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方法

时间 : 2023-01-26 02:42:06 投稿人 : Tyrone 点击 : 加入收藏

黄花鱼又名黄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种类,分布广泛。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鱼鳔可作鱼胶,有止血之效。大黄鱼作为名贵经济鱼类,深受消费者青睐。经多年实践,已形成一套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本期编辑一组大黄鱼养殖技术,供养殖户参考。

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方法 | 淡水养殖

科学培育苗种

黄花鱼属暖温性集群泅游鱼类,随着水温下降,部分鱼群游向60米等深线暖水处越冬。大黄鱼春、秋两季繁殖,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

中国沿海大黄鱼产卵场约10个,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的浅水区,水色混浊,透明度大都在1米以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沙海区。东海、黄海区水深一般不超过20米,南海区不超过30米。大黄鱼一生能多次重复产卵,春汛产卵场水温上升到15℃~17℃时开始集群产卵,生殖期中一般排卵2~3次,怀卵量与个体大小成正比,10~275万粒不等,一般为20~50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1.19~1.55毫米,卵膜光滑,有一无色油球,直径为0.35~0.46毫米。受精卵在水温18℃时约经50小时孵出仔鱼。各地方群年龄组成不同其个体寿命、性成熟年龄也不相同:东海北部、中部群个体寿命最长,最高龄鱼为29龄,但开始性成熟年龄较迟,少数为2龄,一般为3~4龄。粤西群大黄鱼寿命最短,最高龄鱼仅为9龄,但性成熟年龄最早,少数个体1龄开始性成熟,大部分个体为2~3龄。闽、粤东群大黄鱼处于二者之间,最高龄鱼为17龄,大量性成熟个体为2~3龄。

苗种放养技巧

放养鱼种规格要求整齐一致,计划当年达到400克以上商品规格的,放养的鱼种规格每尾要在100克左右;当年可达商品成鱼规格的,一般选择60~90克鱼种,有条件的话,放养100克以上鱼种更好。放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400~700尾。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以后为宜。鱼种放养前先圈养在池塘中的围网内暂养2~3星期,然后再放养。

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磷虾等浮游动物,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著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

养成阶段饵料一般以冰冻上层鱼为主,并辅以粉状配合饵料。上层鱼用刀切成适口的鱼肉块,加工方便,不易散失,或把鱼绞成肉糜,拌成粘性强的团状饵料,用手挤压成大小不同的块状物来投喂。鱼肉糜可混入部分粉状配合饵料或其他饵料,也可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及药物。

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同真鲷、鲈鱼等相比,大黄鱼具有摄食缓慢且量少等特点,因此投饵要慢。高温期间生长最快,为保持商品鱼金黄色的天然体色,养殖后期需在网箱上加盖遮阴物控制光线。最佳生长水温22℃~26℃,盐度1.8%~2.5%,溶氧量为每升5毫升以上,酸碱值为8。

日常管理方法

池塘要求进排水便利,最好每天可换水;池塘面积以15~30亩为宜,池深2~3米。池水比重在1.01~1.025之间,透明度在0.5米以上,水温在8℃~28℃,溶氧要求在每升5毫升以上,酸碱值要求在8~8.5之间。鱼种放养之前要先晒塘1个月,再进水10~15厘米,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150公斤,以改善底质并在鱼种放养前进排水一次。

每天都要换水,水质好时,每天1次,反之2次。高温季节,晚上换水最好,换水量依水质情况而定。大暴雨后池塘表层比重下降明显,换水时应把表层淡水先排出,待海区潮位较高时再进水。每10天左右泼洒生石灰水,以改善水质。

要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又逢小潮水换水困难时,要特别注意做好晚上与凌晨的巡塘工作。认真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有浮头不下沉的,要进水(或抽水)增氧。若发现病鱼、死鱼,或无特殊原因而摄食量明显下降的,要及时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池塘养成期间,一般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小潮汛换水困难时可投一次。若水质不好又无法进水时,也可以暂停投喂1~2天。其投喂量相应比网箱养成的要偏少些。池塘大黄鱼投喂应固定地点,并且最好固定在靠排水口处,以便把残饵排出池外,投喂速度要慢一些,时间要长一些。若未见鱼群上浮抢食,或下水中摄食时发出的叫声,就不宜再投。

疫病防控措施

贝尼登虫病。9~11月为流行季节,在秋苗培育阶段,常与刺激隐核虫、锚首虫混合感染,加重病情,若不及时治疗,可在短时期内造成大批量死亡。病原是贝尼登虫,是一类单殖吸虫,虫体椭圆扁平,白色,长6~7毫米,肉眼可见。虫体寄生在鱼体的嘴、眼、体表、鳍等部位,呈白色透明状,大小如芝麻粒,也有人称之为“白芝麻病”、“白蚁病”。虫体数量多时呈白斑状,该虫附着在鱼皮肤上或鳞片下,摄取鱼体上皮细胞血球,造成鱼体创伤,病鱼体表黏液分泌过多,焦躁不安,不断狂游或摩擦网壁,以致鳞片脱落,引起感染。病鱼食欲减退,最后消瘦衰竭而死。死鱼体表破烂不堪、黏液增多、鳞片脱落,眼受损,鳍条残缺不全,鳃暗红,鱼体消瘦。把病鱼放在淡水中浸泡几分钟可见到虫体脱落。

