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

时间 : 05-06 投稿人 : Terry 点击 :

1盲目加大药量

水产用药的十大注意问题 | 养殖病虫害防治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于池塘环境来讲,无论是杀虫药物还是杀菌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内的浮游生物,使水质变清,水体透明度增加,溶解氧含量下降,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甚至中毒死亡。一些渔民在鱼病发生初期不够重视,认为随便泼一些药就行了,到了鱼病暴发大规模死鱼时慌了神,以为加大药量就能把病菌杀死得更快。还有一些渔民觉得今天用药不见好转明天就应加大份量,此外还有一些渔民认为一次性加大份量下足够的药物来一个疾病一扫清。当然这些办法有时能凑效,有时疾病消除了可是鱼也死光了,有时根本就没有效果。笔者长期在水产技术服务部工作,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盲目加大用药量除了给渔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外,同时也折射出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药物本身的安全性问题。比如说一种标明治疗量为10~12亩杀虫药结果按5亩使用才有效,另外一种标明治疗量为5~7亩的杀虫药结果按1亩水面使用还不一定有效,对于这些药物的疗效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质疑。总的来说,盲目加大用药量,首先不管它有效还是无效,这个用药成本首先是增加了。

2什么是协同与拮抗作用

在前来求诊的渔民当中常有人问:为什么我用生石灰加硫酸铜泼洒没有问题而用生石灰加敌百虫就出现死鱼呢?要想知道为什么,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药物的协同与拮抗作用。简单地说协同作用就是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其疗效会比它们单独使用时加强;拮抗作用就是当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会发生某些物理化学反应使得疗效降低或是完全无效,还有可能是毒性增加了。比如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合用发生协同作用其杀虫效果会更明显,但是硫酸铜与生石灰合用就会发生拮抗作用,因为生石灰是碱性物质,而硫酸铜偏酸性,当它们合用时就会发生中和反应,疗效降低甚至无效。大多数消毒药偏酸性,所以都不宜与生石灰合用,如二氧化氯、强氯精、漂白粉、高锰酸钾等。生石灰特别不能与敌百虫合用,因为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会生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非常容易引起中毒死亡。常见的协同作用还有:青链霉素合用、双氧水与冰醋酸、大黄与氨水等,常见的拮抗作用还有:氟派酸(诺氟沙星)与氯霉素、利福平,四环素类药物如土霉素与青霉素。

3使用过期、违禁药物

过期药物往往会失效或变质,不但治不了病还会延误治疗时间,甚至引起中毒死亡。有些渔民贪小便宜,结果省了不该省的钱花了不该花的钱。在笔者工作过程中,经常有人来问有没有土霉素卖呀,有没有氯霉素、环丙沙星卖呀,当被告知这些是违禁药品时,他们还不当回事,兽药店没有卖那就去买人用的吧。实际上有些不法商贩还在偷偷地卖以上药品。不可否认这些药品的疗效的确明显,但是因为它们的残留量大且易产生耐药性,甚至有致癌作用,所以列入禁用药物。如果渔民还是继续使用,最后吃亏的只有自己。其它违禁药物还有痢特灵、红霉素、孔雀石绿、亚甲基蓝等。

4病急乱投医、频繁用药。

不少渔药在使用后次日可能出现更多死鱼现象,这是因为一些老弱病残、特别是症状严重的鱼受到药物的刺激反应而会死得更快的原因,所以用药后次日死鱼增加一般来说是正常现象。但是一些渔民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是埋怨你的药物没有疗效就是埋怨你的技术不行,于是今天这个人说用什么药有效就马上下什么药,明天那个人说用什么药又下什么药,其结果可想而知。当渔民急急忙忙拿着鱼来求救时笔者也不知道用什么药了。在这一点上渔民朋友应该懂得一点,其实鱼病发生也有一定的阶段性,可分为感染期,暴发期和衰退期,所以鱼病治疗也分一定的疗程,如发生寄生虫病,通常1~2天为一个疗程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发生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则需要3~5天为一个疗程,所以用药3天后如果死鱼逐渐减少摄食恢复正常说明该药有效,如果不见好转,病情越来越严重才可判定该药无效,应重新诊断症状换用别的药物。

