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翘嘴红鲌苗种繁育及运输方法介绍

时间 : 2023-01-01 05:25:51 投稿人 : 绿柳 点击 : 加入收藏

翘嘴红鲌苗种繁育及运输方法介绍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可入药,素有“长江上等名鱼”的美誉。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其天然资源越来越少,而市场需求量日趋增长,随着商品鱼养殖面积逐年扩大,苗种供应成为推广这一名贵品种的制约因素。笔者从2003年开始,一直从事翘嘴红鲌苗种繁育研究工作,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主要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鱼苗繁殖

亲鱼收集与培育。冬春捕捞季节从天然水域中选择体表无伤,活力好,发育正常的3足龄、体重2千克以上的翘嘴红鲌作为亲本。亲鱼培育池面积2亩~3亩(1亩=667平方米),水深1.5米,要求水源清新,进排水方便。亲鱼放养密度75千克/亩左右,同时投放亲鱼重量2倍的饵料鱼,并视摄食情况不断补充。开春后采用流水方式刺激亲鱼性腺发育,3月~4月每天冲水1小时,5月每天冲水2小时,6月每天冲水3小时,培育池水位4月份之前0.6米~0.8米,5月~6月1米~1.2米。

人工催产、授精。6月上旬翘嘴红鲌亲鱼性腺己达成熟,此时雄鱼头部和体表手摸有明显粗糙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性成熟雌鱼的头部和体表手摸光滑,腹部膨大而松软,二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微红。水温20℃~30℃期间进行人工催产,每千克雌鱼注射PG1mg~2mg加LRH-A20ug~50ug,雄鱼按此量减半。亲鱼注射催产素后,立即充水,待亲鱼发情后进行人工授精,也可让亲鱼在网箱或常规渔池内自然产卵受精。

鱼卵孵化与夏花培育。翘嘴红鲌鱼卵孵化与夏花培育一般在同一池塘中进行。在人工催产前7天,用添加1%EM生物制剂发酵有机肥肥水。受精卵放养密度10万~20万粒/亩,鱼苗出膜3天,开始人工投喂豆浆,投喂量:前10天黄豆500克/亩,第11天开始黄豆750克/亩,第20天开始添加一些粉状饲料,同时视水质情况适量施肥,一般每5天施发酵过菜粕30千克/亩,或人畜粪200千克/亩。鲌鱼鱼苗要求有较高溶氧,每天注换水10厘米~15厘米。经25天左右的培育,鱼苗规格达到2.5厘米~3厘米,此时进行拉网锻炼,起捕分塘,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鱼种培育

池塘准备。鱼种池适宜面积3亩~5亩,最大不超过10亩,水深1.5米~2米,底泥较少,进排水设施良好,配置增氧机0.3千瓦~0.5千瓦/亩。夏花放养前15天,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00千克~150千克/亩兑水化浆泼晒消毒,一周后注水1.2米,施基肥培育天然饵料。

夏花放养。避开高温天气进行,当夏花鱼种运到塘口后,把氧气袋放入池中,浮于水面20分钟,待内外水温接近,再轻轻把鲌鱼倒入池中。放养密度0.8万~1万尾/亩,有利于育成15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饲料投喂。饲料种类有鱼粉、蚕蛹粉、豆饼粉等配制的粉状饲料或专用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8%)。夏花放养后次日开始投饲,每天2次~3次。开始在池塘周边水面散投,以后逐渐向饵料台集中,并逐步进行饲料驯化,由粉状饲料过渡到粒径为1毫米的膨化颗粒饲料,过渡期2天~3天;体长达到10厘米时,投喂粒径2毫米的膨化饲料。投喂量以水面漂浮的膨化饲料减少的情况确定,一般1天吃完为标准。

日常管理。鱼种培育期间始终要保持一定肥度,根据池水的透明度,适时补施肥料。6月份水位在1米~1.2米,有利于提高水温;高温季节水深控制在1.5米以上,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每5天~7天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10厘米~30厘米,必要时更换池中部分老水,保持水质呈“肥、活、嫩、爽”状态,使水体溶氧丰富。整个培育过程,注意观察天气、水质、鱼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苗种运输

亲鱼运输。收集的翘嘴红鲌亲鱼在事先准备的池塘中暂养,运输前停食3天~4天,使其排空粪便,减轻运输容器内水污染。用尼龙袋充氧运输,一袋一尾,运输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如长时间运输,途中要重新换水、充氧。

