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如何捕捉肉仔鸡

时间 : 02-22 投稿人 : Julio 点击 : 加入收藏

在肉鸡生产中,鸡只的捕捉不可避免,如防疫、转群、出栏等。若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往往会引起骨折、挫伤、甚至死亡,从而直接影响外观等级和经济效益。捕捉时应注意:

如何捕捉肉仔鸡 | 家禽养殖

一、选择适宜的捕捉时间。要尽量选在早、晚光线较暗、温度较低时进行;晚上捕捉时鸡舍内仅留下一盏小灯泡;白天捕捉时需将窗户遮挡起来,使鸡舍内处于昏暗状态。因为暗环境下肉仔鸡的活动减少,利于捕捉。

二、做好准备工作。捕捉前要将地面或网上所有设备如料桶、饮水器等拆除、升高或移走,以免鸡只跑动过程中碰撞而致皮下出血或骨折。打开排风扇和门、窗,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以防鸡只闷死。如果是出栏,应在屠宰前12小时停食,以减少屠宰污染;停食后,不能停水,直至抓鸡装笼,以防鸡体因长时间断水造成体重下降或死亡。

三、合理分群。捕捉前应先用隔网将鸡群围成小群捕捉。这种捕捉法可有效减少鸡只因惊吓、拥挤造成踩压死亡。用隔网围起的鸡群的大小应视鸡舍温度、鸡只体重和捕捉人手多少而定。在舍温低于30℃、鸡只体重较小、人手多时,鸡群可适当大一些,同时在操作时还须有专人不定时驱赶拥挤成堆的鸡群;反之,在炎热季节里,所围的鸡群以几十只至一二百只为宜,应力求所围起的鸡只在10分钟左右捕捉完毕。

四、讲究捕捉方法。捕捉动作要轻柔而快捷,较小的鸡只可用手直接抓住整个身体,但不可抓得太紧,此法在滴鼻、点眼免疫等操作时常用到。较大的鸡只可从鸡的后面握住双腿,倒提起轻轻放入筐内,严禁抓翅膀和提一条腿,以免出现骨折。肉仔鸡出栏时,每筐装鸡不可过多,以每只都能卧下为宜。

(来源:《农家致富》2004.5期)

相关文章

  • 高产蛋鸭营养要全面
    高产蛋鸭营养要全面

    能量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3种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粗纤维。鸭对粗纤维消化能力低,日粮中不可过多,蛋鸭日粮中一般为3%-5%。蛋白质产蛋鸭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一般为18%。矿物质蛋鸭日粮中钙的含量一般为2.5%-3.5%,磷的含量一般在0.5%左右,钙磷比例一般为4-6:1。每千克饲料中需...

    4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梨采收贮藏技术要点
    鸭梨采收贮藏技术要点

    鸭梨是我国梨的优良品种之一,在国内外水果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鸭梨在一般条件下可贮藏4--6个月。据笔者多年的实践,加强鸭梨贮前的管理,是减轻贮藏期间病害,延长鸭梨贮藏期的有效技术措施。1、采前精心管理:鸭梨采摘前半月应喷一次300mg/kg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以增加鸭梨果实中的钙含量,从而降低贮藏期间黑心病的发病...

    28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吃辣椒多产蛋
    鸡吃辣椒多产蛋

    红辣椒中含有植物杀菌素。据试验,在蛋鸡饲料中添加0.3%~0.6%红辣椒粉,可使蛋黄颜色显著加深,并能提高鸡的采食量和抗寒能力,提高抗病能力,使产蛋率提高8%~10%。(李巧云)(来源:农业科技报)...

    23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咋给鸡科学换料
    咋给鸡科学换料

    在规模养鸡中,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日龄给鸡科学换料,鸡不但生长快,还可增加母鸡体内的营养物质储备,从而确保母鸡开产平衡,持续连产。给鸡换料,首先应按品种饲养的标准进行。一般给19~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也称过渡料,料中的钙和蛋白质的成分应比青年鸡的饲料有所增加,一般钙的比例为1%,粗蛋白质为16.5%,换料时,应用半月...

    12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脚垫肿症的防治
    鸭脚垫肿症的防治

    鸭脚垫肿症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菌存在于动物的体表和外界环境中,当遇到温暖潮湿和恶劣的环境时就会大量繁殖。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脚垫肿的病例有很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病原及流行鸭脚垫肿多发生于成年种鸭群,尤其是体型较大的品种。该病发生的诱因主要是鸭场栏舍及运动场存在易造成鸭脚损伤的尖锐异物,...

    29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保持禽舍卫生有程序
    保持禽舍卫生有程序

    一、禽舍排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家禽上市或淘汰。在"全进全出"的禽场,尽快使全场排空,一只家禽也不留,如多日龄共存的禽场,也应尽可能将某一禽舍及附近的禽舍排空。二、将用具或棚架等移出禽舍进行处理。在空舍之后,应及时清除饲料槽内残留的饲料、饮水器内残留的饮水,以及产蛋箱内的垫料和粪便,然后将饲料槽、饮水器、产蛋箱、育雏...

