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863计划、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等支持下,经过多年系统研究,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阐明了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斑节对虾性腺发育规律,性腺发育的营养需求特征以及关键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特征及性腺发育分子调控机理;研制出了促进性腺发育成熟、提高产卵量和孵化率的营养强化剂,发明了经济实用的斑节对虾亲虾全人工培育技术。阐明了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致病性特征及传播途径,发明了病毒快速诊断方法,建立了针对WSSV的SPF苗种规模化培育技术并制定了技术规程,实现了对虾健康苗种培育的规模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创立了以微生物调控为核心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包括对虾养殖池微生态系统的调控技术、对虾池塘水体和底质理化因子的调控技术、水体净化处理技术、营养免疫调控等技术。通过集成和优化建立了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体系。发表论文54篇,其中SCI期刊收录10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2003-2008年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6.2万亩,累计产值19.8亿元,新增经济效益累计5.5亿元。该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水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二等奖。
斑节对虾全人工繁育技术
相关文章
-
暗纹东方鲀人工繁殖关键技术
暗纹东方鲀自1991年人工繁殖成功以来,2000年全国已有生产近百万尾仔鱼的能力,这将为推动暗纹东方鲀的养殖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滥捕亲鱼和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暗纹东方鲀资源趋向枯竭,因此,人工培育暗纹东方鲀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当务之急。理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选择应选择体格强健、淡化较充分、性腺...
486 海水养殖 海水 海水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