最有效方法是用淡水浸浴病鱼20~40分钟,分3次进行,每次浸浴10分钟左右;用150~200国际单位福尔马林药浴20~30分钟;按鱼体重3%~5%投喂红霉素药饵,连喂5天;用每升30毫克土霉素浸泡10分钟左右,一周后重复一次。

瓣体虫病。该病流行于4~6月份,水温25℃以上时为发病高峰期,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危害刚培育出的全长20~50毫米小鱼苗。病原为石斑瓣体虫,其身体中部略靠一边有一个卵圆型大核,前部及背部前缘有丛生纤毛,虫体能够借助纤毛摆动在水中迅速游动。瓣体虫寄生在鱼体表、鳍条、鳃丝上,使鱼体黏液分泌增多,鳃部贫血呈灰白色,鳃丝浮肿,粘有许多泥样污物,体表也有不规则白斑。病鱼食欲减退,摄食大为减少,离群慢游,体色变浅,呼吸困难,很快因体质衰弱而大量死亡。此病发病快,病程短,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大批量死亡,日死亡率可达10%以上。

可用200~250国际单位福尔马林海水溶液浸洗20分钟,浸洗时密度控制在每升25~35尾并充气增氧;以呋喃唑酮用淡水配成每升20毫克浓度,将病鱼浸洗3~5分钟;以硫酸铜用海水配成每升2毫克浓度浸浴病鱼10~20分钟;浸洗后在饵料中添加20%~30%抗菌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投喂5天至痊愈。

(来源:湖北农业报)

相关文章

  • 鳜鱼养殖之隐鞭虫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之隐鞭虫病防治技术

    病因由隐鞭虫寄生引起。病症隐鞭虫体形很小,需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鳃隐鞭虫寄生在鳃上,形似柳叶,病鱼鳃丝鲜红,多粘液,不吃食,呼吸困难,离群独游;颤动隐鞭虫近三角形,寄生在鱼的体表,可导致鱼体瘦弱而死亡。防治1)用8ppm硫酸铜或2%食盐水浸洗鱼体10-20分钟;2)用“毒虫2号”全池泼洒。...

    310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春季养殖河蟹要把好三关
    春季养殖河蟹要把好三关

    清塘消毒关新开池塘要做好除碱和水草移栽工作,可用石灰清塘消毒或用药物直接消毒。老池塘除每亩投生石灰75公斤外,还需用药物消毒1-2次。蟹种一定要经过消毒后才能下池,杜绝苗种带病下池。消毒药物应同时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蜕壳安全关河蟹越冬后的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应将蜕壳死亡率控制在2%-3%。冬前或冬后放养的扣蟹,当水温上升...

    46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水霉菌。2、症状:主要由于鳜鱼体表受伤或皮肤被寄生虫破坏,霉菌侵入所致。严重时,肉眼可见鱼体受伤部位长有一簇灰白色绒状物,病变组织坏死,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该病主要感染鳜鱼卵、鱼苗、鱼种及体质较差的成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3、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在鳜鱼种下塘之前用生石灰...

    731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河蟹塘纤毛虫开始肆虐,我们一起来对抗
    河蟹塘纤毛虫开始肆虐,我们一起来对抗

    10月底处理案例最多的莫非像瘟疫一样肆虐的-纤毛虫,随着家家水浑,塘子里还没怎么卖,存塘量大,纤毛虫越来越像病毒一样传播寄生,在葛店长近7年的后期经验来看,一旦寄生上去就很难杀,但必须杀掉,不杀掉,会有以下几点风险性。1、不上岸、只转塘,引起旋涡,时间长了,纤毛虫将体内营养吸收,导致蟹体质下降,加之天天转,消耗体力,会...

    94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庭院里养殖泥鳅增收的七个关键步骤
    庭院里养殖泥鳅增收的七个关键步骤

    一、建泥鳅池。在房前屋后的庭院周围,选择水质良好、灌排方便、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泥鳅池。池的面积大小均可,以50~150平方米为宜,池深1米以上。池底和四壁用石头、砖块或水泥板铺砌,并用泥沙浆抹光。下游距池30厘米处开排水口并安装防逃设备,以防泥鳅逃逸。二、清池消毒。亩用50公斤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并适量施些粪肥,以培肥...

