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冬季鱼种高成活率饲养技术要点

时间 : 10-19 投稿人 : 希希 点击 :

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本人现将池塘鱼种越冬高成活率的饲养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冬季鱼种高成活率饲养技术要点 | 动物养殖百科

1、池塘条件。应具备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无污染源,面积2~3亩,池埂高2.5米以上,塘堤坚实,不渗不漏,保肥力度好、池底淤泥厚10~20厘米、池中无杂草、背北向南的长方形池塘。水深要求保持在2米以上,并保持稳定的水位。在寒冷季节应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特别寒冷的地区最好在有温泉水、工厂余热水的地方建越冬池。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是降低鱼种越冬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2、水质要求。在鱼种下塘前,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按每亩用生石灰80~120千克,溶解后全塘泼洒,能杀灭凶猛鱼类和耗氧耗肥的低值野杂鱼,并可稳定水体pH值在6.8~7.8。根据池塘水质的肥瘦程度还要施基肥和追肥,施基肥时一般按每亩水面施用腐熟的人粪尿80~200千克,追肥时宜用适量的尿素或碳氨等速效肥料来培肥水质,培育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当池塘水质过肥时应注人新水,排除部分旧水,保证池塘水质鲜、嫩、活、爽的标准。进水口要用密眼网过滤,以防野杂鱼混入。冬季肥水中的饵料生物,不仅可供鱼摄食补充代谢的消耗,而且由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使池水保持丰富的溶解氧,为鱼种越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水位控制。鱼种越冬池塘的水位一般应保持在2米以上。因为水位较深时,水温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温差变幅也小,对鱼种越冬较为安全。若池塘水位过浅,极易使水体形成冰冻,相对减少了水体空间,而导致鱼种缺氧和冻伤。

4、搭棚挡风。为避免风雪的侵袭,可根据池塘水面的大小确定搭建一定数量的挡风棚。挡风棚以稻草或芦杆为材料编织而成,用竹杆或木桩将其固定在池塘的任意位置。其高度应高于水面10~15厘米,在棚下方堆入一定数量的猪、牛粪,这些粪在腐烂发酵时所产生的热能有利于鱼种越冬,同时也可为鱼种提供饵料。

5、适时并塘。每年的11月份是鱼种并塘的适宜期,因为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鱼种基本停止摄食,这时选择晴暖无风天气并池最好。并池过早,水温较高,鱼种活动力强,操作过程中易使鱼种受伤,感染病菌,并且密集于池塘内极易引起缺氧;若并塘太迟,操作不便,还易使鱼体冻伤。鱼种并塘人池时,应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种5~10分钟。

6、优选鱼种。结合并塘,选择优质、健壮、规格较大的鱼种用作越冬鱼种。优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耐寒、耐低氧能力强,越冬死亡率低。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种越冬,死亡率可降低到5%以内。要获得优质的大规格鱼种,除强化鱼种的夏、秋季培育,尤其是秋季培育外,越冬前期还应投喂高质量的饵料,并加强对池塘鱼种的饲养管理工作。草食性鱼种除投喂鲜嫩草料外,还要投喂一定量的谷芽、麦芽、营养全价的高蛋白的饲料。滤食性鱼种应通过培肥水质,使池塘水体中有丰富的饵料生物,以满足鱼种摄食的需要,为鱼种安全越冬奠定基础。

7、合理密度。在鱼种并塘时要控制密度。如放养过稀,影响池塘利用率,造成水体的浪费,而放养过密易造成水体缺氧泛塘,影响鱼种的生长发育。放养密度要因地制宜,一般每亩水面投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万尾左右,l0~20厘米的鱼种不超过l万尾为原则。鱼种进入越冬池的时间不宜过晚,通常在水温降到10℃左右时开始较好,一般不能低于6℃。

8、调节水质。调节好池塘水质,使水体有充足的溶氧,以达到提高鱼种规格和肥满度。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的水体条件下,肥满度相同的鱼种,规格越大,成活率越高;鱼种规格相同时,肥满度大的鱼种越冬成活率也高。

9、严格消毒。对鱼池鱼种的消毒可按常规操作,但绝不能走过场,否则后果十分严重。在鱼种并塘转运过程中,难免有部分个体体表受伤,此时易感染水霉病,所以鱼体消毒应以防治水霉病的药物为主。

10、投饵施肥。鱼种消毒并塘后,应坚持冬季适当施肥投饵。

(1)化肥的投施。对长时间没有补水的越冬池,在冰封后不久必须追施化肥,其方法是:水深2米的鱼池,亩用尿素(或硝酸铵)5~6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混合后装入纱布袋或戳有许多小洞眼的塑料编织袋里,挂在冰面以下,让其缓缓释放肥分。肥水能增加水体的氧源,但也不能太肥,通常以水体的透明度能保持在25~30厘米为宜。

(2)饼肥的投喂。投喂饼肥以粉状饼粕为好,也可饲喂配合饲料。在水温5℃以上,3~5天投喂一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0.5%~1.0%为宜。如连续晴好天气可适当增加投饲量。

