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史氏鲟的受精卵、仔鱼及幼鱼运输的注意事项

时间 : 2023-05-05 13:46:16 投稿人 : Tristan 点击 : 加入收藏

为保证史氏鲟的受精卵、仔鱼及幼鱼在运输过程中的高成活率,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事项:

史氏鲟的受精卵、仔鱼及幼鱼运输的注意事项 | 淡水养殖

(一)原则上讲,史氏鲟的受精卵从脱黏到破膜前都可运输,但必须在破膜前运到目的地,以防止因运输途中受精卵破膜引起水质变坏而引起刚破膜的仔鱼死亡。用于运输的受精卵的受精率应在80%以上,因为低受精率的受精卵在运输中死卵容易破裂,从而污染水质,引起运输成活率下降,因此,低受精率的受精卵不宜进行长途运输。

(二)史氏鲟的仔鱼运输应选择在仔鱼进入底栖生活以前进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运输成活率。因为,当仔鱼进入底栖生活后,捞鱼等操作较困难,易于伤及鱼体,致使运输成活率不高。

(三)史氏鲟幼鲟的运输在运输的前一天停止喂食一天,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鱼体排泄物过多而污染水质。另外,因幼鱼阶段的史氏鲟已具备了成鱼的状态,身披五行坚硬的骨板,个体也已较大,故装运的容器不宜太大,以免因容器过大,装运得过多而造成鱼体的互相擦伤,进而感染疾病而造成运输死亡率上升;运输时选用的尼龙袋质地要结实或用双层的尼龙袋,防止被鱼骨刺破而造成鱼的死亡。

(四)无论是受精卵还是仔鱼、幼鱼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均应采取降温措施,这是提高其运输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五)、因在运输过程中,鱼的体力消耗较大,造成体质下降,因此,运到目的地之后,一定要进行缓苗处理。在缓苗处理过程中,水温与水质调节至关重要,一定要按技术要求将水温和水质调到鱼体最适范围内,防止因水温和水质的过大变化而引起短期内的大量死亡。

相关文章

  • 草鱼池混养南美白对虾技术要点
    草鱼池混养南美白对虾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在海水、半咸水和纯淡水均能养殖的优良品种,但近年来其虾苗品种退化、抗病能力差、发病率高给南美白对虾单养模式带来困扰。宿城区有的养殖户开始尝试草鱼池混养模式,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经验介绍如下。一、养殖前准备工作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沛、交通便利的池塘,面积5-10亩,水深1.5-2.5米,池底...

    24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苗孵化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鱼苗孵化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在鱼苗孵化过程中,提前脱膜和出现畸形胚胎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出苗率。提前脱膜多发生在胚胎发育的尾鳍出现至肌肉效应期这段时间,卵膜破裂或者溶解,失去卵膜保护的胚体沉入水底而死亡。发生的原因:一是鱼卵质量差,或是鱼卵过熟,卵膜脆薄而弹性差,极易破损;二是孵化池内壁粗糙,易随水流翻滚浮动的鱼卵卵膜被划破;三是放卵密度过大...

    8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在池塘里成功养殖泥鳅
    怎样在池塘里成功养殖泥鳅

    池塘以泥底为好。如用水泥池,则应铺上20厘米厚的泥层,水深一般保持在50厘米左右。泥鳅苗经一个月饲养,体长可达3厘米以上,就可在池塘中饲养。放养密度为每0.07公顷5万尾左右。泥鳅在自然环境中主要摄食水溞、蚯蚓、摇蚊幼虫等,所以池塘饲养泥鳅,要经常施放猪粪、牛粪,促进天然饲料繁殖,这比投喂其他饲料更经济、更有效。如能做...

    2290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如何判断鱼浮头的轻重程度
    如何判断鱼浮头的轻重程度

    根据浮头开始时间判断黎明前开始为轻浮头。反之,开始时间越早,则越是严重。根据浮头种类判断一般野杂鱼及虾类先浮头,其次为团头鲂、罗非鱼、鲢鱼、鳙鱼;再严重则为草鱼、鲤鱼、青鱼、鲫鱼。由于鱼类在饱食情况下对池中溶氧缺少的忍耐力差,因此往往也会出现反常现象,如草鱼、鲤鱼先浮头。根据浮头的地点和范围判断鱼在池塘中央浮头,一般程...

    12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养殖之冬季管理技术措施
    罗非鱼养殖之冬季管理技术措施

    1、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应保持在2米左右。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2、定期调节好水质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每隔15~20天泼洒一...

    102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伏天稻田养鱼管理要点
    伏天稻田养鱼管理要点

    天气炎热,若管理不善,稻田养的鱼容易大量逃跑或死掉。那么,怎样做好管理工作呢?一是防止逃鱼。下暴雨时易冲垮田埂,引起逃鱼。因此,要经常巡查田间,检查田埂和进水口、排水口,发现漏洞、塌田埂要及时修复。二是调节水温。当稻田水温升到32℃至35℃时,应及时降温,即灌进新水,待稻田水温逐渐下降后,堵住排水口,加高水位10-20...

