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江门粤海伍德斌
炎炎八月,海鲈头批鱼陆续上市,养殖户朋友在头批鱼投喂方面更是热情高涨,加料意愿强烈。而随着头批鱼价格略有波动,高温期常见病菌对鱼塘的侵袭,更是令不少养户朋友心急如焚。通过粤海一线团队塘头走访,发现今年鱼塘高温期病菌主要以诺卡氏菌为主,对鱼塘正常生产和投喂影响最大。
全面认识诺卡氏菌
1.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好气,抗酸或部分抗酸。
2.潜伏时间长,生命力强。爆发过诺卡氏菌病的鱼塘,其水源、底部土壤中的诺卡氏菌残留时间长,遇到合适条件又会重新爆发。
3.对鱼类传染主要通过口腔、鳃部、体表伤口等进行感染。特别是寄生虫咬伤鳃部后容易受到继发感染。
4.治疗时间长,见效慢。诺卡氏菌在海水鱼身上其特有的胞囊起到保护作用,阻碍抗生素的直接杀灭。
发病症状
病鱼主要表现出体表出血,真皮下形成脓疮,肾,脾脏出现白芽粒结节。发病初期病鱼离群,缓游水面,体表无明显异常,偶见出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少量死鱼且持续不断,解剖鱼体会发现脾、肝、肾起白点,并伴有其他的细菌感染。
诺卡氏菌病爆发原因探讨
外源性:
1.高温天气,特别是24~30℃水温有利于诺卡氏菌的繁殖。
2.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长期处于超标状态,底部恶化,为诺卡氏菌的繁殖提供温床。
3.交叉感染预防措施没做好,发病的死鱼,带菌的水源没有做好隔离防护,直接污染鱼塘。
内源性:
1.头批鱼人为加料意愿强,鱼体内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容易出现损伤,造成免疫力下降,让诺卡氏菌趁虚而入。
2.尾批鱼人为控料,一天一餐或两天一餐,鱼体正常生长所需营养得不到补充,机体抵抗力弱,容易受到诺卡氏菌的侵袭。
预防措施
1.做好鱼塘清淤消毒工作。空塘清淤或塘底翻推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塘底消毒,以减少诺卡氏菌的数量,降低其爆发机率。
2.做好水体环境净化工作。病死鱼要掩埋好,发病季节鱼塘尽量不要入水,防止交叉污染。底部要定期做好改底工作,可用“增氧解毒底净”+“二氧化氯”进行改底抑菌抑虫。水质指标定期检测,做好调水工作,可用“增氧解毒底净”+“粤海301”+“亚硝速降”来降低水体氨氮,控制亚硝酸盐。
3.做好鱼体强化工作。头批鱼适当内服“粤海601”(乳酸菌)或“五黄精华液”,“肝胆清”等中草药制剂来帮助消化,调理内脏。尾批鱼可适当增加投喂量,可内服多维多糖来加强机体免疫力。
4.做好思想准备工作。诺卡氏菌病其治疗时间长,药物作用见效慢等特点决定了管理者要做好应战工作,耐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