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循环水养殖鳜鱼鲮鱼不仅能大幅降低发病率还能增产增效

时间 : 2023-03-28 21:08:35 投稿人 : 琮琮 点击 : 加入收藏

原文标题: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与效果初探

作者:清远市清城区畜牧水产服务中心梁炽强

 广州市鱼来鱼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进

 清远市清城区优之源渔业专业合作社梁文海

鳜鱼作为我国名贵淡水鱼的代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直是名特水产养殖中的“明星”品种。经过近30年的养殖实践,鳜鱼养殖技术水平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5年我国鳜鱼养殖产量近30万吨。鲮鱼其因具有生长速度快,耐肥水性好,群体产量高的特点,是我国南方传统池塘养殖鱼类品种之一。

随着鳜鱼养殖业的发展,鲮鱼苗种成为鳜鱼饵料鱼的主要品种。按照平均1斤鳜鱼需摄食5斤饵料鱼计算,由鳜鱼养殖带动的鲮鱼等饵料鱼的养殖产量达到150万吨。在珠三角地区,“鳜鲮产业联盟”已经初具规模。然而传统的鳜鱼养殖因病害频发以及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已经成为鳜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鲮鱼更是被视为低值鱼其养殖相关技术一直没被重视。

循环水养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节能、高效的养殖技术已经在虾类养殖中应用与推广。近几年来,笔者在鳜鱼养殖实践以及总结清远市清城区优之源渔业专业合作社鳜鲮养殖模式发现,将鲮鱼和鳜鱼养殖池塘按照一定的方式连通,进行循环水养殖,不仅可实现鳜鱼和鲮鱼的增产增效,而且可极大减少养殖病害的发生。本文将该养殖系统称为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本文将重点介绍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及其理论依据,以期为鳜鲮生态高效养殖提供新的思路。

一、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传统养殖方式的突破

一般情况下,平均生长1斤鳜鱼至少需要消耗4.5斤的饵料鱼。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至少还有3.5斤的排泄物或残饵进入到了水体。传统的养殖思维往往只关注到1斤的鱼,却忽视了这3.5斤的排泄废物。素不知几乎所有的病害都来自于这被忽视的3.5斤的排泄废物。在低密度的养殖情况下,这些排泄物可以被水体自我净化处理掉;然而在不断提高密度情况下,持续不断的排泄物积累,大大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表现为养殖水体高氨氮、高亚硝酸盐、高pH及低溶解氧,“三高一低”成为常态(见图1),而这些恰恰是鱼类致病的根源。持续的有机污染为有害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营造了天然的环境,使得病害频频爆发。于是,杀虫、消毒、杀菌,几乎成为了唯一的办法。由此可知,当前鳜鱼养殖主要矛盾在于高密度的养殖带来的水体持续营养输入与排泄物不能及时有效分解带来的病害问题。

此外,鳜鱼以鲮鱼等活饵料喂食,大量的鲮鱼进入水体摄食藻类,也容易造成鳜鱼池塘水体中的藻类量偏低,即“瘦水”(见图2)。“瘦水”容易滋生寄生虫,而消毒杀虫则加剧了水体的恶化。病害成为鳜鱼养殖最大的风险,而药残超标将成为击垮鳜鱼养殖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循环水养殖鳜鱼鲮鱼不仅能大幅降低发病率还能增产增效

鳜鲮循环水养殖是将鳜鱼池塘与鲮鱼池塘通过一定的方式连通,定期进行水体交换,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加快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促进池塘排泄废物的高效转化与有效利用,进而实现鳜鱼和鲮鱼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鳜鱼主要以鲮鱼为食,排放出粪便与含氮废物。氨氮可以直接被藻类吸收,也可以被细菌转化,最终转化为有机氮或者氮气。而粪便则在微生物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物或形成微生物絮团被鲮鱼摄食。适时、适量补充有益菌菌种和营养元素可以加快生物转化进程。通过水体交换可以将鳜鱼池塘中过高的有机废物转移到鲮鱼池塘,经过分解与转化,产生的藻类或微生物絮团被鲮鱼摄食,得到净化的水流再回到鳜鱼池塘中。同时水体流动还能提高水体的溶氧量、增加池塘生物活性(见图3)。鳜鲮循环水养殖可以有效解决鳜鱼池塘高污染问题,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同时有机废物被鲮鱼利用,变废为宝,实现养殖生态的高效转化。

循环水养殖鳜鱼鲮鱼不仅能大幅降低发病率还能增产增效

图3模拟鳜鲮循环水系统物质循环

二、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

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包含两个方面:

1、池塘配置。选择的鳜鱼池塘和鲮鱼池塘应分布较近,进排水较方便,且鳜鱼塘水面相对较低。鳜鱼池塘大小以5~10亩为宜,每亩放养8~10公分鳜鱼苗3000~4000尾,按照每5000尾配置一台增氧机。鲮鱼塘面积以鳜鱼塘3倍以上为佳,保证水量充足。两个池塘通过PVC管连通,并安装一条可以控制进水高度的连通管,如图4所示。另外在连接口处另一端1台抽水泵。水流方向按照箭头方向流动。具体操作是:水泵抽出鳜鱼池塘底部水进入到鲮鱼池塘,形成一定的水位差,然后通过调节鲮鱼池塘排水管道高度,将鲮鱼塘40公分以上富氧水排入到鳜鱼池塘。

