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

时间 : 09-18 投稿人 : 君儿 点击 :

第1部分:养殖

前言

本部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DB33/T796《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养殖;

——第2部分:产品分级规则。

本部分为DB33/T796的第1部分。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平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平湖市达意观赏鱼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永明,黄雪金,潘亚均,王甘翔,金金华,宋之琦。

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第1部分: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血鹦鹉(Cichlasomacitrinellum×C.synspilum)养殖的环境与设施、池塘养殖、温室养殖、病害防治、起捕、成鱼增色、暂养、包装与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血鹦鹉的池塘养殖和温室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3环境与设施

3.1产地环境

远离污染源,周围环境相对安静,通讯、交通方便,水、电充足,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3.2设施

3.2.1池塘养殖要求

3.2.1.1池塘

池塘面积以2500m2~3500m2/只为宜,以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为好,可蓄水1.5m以上。壤土或砂土底质,池底平整,不漏水,淤泥厚度小于20cm。池两端设进排水设施。

3.2.1.2蓄水池

蓄水池的蓄水量能满足养殖要求。

3.2.1.3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渠道独立,进水口与排水口尽量远离。排水渠的宽度应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应低于各相应池塘排水闸底30cm。

3.2.1.4增氧设备

增氧设备按每667m2配置0.75kW为宜。

3.2.2温室养殖要求

3.2.2.1温室

应有配套的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水处理等系统。

3.2.2.2水泥池

水泥池面积以50m2左右为宜,长方形,池深60cm以上,注水40cm左右。具充气、进排水设施。

4池塘养殖

4.1养殖季节

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5月至9月,水温25℃以上。

4.2清塘消毒

鱼种下塘前20d左右,池塘注水约10cm,每667m2用75kg~100kg生石灰或3kg~4kg漂白粉(含有效氯约28%)消毒,均匀泼洒。

4.3鱼池注水

清塘消毒之后,鱼种放养前7d~10d用60目的袖状筛绢网过滤进水使水深至80cm~100cm。

4.4施肥培饵

池塘进水后,根据水体肥瘦情况可适当施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施以适当的复合肥和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使水体透明度稳定于30cm~40cm。

4.5鱼种放养

4.5.1放养条件

暂养缸水温与池塘水温差不超过2℃。放养前对鱼种试水,避免在大风、阴雨天、暴雨等恶劣气候下放苗。

4.5.2放养密度

每667m2放养规格、体型一致的3cm以上血鹦鹉鱼种10000尾~1200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视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而定。

4.6饲养管理

4.6.1饲料质量

投喂专用配合饲料。配合饲料安全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粗蛋白含量以不低于43%为宜。

4.6.2投饲量

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以鱼体重的6%~7%为宜。实际操作中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及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4.6.3投饲地点

设置食台投喂。每667m2设置2m2左右的食台,定点投喂。

4.6.4投喂时间

每日投喂2次,可分别于7:00、15:00进行,定时投喂。

4.7水质管理

4.7.1水质指标

水质主要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血鹦鹉池塘养殖主要水质指标

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

避免过高水温对幼鱼生长造成影响,可加水至1.5m左右,保持水位;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酌情换水,保证水质良好,溶氧充足,每次换水量不超过20%。

4.7.3水质调控

养殖期间,需保证水体溶氧充足,勤开增氧机,维持水质清新。每隔半月,全池用生石灰15mg/L化浆后均匀泼洒,以调节池水pH,与漂白粉(1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mg/L~0.4mg/L)交替使用,以消毒水体。同时,根据鱼池水质和幼鱼生长情况,不定期使用沸石粉,泼洒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底质。

4.8日常管理

4.8.1巡塘

每天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摄食生长情况,检修养殖设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4.8.2测定

每天检测水温、pH值、透明度等水质指标。每3d~5d检测溶氧、氨氮、亚硝基氮、硫化物等其他水质指标。做好日常记录。

5温室养殖

5.1水泥池消毒

鱼种下池前10d左右,用15mg/L~20mg/L高锰酸钾或20mg/L漂白粉(含有效氯约28%)洗刷消毒水泥池,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水40cm左右。

4

5.2水体消毒

放养前7d左右,全池用漂白粉1mg/L~1.5mg/L消毒水体。

5.3鱼种放养

5.3.1放养条件

培育至3cm以上的血鹦鹉鱼种可移入温室养殖。维持水泥池水温28℃左右(鱼种暂养缸内水温与水泥池水温差不超过2℃)。放养前应测定水质并对鱼种试水。

5.3.2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放养3cm血鹦鹉鱼种200尾~24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视水泥池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而定。

