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及预防补救方法

时间 : 2023-01-10 06:06:45 投稿人 : 又柔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

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及预防补救方法 | 淡水养殖

1.越冬鱼塘环境差,严重缺氧造成死亡

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积,配套塘头猪鸭场的猪鸭屎落塘,鱼类(种)高密度养殖,高投饲,高排泄,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大;其次是有的村边塘、圩镇塘,村民居住密集,生活污水和附近工厂废水排放落塘,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再者水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超标,亦可引起鱼类(种)中毒死亡;四是鱼塘渗漏大,保水性差,缺少新鲜水源补充,塘小水浅缺氧,鱼类活动空间窄;五是新挖塘、瘦水塘不肥,缺少丰富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产氧量抵不上耗氧量,鱼类缺氧浮头染病死亡。

2.鱼种过密过小引起死亡

鱼种大小不均,加上投喂不当,弱肉强食,造成鱼种规格太小,体质越来越差,体内积贮的脂肪等营养物质能量少,难以在漫长的越冬期间维持生命活动中所需的能量,因身体衰弱而死亡。

3.鱼体受伤染病死亡

在拉网上市或拼塘时操作不佳,造成鱼体鳞片、鳍条、鳃丝擦伤脱鳞,使得病菌入侵感染疾病,在越冬期间也容易死亡。

4.管理不善引起死亡

在越冬期间,养鱼户认为鱼类不吃或少吃饲料,而放松管理,不及时查看水质(当水体含氧量降到3毫克/升时,鱼类感到不安;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鱼类呼吸困难,大量浮头死亡;溶氧量最好控制在5毫克/升为安全系数)、水体肥瘦老化及鱼类活动情况,或已发现鱼体不好的苗头又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拖延时日造成鱼体衰弱死亡。越冬塘渗漏水,塘小水浅冰雪过厚造成池水缺氧,亦会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二、预防补救方法

1.树立“以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思想

水产养殖动物的发病机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恶劣的养殖环境(包括气候反常);二是水产动物体质弱,抗病能力下降;三是致病的病原体存在,三者缺一不可。依据这三个原则,我们若能做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即可使养殖品种安全过冬。因此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健康生态的养殖管理模式,才能达到减少或控制越冬鱼类的疫病,减少由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来年增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2.改造越冬养殖环境

选好越冬池塘,清塘消毒,培肥水质。越冬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种成活率和成鱼生长增产。

选塘条件如下:背风向阳,保水性好,水源充足,灌排方便,鱼种塘3亩~5亩,成鱼塘5亩~10亩,水深2米~3米(北方的池塘结冰后水位也要保持在2米左右)。有条件的可选择有温泉水的池塘,对保护热带、亚热带鱼类安全过冬最为有利。应将过多的淤泥清除,作为农作物和果木的有机肥料,修补渗漏,清平塘底,保留淤泥20厘米即可,并进行阳光曝晒,耙松底泥,充分氧化。然后灌水入塘80厘米~100厘米,亩放生石灰150公斤和茶麸50公斤(浸水24小时后连渣带水均匀泼洒落塘),生石灰中和酸性,提高pH值,改良水质底质,释放营养素,杀灭野杂鱼、寄生虫和病原体。茶麸除了杀灭野杂鱼之外,还起到培肥水质的作用(培育丰富浮游植物,有利于光合作用造氧),药性过后,茶麸也是鱼类喜欢吃食的营养饵料。一星期后将越冬塘水位加深到1.5米~2米,亩施发过酵的有机肥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磷肥3公斤)培肥水质,使鱼种(或拼塘后不能上市的成鱼)落塘后即可摄食丰富的饵料。

3.提高鱼类(种)机体的越冬抗寒免疫力

大规格鱼种体质健壮、肥满膘壮、耐寒耐低氧、抗感染能力强。据笔者多年实践,在同等条件下,一般尾长12厘米以上的鱼种越冬后成活率可达90%,而尾长5厘米~6厘米的鱼种越冬成活率为50%~60%。由此可见,在每年的秋季鱼类大量摄食,积存脂肪能量以供越冬消耗,故要多投喂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饲料(如农副产品的下脚料、花生麸、豆饼、麦皮、玉糠和适量的新鲜青菜叶、青草叶),把鱼类(种)育肥育壮。

适时投放就是要掌握好投放时间,投放太早,水温高,鱼类活动频繁,耗氧、耗体能较大,拉网擦伤也易感染赤皮烂鳃等病症;投放太晚,天气寒冷,拉网刮鱼同样损伤鱼体表易感染水霉病,亦会造成大批量死亡。因此,一般选择在11月中旬水温在12℃~15℃时进行拼塘养鱼(这时鱼类活动减弱,鳞片紧凑,拉网不易擦伤染病)。