循环水养殖鳜鱼鲮鱼不仅能大幅降低发病率还能增产增效

图4鳜鲮鱼塘循环水简易装置

2、系统运作管理。鳜鲮循环水系统作为一个开放式系统,需要控制调节才能够顺利运转。主要控制有以下关键点:第一,是增氧机配置与使用。对5亩以上的鳜鱼池塘,要求配备2台水车式增氧机,呈对角线安装,保证水流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流动。同时安装若干涡轮式增氧机,排布呈“W”型。第二,泵水时间与频率。根据池塘理化指标、天气、鱼的生长情况以及藻类的丰度来决定泵水的时间与频率。第三,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改善养殖环境,也可被鱼摄食,在体内产生酶和抗生素起到抑菌,增强免疫力。通过适当补充麦芽糖等碳源活化微生物,促进菌种生长。第四,水质监控。在鳜鱼池塘安装“鱼儿乐”或者“护鱼宝”等水质实时检测设备,为科学调水和开增氧机提供数据支持。

三、鳜鲮循环水养殖系统应用实例

循环水养殖鳜鱼鲮鱼不仅能大幅降低发病率还能增产增效

案例1、清远市清城区优之源渔业专业合作社某基地。鳜鱼池塘6亩,鲮鱼池塘20亩,分布如图5,两个池塘通过直径6寸PVC管道连接。鳜鱼塘安装1台叶轮式增氧机,3台涡轮式增氧机,1套“鱼儿乐”系统,1台3kw泵。鲮鱼塘安装2台涡轮式增氧机。5月26日放养8~10公分鳜鱼苗2万尾。具体管理操作是:在鳜鱼达到150g前,基本上不循环水。每隔5~7天鳜鱼塘泼洒EM菌配合红糖发酵调水,每隔15天改底一次。鳜鱼超过150g,水体藻相逐渐发生变化,开始使用循环水系统。晴天每天上午10点开始换水,抽鳜鱼池塘底部水进入鲮鱼池塘,并从鲮鱼池塘引表层水进入鳜鱼池塘,每次换水2~3个小时,换水水位30公分左右。

另外,养殖中后期以补充复合芽孢杆菌为主,每隔7天补充一次菌种,配合红糖活化后直接泼洒。每隔3天检测一次水质指标。截至9月底上市,鳜鱼塘水质各项水质指标相对稳定,鳜鱼生长良好,基本上没有使用过杀虫和消毒药。

相关文章

  • 池塘主养和套养黄颡鱼的捕捞技术
    池塘主养和套养黄颡鱼的捕捞技术

    由于黄颡鱼有白天蛰伏隐匿在水体底层石砾等之中夜间为主要摄食时间的习性,故用常规的捕捞技术彻底捕获有一些难度,再加之它身体的3根刺对刺网有一定的破坏性。这样,通常用拉网捕捞和干池捕捞结合进行,能收到较好效果。广东唐志学等(2002)报道,用成鱼拉网(网目15~30日)捕捞,第一网可捞起黄颡鱼总量的60%~80%,但第二网...

    1079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甲鱼吃料不正常且出现粗脖子病怎么办
    甲鱼吃料不正常且出现粗脖子病怎么办

    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甲鱼养殖户潘老板(2013-5-21):最近甲鱼吃料不正常且出现粗脖子病,甲鱼死了不少。测了水质氨氮PH亚硝酸盐,结果都正常,且水温控制在30度左右。回答(2013-5-22):甲鱼出现粗脖子,一般主要原因是池塘水质恶化、底泥未充分氧化分解的有机物大量沉积,致使水体中致病菌大量繁殖,加上甲鱼抵抗力下降,...

    103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乌鳢(黑鱼)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乌鳢(黑鱼)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近年,笔者对乌鳢(黑鱼)病害综合防治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面积3.3亩,池深2米,淤泥深度15厘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配备0.9KW叶轮式增氧机1台。  二、苗种放养。放养时间为2003年3月28日,平均每尾重148克,共放养371公斤,为了改善水质并充分利用水体,于4月16日...

    93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临近上市的最后关头,为什么总有河蟹伤亡?原因出在这里!
    临近上市的最后关头,为什么总有河蟹伤亡?原因出在这里!

    台风过后伤亡大!损伤量5个/亩、10个/亩?近两年,伤亡多到失控的池塘越来越多!密度增加,水质变差,少部分劣质蟹被“淘汰”也在所难免,是不足以影响最终产量的。可如此大的伤亡,还是近两年才普遍出现的。螃蟹伤亡肯定是有原因的!有说爆发“抓脚病”的,有说“硫化氢”中毒的,有说“长蓝藻”的,还有的说“中毒”的.......等等...