鱼苗或夏花运输。翘嘴红鲌的鱼苗比一般的淡水家鱼苗都细小,特别娇嫩,具有卵黄少,发育快,因此鱼苗运输时间要稍微提前;夏花运输前要进行至少2次锻炼,捕捞时间一般在早晨或傍晚。如用(30×30×40)厘米的尼龙袋,每袋可以装鱼苗3万~8万尾、夏花1500尾~3000尾。运输时注意事项:要带水操作;尼龙袋水中不混有水生生物,尤其水生动物;尽量避免较强振动颠簸;要防止水温变化过大过快。

鱼种运输。翘嘴红鲌鱼种的捕捞时间一般在11月至次年4月,鱼种在运输前进行1次以上锻炼,运前冲水3小时以上。可用鱼篓装运,但鱼篓内部要光滑,如放尼龙内衬,防止擦伤鱼体,同时要亚密封式,防止鱼种掼出,鱼篓内部用纯氧供气。

相关文章

  • 鳊鱼养殖过程中出血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鳊鱼养殖过程中出血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近两年来,鳊鱼出血病的流行季节越来越长,发病越来越频繁,除细菌性败血症外,鳊鱼的代谢障碍综合症的发生也越来越普遍,危害逐年递增,且难以治愈,复发的概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实际诊断过程中,常常会误诊和漏诊,导致鱼病很难根治,甚至造成大量死亡,不仅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同时也给养殖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1428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多宝鱼皮疣症
    多宝鱼皮疣症

    病因:病原为一种球形病毒,直径300纳米左右,种类有待鉴定。主要通过养殖池水传染。症状:鱼体背部出现数个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周围皮肤变为白色。初期疣状突起小而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变大并溃烂出血。患病鱼普遍体质较差,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慢,但较少出现死亡。流行:该病发生于养成期和亲鱼培育期,一般感染率不高,个别养殖池的...

    26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育水蚤喂好鱼
    育水蚤喂好鱼

    水蚤是指水生枝角类和挠足类两大类浮游动物,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鱼苗、鱼种的适口饵料。人工培育水蚤喂鱼成本低、鱼类生长快、增产效果好。其方法是:一、建池: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约1米,大小以10-30平方米的长方形为宜。二、注水:池中注水约50厘米深。水蚤适宜的水温为18-25℃,pH值为7.5-8,溶氧饱和度为70...

    7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五壳来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做好五壳准备工作
    五壳来了,河蟹养殖户如何做好五壳准备工作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河蟹养殖就进入了尾声,河蟹的最后一次生殖退壳就要来了!作为一名水产一线工作者,对于时间的飞快流逝有着明显的感觉,甚至年初养殖户放苗的场景到现在都历历在目。整个2017年河蟹养殖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一路坎坷。从前期适宜的温度,到各养殖区不同程度的受灾,再到突然升温且高温持续时间长,高温过后的各种...

    172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蜕“一壳”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河蟹蜕“一壳”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北京水世纪程杰天气开始回暖,也接近河蟹蜕第一次壳,河蟹第一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在河蟹蜕壳期间我们如何管理:1.在河蟹蜕壳前一个星期,给河蟹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减少病害微生物的感染,外部病原少了,河蟹被感染的机会就少。建议各位老板在河蟹蜕壳前一个星期用碘消毒三天两次,特别磨爪严重的塘口。2.做好肥水工作...

    12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方正银鲫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和竖鳞病防治技术
    方正银鲫鱼养殖常见病水霉病和竖鳞病防治技术

    1.水霉病此病发生在春季出池后,鱼体由于擦伤,局部体表黏液脱落,加上春季早期水温偏低(1℃左右)而引起水霉菌寄生。开始水霉菌寄生很少,后来越来越多,由于菌丝长而密,病鱼很难潜入水底而浮于水面。对此病的病原、病因都已比较清楚,不再重复。此病主要是预防,如已患此病,就很难治疗。因此,越冬出池时,操作要细心,出池后,立即用4...

    152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养殖技术之细菌性肠炎防治方法
    黄颡鱼养殖技术之细菌性肠炎防治方法

    1.1病原病原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1.2病症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肠道发炎,呈浅红色,充满血脓。病鱼离群靠岸独游,活动迟缓,食欲减退。1.3防治方法1.3.1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饵料;活饵用2%~3%的食盐水消毒后再投喂定期在饵料中添加0.1%鲜大蒜汁。1.3.2全池泼洒0.3g/立方米强氯...

