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鲤鱼急性烂鳃防治策略

时间 : 2023-03-19 20:24:54 投稿人 : Micheal 点击 : 加入收藏

鲤鱼急性烂鳃,很多地方又称鲤鱼疱疹病毒,目前已成为鲤鱼养殖的头号杀手,很多养殖户都是谈“鳃”色变。尤其是近几年,在我国鲤鱼集中养殖区比如河南、天津、东北等一些省份都大面积暴发,发病快,死亡率高,很多死亡率都在50%-80%,有些处理不及时甚至达到全军覆没。

一、流行情况

该病多发生在水温20度以上,春夏或是夏秋季节变换之间,该阶段气温不稳定,水质突变,也是一个诱导因素。目前从发病池塘来看只感染鲤鱼,同池塘草鱼,花白鲢不发病,当然该病有时也会感染鲫鱼,但是目前在北方不是太常见。从3、4公分的鲤鱼苗到成鱼都会感染。发病周期5-7天,一般发病3、4天会是死亡高峰期。

二、临床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在水面或池塘四周漫游;病鱼头吻部表皮和眼球儿明显凹陷;鳃丝有增生,粘液增多,局部烂鳃比较严重;内脏:脾脏肿大,肝脏发白,肠道无食。如下图:

鲤鱼急性烂鳃防治策略

鳃丝肿胀,鳃丝粘液增多

鲤鱼急性烂鳃防治策略

眼球凹陷,头部骨骼塌陷

鲤鱼急性烂鳃防治策略

体色发黑

鲤鱼急性烂鳃防治策略

肝脏糜烂

三、治疗方案

(1)停料鱼一旦发病,立刻停料,让鱼体自身免疫系统发挥功能,增强自身免疫。

(2)“水博士”+“黄金多糖”全池泼洒,下午五黄+“超碘”消毒。第二天再来一遍。发病周期5-7天,一般发病3、4天会是死亡高峰期。照此方案基本能得到有效控制。

四、发病原因

1.气候原因。春夏交替之际,昼夜温差变化太大。池中藻类不稳定,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用药导致倒藻、转水。一些藻类毒素多方面诱发鱼类疾病。总之一句话就是水环境的不稳定。

2.池塘老化,多年没清淤,淤泥厚度50甚至100公分,导致池塘有害菌大量滋生。

3.盲目增大放养密度。今年很多地方塘租翻倍增加,有些养殖户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盲目增大鱼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的增加和相应的管理模式及养殖观念的落后导致池塘有机物增加,病原菌滋生严重,从而更容易诱发鱼类疾病。

4.长期不换水和消毒,水体老化和水质恶化,使池塘有害菌大量繁殖。

5.防病意识薄弱。很多用户在鱼类不发病的时候基本不用什么药,尤其对改底调水的工作往往是水坏的时候再用,这时的效果肯定是不好。

6.缺乏科学的诊断,发病时认识不足按照常规方法治疗,病急乱投医,耽误病程。

五、预防措施

(1)定期改底

底改产品的定期使用,对很多养殖户来说不太容易接受。但是从今年这个鲤鱼发病情况来说一些老塘还有一些长年不清淤泥的池塘发病机率很高。因为一些细菌还有一些病毒颗粒往往能在底层淤泥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一般的消毒剂很难达到底部进行彻底消除,所以我们建议定期改底,一般在10天左右一次,多建议使用一些氧化分解性底改,效果会更好。推荐使用大厂家的产品,比如北京水世纪的“全效底改片”。

(2)定期肥水

俗话说的好养鱼先养水,但是很多养殖户往往把这个环节给忽视了。我们讲当水中一些营养成份,包括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时候就会导致转水倒藻,水质会发生变化。而往往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水质的突变诱发的。所以,如何去保证水质的稳定和藻类的活力,就需要我们定期补充一些营养元素。有些养殖户也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我的水很肥了根本不需要肥水。这种观念更是大错特错,我们水很肥不代表水的藻类活力就很强,水肥不代表水中的微量元素就不缺乏。所以我们必须少量多次的定期进行追肥,保证水体的“肥、活、嫩、爽”,保证水体的稳定性。

(3)定期调水

6-8月份,多使用微生态制制剂,比如“优加益生菌”或是“活力益水素”,平衡菌相,分解水中有机物,促进水中物质循环顺利进行从而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4)定期内服

我们知道疾病发生的三要素,水生动物、病原、环境。环境还是疾病发生的诱导因素,而水产动物本身却是主导。近年来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营养配比越来越丰富,鱼儿的生长速度也是越来越快。而相应的鱼本身的消化吸收功能却没有跟上,所以也容易引发一些鱼的营养性疾病。所以我们建议定期内服一些保护肝脏和免疫增强剂。比如“生命元”和“肝胆泰乐”,同时也要加入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5)定期对水体进行消毒

