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养殖“泗洪模式”技术管理要点

时间 : 2023-07-19 14:21:08 投稿人 : 冷梅 点击 : 加入收藏

亩均放养2000只以上蟹种、蟹种规格140-160只/千克,产量150-250千克、商品蟹个体规格以公蟹3两-3.5两、母蟹2两-2.5两的中等规格为主、商品蟹暂养越冬到春节前后再上市销售。这种“高密度放养、养成平均为‘3公2母’中等规格的商品蟹,暂养越冬至春节前后上市”是河蟹养殖“泗洪模式”的主要特点。该模式产量、效益较为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现将技术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河蟹养殖“泗洪模式”技术管理要点

一、养殖池条件与设施

1、池塘结构

池塘形状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宜,面积10亩~30亩为宜,最大蓄水深度0.8~1.2米。沙壤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厘米。

池塘宜为平底型,池埂高1.5米,顶宽2~3米,池埂坡比1:1.5~2.5,夯实加固确保不渗漏。

也可为环沟型即沿池埂基部预留青坎5~10米,四周开挖环沟,沟宽5m~10m、深0.5~0.6米,环沟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40%。

2、增氧设施

按每亩0.3kW~0.5kW功率配备增氧机。可单独采取罗茨鼓风机和微孔管组装微孔底层增曝气增氧系统,该系统包括送气主管道(可用白色PVC管)与鼓风机连接,架设于池塘中间或池埂上。主管道上每隔3~5米连接直径为1.6厘米的黑色PEX支管道,支管道横铺于池底,支管道上每隔3~5米设置1个出气孔套接20厘米长的微孔管,微孔管与支管道平行,微孔管须距离池底5~10厘米;也可采取上述底层曝气增氧系统和水车式增氧机相结合的混合增氧模式。

二、蟹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1、清塘

河蟹捕捞结束后,药物清除池内野杂鱼,然后排干池水,修整蟹池,清理过多淤泥,池底淤泥保持不超过10厘米,并冻晒塘底15~30天,晒至池底干裂;放养前15天,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带水清塘消毒,池塘水深0.3~0.4米,生石灰用量125~150公斤/亩,漂白粉用量25~50公斤/亩,兑水全池泼洒。对于暂养商品蟹越冬的塘口,待河蟹销售完毕后清塘,因时间较晚,一般药物清塘后不再晒塘。

2、种植水草

水草品种以伊乐藻为宜,池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3~5天后,即可移栽伊乐藻,池塘水深保持在0.3~0.4米,株行距1.5~3米,可根据移栽时间和放苗时间适当调整,确保蟹池内水草覆盖面积达50~60%。

3、蟹种放养

准备放养前,提前用青虾或草虾进行试水,确保池水药效完全消失后再确定放苗。

蟹种质量,选择规格为160只/公斤~180只/公斤,规格整齐、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爬行迅速活力好的健康蟹种。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应根据年度养殖计划亩产量和成蟹规格等确定,正常情况下,放养密度与亩产量成正比、与成蟹规格成反比。如计划养殖成蟹规格以公蟹3两(150克)、母蟹2两(100克)为主、亩产量200~250公斤,亩均可放3000只/亩~3500只/亩。

放养时间,一般1~3月间均可放苗,以3月上旬放养结束为宜,最迟放苗为4月初(清明节前后)。

放养方法,采用一次性放足的方法,苗种下塘时先反复2~3次浸泡池水,然后用维生素C浸泡3分钟,降低苗种下塘后应激反应,放苗2~3天后,可用碘制剂兑水全池泼洒消毒1次。

三、饲养管理

1、饲料种类

以蛋白含量在38%、40%左右的配合饲料为主;搭配玉米、小麦、大豆等植物性饲料以及冰鲜鱼、螺蛳等动物性饲料。

2、投喂方法与时间

水温10℃以上开始投喂,前期(第一次蜕壳前后)可每天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傍晚;第二次蜕壳后,可一天投喂两次,上午投喂日投饵量的20%~30%,傍晚投喂日投饵量的80%~70%。