    158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河豚养殖技术之肠炎病防治方法
    河豚养殖技术之肠炎病防治方法

    1、病原肠点状气单胞菌。2、症状病鱼离群缓慢独游,鱼体发黑,腹部向上浮于水面,不久死亡。患病鱼食欲减退,甚至不食,肛门出现微红,后期肛门红肿,并伴有炎症。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部分肠管呈现紫红色。有的发病河豚还有腹水及肝脏病变。肠炎病常和烂鳃病并发。3、流行肠炎是养殖河豚常见病之一,发病原因可能与饲料有关。4、防治预防...

    2601 淡水养殖 河豚鱼 河豚鱼养殖 河豚鱼养殖技术 河豚鱼养殖方法
  • 2012年1月份样板客户月末甲鱼养殖总结
    2012年1月份样板客户月末甲鱼养殖总结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郭清雄2012年1月份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市场部对不同地区的24位(温室23位、外塘1位)甲鱼养殖客户的养殖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得到了62份养殖数据(温室60份、外塘2份)。其中,温室养殖客户,22%客户亚硝酸过高,引起亚硝酸中毒的客户占总数的19%,养殖水体理化指标正常的居多。一、温室情况1月份,...

    201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养殖胡子鲶技术
    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养殖胡子鲶技术

    胡子鲶是我国南方地区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针对目前南方山区农村水源丰富、引水便利的特点,充分利用院前、屋后的空地建造小鱼池,配合农村生态家院的建设,进行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养殖胡子鲶,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能美化庭院环境。笔者于2006年6月利用庭院内面积为150m2的小池进行小水体高密度流水养殖胡子鲶的试验,取得了高产、...

    2006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利用电厂余热水流水养殖罗非鱼
    利用电厂余热水流水养殖罗非鱼

    据王明学报道,山西省水利厅利用电厂余热水饲养罗非鱼,每平方米水面年总产119千克,净产86.6千克,折合每667平方米净产成鱼57763千克。该厂流水养鱼的主要做法如下。1.鱼池结构及配套设施鱼池共4个,池为圆形,内径8米,面积50平方米。池底呈锅底形,坡度为10%。养鱼水源由一根钢管引取工厂余热水(300吨/小时),...

    1500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包括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饵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工作。1、清塘消毒鱼塘要清除污泥,护好塘坡。在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分斤化水后全池泼洒。2、苗种放养放养密度要适中,白鲫的成鱼饲养可用隔年鱼种,也可用当年鱼苗,但苗种的放养密度必须适当,若放养密度过大,起水白鲫...

    23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娃娃鱼养殖成本及利润
    娃娃鱼养殖成本及利润

    娃娃鱼,因其叫声似婴儿的哭声而得名。学名大鲵,属两栖纲有尾目大鲵科动物,我国特产,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北、湖南等省。因其数量日趋减少,现在已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因其种苗较易采集,适应能力强,因此便于饲养。一、生产条件1养殖池要求:在人工建造大鲵养殖池时候,满足厦门五点基本要求①光照要暗②池底要光滑...

    1085 娃娃鱼 淡水养殖 娃娃鱼养殖 娃娃鱼养殖技术 娃娃鱼养殖方法
  • 三年养五批罗非鱼,看云南普洱养殖户老郑的海大缘
    三年养五批罗非鱼,看云南普洱养殖户老郑的海大缘

    云南省普洱市,原名思茅市,位于云南西南部,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常年无霜,无霜期315天,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也是云南罗非鱼养殖产业最主要的区域之一。2008年,海大开始进驻普洱市思茅市场,逐步推行服务营销以及健康养殖管理理念,通过三年的积淀,从2011年开始,思茅市场开始快速突破,...

    752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鲟鱼养殖的水质控制技术介绍
    鲟鱼养殖的水质控制技术介绍

    养殖鲟鱼对水质控制当中最主要的是水温和溶氧的控制。本文介绍了鲟鱼对水质的要求以及水温的调节、冬季的水质管理等工作。养殖鲟鱼对水质控制当中最主要的是水温和溶氧的控制。鲟鱼是广温性鱼类。可存活温度为0~30℃,如史氏鲟最适生长水温为18~22℃。因此,低温时适当增加水温是必要的,鲟鱼最高耐受温度为33℃,在夏季,养殖池需有...

    2248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