5鱼类对药物的敏感性

每年都有渔民来问,为什么鱼塘里别的鱼类没有问题而唯独死了淡水白鲳,为什么虾类会浮头甚至死亡了而鱼类也没有问题,这就需要了解鱼类对某些药物的敏感程度问题。正如某些人对某些药物过敏一样,一些鱼类对某些药物也是非常敏感的,那怕是很小剂量也会引起死亡。常见名优水产品用药禁忌有:鳜鱼对敌百虫、氯化铜敏感不宜使用;乌鳢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应禁用;淡水白鲳对敌百虫酸感应禁用;加州鲈对敌百虫较为敏感应慎用;青虾对甲胺磷、敌百虫较为敏感应慎用,对敌杀死特别敏感应禁用;罗氏虾对六六六、敌百虫敏感应禁用;蛙类在1‰的盐水中就无法生存,所以蛙类要特别注意盐的含量。广大渔民应牢记以上用药禁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高温季节用药

大多数渔民都这样认为:温度越高疗效更强,治疗效果会更快更好。所以有渔民就纳闷:为什么以前泼过同一品种同一剂量的药物治好了病而现在按同一方法使用却出现浮头、上跳下窜狂躁不安的现象呢?经打听才知道是高温季节中午泼洒药物造成的。我们强调池塘泼洒药物时间一般应在早上8~9时或下午3~5时,中午一般不用药。这是因为当气温超过38℃时,鱼停止摄食,而药液挥发加快,如果在高温季节中午用药,不仅起不到防治鱼病的效果,反而会造成鱼中毒。大多数药物随着温度升高毒性增强,特别是杀虫类药物,如硫酸铜,在16~30℃范围内,水温每升高5℃,药效便会增强85%~90%。高锰酸钾水溶液不稳定遇光发生分解,生成二化锰沉淀。碘制剂在高温下易挥发等。

7长期单一用药产生耐药性

今年渔民都发现车轮虫特别难对付,反反复复用了各种各样的杀虫药都无法彻底消灭它,据了解,别的各个地方也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排除了药物的真假因素外,问题应该出在鱼病本身。由于杀虫药都比较有针对性,如车轮虫都是用硫酸铜加硫酸亚铁,指环虫就用甲苯咪唑,鱼针就用氯氰菊酯等等。经过长期使用,寄生虫对它们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要想杀死它们必须不断加大份量。就拿硫酸铜来说,本身安全范围较小且一过量就会引起鱼类浮头,但是今天再按相同的份量使用那是根本没有效果,所以只有加大份量,但是这个量应加到多少合适,很多人心里都没有底。已经有渔民试过加大一倍份量使用也没有出现问题。所以说,广大渔民朋友必须清楚耐药性带来的严重后果,等到某一天发现无药可用时麻烦就大了。

8不了解病理导致疾病的反复发生

我们都知道鱼病的种类可分为四大类: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引起的疾病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对某些常见性疾病我们如果懂得它们发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就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对于病毒性疾病,目前还没有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患病毒性疾病的水产动物用药,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病原性细菌对水产动物的二次感染。对于细菌引起的疾病一般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治疗水产动物的寄生虫病时,还应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周期来适时用药,如锚头蚤在平均水温25℃时寿命为14天左右,而从产卵到孵化则为2~3天,因为敌百虫只能杀死锚头蚤的幼虫不能杀死锚头蚤的成虫,必须连续用药2~3次才能彻底治愈此病,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一般为7天,水温高间隔的天数少。又如小瓜虫因其在体表形成胞囊,这些胞囊药物很难除掉,被杀死的仅是刚孵出的幼虫,在水温15℃~20℃时,从胞囊形成幼虫破囊而出一般需23~25小时,所以也应连续用药2~3次才能彻底治愈。需要指出的是,治疗小瓜虫不能用硫酸铜,否则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卵甲藻病也是如此。

9使用土方偏方

笔者也曾遇到这样的渔民,他们蛮有经验的说:我养鱼从来不用买渔药的,只要人用什么药鱼就用什么药,便宜多了;还有的渔民说:不管鱼类发生什么病一瓶甲胺磷或者井岗霉素保证药到病除;也有说:以毒攻毒,到野外找一些对人类有毒的草药来放入鱼塘肯定管用。虽说这些独门秘方可能一时半会会有效,但是还是缺乏科学性,必定存在一定危险。在目前全面提倡健康养殖的新形势下,中草药逐渐被推广到鱼病治疗范围上来,它们的安全性高,残留少且成本低,来源广,所以广大渔民应懂得一些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做到科学用药。如防治病毒性鱼病的中草药有大黄、黄柏、黄芩等,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有五倍子、大蒜、穿心莲等,防治寄生虫类鱼病的有苦楝树叶、桉树叶、干辣椒、生姜等。

