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鳝种的引进
目前,人工生产的苗种只有少部分,大部分还是野生(即自然环境中)的鳝种。无论是哪种渠道引进的鳝种,都要把好筛选和驯化关,具体操作见前五(三)部分。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技术操作,苗种筛选好、驯化好,才可能顺利地进行养殖,否则会导致养殖失败。
2.放养密度及生长效果
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方式、鳝种规格、饵料的供给情况、水环境及是否有微流水条件而定,当然还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即养殖者的技术水平。放养密度太小不能充分利用资源;放养密度大而养殖条件跟不上,则大鳝吃小鳝,成活率不高,甚至导致病害发生而全部死亡。因此,要根据多方面的具体条件而定。一般情况,规格大小在每千克30一40尾,流水养每平方米放养2一3千克;静水养每平方米放养1一2千克。4月中旬到6月底以前放养,11月收捕,成活率在80%以上。可长到每千克14一16尾,大的可长到每千克10尾。如果放养规格大一些,每千克在20一25尾,每平方米流水放养3一4千克;静水放养2一3千克。到年底成活率达90%,可长到每千克8一10尾,大的可长到每千克6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