虽然我们提倡以调水为主,但是合理的消毒也是有必要,可以杀灭水中的有害菌。

六、讨论与小结

对于这几年普遍死鲤鱼的情况,不仅仅是1斤左右的成鱼,2两左右的鱼苗同样有这种情况,有的整坑的鱼苗感染致死。对今年这种突发的鲤鱼疾病,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疑似疱疹病毒加急性烂鳃”混合感染所致。也有很多人把它当成单纯的细菌性烂鳃来治,结果大量使用外用消毒剂,结果越消死鱼越多,造成巨大损失。

综上所述,以后的水产养殖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各种疑难杂症层出不穷,如果单纯是等到鱼发病了才去治,那起到的效果会是微乎其微。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养殖,对待鱼病更是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定期巡塘,早发现早治疗,从水环境的调控和鱼体本身体质的增强两方面着手,双管齐下,共同努力把鱼养好,使广大养殖户取得更大的养殖效益。

来源:水世纪华北团队

作者:贾宏升

微信公众号:北京水世纪(beijingshuishiji)

相关文章

  • 广西武鸣地区斑点叉尾鮰细菌性处理案例
    广西武鸣地区斑点叉尾鮰细菌性处理案例

    前言近期华南地区连连降雨,洪水问题严重危害到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斑点叉尾鮰喜静喜清,因此在河流急剧涨水的情况下易出现急窜、减少或停止摄食,严重时出现机械损伤及并发症。因此与华港业务精英陈云彰一起到经销商、养殖户中解决斑点叉尾鮰慢料、发病等问题。简介走访地区:南宁武鸣区宁武镇服务人员:华港陈云彰、鱼来鱼旺吕振全现阶段问题:...

    177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巧治鱼病的五个小偏法
    巧治鱼病的五个小偏法

    烟草下脚料:每亩水面用烟草下脚料或劣质烟叶和梗0.5千克,切碎后浸泡于水中,经12小时-24小时泼洒全塘;或将这些废烟料晒干粉碎,与青饲料拌和一起投喂。每50千克青饲料拌和烟草粉0.5千克-1千克,每天投喂3次。对防治赤皮、烂鳃、肠炎三大鱼病有明显效果。穿心莲:每100千克鱼投喂穿心莲鲜草3千克,连喂3天,能有效防治鱼...

    11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养殖中脱壳期的技术管理应抓住几个关键点
    河蟹养殖中脱壳期的技术管理应抓住几个关键点

    一、对河蟹脱壳的认知河蟹脱壳受体内渗透压的刺激,当体内渗透压升高到一定水平后机会刺激脱壳激素分泌,旧壳的钙离子回收,并生成新的壳。脱壳十几或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但要经过12或24小时的硬化。河蟹的脱壳的下限温度为15℃,上限温度为30℃,最适为18~25℃。另河蟹脱壳需要一种物质甲壳素,河蟹与其他甲壳动物一样,转化胆固...

    285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氧气袋装鱼苗放养技术要点
    氧气袋装鱼苗放养技术要点

    塑料袋充氧密闭运输的鱼苗,鱼体内往往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特别是长途运输的鱼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很高,可使鱼苗处于麻醉甚至昏迷状态(肉眼观察,可见袋内鱼苗大多沉底打团)。如将这种鱼苗直接下塘,成活率极低。因此,凡是经长途运输来的鱼苗,必须先降温“缓苗”再放养。鱼苗下塘时,应先将塑料袋充氧鱼苗放入鱼池内降温,一般约需15...

    8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使用肝肠利健后草鱼体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使用肝肠利健后草鱼体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背景今年进入5月,华南阴晴不定的天气状况给养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外部天气突变带来的应激加上投喂不稳定或者加料节奏不当引起了严重的肠炎和肝脏等问题,肠炎和肝胆疾病不仅导致直接的死鱼损失,而且也影响了鱼的投喂生长和营养的消化吸收,拉高料比的同时还延后了出鱼时间。那么,怎么样简单的提前做好肝脏和肠道的保健呢?海大2015...

    58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如果你是这样养河蟹的,你怎么可能会赚钱呢?
    如果你是这样养河蟹的,你怎么可能会赚钱呢?

    叮-叮-叮......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时,我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打电话给我的老板们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小周,有时间过来给我看看塘吗,我塘水有点混......另一个是:小周啊,我有空吗,给我送点药过来......我就郁闷的不要不要的了,为什么不是:小周啊,我买了小龙虾,你过来吃啊!这样美妙的事情,咋就轮不到我呢?...

