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链球菌。
2.症状:病鱼从症状表现上可分为β-溶血性链球菌病和非溶血性链球菌病。β-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心外膜、腹膜发炎。非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腔积水,肛门发红,肠管弛缓。
3.防治方法
⑴预防上,首先要避免放养密度过大,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坑塘清洁和消毒。
⑵发病后发病坑塘可用强力霉素、螺旋霉素与土霉素治疗,每千克鱼重用药50毫克,任选1种制成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5~7天。
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1.病原:链球菌。
2.症状:病鱼从症状表现上可分为β-溶血性链球菌病和非溶血性链球菌病。β-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出血,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内侧出血,心外膜、腹膜发炎。非溶血性链球菌病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混浊发白,腹腔积水,肛门发红,肠管弛缓。
3.防治方法
⑴预防上,首先要避免放养密度过大,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坑塘清洁和消毒。
⑵发病后发病坑塘可用强力霉素、螺旋霉素与土霉素治疗,每千克鱼重用药50毫克,任选1种制成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5~7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