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鱼病知识 鱼类致病菌——弧菌

时间 : 03-18 投稿人 : Tristen 点击 :

细菌疾病是导致野生和养殖鱼大规模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大多数的致病微生物是自然产生的腐生生物,它们利用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和矿物质进行生长和繁殖,在水生环境中物质的合成与降解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有学者证明了鱼类身上的菌群与它们生活的水环境菌群有直接的联系。这些微生物多是条件性病原体,通常入侵易受应激因素影响和疾病感染的宿主,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弧菌,以下就给大家分享部分弧菌致病菌。。。。。。

鱼病知识--鱼类致病菌——弧菌

弧菌科

弧菌科的成员是革兰氏阴性菌,直或弯杆状,可由极鞭毛运动。它们是兼性厌氧化学有机营养体,能够进行呼吸和发酵代谢。大多数弧菌是氧化酶阳性,在海洋和河口生境中很常见。这个群体非常多样化,经常有新的物种被发现。若干种对人类和动物具有致病性,该科包括对鱼类和贝类最具致病性的物种。

一、鳗弧菌

鳗弧菌常见于盐度范围广的海洋和河口环境中,很容易从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分离出来。形态符合对一般弧菌科的描述,即革兰氏阴性,能动的,弯曲或直棒状(0.5×1.5-0.5μm)。和大多数海洋弧菌一样,它对钠离子有绝对的需求。在含海水盐类的培养基和大多数含1%-2%氯化钠的通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蔗糖(TCBS)琼脂是一种选择性培养基,能促进致病性弧菌(奥德利弧菌除外)的生长,同时抑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上,20℃培养48小时,长出光滑,凸起的白色菌落。鳗弧菌TCBS琼脂上形成黄色菌落。

弧菌病是海洋养殖和野生鱼类在盐水或半咸水环境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它最初是发现于鳗鱼中,被称为红瘟疫,但现在在许多海洋硬骨鱼中都有分离。在野外,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夏末温度较高的浅水区。在养殖鱼类中,该病可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发生,尽管在夏末再次最为频繁和严重。在淡水物种中也有暴发的记录,通常与喂养海鱼内脏有关,鳗弧菌是造成日本养殖淡水鱼损失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鱼类,鳗弧菌是健康的鱼消化微生物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它广泛存在于轮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组织中。潜伏期随温度、毒株毒力和鱼类生存的压力程度而变化。疾病发生的温度阈值是不同的。大马哈鱼和大比目鱼,10-11°C是明显的阈值,而鲽类,鳗鲡科直到15-16°C之前,通常是不会发病的。死亡率在养殖鱼类中可能会高于50%,尤其是在幼鱼中。

临床病理学

在较大的鱼中,鳗弧菌病爆发通常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鱼皮肤肿胀、发黑、溃疡,可释放血色渗出物,溃疡可能很深而且坏死。其内脏的主要特征是脾脏肿大和液化,也有肾脏液化。心脏也有病灶性出血,鳃通常较苍白,肌瘤内也有深的坏死性出血。急性期的组织学检查,发现肾和脾坏死,眶骨膜水肿。急性病例表现为不太严重的心脏病变,但以皮肤病变为特征,包括急性皮下炎症病灶深入肌肉。虽然这些病变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间,通过致密层,最终形成溃疡。病灶中央有严重的肌纤维坏死,包含了肌质碎片、巨噬细胞、核嗜碱性残体和纤维蛋白,细菌也分散其中。肝脏有局灶性坏死,脾脏和肾脏组织衰竭和坏死。肾坏死,延伸至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组织的内分泌细胞。

鱼病知识--鱼类致病菌——弧菌

在慢性感染的鱼类中,皮肤损伤可增生形成肉芽肿。鳃通常保持苍白,腹腔出血的组织可能导致内脏之间的纤维性粘连。这种鱼的嘴部和眼睛经常受到影响,尤其是鳕科的鱼和大比目鱼。第一个症状是角膜混浊,可发展为眼眶内容物的溃疡和脱落。在慢性病例中,弧菌的溶解毒素引起的严重溶血性贫血可导致血黄素在剩余脾和肾造血组织的黑素瘤巨噬细胞中心大量沉积。

