱼池水体中。施...

    16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的越冬管理技术
    甲鱼的越冬管理技术

    鳖的越冬管理非常重要。特别对于稚、幼鳖和亲鳖。鳖一般在11月份之后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潜伏于池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不动,一直到翌年4月。水温15℃以上时开始复苏。在长达半年的冬眠期间,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损失。鳖的越冬管理技术有:1、越冬前强化培育即在越冬前的一至二个月除了按正常要求投喂优质人工配合饲料外,还要多投喂...

    44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如何防治鳜鱼纤毛虫病
    如何防治鳜鱼纤毛虫病

    鳜鱼纤毛虫病一般发生在鳜鱼孵化出的第一天到体长5-8厘米期间。水温20℃-27℃时,鳜鱼体表经常有车轮虫等寄生虫寄生,3厘米之前,多分布于鳜鱼全身、口腔;3厘米后,集中于口腔、鳃、鳍条和尾部,寄生数量呈递减趋势;水温27℃以上时,斜管虫寄生数量增多,一般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纤毛虫寄生数量少时,对鱼体活动影响不大;寄生数量...

    5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池塘青苔问题解析
    河蟹池塘青苔问题解析

    河蟹池塘青苔问题解析原创:王瑞利洋水产前天近几年,河蟹养殖池塘的青苔问题一直困扰着河蟹养殖朋友,由于青苔的出现会引起一系列的养殖水质问题,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利影响。水中的青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较常见的有水绵、刚毛藻、水网藻等,本文通过分析青苔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总结如何有效防控青苔的措施,帮助河蟹养殖朋友们减少青苔带来的麻...

    271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秋季鱼池的水质调节的几点意见
    秋季鱼池的水质调节的几点意见

    一、定期加注新水。这是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适当加注新水可带进氧气和铁、锰、硅等营养盐类,还可冲淡池水中有机质及动物代谢的有毒物质,从而恢复池水中所含成分的平衡,减弱或消除老水对鱼类生长的不良影响。在秋季鱼类生长的旺季,一般鱼池每7-10天就要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深。若池水恶化或浮游生物组成失衡时,应先放出...

    7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鳗鱼弧菌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鳗鱼弧菌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病原】由鳗弧菌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各鳍条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躯干皮肤褪色、糜烂或隆起。治宜消炎,可免疫预防。【处方1】土霉素2-8g用法:用于lookg鳗一次拌料投喂,每天1次,连喂5-15天。【处方2】磺胺二甲嗜吮10一20g用法:用于IOOkg鳗一次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10天。【处方3】预防鳗弧菌灭活...

    905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海大罗大优—养殖户叫出来的超级膨化料
    海大罗大优—养殖户叫出来的超级膨化料

    罗非鱼养殖迎来春天,鱼价欲“破六”,这个鱼价是罗非鱼行业历史以来的罕见高价。据江门海大鱼料团队在3-4月份的市场反馈,很多罗非鱼的养殖户像打了“鸡血”一样,希望能在这么高的鱼价行情下,获得一个好收成。一些市场尖端的客户对产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鱼价的机遇稍纵即逝,能否及时的把握住这一波,相信每个罗非鱼养殖的朋友都知道,要早...

    1964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河蟹生产重要环节的养殖措施
    河蟹生产重要环节的养殖措施

    邢益木,35岁,南京市高淳县淳溪镇临城村人,养殖面积28.5亩,养殖地址团结圩内,从事螃蟹养殖多年,2007年年初一次性放养蟹种12000只,规格70只/斤,套养青虾种100斤,鳜鱼苗400尾,花白鲢100尾,全年购进螺蛳26000斤。全年总投入9.8万元;其中亩承包费14250(500元/亩),小鱼30000斤,螺蛳...

    215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