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3月份河蟹养殖一定要做好这七项工作

时间 : 2023-07-16 09:59:09 投稿人 : Ari 点击 : 加入收藏

3月份河蟹养殖一定要做好这七项工作

3月份,进入河蟹养殖的初始阶段,做好此阶段的各项管理工作,是确保养殖成功的关键。在此提醒,以下几项工作请务必重视并认真切实做好,这样,也许你2017年的河蟹养殖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一、做好消毒工作:无论是扣蟹、还是豆蟹的养殖,都应该进行消毒工作。消毒是养殖成功的起点,它可以减少或消除清塘药物残留,降低重金属物质(硫酸铜等)的毒性,消除有毒物质对蟹苗的影响,避免造成蟹苗爬网,上岸甚至死亡等情况的发生。消毒必须在进苗的20天前进行,可以用生石灰100公斤/亩化浆全池泼洒。注意严禁用五氯酚钠消毒,因为五氯酚钠不仅会把池内螺蛳及水草杀死,而且对河蟹生长也有影响,其药物毒性大且很难消除。蟹池如果有小龙虾,可以采用药物杀灭,也可以在3月上旬,在池塘半坡重新栽一圈胶布或网布以阻止小龙虾进入蟹池内,当小龙虾出洞时即进行人工捕杀。

二、肥好一池养蟹水:河蟹养殖初期的肥水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前的公众号上已多次提醒,这里不再累述。总之,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肥水在提高河蟹产量及上市规格这两方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体应保持有一定的肥度,不能瘦水养蟹。在养殖前期肥水,不仅可以培养河蟹的天然饵料,还可以提高水体的光合作用能力,为水体提供足够的溶氧,稳定蟹池水质,另外还可以促进池中水草生长,并预防青苔的发生。

三、种好草才能养好蟹:“河蟹养得好不好,关键看水草”,水草在河蟹养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水草是整个水体保持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它既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又可以吸收水体中有机物质、净化水质。其次,水草可以作为河蟹的饵料和栖息场所,在高温季节还能起到调节水温的作用。养蟹池中的水草分布要均匀,不同种类要合理搭配,一般以沉水性、挺水性和漂浮性水草按6∶2∶2的比例搭配,以满足河蟹生长、栖息的要求。水草覆盖率应达整体水面的70%左右,并且保证池中一年到头都有水草。同时,视塘底肥力要施足底肥,若池内出现青苔要尽早进行人工捞除。

四、选择优质蟹苗、合理放养密度:苗种的引进是河蟹养殖中重要一环,种苗选择又是养殖的关键,特别是扣蟹更要严把进苗关。扣蟹苗应规格整齐,以100~300只/公斤为宜,要求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放养密度因池而宜,一般投放500~1000只/亩,豆蟹投放2500~4000只/亩。苗种下塘前要求对蟹体进行消毒,方法是先让苗袋浸入池水,以适应池水及水温,然后用聚维酮碘5毫克/升的浓度浸泡10分钟或用3%~4%盐水浸泡10~15分钟。苗进池的前10天要注意防逃。

五、不要小瞧螺蛳的投放:投放螺蛳是河蟹生态养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螺蛳不仅可以为河蟹提供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它还可以摄食池中的有机碎屑、滤食浮游生物,起到清洁水体的作用。可以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分批投放,投放螺蛳应适量,投放过少达不到效果,投放过多会造成蟹池水质清瘦、影响河蟹脱壳生长,一般以每亩投放300~500斤为宜,在清明节前投放完毕。

六、注重营养、脱好第一次壳:蟹苗下塘后的第一次脱壳是整个成蟹养殖中的关键环节,因为不仅会影响到蟹苗的成活率和收获时的回捕率,而且也决定着河蟹的体质和养成规格。河蟹脱壳时对钙、磷等微量元素和体能有较大的要求,在这期间要注重河蟹营养和能量的积累,为河蟹补钙、补能量,提高河蟹免疫力,为顺利蜕好第一壳打基础。因此放苗后应视水温情况尽早投喂,水温10℃以上时即可开始投喂,随着温度升高投喂量逐渐增加,这样有利于蟹苗恢复体质及生长。河蟹养殖中的饲料投喂,人们常说“两头精,中间粗”,就是指养殖前期、在扣蟹下塘后,投喂的饲料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或者投喂蛋白含量高的配合饲料,因为早期投喂充足的动物性饲料或高蛋白饲料有助于大规格蟹的成长。

