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大棚养鸭需要注意三点

时间 : 02-27 投稿人 : 含芙 点击 : 加入收藏

有些养殖户在鸭出栏后不及时清除粪便和打扫卫生,经常在新一批鸭入栏前匆忙打扫,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正确方法是:在鸭出栏后马上打扫卫生,做好消毒工作,空舍15~20天左右,二次消毒后再将鸭苗入栏。另外在饲养过程中也要做好消毒工作,饲喂用具要定期洗刷消毒,对于鸭床也要定期消毒。

大棚养鸭需要注意三点 | 家禽养殖

保持鸭舍干燥。鸭舍过于潮湿时,细菌和寄生虫也会加快繁殖,严重影响到鸭群的生长发育,所以冬季除了要加强通风外,还要保持鸭舍干燥卫生。对于地面的垫料应该每半月换一次,对于漏水的水槽要及时更换或维修,加水时不能过满。对于鸭粪要及时清除,同时也要减少地面冲洗次数,在天气晴朗时可以及时通风,以降低鸭舍有害气体浓度。

通风排气。冬季养殖户为了防止鸭群生病,在通风上没有多加注意,主要以保温为主,但是这样也极易导致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从而造成鸭中毒、感冒等疾病。修建大棚一定要选择地势高且干燥的地块,保持棚室干燥通风,棚顶可设可关闭的天窗,后墙留通风口,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在发现鸭群中毒后要及时打开天窗、通风口进行通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时要及时用药治疗。(白涛)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相关文章

  • 预防肉鸡猝死症五措施
    预防肉鸡猝死症五措施

    肉鸡猝死症是一种不明病因,突然引起肉鸡死亡的病症。目前,一般认为是肉鸡由于生长过快,在消化吸收营养转化过程中所出现不适造成的疾病。肉鸡猝死症是一种不明病因,突然引起肉鸡死亡的病症。目前,一般认为是肉鸡由于生长过快,在消化吸收营养转化过程中所出现不适造成的疾病。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在1~14日龄时呈直线上升,21日...

    18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饲喂青年蛋鸭应注意之处
    饲喂青年蛋鸭应注意之处

    青年蛋鸭是指未开产的育成鸭。此阶段的鸭子在饲喂过程中要做到两忌:一忌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因为此期间鸭子机体内性腺萌动,性器官发育迅速,如果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血粉、豆饼等)含量过多,则加快性腺的发育,促其早熟早产,引起早衰,产蛋期不能持久,产蛋性能降低。故此期间可多喂些粗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这样可防止其过早性...

    16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南瓜喂蛋鸡的方法
    南瓜喂蛋鸡的方法

    用南瓜作辅料喂蛋鸡,可使其产蛋量显著增加,且蛋大、孵化率高,同时可缩短蛋鸡的停产期。饲喂方法:一、生喂。将生南瓜切成0.5~1厘米的方丁,待鸡吃其他粗料七八成饱时,把生南瓜丁投入鸡饲槽,任其取食。二、熟喂。将南瓜切碎,煮烂,拌入适量糠料饲喂。(来源:河南科技报作者:小草)...

    15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鸭限饲的好处
    种鸭限饲的好处

    1.控制生长速度。母鸭沉积脂肪能力强,营养条件较好,造成卵巢沉积脂肪过多,影响产蛋量和蛋壳品质,通过限制饲养可以防止母鸭过肥,体重过大。2.节约成本。通过限制饲养可以节约饲料成本。3.提高产蛋鸭的存活率。通过限制饲养使不能耐受的病鸭和弱鸭自然淘汰,从而提高产蛋期鸭的存活率。4.控制性成熟。青年鸭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发育快...

    10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初饲养雏鹅六要点
    春初饲养雏鹅六要点

    选好雏鹅健壮雏鹅表现为举止活泼,眼大有神,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响亮,用手握住其颈部提起来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等弱雏要淘汰。温度适宜1~5日龄雏鹅的适宜温度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以后为17℃~20℃。精心饲喂应定时定量饲喂,...

    21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选择优良蛋鸡的方法
    秋季选择优良蛋鸡的方法

    为提高养鸡经济效益,应根据鸡的生理变化特征,将低产鸡及时淘汰,留养高产鸡。秋季老鸡开始换羽,新鸡开产,是调整鸡群,选择种鸡的季节,应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调整、鉴定等。鉴定优劣鸡的方法如下:1、泄殖腔产蛋鸡的泄殖腔大,呈椭圆形,湿润松驰,呈白色。停产鸡萎缩有皱纹,干燥,多为黄色。2、冠和肉髯正在产蛋的鸡鸡冠和肉髯鲜红,细致...

