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养殖常规鱼效益不佳,那就试试这条体形与黑鱼特别相似的鱼吧

时间 : 2023-05-05 21:24:53 投稿人 : 华荣 点击 : 加入收藏

白乌鳢又叫白甲乌鳢,俗称白乌鱼、白乌棒,体形与乌鳢特别相似为“棒状”,因体色呈白色或灰白色而闻名,是一种凶猛性名贵鱼类,目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嘉陵江中下游流域。白乌鳢不但肉嫩、味鲜、刺少,而且有补血、利尿等功效,同时人工养殖下表现出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出水后不易死亡等特点备受关注。随着近年来白乌鳢养殖规模呈快速增长,也使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

养殖常规鱼效益不佳,那就试试这条体形与黑鱼特别相似的鱼吧

一、养殖场地环境与池塘条件

养殖场应选择地势低洼处保水性强的池塘,四周无污染源和高大遮蔽物,养殖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pH值在7.0~8.5。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池塘深度为2~2.5米,蓄水深度为1.5~2米,池埂四周坚固,池底淤泥不超过15厘米,并架设操作便利的进排水系统。

二、放养前准备工作

1.清淤消毒

鱼种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整治与改造,达到高效健康养殖要求。排干池水、曝晒,清除过多淤泥,每亩使用50~75千克生石灰或者含有效氯25%以上的漂白粉20~25千克进行全池消毒,并对池塘进行翻耕,3~7天后开始注入新水,进水口套用60目以上的筛绢网,对水进行过滤处理。

2.设置生态浮岛

为防止池塘水质恶化,在池塘中设置生态浮岛。用直径75毫米PVC管,在池塘中架设规格为5米×1.5米的浮式框架,框架水下部分用60目的网片封住,深入水面以下10~15厘米,防止水生植物根系被鱼类啃食,框架中间用细绳、泡沫板或竹片等作为载体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品种可以选择空心菜、水葫芦、水白菜、眼子菜等单一品种或几种配合使用。数量根据池塘的大小合理放置,一般每亩15~20个,并固定在池塘中。可起到防暑降温、提高池塘用水效率的作用,同时减少白乌鳢集群、逆水跳撞造成的损伤,降低条件性疾病发生的概率。

3.防逃、防害设施

池塘的进水口、出水口安装防逃设施。白乌鳢平时喜好于池塘四周的水面游动,并有随水流逆流而上的习性,因此需在池塘上方架设一层天网或网片栅栏,用于防止白鹤、鱼鹰或其他野生动物进入养殖池塘捕食和白乌鳢成鱼在进水口处跳离水面。同时,还需在排水口设置双层网片,一层用于防止杂物进入排水系统,一层用于防逃。

三、苗种放养

当年鱼种放养时间为每年的6―8月,隔年鱼种放养时间为每年的3―4月。放养密度为每亩投放体重40尾/千克的白乌鳢鱼种5000~6000尾,套养80~100尾、规格50~100克/尾的鲢、鳙鱼。要求一次放足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伤、色泽鲜艳、抗逆反应灵敏的鱼种,鱼苗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或苯扎溴铵溶液消毒处理。

四、饲料投喂

白乌鳢为肉食性鱼类,养殖过程中应选用动物性饲料或者全价高蛋白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前期可以就地取材,选择冰鲜鱼制作成鱼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苗种投放次日即开始投喂,养殖初期可投喂3次,中后期每日8:00和18:00各投喂一次,按鱼体重的10%~15%投喂,早晚投喂量分别占全天的1/3和2/3,每亩池塘设置1~2个料台,用于观察吃食情况,一般以1.5~2小时吃完为宜,避免过量投喂。此外,每月应定期进行分筛处理,筛出个体偏大的白乌鳢。