七、加强管理、确保养殖顺利:河蟹养殖业,已是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为保证其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生态养蟹、健康养蟹、科学养蟹。3月份扣蟹基本下池,此时要加强池塘的早期管理,池塘水位以60厘米左右为宜,如遇冷空气则应及时加深池水。此阶段还要留意河蟹磨爪、甲壳溃疡等的预防工作,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体水质。(周燕侠)

相关文章

  • 河蟹上岸不下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河蟹上岸不下水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到了7、8月份,河蟹养殖池塘经常会出现河蟹上岸不下水症状,尤其是梅雨过后以及连续闷热天气,河蟹大量上草上岸,时间一长就会引起部分伤亡,表现为活动乏力,岸边吐白沫,不吃食、易受惊吓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1.缺氧。养殖中后期池塘水质恶化严重,耗氧因子增多,水体自净能力差,导致水体严重缺氧,河蟹上岸。2.底质...

    28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车轮虫病斜管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车轮虫、斜管虫。2、症状:由车轮虫、斜管虫侵袭鱼体引起,为鳜鱼常见寄生虫病。虫体常寄生在鱼体表、口腔、鳃、鳍条上,使鱼体皮肤损伤,刺激皮肤组织分泌黏液,当大量感染时,鱼体消瘦发黑,肉眼可见病鱼头部、体表有灰白色点状物,嘴张开,不能合上,游泳失去平衡,沉于水底,继而死亡。该病主要危害鳜鱼苗种,尤其是体长小于10...

    1130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中华鳖白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中华鳖白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白底板病也叫出血性肠道坏死病。1.病原是由细菌引发的疾病。2.流行该病传染性强,发病高峰季节在5~8月份。3.症状病鳖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夜晚静伏于食台或岸边,可见病鳖腹甲、口腔呈苍白色,活动迟缓,摄食量明显下降,剖检会看到肝脏呈土黄色或暗黑色,胰脏糜烂,肠道无物。胃肠失血发白,部分胃肠穿孔充血糜烂。4.防治方法⑴预防...

    215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正确诊断鱼病的关键点
    正确诊断鱼病的关键点

    鱼病的正确诊断是有效防治病害的基础,尤以鱼病的早期诊断更为重要,能否对症下药、能否使药物发挥效果、能否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都取决于对鱼病的诊断。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曾令兵,请他向养殖户谈谈如何正确、及时、有效地诊断鱼病。曾令兵研究员就此话题向养殖户作了以下详细解答。采集样品病鱼采样...

    151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成功养殖草鱼的三个关键技术要点
    成功养殖草鱼的三个关键技术要点

    草鱼鱼病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养殖户非常头疼的问题,特别是一冬龄草鱼鱼种的疾病高发,造成的损失非常大。近三年来,鱼病暴发规律基本一致,但今年的草鱼疾病及造成的死亡可能更为严重。1、草鱼发病的特点:(1)疾病的发生时间:2012年草鱼有四个发病的高峰,分别在4月15日-25日、5月7日-15日、5月20日-5月3日、6月10日...

    830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乌鳢(黑鱼)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乌鳢(黑鱼)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介绍

    近年,笔者对乌鳢(黑鱼)病害综合防治进行试验,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选择。面积3.3亩,池深2米,淤泥深度15厘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配备0.9KW叶轮式增氧机1台。  二、苗种放养。放养时间为2003年3月28日,平均每尾重148克,共放养371公斤,为了改善水质并充分利用水体,于4月16日...

    93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做好这些,能有效提高泥鳅开花成活率
    做好这些,能有效提高泥鳅开花成活率

    近三年来,泥鳅养殖由于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养殖成功率高,越来越多养殖户加入成鳅养殖行列。目前养殖阶段普遍认为最大的难点是泥鳅开花,只要开花顺利,养殖成功率就能达到9成以上,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泥鳅开花成活率,要怎样才能提高开花成功率呢?1、全塘围网泥鳅全年都有养殖,国庆之后较多,全池围网能有效防止青蛙、黄鳝、蛇等敌害生物...

    1533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选苗的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河蟹养殖户选苗的这些细节,你知道吗?