    8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鸭脱肛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蛋鸭脱肛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脱肛的症状和原因。蛋鸭脱肛现象,大多发生在新鸭开产的初期。(一)脱肛的症状。肛门周围绒毛湿润,有时从肛门内流出白色或黄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输卵管连同泄殖腔一同脱出肛门外,长约3~4厘米,时间稍久脱出部分的颜色由红变绀,水肿,接着引起脱水、溃烂,并带有腥臭气味。病鸭行动迟缓,不愿活动,常作蹲伏姿势。如治疗不及时,...

    4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米易鸡
    米易鸡

    产地(或分布):主要分布于四川米易县安宁河谷地区的莲华、丙谷、新河、撒莲和宁华等乡,以及该县半山区的萍山、柳贤、普威、南坝等乡。主要特性:体型较大,似砖块形,体型可分为正常型和矮脚型。多为单冠,少数豆冠,虹彩栗色,肉垂红色或紫色。喙、胫黑色,多数有胫羽,趾羽发达,皮肤白色、灰色或黑色。母鸡羽色以深鹧鸪色居多,黑红色较少...

    17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种鸡采精与输精技术
    肉种鸡采精与输精技术

    随着肉鸡饲养业不断发展,一些种鸡场已经采取笼养肉用种鸡的方式。肉用种鸡采取笼养后,公母分开,不能自然交配时,人工授精就成为生产肉种蛋鸡的途径。采精技术采精时最好2人配合进行,1人保定公鸡,1人采精。保定者从笼中抓出公鸡,左右两手握住公鸡大腿根部,鸡头朝后,身体保持平衡,两腿自然分开,紧贴身体右侧(如果采精者用右手按摩,...

    26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骨鸡四季管理法
    乌骨鸡四季管理法

    春季:由于气候温暖,是一年中鸡生长及产蛋率最高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搞好配种繁殖,设置充足的产蛋箱,避免脏蛋、破蛋增加。然而春天也是疾病多发季节,要做好防治准备工作,且气温变化大,要注意保温。在春季不产蛋的鸡,大都是病鸡,应及时淘汰。夏季:夏季气候炎热,鸡群全身覆盖有羽毛,而且大部分是黑羽,所以鸡特...

    9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鸡病易发防治不容松懈
    冬季鸡病易发防治不容松懈

    编者按冬季,鸡舍较好的保温措施为病毒和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及传播条件。与此同时,鸡舍的通风、温度及湿度之间的矛盾,使鸡在冬季长期处于缺氧、低温、高湿、高氨、高二氧化碳的恶劣环境之中,导致鸡抵抗能力降低、易患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今向养殖户介绍冬季鸡群常见病的防治知识。肉鸡腹水综合征:肉鸡腹水综合征主要危害生长速...

    23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禽嘌蛋管理重点
    家禽嘌蛋管理重点

    嘌蛋就是将孵化到一定胚龄的胚蛋运送到另一地方出雏的孵化方法,可减少运输费用,并避免长途运输雏禽造成的伤亡。嘌蛋起程的时间可根据路途所需时间来决定,以一到目的地就即将出壳为宜。嘌蛋在运输途中的管理,热天和冷天是截然不同的。冬季和早春此时嘌蛋的管理重点是保温。装放嘌蛋的竹筐四周应用纸糊严,筐底铺一层垫草,每筐放2~3层蛋,...

    23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提高成活率注意要点
    养鸡提高成活率注意要点

    1、卫生我们鸡舍每天都要清理消毒。食桶和水桶每次喂食之前都会清洗,水也是新鲜的。像我们这样清理的几乎不存在。2、压死很多同行都遇见这样的情况,夜间温度下降的时候,很多小鸡会扎堆,如果夜间无人看管,那么第二天早上,你就会发现有小鸡被活活压死。我们采取的方式是整晚蹲守,隔两个小时就看一次温度计,温度不够就立即升温。3、生病...

    11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生豆饼不宜喂鹅
    生豆饼不宜喂鹅

    大豆饼含粗蛋白质42%,除蛋氨酸略显不足外,其它必需氨基酸含量较为均衡,尤其是赖氨酸含量高达2.38%。受利益驱动,某些个体户采用低温榨油法生产豆饼。这种生豆饼含有抗营养物质,直接用来喂鹅会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其中,抗胰蛋白酶能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率,降低饲料转化率,使雏鹅生长缓慢,母鹅产蛋量减少;红血球凝集素可...

    6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大棚饲养肉鸡注意事项
    秋季大棚饲养肉鸡注意事项

    1.做好雏鸡保温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给予适宜的温度。这是因为初生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气温低的季节,如果育雏温度过低,雏鸡身体会蜷缩,并互相挤压取暖,甚至密集成堆,影响采食和活动,有时会挤压踩踏,造成伤残,如果受凉还会引起拉稀或产生呼吸道病等,严重时造成大量死亡。2.防止氨气蓄积鸡群排...

    2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