(3)粪肥的投饲。越冬期间,选风和日丽的天气,在午后1:00~3:00酌量投喂优质粪肥(人粪尿或畜禽粪便)。这样不仅可保膘促长,还可使越冬成活率提高5%~10%。若在池塘里定点堆放一定量的畜禽粪肥,让其发酵发热,既可肥水,又有提高水温的作用,也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5%以上。

11、加强管理。

(1)适时注入新水。越冬期间要保持池塘水位在2~2.5米,如果条件具备时,能保持越冬池塘内有微流水则更佳。这样不仅能保持池塘水质良好,而且还可减少或控制冰冻层的厚度和有效地增加冰层下水体的溶氧量。

(2)破冰扫雪增氧。在严冬时节,因并塘鱼种放养密度相对过大,加致冰层对池塘形成密封状,易导致鱼种严重缺氧窒息死亡。因此每天要坚持巡塘,冰层密封严重时要及时破冰或在池塘中打冰孔增氧,并彻底清除冰面上的积雪和杂物,保持冰层的透光性,以免影响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增氧效果,保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南方地区应注意水质调控,确保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pH值在6.8~8.0,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不超标;北方地区的池面一般都会结冰,须经常打冰眼,以利气体交换,雪后及时扫除积雪,增加透明度以利浮游植物产氧,必要时可施用化学增氧剂。

(3)做好鱼病防治。在冬季鱼种易感染水霉病,故在并塘等操作过程中,要细心操作,避免鱼种体表受伤。防治水霉病可用0.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两次即可。当发现病鱼或死鱼要及时捞出进行销毁或深埋,防止病菌的扩散蔓延。

(4)开春后的管理。当水温回升到10~15℃,即可进行正常投饵、施肥等管理工作。开始投饵要做到以精料为主、少量多次,当天吃完,尽快使越冬后的鱼种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

相关文章

  • 猪瘟
    猪瘟

    急性型1.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流行初期。2.病猪精神差,发热,体温在40—42℃之间,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颤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有的发生呕吐。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不能张开,鼻流脓性鼻液。初期便秘,干硬的粪球表面附有大量白色的肠粘液,后...

    744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养殖资料 动物养殖教学
  • 探研淡水鱼养殖业产业的绿色发展路径
    探研淡水鱼养殖业产业的绿色发展路径

    我国是水产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水产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水产养殖业。作为农业的基础性产业之一,水产养殖业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优质蛋白,同时也促进了渔业产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了渔民的收入,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今,水产养殖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包括产业结构问题、养殖布局问...

    1647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猪蛔虫
    猪蛔虫

    流行病学猪蛔虫病的流行很广,一般在饲料管理较差的猪场,均有本病的发生;尤以3~5月龄的仔猪最易大量感染猪蛔虫,常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蛔虫生活史简单;第二,蛔虫繁殖力强,产卵数量多,每一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第三,虫卵对各种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虫卵具有4层卵膜,可保护...

    2050 动物养殖学习 动物养殖资料 动物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池塘春季管理的三点注意事项
    水产养殖池塘春季管理的三点注意事项

    冬去春来,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水体中各种水生动物活动能力与摄食能力开始增强,浮游植物开始生长,但是外界环境相对不稳定,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频繁无规律,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大量积累,水瘦等现象都容易引起养殖动物的健康问题。因此这个时期也是防病促长,提高成活率和养殖动物整体质量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做好水质...

    2872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江苏凌家塘水产市场牛蛙严重滞销
    江苏凌家塘水产市场牛蛙严重滞销

    近日有媒体报道,江苏省苏州市疾控部门在昆山一农贸市场检出了含有霍乱弧菌的牛蛙,产地为福建、广东等地,由此引发广泛关注。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得知市场内出售的牛蛙多来自金坛、溧阳和浙江,并未发现有福建漳州、广东汕头的货源。记者来到凌家塘市场特种水产区,经过多方打听,才在一个商户的里屋发现牛蛙的身影,...

    1453 动物养殖指南 特种养殖技术 农业养殖科普
  • 水产养殖过程中要从九方面做好技术管理要求
    水产养殖过程中要从九方面做好技术管理要求

    1.注意投饵和水质。投喂量要根据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视养殖对象生长和水质情况酌情增减。特别是进行施肥培养浮游生物的养殖池,使水中增加了各种营养物质,促使食料生物大量繁殖,要注意追肥次数,过多的施肥会引起水质恶化,造成氧气不足,从而危及鱼类。追肥还取决于施肥的时间和数量,当施肥过多,会迅速耗氧,要及时换水,调节水体到合适...

    433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娄底畜牧水产局长话养殖 邀百姓发展牛产业
    娄底畜牧水产局长话养殖 邀百姓发展牛产业

    “发现疫情如何处理、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如何让百姓吃上‘放心肉’……”。10月10日下午4点,娄底市畜牧水产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建设做客娄底新闻网(红网娄底站)嘉宾访谈室,就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自查自纠:整改落...

