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虹鳟鱼烂鳃病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3-08 22:34:00 投稿人 : 飞绿 点击 : 加入收藏

烂鳃病(Gill-Rotdiseaseofrainbowtrout)

虹鳟鱼烂鳃病防治技术 | 淡水养殖

[病因]病原体为嗜鳃黄杆菌(Flavobacteriumbranchiophila)、革兰氏阴性好气长杆菌。

[症状]病鱼活动迟钝,离群独游。鳃黏液分泌增加、充血,鳃丝肿胀,显微镜观察鳃上皮细胞增生,黏液细胞脱落,细胞结构丧失,黏脏,鳃小片愈合,鳃丝棍棒化,在鳃丝表面可发现大量长杆状细菌,挤压鳃盖,由鳃腔流出带脏物的黄色黏液。

[流行及危害]该病在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及日本养殖的虹鳟鱼中广泛流行,除危害虹鳟鱼外,对溪鳟、大麻哈鱼、枇杷鳟等亦产生危害,流行水温13℃,主要于上浮幼鱼至10克左右(体长5厘米)的鱼种,超过5厘米以上的鱼较少发病,常引起较大量死亡,当饲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及水质混浊时更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诊断]①根据外观症状及显微镜观察发现鳃丝溃烂,鳃表面有大量长杆状菌可初诊。②分离培养,鉴定病原菌确诊(培养基用噬纤维琼脂)。

[预防]①保持合理放养密度,保持水质清洁。②定期使用净水剂如生石灰,及消毒剂如高锰酸钾、氯制消毒剂消毒。

[治疗]①1—2毫克/升高锰酸钾浸浴1小时。②0.8%~1%食盐水浸浴1小时。

[注意事项]嗜鳃黄杆菌不能作屈曲运动,亦不能作滑行运动,凭这些活动状况可与柱状屈桡杆菌相区别。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