鱼类(种苗)放养,有单品种养殖、多品种混养,所以要分品种、分规格、分食性。如以培育滤食性鲢鳙鱼为主的可使养殖鱼占70%,搭配20%的草鱼、10%的底层杂食性鱼类(单品种的罗非鱼或土鲮鱼等),反之则一样。如果是养殖底层鱼类(罗非鱼、土鲮鱼、鲤、鲫等),则不要混养,因为这些鱼类食性和居住水层大同小异,容易造成抢食,大鱼欺负小鱼,造成弱小者先死亡。建议单塘养殖单一品种以同一规格鱼类为主,如土鲮鱼(种)占70%、鲢鳙鱼占20%、草鱼占10%可充分利用鱼类食物链,共生互利,健康养殖。

放养太密,饲料不足发生争吃,鱼类生长大小不一,活动空间小,水位下降,易缺氧死亡;太疏,则浪费水体空间。一般亩放10厘米以上鱼种3万尾~4万尾,无水源补充者则亩放1万尾或者更少些。如果是成鱼塘养殖,一般亩放300公斤不能上市的成鱼,也可捕捞多少放回多少,捕什么放什么,保持鱼量相对稳定,有利增产增收。还要根据养殖技术、饲料、水源、品种、规格、密度等具体情况及时调整,不能照搬照套。在中午2时~3时、无风,光照、水温正常时进行放养。放养前先进行检疫,用4%~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消毒十几分钟后落塘养殖。

(来源:中国农资网)

相关文章

  • 月鳢的繁殖和养殖技术
    月鳢的繁殖和养殖技术

    月鳢俗称七星鱼、山斑鱼、秤星鱼、星光鱼、麻鱼等。月鳢蛋白质含量高(肌肉干物质粗蛋白含量达79.25%),肉质细嫩,骨刺少,味鲜美。近年来,在广东、广西等到地,许多养殖户进行了大量养殖,形成批量生产,经济效益相当显著。月鳢体型似乌鳢,长圆筒形,与乌鳢不同之处主要为:月鳢无腹鳍,则线在臀鳍起点上方处折断。月鳢尾鳍基部两侧各...

    898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黄喉拟水龟养殖常见病肠胃疾病防治技术
    黄喉拟水龟养殖常见病肠胃疾病防治技术

    1.病原:点状产气单胞菌、大肠杆菌等。2.病症:食欲不好,食量减少或停食,粪便稀软不成型,色呈红褐色或黄褐色。腹部和肠内充血,反应迟钝。3.防治:在饲料中拌入抗生素投喂,第一天每公斤病龟用药0.2克,以后减半;保持水质清洁,用0.5~0.8毫克/升的强氯精全池遍洒。...

    2916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

    “蟹大小,看水草”,“养好一塘蟹,先要种好一塘草”这句话是渔业谚语,由此可见水草在池塘河蟹养殖中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成熟,渔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对水草也日益关注。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养蟹者参考。一、水草栽植1.水草种类。蟹池中的水草应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

    232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殖户如何选择水草,更有利于河蟹生长
    养殖户如何选择水草,更有利于河蟹生长

    众所周知河蟹养殖要种植水草,因为水草可以净化水质,保障河蟹品质,还可以帮助河蟹蜕壳附着、遮阴降温,适当补充天然饵料。目前养蟹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水草能否养好、保好。因此养殖户们绞尽脑汁的去种草、保草。近几年来由于水草越来越难种,高温期也越来越难管理,导致水草种植五花八门,最后很多养殖户直接每个品种的水草都种一点,结果往往...

    161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质水体繁育装置有效解决鲟鱼苗种死亡问题
    泥质水体繁育装置有效解决鲟鱼苗种死亡问题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所王念民助理研究员等人完成的“鲟科鱼类泥质水体繁育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鲟科鱼类泥质水体繁育装置涉及一种繁育装置,第一单层滤网两侧分别与两个板体固接,双层滤网与两个板体的底部固接,每个侧气囊防水包的一侧通过多个可伸缩带与底气囊防水包连接,每个板体的外侧各安装有一个侧气囊,底气囊固定...

