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天津农科院购回光合细菌原液,自配液体培养基进行富集扩大培养,获得棕红光合细菌培养液,在观赏鱼养殖中应用后表明:光合细菌在净化水质、防治疾病、培育苗种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培养液高浓度光合细菌观赏鱼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ria,简称PSB)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菌体的营养价值及一些特殊的生理活性,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发酵以及固氮、产氢等功能,光合细菌能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及人类生活方面。
在水产养殖方面,光合细菌能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具有净化水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其菌体含蛋白质60%以上,含有鱼类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促进饲养动物的生长并提高其免疫力。光合细菌在食用鱼饲养上被应用得较多,而在观赏鱼饲养中应用得较少。
现有光合细菌培养方法操作过程复杂,杂菌较多、光合细菌浓度低(1亿-20亿/mL)、培养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不适宜大面积推广使用。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浓度光合细菌(50亿/mL以上)在观赏鱼养殖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实验地点天津市锦堂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观赏鱼养殖车间。
一、光合细菌的培养
1.菌种来源
菌种购于天津农科院农业生物中心,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
2.培养基配制
2015年6-9月,采购光合细菌培养基原料,配置培养基,进行扩培光合细菌,用于观赏鱼养殖应用试验。
培养基配方:乙酸钠3000g、磷酸二氢钾300g、α-萘乙酸钠100g、复硝酚钠100g、山梨酸钾200g、氯化铵1200g、氯化钠3000g、硫酸镁200g、硼酸1g、氯化钴1.5g、硫酸亚铁30g、硫酸锰1.5g、EDTA25g、钼酸钠5g、酵母膏300g、水1000kg。培养液pH值保持在7.0~8.0,当培养液pH值高于8.0时用醋酸调节,pH值低于7.0时用氢氧化钠调节。
3.接种和培养
室内培养,采用玻璃水槽、水泥池、长筒塑料袋等培养,培养介质为井水、自来水或池塘水中的任意一种,温度为28~32℃,pH7.0~8.0,光合细菌菌种接种量为光合细菌培养液体积的20%,期间用60W的白炽灯作光源,调节距离使光照度为2500~4000lx,定期测定培养液的pH值,注意其变化并及时调整;保持温度为28~32℃,在4~6天能达到发酵终点,菌液浓度达到50亿/mL以上;
室外培养,采用50L的宽口径白色塑料桶培养,使用前用二氧化氯稀释液喷洒内壁,然后用培养介质洗净,pH7.0~8.0,光合细菌菌种接种量为光合细菌培养液体积的15%,培养介质为井水、自来水或池塘水中的任意一种,日平均气温25~30℃,天气晴好,3~5天能达到发酵终点,菌液浓度达到50亿/mL以上。
二、光合细菌在观赏鱼饲养中的应用
1.培育鱼苗
选择出膜6d后转缸培育的淡水蓝鲨仔鱼。培育缸的规格为40cm×40cm×40cm,共5个,分别编号A、B、C、D、E,每缸放鱼30尾,水深20cm;每天投放光合细菌一次,投放量分别占蓄水量的0%、2%、4%、6%、8%,同时保持日光灯每天照4h。给仔鱼投喂轮虫,日投6次;10d后改投配合饲料(每公斤添加8mL光合细菌培养液,A组不添加),日投4次,光合细菌培养液投放量不变。经过30d的培养,结果见表1。
表1PSB不同投放量下淡水蓝鲨的生长和成活率
比较光合细菌投放量不同的4个组,在生长速度、成活率等方面均高于A组;其中以投放量为6%的培养效果最好。光合细菌营养丰富且个体小,是仔鱼适宜的开口饵料;光合细菌还能净化水质,为仔鱼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从而顺利突破了淡水蓝鲨生长的第一个瓶颈阶段。
2.鱼病治疗
因病鱼难找,采用分离病原细菌、培养、对健康玛丽鱼进行攻毒的方法,获得有显著烂鳃病症的鱼20尾,随机平均装入4个鱼缸,编号W、X、Y、Z。治疗方案如下:W组泼洒亚甲基蓝溶液,浓度2mg/L,24h后换水,隔天一次,连续三次;X、Y、Z组使用光合细菌培养液,投放量分别占蓄水量的2%、4%、6%,每2天投放一次,连续使用;治疗期间,管理条件与饲料投喂按常规进行。15d后,结果见表2。
随着光合细菌使用量的增加,鱼病的治愈率呈上升趋势;当投放量为6%时,能马上抑制病情并慢慢全部治愈。用光合细菌治疗鱼病虽然疗程长,但是治愈后无痕迹。因此,用光合细菌治疗观赏鱼的烂尾病、打印病、烂鳍病等意义更大。
3.鱼病预防
将5个鱼缸分别编号P1、P2、P3、P4、P5。给健康七星刀鱼去掉少量鳞片,然后放入鱼缸,每缸10尾,每周换水一次,其它按常规进行管理;此外,每4天向各鱼缸投放一次光合细菌培养液,投放量分别占蓄水量的0、1%、2%、3%、4%。经过1个月的饲养,结果统计如下。
光合细菌预防观赏鱼疾病效果显著,投放量达到3%时就可以预防水霉、烂鳍等常见病。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三点:光合细菌生长繁殖占优势地位,抑制了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光合细菌在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水质;光合细菌营养丰富,观赏鱼摄食后免疫力得到提高。
4.生物饵料的培育
做了定性试验,在藻类、酵母培养液中添加部分光合细菌培养液培育轮虫。结果轮虫数量比以往多出30%。
三、小结
1.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菌种,是成功培养光合细菌的第一步。此外,准确配置培养基和加强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利用塑料袋(桶)扩大培养光合细菌,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效果好,有推广价值。用光合细菌培育仔鱼,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体色好等优势。
2.本试验采用的培养基具有的优点和效果是:
(1)本试验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及成分,培养基中加入α-萘乙酸钠与复硝酚钠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光合细菌的快速繁殖,加入的山梨酸钾具有防腐抑菌的作用,可以抑制杂菌生长,因此可直接使用自然水来培养光合细菌,能够达到低杂菌,菌液的浓度能达到50亿/ml,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试验培养光合细菌的速度比普通的培养方法快2~4天,能够在自然水(井水、自来水、池塘水等)介质下培养,简化了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培养所需设备简单,农户可自行生产。
(3)本试验制备的光合细菌可以作为菌种持续扩大培养,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少,是一种适合农民自己培养,可以广泛推广的方法。
3.为防治鱼病,必须定期、适时、适量投放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光合细菌;室内使用时要注意保持一定光照时间,以利光合细菌生长繁殖。
(本文来源于《渔业致富指南》杂志,具体内容以杂志为准。)
(通联:300350,天津市津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电话:022-2839395713821452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