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病原由日本鱼鲺寄生引起,病鱼不安,狂游,群集水面做跳跃急游行动。
防治方法:敌百虫(晶体90%)每立方米水体用0.25—0.5克。
1.病原:爱德华氏菌。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部肿大,肛门红肿,腹腔积水,肠道充血,肠道内有水样物积聚。肝、肾、脾、鳔等内脏,有白色小结节样的病灶。生殖腺有出血现象。鱼体表可见膨隆发炎的患部,尾鳍、臀鳍的尖端和背鳍的后端坏死发白。发病时间较长,病鱼逐渐死亡。3.防治方法⑴预防上,要特别注意养殖密度...
1.池塘准备斑点叉尾鮰的苗种培育面积以2~3亩为宜。鱼苗下池前10天用生石灰每亩50~60千克对鱼池进行消毒,然后用猪、牛、人粪将水质培肥,待水中出现大量浮游动物(主要是轮虫)时,将卵黄囊消失后3~5天的鱼苗放入肥水池中。2.投喂与管理苗种培育宜采用二级饲养法。一级饲养是将2厘米左右的鱼苗养到10厘米左右;二级饲养是将...
(1)病原鲶华丽绦虫。(2)症状病鱼体色稍黑,游动缓慢,胃、肠内无食物,肠内有较多淡黄色粘液,剖开腹腔肉眼可见绦虫寄生在肠内。危害10~54日龄鲶鱼苗时,感染率为60%,未发现引起大量死亡的情况。成鲶虫体主要寄生于肠中,堵塞肠道,严重影响成鲶生长,发病时间为每年4月。(3)防治①每千克饵料添加40~500克鱼虾壮元另加...
饲料配方的好坏,最终要体现在养殖效果上,即鱼的生长速度、饲料的转换率、饲料系数、产量和经济效益上。但是,一个科学的配方并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养殖效果,其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否正确掌握好投饵技术。而池塘的生态因子极其复杂,鱼类又是变温动物,摄食强度随水温而变动,投喂饲料过少,将使鱼处于只维持代谢状态,甚至体重减轻;投...
鱼种选择关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示范户技术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来确定放养模式,有针对性选择鱼种放养。切不可有什么放什么,那个鱼种多就多放,那个少就少放。鱼种质量关俗话说,“种好半塘鱼”,这说明鱼种质量的重要性。同龄的鱼种规格应力求整齐、发育良好、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且体表鳞片完整无损,没有鱼病和寄生...
Q:我池塘里的氨氮、亚硝酸盐为何一直很高、怎么降都降不下来?A:这种情况一般以老塘口居多,多年养殖很少清塘晒塘,不注重改底,导致水中含氮有机物大量积累,高温季节底质败坏,水中溶氧低,藻相菌相不平衡等均易导致有机物转化不彻底,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而且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老塘口建...
培育幼蟹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5月上旬或中旬放养。天然蟹苗在6月上旬或中旬放养。选择体质健壮、活泼,手抓一把轻捏,松手后能迅速散开逃逸,经过淡化,规格整齐,一般14万只/kg左右的蟹苗。土池、稻田、滩地每100平方米放养0.5kg。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0.05kg。网箱放养0.1kg。培育蟹种在5月下旬~6月下旬放养。选择体...
春天万物复苏,水温逐渐上升,黄颡鱼经过一个越冬期,已逐渐开始摄食。水体的各种微生物及致病菌也开始大量繁殖,加之2014年黄颡鱼价格低、存塘量大,塘底未及时清整,极易发生病害,直接影响到养殖效益。春季健康养殖需着重抓好以下几点:改善水质保持嫩爽养殖成鱼的池塘,春季多数池水存放的时间较长,加之气温逐步升高,池水变的老化,呈...
林星(莆田市生物工程研究所)中国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中街1003号邮编:3511001前言花鲈又称鲈鱼、海鲈、七星鲈等,隶属鲈形目、鳍科、花鲈属,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花鲈因其具有广温、广盐、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效益好等特点,适合于各种形式的养殖,既能在海水中养殖,又能在淡水中养殖;且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
亲鱼池放养密度小,水质清新,每0.07公顷可套养鳜鱼夏花鱼种40~50尾。可清除亲鱼池的野杂鱼,清除了与亲鱼争食的野杂鱼,有利于亲鱼的生长发育。上海市川沙县孙桥水产队于1989年6月29日将平均体长为5厘米的鳜鱼夏花151尾,分别套养在面积为0.34公顷的3口亲鱼池中,平均每0.07公顷放养30尾。经141~144天饲...
每年应结合捕捞及时清除养蟹池中过多的淤泥,曝晒蟹池。清塘药剂应根据需要进行更新调整。养殖中防逃设施也能起到防敌害生物入侵蟹池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针对有害生物的种类设计防逃设施。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河蟹的摄食生长情况,检查栏网和堤埂是否有洞,防逃设施和进、出水口网罩是否损坏,防止敌害进入,切实做好防逃防害。河蟹发病不...
在温室甲鱼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透明度和微生物等因子来表明水质的指标和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甲鱼对水质指标的适应范围见表1。表1龟鳖对水质指标的适应范围1、溶解氧的调节甲鱼苗入池时氧气的控制是很有讲究的。最好一台增氧机安装一个时控开...
受冷空气影响,泥鳅塘水质发生明显变化,塘底、水体病菌滋生快,导致泥鳅出现大量死亡,多则达100多斤一天,主要症状为红嘴、红鳍、红点、烂身、烂尾(如图);从开花泥鳅到成本鱼均有发生,处理方法与去年有所不同,汇海水产药店技术员经过跟踪处理,现将有效处理方案分享如下,以供参考。处理方案:1、首先检测泥鳅是否带虫,亚硝酸盐是否...
在我们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发现仔蟹、幼蟹会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现象,称为"上岸不下水症",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其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一般不外乎四方面的原因及相应对策:(1)由水质差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剩余饲料、动植物尸体、死亡藻类、高密度仔蟹、幼蟹的生理排泄物等有机物质在水中不断积累,会产生大量的氨...
黄鳝依靠泥土打洞穴居是为了达到逃避敌害,避免高温和延续后代的目的,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但这一习性并非不能改变。实践证明,在养殖池中投放根须丰富的水草代替泥土,是完全可以使黄鳝放弃钻泥而乐意长期栖息于水草丛中。但笔者通过对其繁殖状况的对比,仍发现无土池中的黄鳝繁殖率不高,故建议大家在进行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鳝苗时,...
蟹类病害的诊断详细流程
养蟹池塘如何种植金鱼藻?
大闸蟹池塘套养鳜鱼四个注意事项
为什么蟹苗在下塘前必须暂养饱食后下塘?
螃蟹养殖-如何使用虾蟹保护剂清塘?
黄鳝养殖-产卵的问题
无公害黄鳝水霉病的防治技术
如何提高野生泥鳅苗种投放的成活率
黄鳝养殖常见病之发烧病的防治技术
精养鱼塘可尝试粗养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