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如何识别受污染的鱼

时间 : 2023-01-06 15:43:00 投稿人 : 小成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看鱼形污染较重的鱼,其鱼形不整齐,头大尾小,脊椎、尾脊弯曲僵硬或头特大而身瘦、尾长又尖。这种鱼含有铬、铅等有毒有害重金属。二、观全身鱼鳞部分脱落,鱼皮发黄尾部灰青,有的肌肉呈绿色,有的鱼肚膨胀。这是铬污染或鱼塘大量使用碳酸铵化肥所致。

如何识别受污染的鱼 | 淡水养殖

三、辨鱼鳃有的鱼表面看起来新鲜,但如果鱼鳃不光滑、形状较粗糙,呈红色或灰色,这些鱼大都是被污染的鱼。

四、瞧鱼眼有的鱼看上去体形、鱼鳃虽正常,但其眼睛浑浊失去正常光泽,有的眼球甚至明显向外突起,这也是被污染的鱼。

五、闻鱼味被不同毒物污染的鱼有不同的气味。煤油味是被酚类污染;大蒜味是三硝基甲苯污染;杏仁苦味是硝基苯污染;氨水味、农药味是被氨盐类、农药污染。

(来源:农村大众)

相关文章

  • 鳜鱼养殖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鳜鱼养殖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鳜养殖过程中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一、鳜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近3、4年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养殖的鳜鱼发生并流行一种以“白鳃、白肝”为特征的严重疾病,又被称为桂花鱼综合性出血性败血病、暴发性流行病、出血病、暴发性病毒性疾病。此病流行快、死亡率高,属危害最大的暴发性疾病,在夏、秋季流行最为严重;苗种期少发,中成鱼多发。该...

    1562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亲鳅的选择及雌雄泥鳅鉴别
    亲鳅的选择及雌雄泥鳅鉴别

    1、亲鳅选择选择亲鳅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泥鳅繁殖的成败!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质健康、无伤病、体表黏液正常的泥鳅作亲鳅。雌鳅体长为10~15公分、体重在16~20克,腹大而柔软,有弹性,呈微红色;雄鳅体长8~12厘米,体重为10~15克。这样的个体方可选作亲鳅。2、雌雄鉴别雌、雄亲鳅的鉴别,可根据个体的外形特征来...

    227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黄鳝的稻田垄沟养殖技术
    黄鳝的稻田垄沟养殖技术

    一、选择稻田为了保证黄鳝在稻田内正常生长,一般要求稻田土质松软,腐植质丰富,呈弱酸和中性为好;水源要充足,排灌要方便,蓄水力强,不易被冲垮和满田,远离交通道路的偏僻安静处的田块为宜,每个田块面积在2-3亩。要求无农药和其它毒物污染。 二、建造垄沟1.开挖一般在田块四周开控宽1m,深0.6m的围沟,田块蹭垄沟建造,一般垄...

    2029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接种疫苗有效防治草鱼四病
    接种疫苗有效防治草鱼四病

    草鱼以肉质细嫩、个体大、肌间刺少而备受消费者喜爱,但草鱼“四病”制约着养殖效益。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接种疫苗是目前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低温情况下,草鱼的新陈代谢能力较弱,通过接种途径可使二龄草鱼获得新的免疫抗原剂量,经过5天~30天的低温诱导,接种过疫苗的草鱼鱼种完成初次免疫,待水温在20℃以上时草鱼的免...

    25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的生物特性和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的生物特性和河蟹养殖技术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名贵淡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身体分21节,由于头部和胸部各节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平均长6-7cm,宽7.5cm。一、河蟹的生物特性1、生活史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海水中繁殖...

    52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草鱼
    草鱼

    草鱼,俗称鲩、草鲩。隶属于鲤形目、鲤亚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以外的江河、湖泊。草鱼的生物学习性:草鱼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喜水草较多的近岸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暖水性鱼类。对水中的酸碱度、溶解氧要求基本同鲢、鳙鱼。在盐度为7‰左右的水体中仍能正常生长。典型的...

    242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笋壳鱼(褐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
    笋壳鱼(褐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

    褐塘鳢的种苗生产在泰国已获得成功。但我国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工艺还没有完善,所以国内养殖褐塘鳢的种苗主要靠进口。本文介绍其人工繁殖技术。1、亲鱼的选择亲鱼选择好坏是人工繁殖成功的关键。要选择2龄够成熟的亲鱼,雌雄亲鱼按1:1放入产卵池中。成熟的雌鱼体色较浅淡,体表较少粘液,手膜有明显粗糙感;腹部丰满有明显的卵巢轮廓;外...

