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全国性的大流通满足了人们水产养殖的不同季节及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需求,极大地解决了局部地区苗种短缺的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检疫措施不力、防御措施不力也导致了局部地区的疾病在全国的流行,近期在微山湖区比较少见的复口吸虫疾病有抬头的趋势。
复口吸虫病又称“白内障”、“瞎眼病”、“掉眼病”。能造成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尤以鲢鱼、鳙鱼为甚,近几年草鱼复口吸虫也有流行趋势,瞎眼、掉眼,严重者造成大批死亡。
【病原】为复口吸虫的尾蚴和囊蚴。我国常见的复口吸虫囊蚴有湖北复口吸虫,挖出病鱼眼球,剪开眼球取出水晶体,剥下晶体外围的透明胶质,置于载玻片上,并加盖玻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囊蚴。。复口吸虫的成虫寄生在鸥鸟的肠道中,排出卵随粪便落入水中后,孵化出毛蚴。尾蚴遇第一中间宿主———椎实螺,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胞蚴通过无性繁殖又产生无数的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后进入第二中间宿主———鱼类,从皮肤钻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鱼眼水晶体,逐渐以育成囊蚴。鸥鸟吞食病鱼后,囊蚴在鸟肠道中发育成成虫。
【病征】当鱼种急性感染时,在水中挣扎游动,病鱼头部脑区和眼眶周围呈现充血现象(由湖北复口吸虫寄生所致)若病鱼失去平衡能力,卧于水面头部向下、尾部朝上,鱼体颤抖并逐渐弯曲(此症状是由倪氏复口吸虫寄生所致),短期即可出现大批死亡。慢性感染时,病鱼眼球混浊,呈乳白色,严重时眼球脱落成为瞎眼。
【防治方法】1、放养鱼苗鱼种之前,用生石灰或茶饼彻底清塘,杀死椎实螺,截断中间宿主。
2、发病鱼池可用水体浓度为0.7毫克/升硫酸铜全池泼洒,24小时内连续泼洒2次,杀死椎实螺。
3、驱逐在鱼池上空盘旋的鸥鸟,可减少此病发生的机会。
4、硫双二氯酚内服,日服一次,每千克鱼体重给药20~30克,连用2~5天。
5、内服二丁基氧化锡,每100kg鱼体重内服用量25克,连用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