    23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深秋季节草鱼池塘管理三个技术要点
    深秋季节草鱼池塘管理三个技术要点

    进入秋季后,雨水渐少,气温变化较大,早凉晚凉。该季节鱼类加快生长,需要催肥长膘,由于水温忽高忽低,生物负载大,水质难于控制,也是白露心鱼病高发阶段,要加强草鱼养殖后期管理,提高产量与效益。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要优化水质,改良底质。秋季,鱼塘要经常注入新水,保持水流畅通。鱼塘水质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保持水体“肥、活、嫩、...

    1385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池塘那些事之近期蟹塘吃食量少原因浅析
    池塘那些事之近期蟹塘吃食量少原因浅析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于河蟹来说也是一样的。河蟹吃食量的多少关系到河蟹体质的好坏以及其翻倍率的大小从客观上讲也能反映一个蟹塘河蟹存塘量的多少。近日来听到不少养殖户反映河蟹吃食量明显降低,蟹塘水体清晰喂下去是食吃不掉由此怀疑蟹塘河蟹存塘量少,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关于其原因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一、天气突变气温变化大河蟹属于...

    287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烂鳃是草鱼的一号杀手
    烂鳃是草鱼的一号杀手

    带菌鱼是烂鳃最主要的传染源,还有曾经被得过烂鳃病的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导致烂鳃发生的源头,水中病原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密度越大,此病就越容易暴发与流行。在湖北江汉地区,养草鱼不怎么打疫苗,每年草鱼烂鳃病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养殖户的鱼塘一旦发生了这样的病,总是不断地杀虫、杀菌,药用了不少,死鱼也没控制下来...

    23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巴西鲷成鱼养殖技术
    巴西鲷成鱼养殖技术

    巴西鲷又称南美鲱鱼,原产于巴西南部巴拉那河水系,是巴西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饲养、易捕捞、肉嫩刺少等优点。一、水体要求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投放鱼种(水温15℃以上),养殖面积5-15亩,水深1.5-1.8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苗种以10-15厘米为宜,鱼种下塘前用2-3%食盐水浸洗1...

    27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鲈养殖之鱼虱病的防治技术
    花鲈养殖之鱼虱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该病是由桡足类鱼虱寄生而引起的疾病。鱼虱雌、雄形态相似,由头胸部和尾部组成。绝大多数种类寄生在海水鱼体表及鳃上,只有少数种类寄生在淡水鱼、咸淡水鱼身上。2.症状:当大量虫体寄生时可引起病鱼焦躁不安,在水中狂游、跳跃,或摩擦池底、池壁,鱼体消瘦,皮肤发黑,严重时出现死亡。3.防治:①海水养殖的病鱼用淡水浸浴15...

    1329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鱼类肠炎病的治疗
    鱼类肠炎病的治疗

    一、症状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尤其在苏北沿海滩涂大面积养殖异育银鲫,养殖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殖鱼体检测、镜检,并没有发现鳃、体表有寄生虫寄生的现象。肛门无异常症状,但是轻压腹部或有“胶状粪便”,有时发现成形的粪便间连有很长...

    15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养鱼不可忽视施用钙磷肥
    冬季养鱼不可忽视施用钙磷肥

    有些人认为,冬季养鱼池塘水温较低,鱼类活动少,新陈代谢缓慢,摄食量小,对水质要求低,养鱼池塘不需要施入钙、磷,因而忽视了冬季养鱼对钙和磷的施入。其实这是误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提高水体钙和磷的含量,更有利于改善水质条件和鱼类生理代谢状况。既可增强鱼体抗寒能力,提高越冬存活率,又能保持越冬前的正常生理指标,在开春后充分发...

    11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季鱼塘养殖管理技术
    夏季鱼塘养殖管理技术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二...

    26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选择使用鱼类催产激素
    怎样选择使用鱼类催产激素

    "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除亲鱼要培育好、繁殖设备配套、操作严格认真等以外,催产激素的选择和使用也十分重要。常用的催产激素有:鲤、鲫鱼脑垂体(P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地欧酮(DOM)、利血平(RES)等。其使用剂量为(以雌鱼体重计算,雄鱼减半):一、单独使用鱼垂体:⑴...

    20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成鱼池冬季管理要点
    成鱼池冬季管理要点

    今年秋冬季节雨水比较多,温度比较高,鱼类活动正常,许多池塘的后期管理比较松懈,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冬季成鱼上市的规格和质量,因此要切实做好冬季成鱼池的管理工作。勤加水,增加溶氧量在冬季管理上,由于大多数池塘的水位已经下降,容易造成池塘鱼类出现暗浮头现象,比如发病鱼池下风口出现黑色泥沫样物质。大多数养殖户对此均没...

    21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