前期投喂蛋白含量40%以上的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蟹种重量的3%~5%;第三壳或第四壳以后,投喂蛋白含量38%~39%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存塘蟹种重量的5%左右,同时每天可按0.5公斤/亩添加玉米,添加量逐渐递增。后期(第五次蜕壳后)加强育肥,投喂蛋白含量40%以上的配合饲料,搭配玉米,日投喂量为存塘蟹种重量的5%~8%,玉米逐渐添加到1.5~2公斤/亩•天。

饵料投喂应循“四定、四看”原则,根据河蟹摄食情况,酌情增减,以投喂后3~4小时内吃完为宜。

四、水质调控

保持溶解氧:有件的,自5月或6月份开始至河蟹起捕结束,增氧机设置自动开启模式,每天凌晨2点~3点开启到7点~8点(日出后1小时)关闭,使池水溶解氧始终保持5㎎/L以上。遇大雾或闷热等特殊天气白天全天开机。微管孔底层增氧系统,高温期晴天白天中午及午后不能开机,避免将热空气带入水体增高水温。

施用微生态制剂:根据不同的养殖阶段和水质情况,可选用光合细菌、EM菌、乳酸菌等不同的微生态制剂定期调节水质。

施肥:蟹种放养后即可用商品有机肥或其它肥水产品进行肥水,使水色呈茶褐色为宜。养殖全程需定期肥水,特别是前期保持池水一定肥度,对稳定水质、抵制青苔、促进河蟹顺利完成第一次蜕壳。

水位调控:5月上旬前保持滩面水位0.4米,7月上旬前保持滩面水位0.6米,7月上旬后的高温季节保持滩面水位0.8米以上。

换水:养殖过程中一般不换水,适时加水。在条件许可情况下,6月~9月,每隔5~10天换水一次;春季、秋季每隔二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1/3,先排后灌。

pH值调节:池水pH7.5~8.5为佳,视池水pH值情况,如偏低可施用生石灰调节,生石灰用量为水深1米用10公斤左右/亩;如偏高可酌情稀疏水草或施用有机酸或乳酸菌等调节。

透明度调控:6月份之前,保持20~30厘米,7月份开始,保持50厘米以上。

五、伊乐藻管护

控制伊乐藻高度,株高应始终保持30厘米左右,不宜过高,过高应及时需割刈草头,使草头始终距离水面20~30厘米,割刈草头需分片分批次交替进行,忌一次性完成;一般5月初需割刈草头一次,每次割草头后一周内不宜向池内加水,以利于水草修复扎根。

控制伊乐藻密度,伊乐藻不能过于密集,应呈团簇状,不连片、不封行。池塘伊乐藻覆盖率最高不超过水面的60%。同时及时捞除水面断根漂浮的水草,防止腐烂影响水质。

如草头挂脏,可用黄腐酸钾、腐殖酸钠、EM菌合用,直接泼洒在草头上。

六、底质调控

定期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氧化型底质改良剂或生物制剂进行底质改良,前期可7~10天施用一次;中后期可3~5天施用一次。

七、日常管理

巡塘:应每晚巡塘,主要察看河蟹摄食、蜕壳生长情况,病害、敌害以及水质变化等情况,检查水源是否污染。

防逃:检查防逃设施,及时修补裂缝。

八、病害生态防治技术

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病害防治原则。采取生态防治病害措施,适时调控水质;

5月下旬至6月初,可每亩放养规格为3~5厘米鳜鱼苗10尾~15尾,以控制池内混入的野杂鱼,减少杀鱼药物的使用;

4月中旬前后,可每亩放养规格为40~50尾/公斤的鳙鱼一龄鱼种3~5尾,以控制池水肥度。

九、捕捞暂养

根据上市销售时间,适时捕捞,捕捞以地笼捕获为主。

如计划长时间暂养,延期到春节前后上市销售,应在水温低于10℃后再起捕,分雌、雄,分规格,放进专用网箱暂养,日常做好暂养管理,适时销售。

暂养商品蟹的塘口应选择水源良好,进排水便利,塘口池底平坦,以平底型池塘为宜,蓄水深度应不低于1.5米,面积10亩以上为宜。

暂养网箱一般规格为长3米、宽2米、高1米,网箱上口设置“冂”状防逃飞檐,飞檐顶宽15厘米,飞檐内侧缝上高8-10厘米的塑料防逃膜,箱底均匀分布4-6根长度与网箱宽度一致、方向与网箱宽边平行的竹竿作为支撑杆,保障箱底的平整度,同时便于用完后整理存放。