10水质调控问题

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池塘水质也非常容易变黑变浊变臭、有毒物质增加等。在水源不便的情况下,大多数渔民都是一味地追求各种各样的调水药、解毒药、底质改良剂等药物,而不少渔民都反映这类药物效果都不那么明显,收效甚微。使用光合细菌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水质调控药物,但是因为它的成本偏高而受到一定的限制。经过笔者多年的反复实践得出以下两种药物既经济又实用,而且效果非常明显:第一对于水质变浓变臭的池塘采用泼洒沸石粉,因为沸石粉的结构特殊,具有非常强的吸咐能力,不但能吸咐水中悬浮物澄清水质,而且还可吸咐水中有毒物质从而降低它的含量;第二对于单纯是有毒物质含量高的水体,采用泼洒增氧剂效果明显。曾有一位渔民看见他的池鱼停食了但是没发现有鱼病发生,于是他就拿水来检验,经检验得知他的水质pH值偏低,只有6.5,而氨氮含量却非常高达到1.5。鱼类在这样的水质中生活不停食才怪呢。众所周知氨氮在碱性环境中的含量会更高,所以这样的池塘万万不能使用生石灰。于是笔者介绍他使用增氧剂,结果第二天鱼类就开口摄食了,而且逐渐恢复正常。因为增氧剂反应后放出大量的氧气,在氧气充足的前提下,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都被转化为无毒物质,而且使用增氧剂的水偏碱,所以也就间接提高了pH值,从而更加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可为一举两得。

鱼类一旦发生疾病那可真是令人大伤脑筋的事情,可谓劳民伤财,广大渔民朋友应该意识到预防的重要。

作者单位:广西容县水产技术推广站53750

相关文章

  • 夏季高温季节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技术介绍
    夏季高温季节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技术介绍

    病因:鱼池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一方面不断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另一方面又释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气体,这些小的气泡被鱼苗误食或附着于体表后,气泡在积累到一定量时,鱼体就会失去平衡;再有,池中藻类大量繁殖,当光照强烈,水温高时,藻类光合作用旺盛而使水中溶氧过饱和,也可引起气泡病的发生。如当水中含氧量达到14.4毫克...

    212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肉用仔鸡病后咋用药
    肉用仔鸡病后咋用药

    首先要确诊,然后才能用药。用药前要核对名称、含量、产地、批号、有效期、外观状态等,只有在核对无误时方可应用。药物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往往出现作用以外的不良反应,如:对肝、肾的刺激,慢性蓄积中毒等。有的药物在体内排泄慢,蓄积作用较强,如果应用不好,往往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注意抗药性。有些菌株随着长期的药物作用,会产生一定的...

    25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过程中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技术

    常用鱼病防治技术一、鱼病的预防1、做好消毒工作(1)鱼体消毒水温15℃以上可用15-20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min;水温15℃以下时,可考虑用聚维酮碘等刺激性小的药物消毒,具体要根据对鱼体的镜检结果和病原体类型来决定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鱼体进行消毒。(2)饲料消毒从野外采集的鲜活饵料一般都带有病原体...

    186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黄鳍鲷感染链球菌、死亡一例
    黄鳍鲷感染链球菌、死亡一例

    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一口养殖黄鳍鲷池塘,水面8亩,水深2米,5台增氧机,放养密度9000尾/亩。2015年6月中旬黄鳍鲷规格约250g/尾,套养鲫鱼约400尾/亩。6月12日开始死亡,第一天死亡30尾左右,第二天70尾,第三天140尾。死亡的鱼以大规格鱼为多。有的发病鱼打转、瞎眼。6月13日晚上外泼“碧水安”和“速解...

    885 水产病害 海水鱼病 水海养殖病害 海水鱼养殖病害
  • 水产养殖常见病车轮虫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常见病车轮虫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在自然环境里,鱼类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随着鱼类集约化养殖的推广和发展,近些年来鱼类病害日趋增多,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疾病。危害生产的程度逐步加剧,及时做好鱼类疾病的防治,成为水产养殖增产、保证丰收的重要环节。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和水温的不断上升,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容...

    271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仔猪如何饲养?要做哪些管理技巧
    仔猪如何饲养?要做哪些管理技巧

    仔猪主要分为乳猪和断奶仔猪,前者主要吃母乳,后者则需要喂养饲料。那么,面对这两个阶段的仔猪,要如何做好其饲养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乳猪的饲养管理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法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7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1189 养殖教学 养殖疾病大全 动物疾病治疗
  • 近期存塘鱼吃料不好?或许可能跟寄生虫有关系
    近期存塘鱼吃料不好?或许可能跟寄生虫有关系

    进入九月份,高温降下来了,疾病也相对不是那么担心了,所以好多养殖户准备把塘里的鱼赶快催一催,不然有的就担心到时个体达不到规格。但有的人却遇到了难题,鱼吃料不好,这可把养殖户急的睡不好觉了。最近处理了好多家精养鱼塘吃料不好的情况,都是与寄生虫相关。先说一个钓鱼塘吧,这个塘不大,在新都,几天前从那里路过,顺道看了下,3亩地...