鱼病知识--鱼类致病菌——弧菌

控制

免疫接种和遗传育种已被证明可以提高鲑鱼对抗弧菌的感染。Gjedrem和Aulestad(1974)已经证明,与野生型种群相比,遗传育种可以很好地减少鳗弧菌引起的死亡。免疫接种现在非常有效,研究表明,热休克刺激因子(HSF)预处理后可大大降低其死亡率。但抗生素治疗仍是控制弧菌病暴发的主要方法。土霉素、增强的磺胺类药物或硝基呋喃类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

一、病海鱼弧菌

病海鱼弧菌,以前被称为鳗弧菌,无论在太平洋地区的野生还是养殖的鱼中,II型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Schiewe等人证明,II型在基因型和表型上都是不同的。与其他鱼弧菌不同,它一般不存在于沉积物中,主要分布在海洋动物的消化道中。

与鳗弧菌相比,海病鱼弧菌的生物化学多样性要少得多,因此在死鱼中存活时间不长。它只能从垂死的标本中分离出来。只要添加1%-2%的盐,就可以在包括胰蛋白酶大豆琼脂和心浸液琼脂在内的所有常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然而,菌落很小,很容易被污染物覆盖。

一、病海鱼弧菌

病海鱼弧菌,以前被称为鳗弧菌,无论在太平洋地区的野生还是养殖的鱼中,II型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Schiewe等人证明,II型在基因型和表型上都是不同的。与其他鱼弧菌不同,它一般不存在于沉积物中,主要分布在海洋动物的消化道中。

与鳗弧菌相比,海病鱼弧菌的生物化学多样性要少得多,因此在死鱼中存活时间不长。它只能从垂死的标本中分离出来。只要添加1%-2%的盐,就可以在包括胰蛋白酶大豆琼脂和心浸液琼脂在内的所有常用培养基上进行分离。然而,菌落很小,很容易被污染物覆盖。

流行病理学

海病鱼弧菌主要是太平洋鲑鱼的病原体。它在野生和人工养殖的鱼体中都能引起疾病,主要被认为是通过带菌鱼传染的。它可能存在于鳃和肠中,在应激条件下侵入宿主组织。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与其他弧菌一样,病海鱼弧菌的感染通常是一个引发败血症的过程,但它在靶向肌肉和皮肤方面比其他弧菌更为特殊。出血损伤较少,但表面出血病变范围大。白细胞减少也很明显,提示白细胞溶解因子的存在,这点与其他的病症很不一样。其中细菌和富含色素的巨噬细胞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二、杀鲑弧菌

杀鲑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稍微弯曲杆菌0.5×1.2–2.6μm,不产生孢子,靠周围的鞭毛运动。在大型水产养殖地区的底栖生物沉积物和鱼的消化道中均存在杀鲑弧菌。大西洋鲑鱼是其主要宿主,也可能携带它。

杀鲑弧菌是好寒性的细菌能够生长在温度低至1℃。它生长在含有2%盐的血琼脂上。菌落是小圆顶状,不产生任何色素。兼性厌氧菌和化能异养菌,为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有两种不同的血清型但与其他海洋弧菌不同,它在生物化学上是同质的。

杀鲑弧菌是造成养殖大西洋鲑鱼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它是冷水弧菌病(原Hitra病)的主要病原菌。虽然大西洋鲑鱼是其主要宿主,但也有报告说,在海洋养殖虹鳟鱼和养殖鳕鱼中也暴发了疫情。

临床病理学特征

受杀鲑弧菌感染的鱼可表现出从皮肤变黑、突然死亡到慢性贫血等一系列临床特征。然而,最一致的特征是细菌性败血症,伴有急性溶血性贫血。垂死的鱼血液涂片显示大量的白细胞,有许多大的巨噬细胞,其中充满了来自破裂的黑色素细胞的细菌和黑色素小体。点状出血通常见于腹部脏器。大的出血热病灶通常在真皮下发现,也可能溃烂。