    19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禽养殖四不宜
    家禽养殖四不宜

    养肉鸡不宜长期喂土霉素土霉素作为预防禽病的药物,对肠道细菌感染的防治有明显的效果。加之土霉素价格比较便宜,容易购买,因此,许多养鸡户喜欢用它作为药物添加剂配入饲料中喂鸡,这种方法短期应用效果明显,副作用不大。但长期使用土霉素喂鸡,容易损伤其肝脏,引发鸡腹水症,造成大量死亡,给养鸡户带来经济损失。两代鸡不宜在一起套养饲养...

    27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巧铺塑料薄膜养肉鸡
    巧铺塑料薄膜养肉鸡

    饲养肉鸡使用的锯末、稻壳等垫料很容易因潮湿发生霉变,并滋生病菌,引起肉鸡的肠道疾病。采用在潮湿的垫料上铺塑料薄膜的方法隔绝污染、净化鸡舍环境,效果很好。根据鸡舍的面积大小准备2~3张塑料薄膜,将其平铺在已污染的垫料上,用消过毒的砖将塑料薄膜四周压实,然后铺上新鲜的垫料即可。这样不仅能把被污染的垫料与鸡体隔离开,还能通过...

    21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购买雏鸡应注意啥
    购买雏鸡应注意啥

    为了避免购进低质雏鸡造成损失,广大养鸡户在进雏鸡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要弄清卖雏鸡的种鸡场是否是自繁自孵。有些种鸡孵化场,自己没有种鸡饲养场,靠从社会上收购种蛋进行孵化。这样孵化出来的种鸡,由于种蛋来源杂,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被防疫不严的种鸡垂直传播了各种病原,孵化出来时就已经是带病的,养这样的鸡今后一定会不断发病。...

    24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鸡糊肛症防治技术
    雏鸡糊肛症防治技术

    雏鸡糊肛是由多种应激引发的一种症状,如雏鸡开水或开食不及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环境温度低以及患病等,常导致雏鸡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和成活率低。雏鸡糊肛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后最初的几天。预防及时开水雏鸡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肛的雏鸡就...

    13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种鸡为何晚产
    肉种鸡为何晚产

    1.体重控制不当育雏期体重没有达标,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及羽毛发育不好,致使鸡群对光照刺激不能产生良好的反应。10周龄后对超重鸡群强行通过少给料拉回标准体重,10周龄后的周增重不达标。17周龄后,实际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5%以上,导致性成熟不均匀。为了片面追求体重均匀度,对大体型鸡过分限饲,而对小体型鸡拔苗助长,生产出了所谓...

    22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安全养鹅防四病
    春季安全养鹅防四病

    近年来,随着农村鹅业的发展,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有小鹅瘟、鹅蛋子瘟、鹅鸭瘟和由饲料因素引起的软骨病。现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几种鹅病及其防治措施分述如下。小鹅瘟症状: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

    7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真菌感染易患鸡冠癣病
    真菌感染易患鸡冠癣病

    鸡冠癣又称头癣或黄癣,是由头癣真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在头部无毛处,尤其是在鸡冠上长有黄白色鳞片状的顽癣。临床症状及诊断鸡冠部病变为白色或灰黄色的圆斑或小丘疹,皮肤表面有一层麦麸状的鳞屑。由冠部逐渐蔓延至颈部和躯体,羽毛逐渐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鳞屑增多,形成厚痂,病鸡痒痛不安,精神萎靡,逐渐瘦弱、贫血、黄疸,母...

    26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防鸡瘟七法
    春防鸡瘟七法

    一、在鸡瘟流行时,用樟树叶、柑橘叶、柚子叶或艾叶垫鸡舍。二、在鸡发病时,给鸡每天服牛黄解毒片半片,小鸡用量酌减。三、取用米酒2000克、雄黄50克、大蒜头1000克,装入瓦坛中,把坛口密封好,15天后取其酒浸液滴灌小鸡,每只鸡每天1~2次,每次2~3滴。四、在鸡饲料中加少量白矾和生姜(切细),每隔10天喂一次;如出现病...

    2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好立冬鹅
    养好立冬鹅

    立冬鹅是立冬节气这段时间孵化的雏鹅。雏鹅长到40日龄后转入中雏阶段,此时进行短期育肥20~30天,平均体重达5~7公斤。立冬鹅要选喂生长快的良种肉鹅,如狮头鹅、四川白鹅、莱茵鹅、皖西白鹅或地方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的雏鹅,应挑选头大脚粗、绒毛光亮、挣扎有力、善于觅食、抗病力强、生长较快的雏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养殖效益,...

    25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