    1419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指环虫病防治参考处方
    指环虫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指环虫病病原指环虫属症状指环虫属的种类众多,寄生鱼的鳃丝、体表、鳍条,粘液增多,鳃血管扩张充血、出血、贫血,鳃丝肿胀,苍白色。严重时上皮细胞增生,使鳃小片融合,鳃小片坏死,病鱼鳃盖张开,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而死。大量寄生可致苗种大批死亡。危害对象多种鱼类流行情况四季都有,春末夏初为多,适温20—25℃。内服药物驱虫净...

    121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补钙增氧双管齐下 海水小白虾蜕壳风险低
    补钙增氧双管齐下 海水小白虾蜕壳风险低

    一、基本情况孙老板家塘口25亩,近期料台出现死虾。4月2日前去塘口观察,发现料台的死虾多数为软壳虾(图1),部分虾子存在蜕壳不遂现象(图2)。图1软壳虾图2蜕壳不遂水质指标检测,pH值8.7、氨氮无、亚硝酸盐0.05mg/L。二、处理方法上午使用“全能钙”(4亩/瓶)+“好又多”(2亩/包),一天一次,连续2天。傍晚使...

    789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虾蟹养殖病害 海水虾养殖病害 海水蟹病害 虾蟹病害
  • 如何防止畜禽耐药性的产生
    如何防止畜禽耐药性的产生

    由于化生药物的广泛应用,兽用药品的市场管理混乱,造成抗菌药物的恶性泛滥,使广大抗菌药物抗菌效果明显降低,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防治耐药性势在必行。一、合理使用化疗药物首先,应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症,如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尽可能做病原学检验,有条件的进行药敏实验,作为选药和调整用药的参考。其次,应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既要...

    13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天气猪食欲不振原因及解决办法
    高温天气猪食欲不振原因及解决办法

    近日我国进入高温天气,在炎热的夏季,猪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现象。为保证猪良好的采食量,不影响猪的生长,我们必须找到猪食欲不振的原因,及时解决。一、高温天气猪食欲不振是什么原因?1、因为肥猪在育肥后期皮下脂肪特别厚,它排热的功能会减弱。夏天天气太热,容易引起猪出现胃肠道不适,胃酸过多没胃口。2、猪的密度太大。密度太大容易引...

    1357 养殖技术 动物养殖饲料 养殖病害
  • 禽卵黄性腹膜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禽卵黄性腹膜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禽卵黄性腹膜炎主要感染产蛋鸡和母鹅,一旦感染此病,家禽的生产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本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若发现病禽,要先找到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更理想。一、禽卵黄性腹膜炎怎么引起的?禽卵黄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1、代谢障碍饲料中钙、磷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不足,蛋白质过多,使代谢发生障...

    1873 养殖常识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常见疾病
  • 南美白对虾塘混进罗非鱼仔 用药杀灭要谨慎
    南美白对虾塘混进罗非鱼仔 用药杀灭要谨慎

    日前,有养殖户求助:虾塘里生了很多罗非鱼仔,有办法除罗非鱼仔吗?本文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业内行家,且看行家支招。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山板芙店谭永华:罗非鱼混入虾塘比较棘手,因为用药杀灭会对虾体和水质产生不利影响,风险比较大,不建议用药杀灭。可根据虾的情况采取不同方案,比如虾的规格已达到50-60支,可酌情增加饲料投...

    1862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虾类专题 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户必看:“八看”使用杀虫药技巧
    水产养殖户必看:“八看”使用杀虫药技巧

    春天来了,忙碌的季节又开始了;春天来了,交配的季节也到了。静悄悄的水面下却有着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安睡了一冬的虫卵活动着筋骨,蠢蠢欲动!当然逃不过养殖户的眼睛,硫酸铜,生石灰,农药早就备好,不过结果往往如下:用了药没效果;用了药后鱼泛塘。不正确的使用方式,轻的则杀不了虫,重的则会导致严重死鱼。使用过程中处处需要注意。...

    36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肠炎病【病原】点状气单胞菌。【症状】5-9月发病,肛门红肿,严重者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道部分或全部发炎,呈紫红色。【防治】第—天:聚维酮碘+草鲫五病灵,同时内服鱼虾蟹急救丹或大黄芩蓝散等,第三天:绿爽改水;定期使用生物底优或EM调水王或复合高效利生素+绿爽进行水质保护、解毒、调水...

    224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