    800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农业养殖科普 动物科普知识
  • 养鱼户一投喂饲料就死,不喂就不死,这是什么原因?
    养鱼户一投喂饲料就死,不喂就不死,这是什么原因?

    在养殖中,养殖户有时会遇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不投喂饲料还好,一投喂就出现死鱼,那这是什么原因呢?之前我们曾写过霉变饲料引起的死鱼,由于饲料存贮时间过长,环境潮湿,掰开饲料,对着太阳光有时候肉眼都能看到霉菌的菌丝。这种由于饲料变质引起的死鱼,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饲料存贮时间超过两个月,二是饲料连续投喂一周以上,才会出现死鱼...

    1449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喂量的把控工作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水产养殖过程中投喂量的把控工作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1、月投喂量一般7、8、9三个月是生长高峰期,投喂量占整个生长过程的65%,这段时间内抓住时机,备足饵料,才能保证鱼的正常生长。2、日投喂量经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鱼类的摄食量达到7-8成饱时,消化吸收率才较高,饲料系数才较低。在有些地区,养殖户在投喂的过程中往往喂到鱼不吃才停喂,这不仅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还...

    2602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蜜蜂养殖技巧大全
    蜜蜂养殖技巧大全

    中国是蜂蜜的消耗大国,人人都知道蜂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蜂蜜可以生产成蜂胶、王浆等营养物质。在我国近几年的发展来看, 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开始进行蜜蜂的养殖,以此来增加个人收入,那么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蜂蜜的养殖大全。一、环境1、蜜源由于蜜蜂需要在蜜源多的地方生存,一是为了吃,二是为...

    2316 养殖养护宝典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养殖知识
  • 水产养殖宝典之如何选留亲鱼
    水产养殖宝典之如何选留亲鱼

    一、年龄与性腺发育程度选留的亲鱼要达到或接近性成熟年龄。四大家鱼的性成熟年龄因地而异,南方比北方要提早成熟1年~2年。其性成熟的年龄一般为:青鱼5龄~7龄,草、鳙鱼4龄~6龄,鲢鱼3龄~5龄。雄鱼一般比雌鱼提早一年达到性成熟。选留时,最好解剖几尾具有代表性的鱼,检查其性腺发育程度。在冬季,最好挑选性腺发育到第Ⅲ期的鱼,...

    2160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养殖资料
  • 水面漂浮的各种颜色的藻类水华应如何如理?
    水面漂浮的各种颜色的藻类水华应如何如理?

    进入夏季,高温高热下,除了容易在水面滋生蓝藻外,养殖户们还经常会碰到漂在水面上的各种各样颜色的藻类水华,这些水华中,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还有铁锈色的,最难看的就是由角甲藻引起的黑色水体,就像臭水沟里的水色,看上去极不舒服。形成这些藻类水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些藻类,大多虑食性鱼类不吃,即使吃了也不消化。所以稍有一点...

    833 淡水养殖 水质调节技术 养殖水质 养殖水质调节 养殖水质调节方法
  •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户要切实做好水质调节工作
    高温季节水产养殖户要切实做好水质调节工作

    夏季天气炎热,是池塘中虾蟹的生长旺季。同时,水温增高导致各类病菌繁殖速度加快,致使虾蟹极易感染疾病。因此,广大水产养殖户要切实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好水质。一、增加池塘换水量,有条件的池塘可每天换水,日换水量为养殖水体的20~30%,换水时间应在水温较低的晚上。二、有条件的池塘可安装增氧机,可使用水车式增氧...

    1872 淡水养殖 水质调节技术 养殖水质 养殖水质调节 养殖水质调节方法
  • 定陶县开展肉鸽养殖调研活动
    定陶县开展肉鸽养殖调研活动

    在调研时,专家吴清月运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白鸽养殖户传授了肉鸽在笼养条件下的各种技术,内容包括:肉鸽的主要品种,肉鸽良种的选育、繁殖,肉鸽的营养需要、日粮配合及饲养管理,鸽舍鸽笼的设计,肉鸽的保健砂,肉鸽常见疾病的防治等知识。肉鸽养殖户雷丙一说:“专家的现场讲解联系实际、通俗易懂,我受益匪浅。这一...

    272 养殖动物技术 动物养殖管理技术 动物养殖方法
  • 鹌鹑养殖之啄癖症治疗方法
    鹌鹑养殖之啄癖症治疗方法

    一、发病原因鹌鹑啄癖症包括啄鼻、啄羽、啄蛋、啄肛、啄趾等。本病发生原因较复杂:①日粮不足使鹑处于饥饿状态;②饲养条件不良,温湿度不适宜,通风不好,光线太强,饲养密度过大,鹑舍不卫生;③日粮配合不当,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不足;④日粮中缺乏某些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2、B6等均可引起啄癖症。二、主要症状1...

    1501 动物养殖前景 动物饲养方法 动物养殖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