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错过了这篇罗非鱼养殖技术干货,你或许要哭晕在鱼塘

时间 : 2023-05-25 11:42:39 投稿人 : 雁芙 点击 : 加入收藏

2016年,中国的罗非鱼养殖业内外交困,出口疲软,病害频发,同时越南、马来西亚等新兴养殖国不断侵食中国的罗非鱼出口市场,对于一个成熟的养殖品种,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消失,这也意味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罗非鱼养殖户仍有很多空间可以摸索改进。今天小编汇总了近几年罗非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给2017年的罗非鱼养殖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错过了这篇罗非鱼养殖技术干货,你或许要哭晕在鱼塘 | 淡水养殖

一、养殖模式篇

养殖业的每一次变革或进步,都是养殖模式首先作出了转变,罗非鱼养殖也不例外,因为养殖模式是最容易改变的。从中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情况看,罗非鱼的养殖模式经历了传统的鱼猪混养、鱼鸭混养,到近年的精养、再到现在的大混养三大模式,无论是哪一种养殖模式,都是养殖户根据市场的变动灵活地作出改变,是养殖户智慧的选择。

1、精养模式

罗非鱼的精养模式是在行情好那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精养,即纯罗非鱼养殖,亩产高达可达5000以上,造就了不少罗非鱼神话。精养模式的代表区域是海南文昌和广西南宁周边等热带和亚热带养殖区,投苗密度2500-4000尾/亩,全程投料,饵料系数1.3-1.5,养殖成本3.5-4元/斤。池塘需要配备较强的增氧能力,条件好池塘甚至有排污系统。

海南利用其独具的气候优势,可以做到一年养三造鱼;而南宁则是依托其内销市场优势,鱼价一直比较坚挺。精养模式下的罗非鱼长速快,产量高,因此备受两地养殖户的推崇。另外,罗非鱼的上市高峰期在10-12月,也是价格最低的时候,精养模式下的罗非鱼可提早一个月上市,养殖户可打个时间差,避开高峰出鱼冲击鱼价。

但近两年来,精养罗非鱼要面对链球菌病和出口疲软的双重考验,在2016年行情仍不明朗的情况下,很多罗非鱼养殖大户的观望情绪仍比较浓重。

2、罗非鱼—对虾混养模式

罗非鱼—对虾混养模式可算是比较经典的养殖模式,这也是缘于近几年对虾病害频发和罗非鱼市场的低迷。此模式在广东台山、珠海、湛江和茂名均有分布。

罗非鱼—对虾混养模式以罗非鱼为主,对虾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抗风险的能力。养殖户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标粗罗鱼鱼苗和虾苗,罗非鱼投苗密度2500-3000尾/亩,虾苗为2-3万/亩,以二代苗为主。经过标粗后,罗非鱼苗的规格达到50尾/斤,虾苗规格达到800尾/斤时,即可将罗非鱼和对虾过塘混养。也有部分养殖户在罗非鱼苗塘直接放虾苗的,养殖过程中再适时补苗。池塘充足的养殖户可在第一茬的养成中期着手准备第二茬的标粗,以达到最大化养殖效率的目标。罗非鱼全程投料,南美白对虾不投料或少投料,利用对虾杂食性的特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池塘的净化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

对虾在6月初即可收获,用地笼进行装捕,年亩产量200斤左右,以均价15-20元/斤计算,对虾的亩产值为3000-4000元,可以抵消大部分的罗非鱼饲料支出。罗非鱼在9月中即可分批上市,饵料系数1.3左右,亩产2500-3000斤。利用对虾高附加值的特点,此模式可大大提高了罗非鱼的养殖收益。

3、精养大规格罗非鱼模式

近几年,3-4斤的大规格罗非鱼行情一直十分稳定,均价达10元/斤左右,利润空间不菲,受到部分养殖户的追棒,养殖区域主要集在珠海和佛山等高消费城市附近。此模式一般在3月份投苗,亩投苗量3000-4000尾(规格7-8朝),经过3个月的养殖,养殖户可以选择出掉部分商品鱼或分塘再养殖,以加快资金周转和降低高温季节的养殖风险。一直养至年底后,罗非鱼规格达到3-4斤,养殖户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出鱼。以珠海平沙的养殖户为例,此模式下罗非鱼的年亩产量可达6000斤,亩利润高达1.2-1.5万元。

尽管利润丰厚,但是该养殖模式只适合于离批发市场或城市消费群近的养殖区,这些区域不但对大规格罗非鱼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养殖户还可以和市场直接对接,以获取更大利润空间。