鱼病知识--鱼类致病菌——弧菌

治疗措施

控制杀鲑弧菌感染可以通过妥善的管理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良好的饲料和水质来实现。利用细胞壁的热稳定性脂多糖抗原,可获得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灭活疫苗,但杀鲑弧菌和鳗弧菌之间没有交叉保护(Lillehaug1990)。在疾病暴发的情况下,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但许多菌株现在对常见药物具有耐药性。

其他的弧菌

许多弧菌与各种鱼中败血症的偶尔暴发有关。其中包括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解藻酸弧菌、霍乱弧菌等。

相关文章

  • 畜禽用药咋换算
    畜禽用药咋换算

    一、药物含量防治病畜禽常用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2毫升:8万国际单位)等,一般常用于对水饮服。实践中,可以1万国际单位换算成0.01克计(青霉素除外)。如庆大霉素(2毫升:8万国际单位)注射液含量为0.08克,又如卡那霉素(10毫升:100万国际单位)注射液,每支含卡那霉素1克,以禽每公斤体重用15毫克计,则治疗时每支可...

    13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让很多养殖户非常头痛的白点:小瓜虫
    让很多养殖户非常头痛的白点:小瓜虫

    最近小瓜虫在许多地方大量爆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小瓜虫爆发的高峰期,这是源于水温对小瓜虫的影响。小瓜虫繁殖的适宜水温是15-25摄氏度,而最适宜的就是20-25摄氏度,此时繁殖最快,也是最容易寄生在鱼体上的时候。比如在四川这些天的水温,小瓜虫四五天就可以在鱼体上完成寄生周期。对于如何杀灭小瓜虫,市面上有许许多多的方法...

    86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淡水鱼簇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簇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簇管虫病是由簇管虫寄生在多种淡水鱼的鳃上引起的疾病。(一)病原武昌簇管虫属纤毛虫类。虫体扁平,长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后端延长成弯钩状,称小臂。簇管虫常与东方杯体虫在一起,并以小臂握住东方杯体虫的柄状延长部分。虫体有1-6束吸管,分布在体前和两侧;每束吸管多的可达40条,管的末端稍膨大;大核长棒形,小核球形,一般在大核中部...

    27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斑节对虾异常蜕壳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斑节对虾异常蜕壳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异常蜕壳病虾在夜间突然大批地蜕壳,并伴随着蜕壳发生死亡。引起异常蜕壳的重要原因是水质不良,尤其是在高温期,在此期间要积极改善水质是预防此病的根本方法。...

    1264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虾蟹养殖病害 海水虾养殖病害 海水蟹病害 虾蟹病害
  • 肉鸭用药的注意事项
    肉鸭用药的注意事项

    不管是预防性用药还是治疗性用药,都应注意以下六点:1.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药品。2.要按兽医的医嘱购买和使用药品。3.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有些鸭农错误地认为药量越大越管用,这种做法不但增加了不必要的药费支出,而且还可能导致鸭群药物中毒,特别是使用吠喃类、哇乙醇等药物时更应慎重。4.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因为规模...

    29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牛食盐中毒病因及预防方法
    肉牛食盐中毒病因及预防方法

    食盐其实在很多养殖项目的过程中都会被养殖户朋友使用到,比如现在正是炎热高温的夏季,很多牛羊养殖户就会喂食盐预防中暑症状,但是很多养殖户常常大意,而造成了食盐中毒的现象,那么该如何预防食盐中毒呢?一、牛食盐中毒病因1.缺乏知识,给牛加喂食盐时凭自己感觉随意添加,导致中毒。2.长期缺盐饲养的牛突然加喂食盐,又未加限制,造成...

    2524 养殖教程 养殖疾病防控 养殖常见疾病
  • 鲍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与裂壳病防治技术
    鲍鱼养殖常见病气泡病与裂壳病防治技术

    ㈠气泡病在鲍的集约化养殖系统中,由于投喂各种海藻;在光照强烈并且水流不畅时,由于海藻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溶解于水中,如果达到饱和度的150%~200%,鲍就会发生气泡病。病鲍在上皮组织之下形成许多气泡。严重时鲍浮于水面,口部色素消退,齿舌异常扩张,身体固着不动;口、足、外套膜和上足膨胀,特别是上足变为鳞茎状,不能动;...