    10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利用地热水养殖欧洲鳗鱼
    利用地热水养殖欧洲鳗鱼

    为了开发利用地下热水资源,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湘潭县1998年承担了湖南省科委下达的星火计划项目“利用地热水养殖鳗鱼技术开发”。试验点碧泉潭温泉(流量0.32m3/s),位于锦石乡碧泉村,常年温度19℃。鳗鱼由福建莆田养殖公司引进。养殖面积10560m2,投放欧洲鳗苗80万尾,产成鳗121t,总成活率达80%,平均出池规...

    615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虹鳟鱼养殖常见病之鲺病防治技术
    虹鳟鱼养殖常见病之鲺病防治技术

    1、症状肉眼可见寄生在鱼体表的病原体,病鱼狂躁不安,群集水面做跳跃式狂游。2、病原为鲺,长7~11毫米。3、流行情况终年可见,常并发细菌性疾病或水霉病。4、防治方法(1)鱼虫净0.01毫克/升全池泼洒。(2)通过突然降低水温(5~6℃)可治疗此病。...

    2630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大黄鱼白点病感染率可达70%
    大黄鱼白点病感染率可达70%

    病原为刺激隐核虫,系纤毛虫类寄生虫,虫体椭圆形,多寄生于病鱼体表和鳃丝上。病鱼粘液分泌增多,表皮细胞增生,包裹虫体,形成白色的囊,肉眼看上去成了白点。病情严重时鳞片脱落,体表点状充血。有的一侧或两侧瞎眼。该病一般发生在初夏或夏末初秋,鱼种和产卵亲鱼都能感染发病,鱼种阶段发病率最高,严重时感染率可达70%以上,死亡率30...

    22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州鲈鱼养殖常见病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加州鲈鱼养殖常见病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此病多发生在苗种阶段,由车轮虫寄生于鱼的体表及鳃组织而引起。镜检鱼鳃可见大量车轮样寄生虫,非常活跃。鱼体患病后体色发黑,食欲下降,会于上层水洄旋游动,呈不安状。严重时病鱼的嘴部可出现灰白色,鱼苗种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救治,会引起大批死亡。2.防治方法:①加大换水以改善水质,并以福尔马林药浴;②鱼种在放养时...

    2790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过量投喂饵料鱼导致大量鳜鱼窒息死亡
    过量投喂饵料鱼导致大量鳜鱼窒息死亡

    湖北省洪湖市小港农场刘老板一精养鳜鱼塘,池塘基本情况如下:面积15亩,平均水深1.6m,3kw叶轮增氧机5台。2016年5月中旬投放3cm左右鳜鱼苗2.2万尾。2016年7月29日,天气晴,南风2-3级。早上6点刘老板致电利洋水产药店反映:自己鱼塘凌晨4点左右鳜鱼开始游塘,到现在情况越来越严重,要求看塘。早上6点20分...

    171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链格孢霉的识别与防治
    链格孢霉的识别与防治

    链格孢霉,又叫交链孢霉,俗称黑霉菌、黑霉病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梗孢科、链格孢属。危害食用菌的主要是细交链孢霉。它是食用菌制种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杂菌。菌种和栽培料被侵染后则使菌种和菇床表面产生一层黑色或墨绿色的霉层,使培养料腐烂而报废,其生长迅速、扩散快。它与黑曲霉的菌落都是黑色,但链格孢霉的...

    9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肝肠利健—还草鱼看得见的健康
    肝肠利健—还草鱼看得见的健康

    2016年的水产养殖,对于江西省的养殖户来说太非同寻常,从开春到现在为止,至少已经爆发了三波鱼病,让本已草鱼苗种就紧缺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原本我们依赖草鱼疫苗的威力度过了高存活的三年,然而今年气候环境的波动、疫苗市场的参差不齐、流行疾病的周期爆发,让今年的草鱼变得没那么坚强。海大众多技术人员通过一线市场的走访发现,几乎...

    165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鱼种科学放养的技术要点
    鱼种科学放养的技术要点

    鱼种的放养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技术环节,是关系到养殖成败、养殖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重要问题;以下就鱼种放养的诸多技术要点及鱼种的消毒问题略作论述。一、放养的季节提早放养鱼种是争取高产的措施之一。常言道,“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有利于鱼种及早适应环境,便于越冬管理,促...

    7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鲟鱼的水霉为何长在头上
    鲟鱼的水霉为何长在头上

    昨在从四川跑到了千里之外的贵州,忙完已是十二点过,晚上就住在了鱼场,早上醒来在鱼场一转,发现有一两口池,鲟鱼的头上长有水霉,按鱼在水中的流体动力学原理,最易生长水霉的位置不应该在头顶正中央啊,按理说是身体的后侧,受到水流冲击的阻力小,更容易附着才对啊。如若不是,难不成鱼的体内有细菌感染?如果是体内感染,发病死鱼就应该多...

    918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