此外,养大规格罗非鱼必须越冬,因为年后罗非鱼青黄不接之时的价格最高,能否越冬成为罗非鱼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因此,这种模式只适合具备搭建冬棚、有充足地下水或地热的池塘。此模式养殖周期长,成本高,养殖户要根据自己的池塘环境和市场环境来加以选择,切勿盲目跟风。

4、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包括传统的鱼鸭混养和鱼猪混养,主要集中在粤东和内陆大水面养殖区。以粤东的鱼鸭混养为例,罗非鱼的放苗密度为800-1000尾/亩(规格8-9朝),同时搭配鳙鱼、白鲢和鲮鱼等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鱼苗期投喂开口料,提高成活率,养殖中期不投料或少投料,待鱼达到半斤以上规格时开始投喂罗非鱼料催肥,部分养殖户在待价出鱼时会投喂鸭料。全程饵料系数在0.6-0.8左右,养殖成本2-3元/斤。

有业内人事分析称,现在罗非鱼精养成本一般在3.5~4元/斤,混养是3~3.5元/斤,而立体养殖的成本是2~3元/斤,在价格低迷的现状下,前两种养殖模式属于亏本的买卖。因此,就目前而言,立体养殖仍然是罗非鱼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最好的养殖模式。

短期而言,立体养殖模式不消失,但是随着政策层面的倾移,养殖业和环保挂勾,政府会加强池塘养殖环境的管控,个别地区已经禁止在池塘搭建猪舍和鸭棚。长远地看,养殖户还是要及时作出转变才能应对大环境的变更。

5、大混养模式

大混养即是将罗非鱼和鲤鱼、鲮鱼、草鱼、鳙鱼、鲢鱼等进行混合养殖,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和鱼类的食性,从而提高整个养殖过程的效益。下表为广东省恩平市罗非鱼养殖户的大混养模式的放苗和收益情况,供大家参考。

与立体养殖相比,罗非鱼大混养模式避免了畜禽粪便的药物残留和底质污染,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挖掘空间仍然很大。

6.其它还有一些其他养殖模式

如沿海地区养殖海水罗非、高位池精养、淡水养成后转海水养殖,以改善罗非鱼风味口感等养殖模式。

二、苗种篇

“养殖要致富,苗种要先行”,苗种是养殖的基础,一旦选择,就不能改变其先天的特征。特别是罗非鱼属于薄利品种,种苗的品质往往决定了养殖成败。

1.选苗

尽量选择公司苗、品牌苗,尽管今年的寒潮对罗非鱼种苗业的影响不如08年大,但小苗场仍会伺机抢占市场,养殖户切不可投苗心切,错选了劣质鱼苗误了生产。

品种选择方面,吉富罗非鱼依靠其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一统天下,奥尼罗非鱼长速慢但比吉富具有更高的抗寒和抗病力,当行业经历各种洗礼后,养殖户更应根据自己的养殖习惯和计划来理性选择鱼苗品种,切忌为了一味追求快速而忽视鱼苗的质量。

2.投苗

投苗方面,如清塘、调水等常规注意事项不再多赘言,单从一些关键点提醒一下养殖户。放苗的水体不单要关心其安全性,还要注意其稳定性,稳定的水体浮游生物更丰富,鱼苗不易产生应激;建议投苗前2天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全塘杀虫,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再放苗;可选用高蛋白的鳗鱼粉料、甲鱼粉料投喂鱼苗,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免疫力;投苗后建议每周杀虫一次,低温天气还须定期消毒预防水霉病;最后,做好预防天敌(水蛇、鸟、蝌蚪等)的工作。

三、病害篇

对罗非鱼养殖户而言,链球菌病就是一道迈不过的坎,开始,罗非鱼就饱受链球菌病的折磨。养殖大环境恶化大家有目共睹,而且还没有看到好转的迹象,特别是近几年极端天气频发,更是加重了这些方面的担忧。目前预防链球菌病最有效的方法仍是疫苗,但现在还处于中试阶段,无法大面积推广。因此我们预测,未来两年链球菌病仍难以避免,养殖户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预防:

链球菌是条件致病菌,也就是说在养殖环境恶化时才易发生,因此我们建议养殖户精养转混养,高密度转低密度,鱼猪、鸭混养塘要严格控制粪便流入量,定期消毒。同时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如提高增氧能力,有条件的池塘最好做底排污。

检测:

精确快速的检测是防治水产病害的关键,去年通威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快速检测试纸,养殖户在塘边5分钟就可对病害作出诊断,对罗非鱼养殖户来说可谓是一剂强心剂。

治疗:

1.樊海平的处方:选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多西四环素、米诺环素、磺胺类等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药物,一般使用剂量要达到50mg/kg鱼以上,用药周期一般要达7-10天以上,同时内服维C和免疫多糖、酵素等增强体质。