五、水质管理

白乌鳢养殖过程中需十分注重池塘水质调控,水质恶化不利于白乌鳢的生长,还易引发疾病,造成大面积死伤现象。因此,养殖过程除了加强生态浮岛的管理以外,需要经常观察水质情况,选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处理或及时进行换水处理,以保持池塘水质稳定与维持特定的水位。换水过程切忌“大排大换”,每次换水量占池塘水量的1/3左右。合理使用增氧机,有效增加水体中的溶氧,亦改善池塘水质。

六、鱼病防治

白乌鳢拥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适宜高密度养殖。养殖过程中,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的措施,应重点关注杀虫、保肝、调水以及相互蚕食等。针对车轮虫、小瓜虫等寄生虫的危害,建议每月使用一个疗程的杀虫药进行防治。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饲料,每隔15天左右,使用保肝护肠药物拌料投喂,可有效预防肠炎病、肝胆综合征。做到定期巡视池塘,严把水质关,经常使用EM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一方面改善水质,另一方面增加池塘有益微生物群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此外,定期使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杀菌和改善水质的目的。

四川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苏建

相关文章

  • 螃蟹养殖的前期准备
    螃蟹养殖的前期准备

    蟹池水草移栽移栽目的 这些水草不仅起到遮阳作用,而且可以为蟹种提供嫩根作为饵料,更重要的是利用凤眼莲对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吸收作用达到净水的目的。另外,也为河蟹蜕壳,栖息提供一个隐蔽安全的场所。具体方法 在养蟹池四周的浅水区和池中央种植沉水植物,主要有“三水”、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萍类等水草,通常每平方米种植4棵...

    196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一、鲟鱼养殖技术概述从技术角度讲,开发鲟鱼,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较鳜鱼、甲鱼等容易得多。如可用廉价饲料,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低,而且鲟鱼养殖的附加值很大。鲟鱼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是一个优良饲养种类。(一)人工繁殖据报道,目前世界各国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种类主要有小体鲟、闪光鲟、高首鲟、中吻鲟、俄罗斯鲟、中华鲟、欧洲鲟...

    806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持续下雨后七月份河蟹养殖的补救预防
    持续下雨后七月份河蟹养殖的补救预防

    近期连续的下雨导致苏南、安徽等地河蟹池池水暴涨,河蟹养殖面临严峻局面,在持续下雨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1、水体浑浊、导致水草和藻类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从而出现水草吸附大量的泥垢,造成萎缩,从而出现烂根倒草,使得水体恶化,亚硝酸盐和氨氮的指标居高难下,2、由于持续下雨,水体无有效的手段净化水体,导致河蟹出现应激反应,出...

    77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养殖常见病之烂身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泥鳅养殖常见病之烂身病腐皮病的防治技术

    近年来,泥鳅养殖业迅猛发展,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与此同时泥鳅的病害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危害较大的是一种以烂身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具有危害对象广、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主要症状早期病鱼表现出体表发黑、离群独游、食欲下降、漂浮于水面等症状,有的病鱼体表某些部位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充血或出血病灶,剖检内脏无明显病变。...

    85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台风和河蟹死亡到底有什么关系?

    今年的台风特别喜欢江浙沪一带,台风影响过后,天气凉爽了,但小伙伴们注意没有,死蟹也集中在台风过后吧,从我们的观察、调研,第一次台风从启东登陆前养殖户所反映出来的伤亡并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讲,但第一次台风来袭后,陆续有养殖户反映伤亡加大,但是还不够多,养殖户心里能够承受。第二次台风从上海登陆后,养殖户心塞了,伤亡从每亩几...

    224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中华绒螯蟹的鱼蟹混养技术
    中华绒螯蟹的鱼蟹混养技术

    在放养前1个月左右用150~200千克/亩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并带水浸泡5天,然后换入适量新鲜水并种植水草或播种苦草籽,使苦草迅速生根和生长。蟹池内也可以种植别种水草,水草覆盖面积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水草对河蟹有保护作用,并有利于养殖鱼类的生活。投放应选择整齐适中,附肢健全,体质健壮,活力较强的幼蟹。投...