    259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温室养殖甲鱼“粗脖子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温室养殖甲鱼“粗脖子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鳖粗脖子病又称鳖红脖子病或大脖子病,是一种常见的鳖恶性传染病,温室养鳖此病全年均可发生,各种规格的鳖均可感染发病,成鳖对此病最为敏感,幼鳖也易发生该病。此病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生,会很快扩散开来,引起鳖的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近日,我司采访了浙江省余杭区的老养殖户,对此病做了专项了解。病原:...

    97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辽宁辽中地区草鱼乌仔气泡病治疗一例
    辽宁辽中地区草鱼乌仔气泡病治疗一例

    辽中刘北村一夏花培育池塘,面积18亩,水深1米,放草鱼水花500万尾,5月27日发病时鱼苗全长约1.3厘米。当天下午2点巡塘时发现鱼塘下风口漂浮有死亡的小鱼苗,仔细观察还有较多的小鱼苗在水面打转,不能正常下沉,只有头朝下尾朝上垂直水面才能沉下,一会又浮出水面,几次之后死亡。 发病池水浓绿色,pH值8.8,藻类组成单一(...

    1516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过量投喂引起的黄鳝死亡一例
    过量投喂引起的黄鳝死亡一例

    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一黄鳝养殖池塘,2011年7月8日购买安徽的黄鳝苗3600斤,投入到178个6m2的网箱内,每个网箱大约放20斤左右。早期放苗后死亡少,驯食用时很短,黄鳝上台迅速,几天之后就吃到10个点〔点数=(鲜活饵料+配合饲料×3)×100%/投苗量〕,之后没有控制黄鳝吃食量,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在吃料最多时已经...

    96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常见病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的防治方法
    甲鱼养殖常见病腹甲红肿病(红底板病)的防治方法

    红底板病的病原体还不大清楚,一般水质恶化,饲养管理差易患此病。病因较复杂,可能是红脖病或其他内脏疾病的反映,或是由于在捕捉、运输过程中鳖的腹部相互摩擦、抓咬、挤压、受伤等引起。症状:腹甲发炎红肿甚至溃烂,颈部粗大,严重病倒拒食,反应迟钝,常钻草丛。防治方法:轻度的腹甲红肿用孔雀石绿1毫克/升浸洗10分钟,用青霉素擦涂或...

    216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清凉油可治鱼病
    清凉油可治鱼病

    草鱼“四病”,即草鱼肠炎病(烂肠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的合称。因其常见、多发、并发、暴发,对草鱼的危害很大,故使养鱼户十分烦恼。现介绍一种用清凉油治疗草鱼“四病”的方法,供水产养殖户借鉴。用药剂量视池塘中捕鱼的数量及发病的程度,每亩水面(与水深无关)用清凉油(市场上或药店中出售的用于防暑的清凉油)10...

    17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养殖技术之出血性水肿病防治方法
    黄颡鱼养殖技术之出血性水肿病防治方法

    2.1病原病原为细菌或病毒。2.2病症病鱼体色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无食,肝脏呈土黄色,脾坏死,肾脏有霉黑点。2.3防治方法2.3.1用二氯海因0.5g/立方米消毒水体,连用3天。2.3....

    746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草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技术

    近期在走访科技入户示范户的工作中发现草鱼“绿肝”、“花肝”的现象,不仅影响草鱼体质,也埋下了疾病爆发的隐患。由于目前草鱼的高密度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减少了青饲料的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结构使鱼体增重加快,但也增加了代谢系统的负担,所以草鱼出现“肝胆综合症”是在密度养殖模式下的一种营养性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吃”出...

    635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鱼种的放养时间
    鱼种的放养时间

    1、放养时间:池塘水温达到5摄氏度时,即可放养春片鱼种,一般在4月30日前结束。2、鱼种条件:放养鱼种要匀称,鲤鱼种以尾重100-50克为宜,鲢鳙鱼种以尾重75-125克为宜,要求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3、出池时间:9月末。(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7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天稚龟疾病防治技术
    冬天稚龟疾病防治技术

    冬天将至,正是稚龟疾病的多发时期。近几年来,由于养龟业的不断扩大,数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群体带病几率的增大,特别是稚龟的多群集运输,传染源有机会扩散,所以多家收购的稚龟是最容易发病的稚龟群。2000年在两广首发的白眼病,鹦鹉热是稚龟的头号杀手,此病源于广东运向广西的稚龟。初发是造成大部分广西养殖户稚龟全军覆没,稚龟养殖恐...

    212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河蟹塘水浑后-纤毛虫现象增多的处理方法
    河蟹塘水浑后-纤毛虫现象增多的处理方法

    蟹塘水浑后-纤毛虫现象增多(大家可根据自身塘口情况来定夺是否需要处理)每年进入重阳后,西风刮起、蟹爪痒!螃蟹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生殖洄游”大量的转塘、上岸!导致蟹塘浑如江水!水中有机质含量增多,是纤毛虫传播的有利条件,面对如此低迷的价格,很多农户本着不想出售心里,再等等,那么预防与杀灭纤毛虫就是此时的重点纤毛虫寄生...

    173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的防治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的防治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该病在苗种或成鱼养殖期间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暴发且来势猛,蔓延快。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

    957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