2.陈昌福教授的方子:使用青霉素类的药物——氨苄青霉素(人药,还没审批用于兽药);交沙霉素;红霉素(国内禁用,国外使用较多)。使用上述药物时,要加定量TMP(磺胺类增效剂)。用药的关键在于:连续用药2周以上!(陈昌福教授特别强调,这些药物大多要么不能用于兽药,要么用药时间不符合国家兽药典委员会规定,他个人不做推荐)

3.外用三氯异氰脲酸0.3~0.5ppm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2~3次;每1kg鱼体重用氟苯尼考10~15mg(以氟苯尼考计)或复方磺胺嘧啶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服5~7天,注意药物交替使用。

4.病发后一定要及早用药,氟苯尼考或盐酸多西环素+黄芪多糖+五黄精华液,拌料内服7—10天,大蒜素+恩诺沙星+五黄精华液,拌料内服7—10天,外用二氧化氯,连续2—3次。

5.首先停止喂料2天,并根据病因,在第一天采取措施根除病因:是饲料中有对鱼类有毒物质引起的,及时更换饲料;是水质恶化引起的,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水质偏酸,泼洒生石灰水;氨氮超标的,用腐植酸钠改水,并延长开机增氧时间。第一到第三天,用生石灰或二氧化氯消毒水体,每天一次,切断病原菌传播。内服敏感药物。根据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筛选敏感药物和黄芪多糖(还可添加一种保肝护肝中药),每天一次,连喂15天,内服药物期间,每天只喂料一次,日投喂量为正常日投喂量的60%。(注意:目前罗非鱼“链球菌病”仍缺乏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水产禁用药更不能盲目使用,以免再陷药残风波。

相关文章

  • 蟹塘放苗前的管理工作
    蟹塘放苗前的管理工作

    临近放苗前期,做好蟹苗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在螃蟹养殖前期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做好这些前期工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苗种的成活率,而且也为来年拥有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在放苗前期应该把握住哪几个关键点呢?一、解毒工作必不可少不管是新开挖的池塘还是养殖年限较久的老塘,养殖户每年都会根据自身塘口情况使用一些清塘...

    13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最后一次蜕壳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
    河蟹最后一次蜕壳期间的饲养管理要点

    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河蟹进入最后一次蜕壳,也就是整个生长期的第5次或第6次蜕壳,更是河蟹育肥、增重的关键时期,抓好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是确保丰产、丰收重要措施,建议养殖户要掌握以下要点。一、加强底质改良。蟹池经过几个月的使用,池底积累了很多的剩渣残饵、动物粪便和腐烂的水草等有机质,底泥往往出现发黑发臭现象,对底栖习性的...

    53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春夏之交养鱼三关键
    春夏之交养鱼三关键

    春夏交接之际,是鱼类繁殖的最好季节,但是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将不断繁殖,此时易导致鱼类受病菌的侵袭,从而影响经济效益。为减少鱼病发生,在春夏交接之时养鱼有三个关键点。春夏养鱼防泛池在春夏之间,池塘水温较低,加上天气闷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此时极易产生水质恶化,这时候池塘的溶解氧极低,往往在每升1.5毫...

    2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季节如何巧妙治理河蟹塘里的青苔
    高温季节如何巧妙治理河蟹塘里的青苔

    众所周知,清除蟹塘内青苔是河蟹养殖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温季节显得尤为重要。但如果清除方法不当,既会伤草又易败坏水体环境。为此,利用青苔生长需要光照的特点,江苏常州金坛市金城镇技术指导员在入户指导过程中,引导养殖户采取青萍覆盖的方法清除青苔,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原理是通过培植青萍,阻隔水下青苔吸收光照,导致不能产生光...

    186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虾鳝鳅蟹混养要点
    鱼虾鳝鳅蟹混养要点

    选塘池塘为近正方形,四周沟宽8米,深0.6米~0.8米,滩面可提水至1.2米,池底为沙质土壤,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可设小木船—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埋入土中,以防鳝、鳅、克氏螯虾、蟹等钻洞。池埂牢固,不漏不渗,用石棉瓦做防逃墙。一个养殖周期开始时,池塘要清淤修补,用生...

    24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海大渔肥引领花白鲢养殖进入增产“大跃进时代”
    海大渔肥引领花白鲢养殖进入增产“大跃进时代”

    一、繁杂的肥水市场纵观市场的肥水产品,令人琳琅满目,但肥水效果却参差不齐。广大用户一般只会看包装、比价格、听人讲,往往这些会迷惑人们的双眼。什么“肥水冠军”、“肥水之王”、“生物肥”等等,很难让大家分辩真假。大部分人认为“浓绿水”、“翠绿水”是好水,这类水质主要以绿藻为主,然而很少人关注这类水质肥效时间短、易倒藻的现象...