5.4饲养管理

5.4.1饲料质量

专用配合饲料的种类和质量同本部分4.6.1规定。

5.4.2投饲量

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以池塘鱼体重量的4%~5%为宜。实际操作中根据水质及具体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5.4.3投饲地点

设食台投喂。每个水泥池设置2个约80cm×80cm规格的食台,定点投喂。

5.4.4投喂时间

每日投喂3次,可分别于7:30、10:30、15:30进行,定时投喂。

5.5水质管理

5.5.1水质指标

采用循环流水养殖方式。每天循环流水12h,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具体水质指标如表2所示。排出的废水经过活性炭、生化棉、珊瑚石吸附净化处理后,循环使用。

表2血鹦鹉温室养殖主要水质指标

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

5.5.2水质调控

养殖期间,每隔半月,全池用漂白粉1mg/L~1.5mg/L或二氧化氯0.3mg/L~0.4mg/L消毒水体。同时,不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5.6筛选分池

鱼种放养45d左右后需进行筛选,将规格一致的鱼种筛选至另外水泥池统一养殖。如以后生长仍出现不一致,则需继续筛选分池养殖。

5.7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工作参照本部分4.8执行。

6病害防治

6.1原则

坚持“无病先防、全面预防,有病早治、积极治疗”的病害防治原则。

6.2预防措施

可采取以下措施:

a)鱼池彻底清淤(洗刷)消毒;

b)合理投喂优质配合饲料;

c)保持水质清新和底质良好。养殖期间,应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消毒水体,使用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改良底质、水质。

6.3治疗方法

发现病鱼、死鱼,应立即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血鹦鹉主要病害及其治疗方法见附录A。

7起捕

池塘水温降至22℃以前,全部起捕移入温室养殖。养殖期间,池塘养殖和温室养殖至血鹦鹉体色已褪成白色或浅黄色时需将鱼分批起捕,分类、分规格移入温室水泥池暂养,准备增色。采用拉网方式起捕,选择质地柔软、网目大小为2cm左右的尼龙渔网。小心操作,尽量避免鱼体遭受机械损伤。

8成鱼增色

8.1水泥池准备

血鹦鹉增色在温室内的水泥池中进行。暂养前,水泥池用15mg/L~20mg/L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消毒,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注水40cm左右。

8.2鱼体消毒

将待暂养的血鹦鹉用3%~5%食盐水浸浴10min~15min,消毒鱼体。

8.3成鱼暂养

将体型、规格一致的血鹦鹉放入同一水泥池内暂养,放养密度控制在200尾/m2以内为宜。

8.4饲养管理

日投饲量以鱼体重的2%~3%为宜,再根据水温、水质及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其余按照本部分5.4规定执行。

8.5水质管理

暂养期间,采用循环流水培育方式,确保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维持水温为28℃~30℃,其他水质指标可参考表2。

8.6鱼体增色

8.6.1挑鱼

水泥池暂养约10d后,将规格、体型一致,鱼体呈白色且无斑纹杂色的白色血鹦鹉成鱼挑至另一水泥池暂养,准备统一增色。

8.6.2增色方法

褪色成鱼暂养约10d后,开始投喂增色饲料,饲料安全卫生应符合增色饲料的质量标准,粗蛋白含量43%以上。投喂方式可参照本部分8.4部分。连续投喂15d~20d后,鱼体可呈现火红鲜艳色泽,成为待出售的血鹦鹉商品鱼。

9暂养

运输前,宜用玻璃缸停食暂养2d,将水温降至25℃左右。暂养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10包装与运输

10.1包装用具为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的特制聚乙烯袋。路程较远时,还应放入相应规格的泡沫箱、纸板箱内运输。包装密度详见表3。

10.2充氧运输。运输过程保持袋内水温为25℃左右,夏季高温时放入冰水。

表3血鹦鹉商品鱼运输密度参考表(聚乙烯袋规格为70cm×25cm×25cm)

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

附录A(资料性附录)血鹦鹉主要病害及其治疗方法

血鹦鹉主要病害及其治疗方法见表A.1。

表A.1血鹦鹉主要病害及其治疗方法

血鹦鹉养殖技术规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