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颤抖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时间 : 2023-07-15 18:35:36 投稿人 : 格格 点击 : 加入收藏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因味道鲜美而备受消费者喜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问题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河蟹颤抖病很常见、危害也很严重,此病又称“抖抖病”、“环爪病”、“抓脚病”等,因发病时病蟹步足呈间歇性痉挛状抖动而得名。1994年首次在江苏暴发河蟹颤抖病,之后很快蔓延至河蟹各个养殖区,近年每年在局部地区都有发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河蟹颤抖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图1病蟹附肢呈环爪症状

河蟹颤抖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图2病蟹黑鳃,肝脏、肌肉无明显症状

一、流行特点

河蟹颤抖病的流行时间为5月下旬至10月上旬,8-9月为高峰期。发病水温25-39℃,流行水温25-35℃,10月以后水温降至20℃以下,该病少见。全国河蟹养殖区均有发生,发病率30%-70%,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近100%,损失惨重。一般个体重3g的蟹种至300g以上的成蟹均可患病,该病主要危害2龄幼蟹和成蟹,50克以上的二龄蟹发病率最高,当年一龄蟹发病率较低。发生过颤抖病的河蟹池塘,次年发病率仍然较高。

二、发病原因

1、病原

许多研究学者相继对颤抖病进行病原探究,研究初期,大家对病因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是病毒引起,有的认为是假单胞菌致病菌引起,也有人认为是环境中的毒害物质损害河蟹肝胰腺等重要器官而导致发病。经过长期摸索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王文教授的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引起河蟹颤抖病的真正病原是中华绒螯蟹螺原体。目前螺原体是河蟹颤抖病的病原这一观点得到业界绝大多数专家的认可。

螺原体是柔膜体纲、虫原体目、螺原体科、螺原体属生物,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近年来在河蟹、克氏原螯虾、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海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等水生甲壳动物中都发现了螺原体病原,且都属于同一种类,这也说明该种螺原体病原可以在不同水生甲壳动物物种间进行交叉感染及传播,侵染性强。

2、诱发因素

(1)池塘底层溶解氧长期较低,尤其是高温天气,底层溶解氧都在1-2mg/L左右,此时颤抖病发病严重。

(2)水草大量腐烂,河蟹严重缺氧浮头、爬边以后就会大量发病。

(3)平时喜欢用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处理问题的池塘,如杀虫、杀蓝藻(或青苔)之后,发病率较高。

(4)投喂量多的池塘也容易发病。

(5)养殖前期清塘不彻底或没办法清塘的地区,发病率也普遍较高。

三、防控方法

1、预防方法

(1)彻底清塘。经研究,发生过颤抖病的池塘及淤泥中有螺原体的存在,河蟹收获后,清除底部过多淤泥,翻耕底泥,曝晒池塘。投放蟹苗前,可用螺原体高度敏感的溴氰菊酯、漂白粉进行清塘,杀灭池塘残留的可能携带螺原体病原的小龙虾及扣蟹。投苗前水体应解毒,投放扣蟹苗试水,放苗后泼洒抗应激的产品提高扣蟹的活力。

(2)选择优质蟹苗。苗种下塘前可选择用高锰酸钾杀灭河蟹体表寄生虫、螺原体等病原,消毒时依据河蟹自身情况,灵活把握时间长短,丢弃病蟹及损伤蟹。

(3)加强增氧。缺氧以及长期低氧是颤抖病的发病诱因,应加强增氧,尤其是7、8月高温期增氧机多开,河蟹长期处于低溶氧环境,吃食差,体质也会差,感染几率和死亡量都会增加。

(4)注重水质调节,保持水草活力,加强改底,保持底部清爽。河蟹属于底栖动物,良好的水质、底质环境不利于病原传播,即使河蟹患病,死亡量也相对较小。

(5)重视5-7月份的消毒防病工作。5-7月份是河蟹颤抖病的初发期,此时防感染效果最佳,可使用刺激性小的碘制剂“永乐碘”或微生物制剂“优肽”防病。

(6)减少杀虫、杀蓝藻等刺激性大的药物使用。药物刺激、水草(青苔)腐烂、倒藻等引起水环境恶化,都能诱发河蟹颤抖病。

(7)加强营养保健。内服保健套餐“利多精”+“LY-生命素”+“营养快线”,提高河蟹免疫力,尤其是6、7月份的内服更为重要,河蟹体质的好坏决定了其抗病能力的强弱。