    2303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管理方法,这些都齐了!
    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管理方法,这些都齐了!

    随着国内对鮰鱼的消费的增加,近几年来鮰鱼的价格一直较好,养殖也比较红火。从2015年来国家的拆网箱,使鮰鱼养殖量有较大的下滑,池塘养殖越来越多,而近期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政策越趋严格。所以针对鮰鱼疾病的防控,一定要适应时代的趋势,既要考虑对疾病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又要考虑成品鱼作为食品的安全性,更要考虑养殖的高效益性。鮰鱼的...

    256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鱼类维生素缺乏症及进补措施
    鱼类维生素缺乏症及进补措施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生长发育,保证体内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鱼类若缺少了它,就会出现体内某些酶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一些器官的正常机能和生长发育,导致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怎样正确判断鱼类维生素的缺乏,需要补充哪些维生素呢?(一)维生素A:鱼类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鱼类视力差,干眼病,夜盲症,皮肤与...

    15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冬季育肥
    河蟹冬季育肥

    建土池:面积3亩~5亩,能保持1.3米以上水位,不渗漏,进排水方便,淤泥深度不超过12厘米。在河蟹入池前10天,用生石灰清塘,一周后注水待用,仍可按照前述方法安装塑料大棚。水泥池:面积75平方米~150平方米,能蓄水1.2米以上,进排水方便。在池底铺上8厘米~12厘米细沙,经消毒后注水浸泡10天方能使用,然后按上述条件...

    3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养鱼后期应该重点防治“三病”
    池塘养鱼后期应该重点防治“三病”

    连日来,笔者在近日入户指导过程中发现极少数塘口发生鱼类细菌性出血病、鳃病、喹乙醇中毒病,影响了成鱼上市和运输销售。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大量投饵施肥引起水质恶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和鱼体抵抗力下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为此特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供广大水产工作者参考:一、细菌性出血病:症状:各器官组织充血、出血。眼球闪出、肛门红肿、...

    6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龟鳖养殖之投资参考
    龟鳖养殖之投资参考

    龟鳖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传统滋补食品,深受市场欢迎。由于狂捕滥杀,加上生态环境破坏,龟鳖野生资源已将枯竭,不少品种已面临绝种的危险。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面对市场强劲的需求以及不断攀升的价格,不少有识之士探索龟鳖人工养殖之路获得成功,获利颇丰,不少人通过龟鳖养殖迅速脱贫致富,有的成为百万富翁。...

    2900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鱼鲺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鱼鲺病防治技术

    1.病原:病原体是鱼鲺。2.症状:病鱼可明显地看到鱼鲺寄生在体表。鱼鲺的寄生会引起鱼急躁不安,使鱼体消瘦,严重时病鱼浮于水面,游动迟缓,甚至引起死亡。3.防治方法:防治可按每立方米水体用90%的晶体敌百虫0.3克的比例全池泼洒。...

    505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鲫鱼养殖常见病黏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鲫鱼养殖常见病黏孢子虫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该病病原体为黏孢子虫,寄生于鱼体皮下肌肉,胞囊常常着生在前肌部位,被寄生的部位常肿胀;伴有皮肤黏液增多、鳞片松动等症状。此病影响生长,严重者导致死亡。鱼经黏孢子虫寄生后,影响成鱼的商品价值。2.防治方法:此病发生后还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作好预防工作,日常要调节好水质,同时也要严防病鱼带进饲养池中。放养前...

    146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水面油膜脏物不断的处理方法
    河蟹池塘水体浑浊水面油膜脏物不断的处理方法

    作者:好润水产药店临淮店-许长青一、池塘基本情况江苏泗洪县临淮镇二河刘永老板有一河蟹塘。塘口面积9亩,水色暗黄、浑浊,下风口飘有一层厚厚的油膜脏物(如图1),经常有三五只螃蟹上网溜边(如图2),水草上面还伴有挂脏现象,6月7日技术员到刘老板塘口测量水质,显示氨氮含量为0.2mg/L,亚硝酸盐含量为0.01mg/L。图1...

    70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四大家鱼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点—提高花白鲢的产值
    四大家鱼养殖效益提升的关键点—提高花白鲢的产值

    作者:北京水世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魏义波2014年在水产养殖的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一年,通过对湖北仙桃、洪湖、潜江地区水产养殖户的调查了解,很多水产养殖户的效益都不是很理想,相比去年都要差一些。部分养殖户甚至出现了亏损情况,出现亏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很多水产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加大了饲料的投喂量,但是他们平时对...

    492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