    146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鲻鱼技术
    池塘养殖鲻鱼技术

    鲻鱼是一种广温性、广盐性、食物链短,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河口性鱼类,具有肉质鲜美、病害少、生长快的优点,适合生活于海中、半咸淡水和淡水水域的主要养殖鱼类。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整修池塘每亩用茶饼15-20公斤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进行消毒除害。2.水质培育鲻鱼喜欢肥水,在清塘消毒后,让阳光暴晒数天,翻动底泥后...

    10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稻田养泥鳅的技术措施
    稻田养泥鳅的技术措施

    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低氧和杂食性,便于饲养管理。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人们称之为“水中人参”。稻田养殖泥鳅,成本低,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1.稻田的选择。用来养泥鳅的稻田应满足如下条件:①日照充足,环境安静,远离废水、污染源。②水量充沛,排灌方...

    187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三月份网箱养殖黄鳝技术管理要点
    三月份网箱养殖黄鳝技术管理要点

    三月份气温逐渐回暖,然而春雨绵绵,乍暖还寒,越冬池与越冬箱的“保温”工作仍然很重要。三月份随着水温的升高,黄鳝即将结束冬眠,此时鳝苗经历了漫长的越冬期,体质最弱,在越冬后期容易因“倒春寒”致病而引起死亡。本月下旬天气晴朗时要给网箱内黄鳝适当投喂少量鲜饵,但不宜饱食。本月黄鳝主要有腐皮病和因天气剧烈变化引起的感冒病等。防...

    832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笋壳鱼规模化发展:品种改良病害攻坚规范养殖是关键
    笋壳鱼规模化发展:品种改良病害攻坚规范养殖是关键

    尖塘鳢,俗名笋壳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为暖水性、肉食、底栖、穴居性经济鱼类,原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湄公河流域的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与塘鳢科的其它品种相比,笋壳鱼具有个体大(最大个体体长50~60厘米,体重可达6.0公斤)、生长速度快(500克重的笋壳鱼,在海南养殖周期只约14个月)、肉质细...

    740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黄鳝苗种的挑选技巧
    黄鳝苗种的挑选技巧

    质量不佳的黄鳝苗种放养后,死亡潜伏期在3--30天,死亡率最高的可达90%以上。众多养殖失败的原因中,因苗种质量不佳造成的占80%左右。据笔者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挑选苗种时把握\"八要\",可确保苗种优质,避免死亡。一要笼捕苗种黄鳝苗种有人工繁育和自然捕获两种来源。人工繁育苗质量稳定,但目前极少,难以满足人工养殖的需要...

    465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蟹农们真正的秋冬季节马上来临,你家的大闸蟹将会面临种种问题,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
    蟹农们真正的秋冬季节马上来临,你家的大闸蟹将会面临种种问题,一定要做好防范工作!

    中秋节刚过,各地批发市场水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特别是吵得沸沸扬扬的大闸蟹价格更是比节日当天下降一半。中秋节吃大闸蟹,更多是为了烘托节日的气氛,真正质量上乘的大闸蟹还是在10月下旬以后。近日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下降,秋意越来越浓。秋季又是河蟹全年养殖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既是河蟹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

    162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梭子蟹养殖成本和利润
    梭子蟹养殖成本和利润

    梭子蟹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学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味鲜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所以梭子蟹是海蟹,此篇文章针对梭子...

    163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鳢小瓜虫病的防治方法
    斑鳢小瓜虫病的防治方法

    就水产养殖疾病而言,寄生虫病发生的比重高达25.5%,除常见的车轮虫、斜管虫、孢子虫等寄生虫病外,小瓜虫病也是鱼苗养殖中经常遭遇的寄生虫病。小瓜虫能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和观赏鱼的体表和鳃上,其典型的症状为:鱼体表布满白色的小点,所以又叫白点病。这种疾病对鱼苗的危害较大,严重时致死率可达70%,有时甚至高达100%。斑鳢(C...

    2437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强化河蟹育肥增重又增鲜
    强化河蟹育肥增重又增鲜

    河蟹经过多次生殖脱壳后,10月份体型已基本定型,进入11月份后主要要从提高肥满度入手,增加重量,改善蟹肉口感,实践证明,母蟹经强化培育可增加蟹黄含量与鲜美度,公蟹可以积累蟹膏。因此围绕这一中心,要重点把握三点:投喂可适当降低动物性饵料投喂比例,可降至50%~60%,增加山芋、玉米、小麦、南瓜等植物性饵料投喂比例,特别要...

    29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网箱养鱼怎样防逃
    网箱养鱼怎样防逃

    现将山东省东平县几位网箱高产户的成功防逃经验介绍如下:一、先预制1个小网箱,以备网箱移动时使用。准备移动网箱时,可将小网箱放在大网箱一角的下面,将鱼集中到该角后,把小网箱展开,使鱼集中的一角成双层,然后再小心移动,这样就可减少网箱逃鱼事故。二、平时在网箱的四角外面用网目较大的网片围一层,以做护网。定期在护网和网箱间用刺...

    20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