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鸭流感的防治方法

时间 : 08-25 投稿人 : Tristin 点击 : 加入收藏

鸭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群的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鸭轻度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疾病,继发细菌感染是致死的重要因素。本病秋冬季易发,一般经口感染,2~6周龄雏鸭最易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病毒株毒力的强弱及其他病的继发感染紧密相关。

鸭流感的防治方法 | 家禽养殖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株毒力的强弱、感染剂量、感染途径和是否有合并症等,短的为几小时,长的有数日之久。有些雏鸭感染后,无明显症状,很快死亡,但多数病鸭会出现呼吸道症状。通常病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打喷嚏,鼻腔内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鼻孔堵塞,呼吸困难,常出现摆头、张口喘息症状;后期不能站立,死前下痢。慢性病例,羽毛松乱,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防治措施严把引种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增强鸭群的肌体抗病力,预防本病发生。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上报,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按法定要求采取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综合措施扑灭疫情。消毒可用5%的甲酚、4%的氢氧化钠、0.2%的过氧乙酸等消毒药液。对疫区或威胁区内的健康鸭群或疑似感染群,应使用农业部指定的禽流感灭活苗紧急接种。

(来源:科技信息报作者:张梅青)

相关文章

  • 科学保存家禽疫苗
    科学保存家禽疫苗

    冻干苗。由病毒类种毒,分别接种同源动物或经济价值低的异源动物或鸡胚,经培养、捣碎、分装、冻干而成。如新城疫、法氏囊、传支、脑脊髓炎等冻干苗。要求在0℃以下保存和运输,温度越低效果越好。-15℃~-18℃能保存1年有效,-8℃保存有效期6个月,20℃时只能保存1周。因此,最好用冷冻设备保存和运输疫苗,或现买现用。湿苗。又...

    13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夏季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高温天气对于肉鸡的饲养是十分不利的,肉鸡有发生中暑与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夏季必须有计划地采取以防暑降温、提高采食量为主的综合措施,以达到肉鸡快速增重的目的。其技术要点如下:一、降低舍温。鸡没有汗腺,体内产生的热量只能靠呼吸散失,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很差。当舍温超过25℃,可在进风口设置水帘,使热空气经过冷却后再进入鸡...

    6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仔鹅痛风病的诊治
    仔鹅痛风病的诊治

    病例:养鹅户李某,饲养鹅1500羽,已经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免疫,30日龄时发病,死亡30只,应用青霉素等治疗无效,特邀笔者会诊。病例症状:死前体温正常,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下降,少食或不食,逐渐消瘦和衰弱,喙和蹼苍白,呈贫血,粪便稀薄,呈白色糊状,肛门松弛,收缩无力,病鹅腿部关节肿胀,站立不稳。根据发病情况...

    25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天气渐凉如何养好蛋鸡
    天气渐凉如何养好蛋鸡

    淘汰老弱母鸡蛋鸡饲养1年~2年为好,超过2年应淘汰。对体质差的、产蛋少的应及时挑出分圈饲养。淘汰出的蛋鸡应多喂高热量饲料,如玉米、糠麸等,促使母鸡增膘,养肥后及时上市。另外,新老蛋鸡应分开饲养,使新蛋鸡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饲养。人工控制换羽实行人工控制饲养条件,促使蛋鸡同步换羽。为使蛋鸡同步换羽,可将光照时间由原来...

    7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禽霍乱的简治方法
    禽霍乱的简治方法

    目前治疗禽霍乱的药物很多,方法也很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和药物是否恰当。(本文出自中国养鸡网-鸡病专业网技术栏目)金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对治疗禽霍乱都有效果。以上药物按0.1%拌料喂给,连用3-5天;如果发病鸡只较少的话,可使用青霉素、链霉素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每天5万单位,连用3天;...

    26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豆饼喂鸡“五忌”
    豆饼喂鸡“五忌”

    1.忌生。豆饼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和红细胞凝集素等有害物质,生喂不但营养成分无法完全吸收利用,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因此,生豆饼在使用前必须高温处理,熟化后再使用。2.忌单。豆饼虽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但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特别是蛋氨酸的含量较低,单一饲喂不能满足鸡的生长和产蛋需要。因此,在使用豆饼时,应补充能量饲料和适量的动物...