    89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正确清塘
    河蟹养殖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正确清塘

    清塘就是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清理池塘,为下一个养殖周期做好准备,是一个养殖周期的第一步。但目前有很多养殖户对清塘的认识不足,造成清塘的效果不佳、甚至产生副作用,影响下一周期的的养殖。兴化地区河蟹池塘用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农药“药塘”已经成为当地蟹塘清塘的一种习惯。此类农药毒性大、残留时间长,能有效杀死养殖结束后池塘里的各种...

    86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罗非鱼半咸水及海水养殖技术
    罗非鱼半咸水及海水养殖技术

    1.水体及盐度由于罗非鱼的广盐适应性强,一般可直接放到盐度在1.8%以下的水域中饲养,因此在生产中也有许多海边低盐度的池塘被用来养殖罗非鱼。实践证明,罗非鱼在半咸水或海水中养殖的生长速度比在淡水中养殖还快些,规格也比较大,生产效果也好些。鱼苗在含盐水体中存活的时间与鱼苗大小和盐度高低有关,鱼苗越小,对盐度的耐受力越差,...

    2263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早春时节河蟹池塘的常见疾病预防
    早春时节河蟹池塘的常见疾病预防

    笔者经这段时间江苏,安徽,湖北的河蟹养殖户的走访了解,总结了春季河蟹常发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望指导养殖生产。1、褐斑病病原及病因:主要由副深血孤菌,柱状纤维粘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多种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感染所致。在水体环境中某些化学物质的作用致使代谢混乱或重金属离子超标的综合因素所引起。症状:病蟹附肢有点状或斑块状...

    97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塘里伊乐藻漂草后还能保证不烂!还有这样的操作?
    河蟹塘里伊乐藻漂草后还能保证不烂!还有这样的操作?

    还有这样的操作:伊乐藻漂草后还能保证不烂!首先先上两张图:这两张图应该能代表当前伊乐藻塘口的大概情况,水草飘草,草头发黄或者被晒伤,抓出来看,底部无根。时间一长,温度高的情况下,这种水草非常容易腐烂,一腐烂又将是大量缺氧死螃蟹,不愿见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想提一点自己的观点,以期能为广大养殖户朋友提供一些思路。在此之前,先...

    6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之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鲟鱼养殖之气泡病的防治方法

    1、病症与病因发病原因是饲养水体中的微气泡过多,尤其是氮气和氧气过饱和(在10毫升/升以上),使鱼的肠道、鳃、肌肉等组织内形成微气泡,小气泡又汇集成大气泡,病鱼游动缓慢,无力,上浮水面,贴池边游动。严重者在口前两侧的两条沟裂内,肉眼可看到里面有呈线形排列的许多气泡。在显微镜下检查时,鱼鳃发白,鳃丝间黏液增多,有许多小气...

    2676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一、河蟹的生物特性1、生活史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

    296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技术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方法
    鲟鱼养殖技术之细菌性败血症防治方法

    1、症状:鲟鱼发病后,吃食急剧下降,摄食量从发病前的每千克鱼摄食22g下降到8~10g(干重)。体外检查,病鱼腹部、嘴四周、眼睛、硬鳞基部出血,个别病鱼尾柄硬鳞基部有突出体外的充血泡;肛门红肿:鳃颜色较淡,呈花斑状。剖检腹腔内有淡红色混浊腹水;肝肿大呈土黄色,剖面有肉眼可见的油珠,个别病鱼肝有灰白色点状弥散坏死病灶;肠...

    24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三种最常见的鳗鱼苗暂养方法
    三种最常见的鳗鱼苗暂养方法

    捕到的鳗鱼苗需经1~2天暂养,使鳗苗消化完肠胃中的食物,排净粪便,以免运输中污染水质。目前鳗苗暂养有三种方法:1、网箱暂养这是暂养鳗苗和转运站停放鳗苗最常用的方法。此法经济简便,但暂养时间不能太长。网箱一般为长方形,箱体用网目30~40目的尼龙筛绢制成,置于木框架内而半浮于水面,箱深1米以上,使用时,箱上沿离水面至少有...

    44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白露季节到了,四大家鱼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白露季节到了,四大家鱼养殖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汪帆高温过后,鱼病逐渐减少,此时正值夏秋交替之时,凉爽的天气不仅驱赶走了往日的酷暑,同时也给养殖朋友们带来了新的考验,每年的白露季节也是一个发病的高峰期,此阶段气温水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较大,鱼类的新陈代谢逐渐减弱,所以在此白露期前后,较易引发各种鱼病。所以抓好这一阶段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

    2401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