    新年伊始,河蟹的养殖也来到了新的起点,各位养殖朋友也在积极的做前期准备工作,每年的这个时候,有不少养殖朋友为苗种发愁,总是会担心被卖家欺骗买到成活率不高,体质差的苗种,劣质苗种在体质上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在退壳期间会大批量死亡,严重影响最后的产量,那么今天就来说一说怎样去辨别劣质苗种。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劣质蟹苗种类:1....

    222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回鱼苗种网箱培育技术要点
    斑点叉尾回鱼苗种网箱培育技术要点

    1、鱼苗放养前,在孵化池(或暂养池)内暂养3天~5天,适当投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待鱼苗体色变黑后下池。2、采用肥水下池,培育水体浮游动物饵料,以供鱼苗摄食。鱼苗阶段,投喂高质量的饲料,饲料蛋白质含量40%~45%,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不低不20%。3、斑点叉尾鱼回对水温的急剧变化(±5。C)出现不适应,鱼苗的转池应避免...

    730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黄鳝的人工授精技术介绍
    黄鳝的人工授精技术介绍

    经过40~45小时的暂养后,每隔3小时检查1次雌鳝的成熟及发育情况,直到注射后75小时左右止。检查的方法是:用手触摸雌鳝的腹部,并前后移动,当有卵粒游离的感觉时,便可进行人工授精。人工授精的方法是:挑出成熟的雌鳝,一手用干毛巾握住其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将或熟卵挤出并置于玻璃缸或瓷盆中,若遇到有泄殖腔填塞现象时...

    263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绿康源”在治愈鲫鱼烂身病中的应用
    “绿康源”在治愈鲫鱼烂身病中的应用

    江苏兴化陈家村陈富雄老板,池塘面积有10亩,水深1.5米,去年存塘鱼,鲫鱼1万斤,草鱼2万斤,每天投喂160kg饲料。4月21日:鲫鱼死亡量从一两尾增至20尾,主要是1.2斤左右的大鲫鱼,鱼吃食明显下降。诊断发现,烂身严重,30%左右鲫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烂身,烂身部位集中在胸鳍及背鳍处(如上图);斜管虫、车轮虫较多;水体...

    102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几种常见甲鱼病害的病因及防治(上)
    几种常见甲鱼病害的病因及防治(上)

    一、红底板病1、发生与危害:红底板病又称赤斑病、红斑病或腹甲红肿病。就目前研究的结果,认为红底板病有两种病因:一种是由红脖子病引发的症状,另一种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引起的症状。从病原来讲,主要针对后一种病因而谈。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甲底板呈发红发肿的斑块,甚至发生溃烂,使部分腹甲裸露,患病甲鱼往往爬上饵料台或晒...

    14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鲨鱼生活生长习性
    淡水鲨鱼生活生长习性

    淡水鲨鱼属圆腹属,是苏氏圆腹的俗称,因体型似鲨而被称为“淡水鲨鱼”,其实和鲨鱼并无亲缘关系。又称虎头鲨、巴丁鱼或八珍鱼,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有黑、白、灰三种体色,分河系与海系生长。黑色的称淡水黑鲨,原产于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称淡水白鲨,原产于马来西亚,1998年引入我国;灰色的称马来亚河系灰鲨,肉质较好,...

    8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乌龟繁殖的一些问题
    乌龟繁殖的一些问题

    Q: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1、如何知道母陆龟已经怀孕?2、母陆陆怀孕前後应否特别加添什麽营养食物?3、龟蛋要甚样孵化?A:1、发现母龟常用後脚在踢土时,而且动作很频繁。2、人工饲养下的龟龟大多已经营养够了,顶多再补充一些蛋白质及钙就可以了。3、如发现已经下蛋,马上先在龟卵上方作记号,并标示日期,从此不要滚动,以免压迫胚...

    2091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桂花鱼养殖防病攻略鳜鱼养殖防病攻略
    桂花鱼养殖防病攻略鳜鱼养殖防病攻略

    □文/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李远国鳜鱼俗称桂花鱼,为底层生活鱼类,是典型的凶猛肉食性鱼类。终身以活鱼、活虾为食,对饵料鱼的种类与规格有较严格的选择,其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凌晨和黄昏是其摄食高峰期。自然条件下,喜欢生活在静水或微流水的清新水体中,对生活水层的溶氧要求较高。结合笔者数年经验体会,...

    1123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