    9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利用空闲房舍养鸡
    如何利用空闲房舍养鸡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大多农户都盖起了新房,不少农户利用过去的旧房、空房、柴房养鸡。由于这些房舍往往地势低凹,房屋矮小,北墙一般无窗,南墙的窗一般都较小,光照和通风性能较差,结构简单,隔热效果差,都不符合做鸡舍的要求,所以需要改建。农舍的改建:若农舍处于低洼处,地下水位高,墙脚又太矮,墙基...

    22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肾病的治疗措施
    鸡肾病的治疗措施

    鸡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肾肿胀、苍白、出血和尿酸盐沉积。轻者使雏鸡生长受阻、成鸡生长性能降低,重者导致大量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病因引起肾病的原因较多,一般可分三类,传染因素、营养因素和药物及毒物。传染因素包括病毒和寄生虫,前者常见的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14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鹅可以这样养
    雏鹅可以这样养

    鹅是一种食性广、耗粮少、耐粗饲、生长快、饲养期短的食草水禽。但笔者时常听到一些农户抱怨:养鹅效益是好,但就是育雏难。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雏鹅的成活率呢?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的小鹅,要提高小鹅的成活率,关键要掌握以下几点。1、选育壮雏:饲养雏鹅,应选择活泼好动、握之肥壮有力、全身绒毛丰满、卵黄吸收好、脚及脚皮肤丰润有光...

    2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肉鸭育成期饲养管理
    大棚肉鸭育成期饲养管理

    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肉鸭的羽毛已基本覆盖全身,抗寒能力增强,除寒冷季节外,一般不需要额外使用加热设备。这个时期的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旺盛,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在饲养管理上,要抓住这一特点,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过渡期的饲养1.温度。鸭舍一般不加温,但当自然温度与育雏末期...

    19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畜禽免疫力产品——肽蛋白
    提高畜禽免疫力产品——肽蛋白

    “肽蛋白”是以酵母菌体蛋白为原料,利用国际最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工艺设备,经自溶、特异酶解、高速离心分离、喷雾干燥等工艺精制而成的富含高活性免疫蛋白的多功能小肽蛋白,是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内首创的高科技产品。产品特点:(1)“肽蛋白”富含核苷酸、酵母细胞壁免疫多糖(β-1﹐3-D葡聚糖、甘露寡糖)、大量B族维生素、...

    14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寒冬运输雏鸡苗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寒冬运输雏鸡苗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一、进雏前准备工作育雏舍要提前做好清洗、维修和消毒工作,并准备好使用器具。应准备好饲料及常用的药品,备好记录本(记录采食量、饮水量、温度、死淘数、体重和药品使用等情况,每天记录1次),并对育雏人员进行培训。二、育雏舍提前预热由于冬春季节气温低,墙壁与地面温度较低,必须提前2~5个小时给育雏舍加温,只有当墙壁和地面的温度...

    16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预防肉鸡中暑的几种办法
    夏季预防肉鸡中暑的几种办法

    今年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居多,家禽极易发生中暑,病情发生急剧,死亡迅速,死亡量大,给养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夏季做好肉鸡防暑工作至关重要。一、发病原因。肉鸡饲养密度过大,通风量不足或通风方式不正确,饮水量不足,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都易引起肉鸡中暑。据有关资料显示,当外界温度达到27℃时,成鸡便开始喘息;当温度达到33...

    3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笼养的肉鸭注意防治三种疾病
    笼养的肉鸭注意防治三种疾病

    肉鸭笼养,是继放养、圈养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高效养鸭法。此法将现行的北京鸭、樱桃谷鸭、赣南沃子等优良肉鸭从雏鸭出壳到出笼上市全过程完全在房舍内笼养。在肉鸭笼养的日常管理中,应注意预防三种疾病:预防瘫痪笼养肉鸭最易缺钙磷,造成站立不稳,甚至瘫痪死亡。在饲料中加3%的钙粉或5%的石膏粉,同时添喂一些螺蛳或小砂粒,可预防该病发...

    26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效养鸡四要点
    高效养鸡四要点

    一、坚持自然、生态原则,在饲养过程中,以提高畜禽的自然抗体为目地,保证畜禽心、肺发育与身体生长形成正比,可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二、在日粮中配比一定比例的粗纤维,保证在禽体内形成一定的高纤维碳水化合物,多种细菌在禽体内高纤维碳水化合物的运动中,难以存留,减少了发病几率。三、为防止养殖场地的菌、毒污染带来的养殖难度,除杜绝...

    22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