    279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这样做可以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这样做可以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

    养殖泥鳅苗往往会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其一泥鳅孵化池最好是大于20米2的水泥池,孵化出苗3天后,不急于分塘培育,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期间投喂适量的蛋黄,培育1周后鳅苗长到1厘米左右,体质增强,躲避敌害的能...

    97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1.症状:斜管虫在鱼体皮肤及鳃部的刺激与破坏,引起病鱼分泌大量黏液,使皮肤及鳃的表面呈苍白色或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浅灰的薄膜。严重时病鱼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鳃盖泛金红色,不久便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2.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做好水源消毒工作,确保池水清新、溶氧充足;②用300克/立方米浓度的甲醛浸洗预防,隔天浸洗1次...

    125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常见鱼鳃病的防治
    常见鱼鳃病的防治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中存在的大量病原体生物很容易感染到鳃上,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鱼的鳃病种类很多,为了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细菌性鳃病症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发黑,挂满污垢,严重的鳃丝腐烂露出骨条。病原:水质不良刺激鳃部组织,引起鱼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防治方法:(1...

    9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养殖常见病出血病的诊断方法
    草鱼养殖常见病出血病的诊断方法

    1.流行草鱼出血病(简称GCHV,国际上也称GCRV)主要在我国中部及南方各省流行。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2龄以上的鱼较少生病,症状也较轻。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2.病原病原为水生呼肠孤病毒。形态为直径70纳米的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3.症状病鱼体表可...

    276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外塘养殖甲鱼防治疥疮病的几点建议
    外塘养殖甲鱼防治疥疮病的几点建议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鳖疥疮病是鳖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是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致病作用甚强的传染性疾病,其常与腐皮病并发,主要危害幼鳖、成鳖和亲鳖,易引起鳖大批死亡。近日,我司营销员反映不少外塘养殖户鳖出现了疥疮病,给养殖户的养殖生产带来极大的困扰,为此,我司特地征询了安徽省蚌埠市鳖病害治疗专家对鳖疥疮病的...

    247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鱼类吃饱情况巧识别
    鱼类吃饱情况巧识别

    一、留心观察鱼类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如果在投入一定数量的饲料后(正常投饲量),鱼吃完饲料的时间不到2小时,说明饲料不足,还有一部分鱼没有吃到或吃饱,应该适当添加。如果每旬投饲量一定,旬内日投饲量相同,但到旬末所投饲料在不到2小时内就被鱼类吃完了,说明鱼体已增重,饲料量应增加。投喂配合颗粒饲料时,饲料已投完,鱼群...

    12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繁殖、育苗6要点
    鳜鱼繁殖、育苗6要点

    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是淡水鱼中的名贵鱼类,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暗色鳜等多个品系。以翘嘴鳜生长最快,其次是大眼鳜。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由于鳜鱼天然资源少,人工养殖受技术制约而生产发展相当缓慢,市场货源长时期紧缺、因此养殖前景十...

    25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台湾泥鳅春季养殖常见问题及处理
    台湾泥鳅春季养殖常见问题及处理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气候的不稳定会对台湾泥鳅养殖造成很大影响。下面介绍一下台湾泥鳅春季养殖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一、寄生虫病由于冬季的长期低温,藻类光合作用较弱,塘底有机质积累较多,为寄生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开始回升,池塘内处于休眠状态的寄生虫虫卵开始萌发,处于低温时期的台湾泥鳅体质较...

    225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高温需防治几种鱼病
    高温需防治几种鱼病

    由于夏季高温以及水质、饲科等因素往往鱼类易患一些特殊性疾病。因为这些疾病与其它鱼病易于混淆,如不及时正确的诊断和防治,就会造成较大损失,故夏季养鱼对特殊性鱼病要用特殊性的方法进行对症防治。营养病。夏季水温高,鱼类生长快,有的因饲料中添加了某些物质使鱼类生长更快,导致部分营养指标跟不上鱼类的生长发育需要。其症状是鱼体萎瘪...

    27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