一般暂养量为60公斤/箱,可根据水温高低酌情增减,最好不超过80公斤/箱。

影响河蟹暂养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一是水温,二是河蟹质量,适宜越冬暂养的水温为10℃以下,适宜暂养的河蟹要求肥满度好、活力强无伤残。暂养过程中应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投喂,生玉米或螺蛳,不宜投喂颗粒饲料。同时做好暂养池水质调控,保持一定肥度,防止青苔等有害藻类附着河蟹体表。正常情况下暂养40~60天,死亡率5%以下。

(作者:孙修云、李军,泗洪推广示范基地)

相关文章

  • 藕田养殖黄鳝重防两虫
    藕田养殖黄鳝重防两虫

    藕田养黄鳝,黄鳝的寄生虫如隐藏新棘头虫、水蛭等危害比较严重。隐藏新棘头虫虫体寄生于鳝肠后部,使鳝食欲下降,身体瘦弱,肛门红肿,大量寄生时使黄鳝出现自咬和挣扎现象,严重时引起肠穿孔使黄鳝死亡。中间宿主为劳氏剑水蚤、泥鳅。防治措施:(1)用生石灰(20毫克/升水体)或强效杀虫灵(0.3毫克/升水体)杀灭中间宿主;(2)每5...

    237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标准水泥池的修建
    黄鳝养殖-标准水泥池的修建

    1、水泥池养鳝有哪些优缺点?水泥池养鳝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②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③水泥池的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土池高,利于延长黄鳝的采食期,从而同期采食量更大,生长更快;④使用期长,一次建池,可使用十多年甚至几十年;⑤容易观察,捕捞等操作劳动强度小。其缺点是:建池投资较大;对温度...

    220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彭泽鲫无公害养殖技术
    彭泽鲫无公害养殖技术

    一、技术简介彭泽鲫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芸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研究所从野生彭泽鲫中,经7年多6代的精心选育而筛选出的优良品种。由于其具有生长快、产量高、个体大、易运输、养殖效益好等优良特性,目前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品种,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养殖。主要养殖技术如下。二、技术要点(一)池...

    1886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乌鳢黑鱼养殖常见病白皮病防治技术
    乌鳢黑鱼养殖常见病白皮病防治技术

    1.流行情况:主要危害乌鳢的夏花鱼种。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水质恶化,或是施用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使病原菌大量孳生和繁殖,鱼体极易感染此病。此病死亡率高,一般可达50%以上。此病发病急、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时间。2.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严重时病鱼...

    272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鱼塘绿化有讲究
    鱼塘绿化有讲究

    提高鱼塘收益,除了精养精管外,还必须把鱼塘建设与绿化结合。一、鱼塘不大选灌木。灌木矮,树冠小,根系固土、防冲刷能力强。可选栽杨柳、紫穗槐和白腊条等。二、为增饲料选桑槐。鱼塘面积较大,塘中养鱼较多,可在鱼塘北边栽桑,南面植紫穗槐,东西两边栽灌木桑。三、为减鱼病请栽柳。若在鱼塘北边栽一排柳树,在鱼塘的近水坡上栽1-2行杞柳...

    4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东南亚地区中,从人类和患病罗非鱼上分离的高毒性无乳链球菌主要为ST283型
    东南亚地区中,从人类和患病罗非鱼上分离的高毒性无乳链球菌主要为ST283型

    B族无乳链球菌(GBS;Streptococcusagalactiae)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革兰氏阳性菌,也是罗非鱼链球菌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无乳链球菌是造成孕妇产褥期脓毒血症和新生儿脑膜炎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寄生在产妇生殖道,可致婴儿感染的发生,也可引起产后感染、菌血症、心内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其中能感染人体的...

    86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持续阴雨天气鱼虾池管理要点
    持续阴雨天气鱼虾池管理要点

    改底调水增氧(1)有增氧机械的池塘,适当延长开机时间。尽量缩短鱼虾浮头时间,减轻浮头程度。(2)无增氧设备的池塘,应配备足量的速氧精、分解底改等药物,减轻鱼虾池底质恶化程度,提高池水溶氧量。(3)换注池水,适当增加池水透明度,换水量控制在10厘米以内,偶遇大暴雨池水陡涨时,应及时施用解毒应激安、维生素C、解毒应激灵等,...