(8)少量多次投喂。这既能提高河蟹对饵料的消化吸收率,也可避免饵料长时间吃不完,出现浪费、污染、霉变等问题,河蟹摄食而中毒。

(9)减小放养密度。适当的养殖密度既可以降低养殖环境的压力,又可以减小疾病传播的几率。

(10)养殖轮作。连续3年以上的养殖蟹塘,一到养殖后期出现颤抖病并且有大量伤亡的池塘,建议次年更换主养品种,隔年再主养河蟹,发病情况会有好转。

2、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河蟹颤抖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预防上,治疗中的前几日,以杀灭感染蟹,阻隔病蟹感染健康蟹为主,内服保健,改善环境,在低温期可以降低死亡量,但是高温期发病很难控制。有研究学者探索了水产常用的杀菌驱虫药、抗微生物药及部分中草药对螺原体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发现螺原体对氟苯尼考和土霉素最为敏感,氟苯尼考与土霉素的安全使用量分别为111mg/kg体重,36.37mg/kg体重。

相关文章

  • 乌鳢人工催产的亲鱼配对入产卵池
    乌鳢人工催产的亲鱼配对入产卵池

    1.产卵容器:产卵容器要求不是很严格,可设置各种适宜大小容器,如家鱼人工繁殖用的孵化环道、1~4平方米的小水泥池、小土池;2平方米的小网箱,用各种方法设置的塑料铺填成的小池等,其中以孵化缸效果最好,水深40~80厘米为宜。在产卵池中投放适量的水草,供亲鱼作鱼巢用,或设置人工鱼巢。在注射亲鱼第二针催产剂后,可以按对组方式...

    1212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谨防大蒜叶枯病
    谨防大蒜叶枯病

    大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蒜薹。多雨、高温条件下感染迅速,发病猛,传播快。早播的蒜田9月份易发病,而且往往成为适播蒜田的传染源。发病症状叶片多从下部老叶叶尖或叶的其他部位开始发病,病斑呈水渍状,叶面出现灰白色稍凹陷的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为灰黄色至灰褐色,空气湿度大时为紫黑色。蒜薹一抽出就可染病,发病严重时,地上部提早枯...

    18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质不良与车轮虫病致鲤鱼死亡一例
    水质不良与车轮虫病致鲤鱼死亡一例

    广西贵港市覃塘区杨老板有一鱼塘面积20亩,平均水深1.5米,配备三相1.5kw叶轮式增氧机三台,主养鲤鱼,套养花鲢、白鲢。2018年5月12日上午,杨老板只取了鱼塘水样到豫翔水产店面进行水质检测。氨氮、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水样较浓稠。杨老板说:“这几天每天都有几十条鲤鱼种死亡,根本停不下来。”因未取病...

    2491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鱼粉贮存需“三防”
    鱼粉贮存需“三防”

    为防鱼粉在贮存过程中发生霉变,需注意三防:一、防返潮鱼粉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尤其是雨天或空气湿度大时易出现返潮现象。因此,鱼粉要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容器要有良好的隔潮性能。一般短时间贮存可用塑料袋密封,长时间贮存需用带釉的缸、罐加盖密闭,尽量使鱼粉不与空气接触。二、防高温鱼粉中含有较丰富的鱼油,遇到高温,容易引起味道变...

    6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池塘“硫化氢”介绍
    河蟹池塘“硫化氢”介绍

    先解读一下:1、硫化氢哪里来?答:底层残饵粪便、有机质积累、腐烂青苔、水草等,总称“垃圾”!积累的多了,缺氧来不及分解,就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这个有毒有害物质就是甲烷、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胺类化合物等,浓度高了影响水产动物生长!2、哪些情况下毒性大?是否真的可怕?答:pH值越高,毒性越小,pH值大于9.0,几乎不存...

    243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家庭饲养中华花珍珠龟注意事项
    家庭饲养中华花珍珠龟注意事项

    中华花龟又叫珍珠龟或长尾龟,是花龟属中的一种。我们平时所说的花龟一般都是指中华花龟。因为容易饲养和价钱适中,珍珠龟和巴西龟、草龟并称为水龟的三大入门品种。但珍珠龟比巴西龟温驯,又比草龟胆大活泼,所以是很值得推荐新手饲养的品种。分布:中华花龟是国产龟,国内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特征:在淡水龟里算中大型...