    771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鳗鲡(又叫鳗鱼)的养殖技术
    鳗鲡(又叫鳗鱼)的养殖技术

    鳗鲡是一种江海洄游性鱼类,生长在江河、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经2年~3年的生长,体长达50厘米~60厘米时,性腺开始成熟,就向深海作产卵洄游。到当年底或翌年初,鳗苗即向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河口集群。此时即可于夜间张灯,用手抄网、张网、曳网等捞捕鳗苗。养鳗池可用水泥、砖、石等筑成,分4级。一级池为白仔池,每口池面积10...

    66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后期,亚硝酸盐高怎么办
    河蟹养殖后期,亚硝酸盐高怎么办

    10—11月份江苏苏南地区很多河蟹池塘出现了亚硝酸盐偏高的情况,个别池塘高达0.2mg/L以上,主要症状:水浑突然变清,河蟹活力差、爬边,不久死亡,取河蟹观察无细菌病、病毒病等症状。本文具体分析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1、亚硝酸盐过高的危害亚硝酸盐是含氮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能够被藻类、水草等水生生物吸收利用的...

    90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回鱼苗种网箱培育技术要点
    斑点叉尾回鱼苗种网箱培育技术要点

    1、鱼苗放养前,在孵化池(或暂养池)内暂养3天~5天,适当投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待鱼苗体色变黑后下池。2、采用肥水下池,培育水体浮游动物饵料,以供鱼苗摄食。鱼苗阶段,投喂高质量的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40%~45%,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不低不20%。3、斑点叉尾鱼回对水温的急剧变化(±5。C)出现不适应,鱼苗的转池应避免...

    730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邱建明大闸蟹养殖致富经:用心养殖 注重塘口记录
    邱建明大闸蟹养殖致富经:用心养殖 注重塘口记录

    南京市高淳县桠溪镇观圩村邱建明承包东风圩内水面各两块(一块8亩,一块13亩)共21亩,沟面积占塘口面积的1/4,渠沟深0.8米,宽5-7米。2007年11月份干塘清除淤泥,08年初彻底改造(系老塘口),元旦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300斤/亩,清塘晒塘15天后在浅水区上水,清除枯草,每隔3米建蟹岛一座,3月份在坂田上围栏种扁...

    271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天气反复变化河蟹养殖户如何保草救草
    天气反复变化河蟹养殖户如何保草救草

    四季草是河蟹塘常见养殖水草之一,可以净化水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在光合作用下释放大量氧气,有效吸收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为螃蟹活动蜕壳提供隐蔽场所,对降低发病率,促进生长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四季草是一种耐低温不耐高温的水生植物,长期高温天气容易影响其生长,严重时有可能腐烂,导致水色发暗,水体变质,严重影响河蟹生长发育。所以...

    26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罗非鱼“拖便”及“白便”防治,案例值得一看
    罗非鱼“拖便”及“白便”防治,案例值得一看

    现阶段水温适宜,鱼类摄食量增加,不少罗非鱼鱼塘出现鱼体肛门处“拖便”现象,有的鱼塘投料台周围漂浮大量白色丝状粪便。10月初在拜访养殖户韩老板的过程中,发现其鱼塘下风口漂浮大量的白色长条状粪便,建议养殖户使用三黄散+大蒜素或者定期使用通威乳酸菌做好肠道护理。但养殖户未引起足够重视。10月下旬,养殖告知罗非鱼出现死亡,到期...

    27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冬季养殖河蟹常见的三个死亡原因
    冬季养殖河蟹常见的三个死亡原因

    冬季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候。有的河蟹养殖户不注意加强管理,造成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冬季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具体的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因已经成熟...

    62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据说这种水花培育方法是“行业机密”!
    据说这种水花培育方法是“行业机密”!

    安徽池州陈武松老板是通威的的老客户了,他去年养殖效益不错,今年听说池州通威搞苗种改良工程推广通威银鲫,便随同当地思想先进的养殖户一起,拿出10亩池塘尝试培育通威银鲫水花。4月17日投放水花苗120万尾,历经43天,5月30日成功养成3-5公分夏片62万尾1820斤,鱼体规格整齐获体型良好。按照现在行情价450元/万尾计...

    772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