    16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华鲟鱼养殖常见病营养性中毒症防治方法
    中华鲟鱼养殖常见病营养性中毒症防治方法

    1、症状病鱼拒绝摄食,身体变瘦;肉眼可见病鱼体色灰白,鳃丝粉红色,肝脏由棕黄色变为淡黄色。血液学分析显示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低于14g/L),红血球数量减少(至2.5×100000个/μL或更少),幼红细胞比例增高(增高到40%或更高)。2、病因该病由变质饲料里的一些毒素(脂质过氧化物、毒枝菌素、细菌内毒素等)被鱼摄入后...

    2451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加州鲈鱼常见疾病的防治与建议
    加州鲈鱼常见疾病的防治与建议

    加州鲈鱼作为一种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的名贵肉食性鱼类,在我国养殖越来越广泛。加上近几年我国饲料厂鲈鱼饲料的研发成功,使得鲈鱼养殖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高密度养殖面对的病害也随之增多,受水体污染、气候突变、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加州鲈鱼的病害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列举了加州鲈鱼几种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希望...

    1395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鲈鱼人工养殖技术
    鲈鱼人工养殖技术

    鲈鱼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烟酸、磷和铁等营养物质,能补肝肾、健脾胃,可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天然以小鱼虾为食,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本期介绍一组鲈鱼人工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1.养殖环境要求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小,水体窄,溶氧不足...

    27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放鱼种应注意的问题
    春放鱼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池塘的清整不少养殖户为省事省力省钱,在放养鱼种前不重视对鱼池的清整,开春温度适宜就放入鱼种。这种做法会给全年生产带来严重隐患,致使生产季节水质不好控制,病害严重,有的甚至在雨水季节出现决堤现象,造成损失。因而鱼池清整必不可少。正确的方法是冬季鱼捕净后,排干池水,清除池内杂物,铲除过多的淤泥,将池埂加固,然后曝晒...

    17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户如何防止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
    罗非鱼养殖户如何防止寄生虫性疾病的发生

    鱼类寄生虫性疾病分为肠道寄生虫、体表寄生虫和血液寄生虫三种。体内有寄生虫时,身体消瘦、食欲减退,解剖后可见肠和胸腔内有成虫,有时还形成硬结性肠梗阻。体外有寄生虫时,使鱼消瘦,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甚至溃烂。①寄生虫病害愈演愈烈的根源:由于平时不注重底质和水质的养护,造成底质、水质恶化,给各种寄生虫创造了滋生和繁...

    1319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提高仔兔断奶后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提高仔兔断奶后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仔兔断奶后成活率的高低,与断奶体重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断奶体重越大,断奶后的成活率越高。因此,提高仔兔断奶体重是提高断奶后成活率的关键。怎样才能提高断奶体重呢?一、提高母兔泌乳量1.营养全面。饲料营养是母兔乳汁合成的物质基础。泌乳母兔饲料要达到以下几个指标:消化能10.5兆焦/千克以上,蛋白质17%以上,脂肪3%左右...

    8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鳗鱼养殖常见病红点病防治方法
    鳗鱼养殖常见病红点病防治方法

    一、病原病原为鳗败血假单胞菌,是革兰氏阴性短杆菌。生长温度范围为5~30℃,适宜生长温度15~20℃;生长pH范围5.3~9.7,适宜生长pH7~9。本菌在淡水中一天内就会死亡,在海水中或稀释海水中能存活200天以上。二、症状本病又称赤点病,主要症状是体表点状出血。患病鳗鲡的皮肤出现红点,特别是下颚、腹部或肛门周围的皮...

    1390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章晋勇:河蟹“水瘪子”病与绒螯蟹肝孢虫感染及防控建议
    章晋勇:河蟹“水瘪子”病与绒螯蟹肝孢虫感染及防控建议

    报告嘉宾:章晋勇报告主题:《河蟹水瘪子病与絨鳌蟹肝孢虫感染及防控建议》嘉宾简介:章晋勇,男,1980年5月;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学,获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东京大学,外国人特别研究员;20...

    241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