    2408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技术

    (一)露天止水式养殖这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殖方式。鳗场的规模以50亩为宜。养殖设施主要包括鳗池、注排水系统和附属设施。利用江河、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作为水源。一般每天仅交换池水的1/10-1/7。主要依靠浮游蓝藻和水车或增氧机增氧,以改善水质。其优点是建池成本低、耗电省。缺点是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1000-2000千克。...

    741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雅鱼的生活习性及苗种培育
    雅鱼的生活习性及苗种培育

    一、生活习性雅鱼(齐口裂腹鱼等)喜栖在水质清新,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地质的冷水溪流中。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低于8℃或高于24℃,食欲减退,生长减缓。水温超过26℃,停止摄食。长时间持续高温,机体衰弱而死亡。雅鱼为喜高氧鱼类。养殖雅鱼的水质要求:透明度大,溶氧高,当水中溶氧量低于4mg/L时,雅鱼呼吸频率...

    1888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奥尼罗非鱼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奥尼罗非鱼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1、症状与危害病鱼分泌大量粘液,皮肤和鳃部的表面呈苍白色。严重时病鱼消瘦发黑,漂游水面,呼吸困难,不久即死亡。2、病因由斜管虫侵入鱼体皮肤和鳃部引起。3、防治方法①放鱼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或硫酸铜0.7g/立方米泼洒全池消毒;②放鱼前用硫酸铜8g/立方米的溶液,浸洗15~30min;③发病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

    2090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7朝苗养殖四个月八成以上鱼超过一斤
    罗非鱼7朝苗养殖四个月八成以上鱼超过一斤

    海大用户麦保秀,广东雷州市附城镇人,40多岁的他2012年底开始与股东一同承包130亩鱼塘,采用鱼虾混养模式。和海大集团合作以来,一直以海大示范户的身份执行“海大模式”。该市场的鱼塘执行了3批罗非鱼+3批白虾养殖,均取得了成功。截至8月14日,也成功了收获了两批鱼虾。和海大合作,成功并不是偶然。今年的第二批罗非鱼养殖,...

    1986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草鱼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防治方法
    草鱼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防治方法

    草鱼的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俗称草鱼“三病”。草鱼“三病”一般是两种或三种病同时发生,单一发生的情况比较少见,对草鱼生产影响很大,养殖者必须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发现,只要做到“七消毒”就能有效预防草鱼“三病”发生。草鱼“三病”发生后,及时采用外消和内服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且不易复发。预防:⑴池塘消...

    23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鲫鱼的人工授精技术
    鲫鱼的人工授精技术

    鲫鱼的人工授精的技术要点为:将注射的雌、雄亲鱼按(8~10):1的数量分开暂养于网箱中,并进行微流水刺激。水温18~28℃,催产的效应时间一般为12~17小时。临近效应时间亲鱼在网箱内急游跳动,表现异常兴奋,这时应检查亲鱼。若一提起卵就流出或稍压即流出,应马上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方法有2种。一种是干法授精,操作时将成...

    29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今年河蟹养殖业“水瘪子”势头不减,路在何方?
    今年河蟹养殖业“水瘪子”势头不减,路在何方?

    “水瘪子”势头不减,路在何方?纵观今年整个河蟹养殖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去年爆发“水瘪子”病的地区今年情况依然严重,并且爆发时间较去年更早(苗差点的地方从清明开始就发现有水瘪子蟹)、持续时间更长(部分塘口从二壳一直持续到现在都有水瘪子蟹)、伤亡更重,当然这也跟今年的天气有关,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温度忽高忽低,水中溶氧、PH...

    215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家庭式养殖乌龟的致富之路
    家庭式养殖乌龟的致富之路

    家庭式养殖包括很多个方面,利用空间也很多,小到一个小龟缸,大到阳台楼顶庭院。以前家庭式养龟,被称为玩家,指的是一些龟类爱好者在家中空余之地,养些具有观赏性的龟鳖类,陶冶生活。随着龟鳖行业的迅猛发展,家庭式养殖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的一条主要发财路。利用空余的房间、阳台、楼顶、庭院养殖名贵龟鳖,成功创业且发家致富的传说,比比...

    101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欧洲鳗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的防治技术
    欧洲鳗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的防治技术

    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病鳗食欲下降,严重时绝食,胸鳍先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腹部皮肤充血并具点状出血。严重时伴有肠炎及腹水。流行情况:周年发生,仅冬季发病率偏低;引起死亡率较低。防治方法:平时预防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投喂抗菌药。治疗时,全池泼洒含氯消毒剂,连用2~3天,同时内服喹诺酮类药物5~7天。...

    462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