    2295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虾蟹病 蟹病 虾病
  • 无公害水产品禁用渔药清单
    无公害水产品禁用渔药清单

    序号药物名称英文名别名1氯霉素及其盐、酯Chloramphenicol 2己烯雌酚及其盐、酯Diethylstilbestrol乙烯雌酚3甲基睾丸酮及类似雄性激素Methyltestosterone甲睾酮4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 呋喃它酮Furaltadone,呋喃苯烯酸钠Nifurstyrenates...

    1377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水产养殖贴士:成鱼生长旺季的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成鱼生长旺季的常见疾病防治技术

    6~9月份气温高,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的旺季,同时也是鱼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烂鳃病、水霉病、草鱼肠炎病病发率较高,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以防疾病发生。一、烂鳃病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变黑,尤其是头部颜色更暗,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发炎,腐烂,形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预防:10%的聚维酮碘溶液...

    127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药敏试验
    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鉴定及中草药药敏试验

    作者:广州市兴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谭健民 陈信廉摘要:从广东省肇庆、广州、番禺三个地区发病罗非鱼肝、肾、脑中分离出3株海豚链球菌。中草药药敏试验显示,茵陈蒿散、黄连解毒散、黄连解毒散改方、三黄散、黄连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随着罗非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近年在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省的养殖罗非鱼中暴发一种流行病—链球菌病,无...

    186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关于淡水养殖常见中毒及解毒剂的应用
    关于淡水养殖常见中毒及解毒剂的应用

    现在养殖户在水产养殖中不可避免地进行泼药或内服药物预防疾病,水体的异常变化也会造成一些毒素的积累,进而对水生养殖动物产生毒害作用,养殖户也已经基本形成了消毒后解毒的概念,但对于解毒剂的正确应用还不甚了解,鉴于此,笔者把常见池塘养殖中产生毒素的原因及解毒剂使用方法加以总结,以飨读者。一、池塘清塘消毒后的毒素及解毒1、生石...

    1483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河鲀养殖常见病烂尾(鳍)病和杯体虫病防治技术
    河鲀养殖常见病烂尾(鳍)病和杯体虫病防治技术

    1、河鲀烂尾(鳍)病:此病的病原为柱状黏球菌。病鱼尾(鳍)先呈黄白色黏质物,随后发展为其边缘充血,皮肤坏死,尾部肌肉脱落,显露骨骼。治疗方法:强氯精1毫克/升浸泡2~5分钟。2、河鲀杯体虫病:病原多为筒形杯体虫。此虫吸附在鱼体皮肤、鳃上,使鱼游动迟缓,呼吸困难,严重窒息死亡。治疗方法:用7~8毫克/升硫酸铜浸泡病鱼15...

    276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鱼病知识 鱼类海豚链球菌病的那些事
    鱼病知识 鱼类海豚链球菌病的那些事

    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iniae)最初由Pier自美国旧金山捕获的亚马逊淡水海豚—亚河豚皮下“高尔夫球”样化脓灶中分离出来,因此被命名为海豚链球菌。之后在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世界各地均相继出现有关海豚链球菌感染鱼类的报道。海豚链球菌感染鱼类引起疾病爆发,导致鱼类大批量死亡,严重威胁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

    130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科学用药防治鱼病
    科学用药防治鱼病

    鱼病防治工作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效益的高低,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养鱼户由于不注意科学选用、配制和使用鱼药,给养殖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正确选药1.查清病因。选择用药前,要请渔技专业人员详细诊断病因。鱼病发生的原因有病原、寄主、环境三种主要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就会引起鱼类发病。要想达到治病的目的,首先应分析研究病因,...

    18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鲤鱼痘疮病的防治
    鲤鱼痘疮病的防治

    在鱼类病害中鲤鱼痘疮病(病毒性)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在生产中很少被报导,2006年春季先后在济宁地区范围内出现,造成大批量鲤鱼种死亡,造成经济上重大损失。针对以上病情,我们积极应对采取各种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鲤鱼痘疮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类群引起的一种病毒性鱼病。主要危害一、二龄鲤鱼鱼种。一般流行季节在秋末...

    258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